東莞禁止小作坊生產31種食品 部分傳統特色食品「豁免」

2020-12-20 東莞陽光網

  雖然部分糧食加工品被列入小作坊禁止生產的目錄,但由於瀨粉、河粉是本地傳統特色,小作坊仍可照常生產。3月30日,東莞市食藥監局擬訂了《東莞市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禁止生產的食品種類目錄(徵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31類食品被禁止在小作坊生產。

  在4月26日之前,市民可以在東莞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網,點擊進入查閱徵求意見稿的有關內容,並通過以下途徑提出意見和建議:電子郵箱dgfda22337890@126.com;通信地址:東莞市南城建設路1號東莞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食品生產科(郵編523072)。信封上或電子郵件主題需註明「《東莞市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禁止生產的食品種類目錄(徵求意見稿)》徵求意見」字樣。

  31類食品被禁止生產

  根據《徵求意見稿》,除《廣東省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攤販管理條例》第十四條第一款規定禁止生產加工的食品目錄以外,東莞市範圍內禁止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生產31類食品。

  這些食品種類具體包括糧食加工品、食用油油脂及其製品、肉製品等等,並對每個大類還進行了細分。如糧食加工品下就分為小麥粉、大米、掛麵、其他糧食加工品等四種,肉製品分為醃臘、醬滷、燻燒烤、燻煮香腸火腿、發酵等多種。

  市食藥監局分條列項給出了禁止生產的具體理由。記者留意到,多數食品被列入目錄主要是因為行業標準高,小作坊不具備基本安全保障,生產設施、設備簡陋、落後,生產工藝流程缺乏規範,生產過程可控性差,小作坊普遍沒有配備基本的檢驗設備,不具備自檢能力,無法開展原料進廠、產品出廠檢驗等工作,是高風險產品。比如食用油,可能存在地溝油以及致病菌超標等情況,而碳酸飲料、冰淇淋等食品則是因為生產、存儲門檻高,一般小作坊難以控制質量。

  此外,如保健食品、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嬰幼兒配方食品等,則是因為已經列入省的小作坊禁止目錄,從而被直接打入了「黑名單」。

  部分食品放寬準入條件

  相較其他地市出臺的禁止目錄,東莞顯得更為嚴格。對於醬滷肉製品和燻燒烤肉製品這些類別品,東莞全部納入禁止目錄中,對此,市食藥監局表示,醃臘、醬滷等肉製品均為高風險食品,並存在使用「病死豬」作為原材料、濫用食品添加劑等風險。

  根據本地食品加工的實際情況,此次的《徵求意見稿》對部分食品適當放寬了條件。記者發現,如糧食加工品中的傳統手工麵條、瀨粉、河粉,包括燒鵝、滷水在內的傳統醃臘肉、醬滷肉、燻燒烤肉製品,市食藥監局認為這些是本地傳統特色,應該允許生產。而醃醬菜、天然曬乾的魚乾等由於工藝比較簡單,市民有傳統消費習慣,也被允許生產。

  此外,雖然發酵性豆製品和其他類豆製品對生產環境、生產過程控制要求很高,但食藥監局並未禁止豆腐(含油炸豆腐)、腐竹在小作坊生產。食藥監局稱,這是因為市民對豆腐、腐竹等有較大的消費需求。(記者/歐雅琴)

版權聲明:

1、凡註明來源為「東莞陽光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和程序等作品,版權均屬東莞陽光網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否則以侵權論,依法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2、在摘編網上作品時,由於網絡的特殊性無法及時確認其作者並與作者取得聯繫。請本網站所用作品的著作權人直接與本網站聯繫,商洽處理。

聯繫郵箱:tougao0769@qq.com

相關焦點

  • 《張家界市禁止小作坊生產加工的食品目錄(試行)》解讀
    《辦法》第六條第二款規定:「設區的市級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負責監督、指導本行政區域內食品小作坊許可工作,負責提出並報本級人民政府批准公布本行政區域內食品小作坊禁止生產加工的食品目錄。」3、國家相關產業政策和食品生產許可分類目錄,並緊密結合我市的實際情況。
  • 權威發布:小作坊禁止生產嬰幼兒孕產婦食品
    食品攤販  應索取並保留進貨票據  草案修改稿明確食品小作坊應當建立進貨查驗記錄製度。進貨查驗記錄和生產、批發臺帳以及相關憑證保存期限不得少於產品保質期滿後六個月;沒有明確產品保質期的,保存期限不得少於二年。那麼,路邊的食品攤販是否也要溯源?在二次分組審議時,有的常委會組成人員認為規定食品攤販建立進貨查驗記錄製度,要求太高,實際中也難以做到。
  • 哪些東西食品小作坊不能生產加工?今後或有目錄明細
    為方便食品小作坊清楚明白禁止生產加工食品的具體品種,三審稿規定重慶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應制定食品小作坊禁止生產加工的食品目錄及明細,並報市人民政府批准後向社會公布。重新定義食品小作坊 對相關定義做進一步修改要對食品攤販和小作坊進行管理,首先要明確什麼是攤販和小作坊。
  • 小作坊不允許生產醬油蜜餞罐頭等12類食品
    ,一直以來都是食品生產監管的難點、重點。日前,市市場監管局公布了《2016年溫州市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負面清單》(以下簡稱《負面清單》),醬油、蜜餞、罐頭等12個大類食品將不允許食品加工小作坊加工生產。據了解,食品小作坊,又稱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是指依照相關法律、法規從事食品生產,有固定生產場所,從業人員較少,生產加工規模小,無預包裝或者簡易包裝,銷售範圍固定的食品生產加工(不含現做現賣)的單位和個人。
  • 小作坊不能生產加工哪些食品? 今後重慶將制定目錄明細
    日前召開的重慶市四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九次會議上,審議通過的《重慶市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攤販管理條例》,在對政府及其相關部門的服務監管職責做出規定的同時,也通過明確食品小作坊禁止生產的食品種類和劃定食品攤販的經營區域等規定,強化了相關生產經營者的食品安全主體責任。這一條例將於明年5月1日起施行。
  • 食品小作坊將實行生產許可制 無許可證可罰萬元
    熱線:029—88429056(今日上午9:00—11:00)   食品小作坊禁止生產經營專供嬰幼兒和其他特定人群的食品,禁止生產聲稱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小作坊生產經營要實行許可制度;食品小攤販從業者也要取得健康證明……   昨日,《陝西省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攤販管理條例(徵求意見稿)》(下簡稱《意見稿》)面向全社會徵求意見。
  • 安徽省界首市著力推進食品小作坊治理提升
    結合15個基層監管所監管力量,充分發動18個鄉鎮街道食品安全協管員對轄區內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進行排查摸底,全面掌握小作坊基本情況,由轄區監管所匯總摸排整體情況並建立監管臺帳,推進生產環境改造和生產設備設施改造,建立健全「一公示兩證明三臺帳」制度。示範帶動,引領提升。按照「整治一批、規範一批、提升一批」的總體思路,加大對傳統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的引導、監管和整治力度。
  • 安徽食品小作坊下月起得重新領取登記證
    從今年4月1日起,全省6000多家食品小作坊將按照新出臺的《安徽省食品小作坊登記管理辦法》重新領取小作坊登記證。食品小作坊應當向所在地的縣(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提出申請,或者向所在地的市場監管所提出嗎,市場監管部門登記時不收取任何費用。
  • 食品小作坊江湖一統 熟食可掃二維碼溯源
    記者3日從佛山市食藥監局獲悉,從本月17日起,佛山市南海區小作坊的食品將可逐步實行二維碼掃描追溯,未取得食品生產許可證的企業或未經備案的食品小作坊出品的熟食將被禁止在區內的市場、超市及餐飲單位銷售。
  • 重慶市南川區市場監管局創新食品小作坊監管幫扶機制
    守住老手藝 走上致富路重慶市南川區市場監管局創新食品小作坊監管幫扶機制□ 楊 紅 謝旺江今年,重慶特珍農業開發有限公司陳建與重慶市南川區聯強蔬菜加工廠的廖聯強經常見面,他們一個是大廠老總、一個是小作坊負責人,兩人在一起商量著怎麼做好當地特色醬醃菜——老鹽菜,帶領大家走上致富路
  • 《廣東省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食品攤販管理條例》的意義和亮點
    《廣東省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食品攤販管理條例》分六章共六十一條,系統規範了食品小作坊生產經營、食品攤販經營、監督管理和法律責任等內容。條例重點突出,特色鮮明,針對性強。》已於2015年7月31日經省第十二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九次會議審議通過,將於2015年10月1日起實施。
  • 青島市市場監管局召開全市中小型食品生產企業及小作坊規範…
    青島市市場監管局召開全市中小型食品生產企業及小作坊規範… 2019-09-25 17: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食品藥品監管局通知禁止使用臺灣部分企業食品等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下髮禁止餐飲服務單位採購和使用臺灣部分企業生產的食品和食品添加劑的緊急通知     近期,臺灣地區發現部分企業在食品中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質鄰苯二甲酸二酯類。有關部門公布了《暫停進口臺灣食品及食品添加劑生產企業名單》。
  • 食品小作坊迎來「新生」整改後銷售範圍或擴大
    「轄區內一位製作香油的小作坊老闆,之前因為產品外銷到商店被查處,這次《條例》正式實施後,這家食品小作坊如果整改符合條件,產品就可以外銷,《條例》的出臺也給這位老闆增加了整改的動力。」
  • 食品安全無小事,我市創建手工掛麵生產小作坊集中示範區
    為了深入推進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規範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誠實守信生產經營,我市將在在裕安區韓擺渡鎮創建手工掛麵生產小作坊集中示範區,一起來看看。記者了解到,這條街上有30多戶人家生產手工掛麵,製作掛麵是他們祖祖輩輩傳承下來的老手藝。為了規範手工掛麵食品生產經營,我市將打造「「韓擺渡鎮手工掛麵生產小作坊集中示範區,這裡的經營戶們聽了這個消息後都十分高興。經營戶 施銳:把我們從非正規軍搞成正規軍了,這個我們非常支持,也感到非常的不錯。
  • 山西汾陽探索創新食品小作坊綜合治理「汾陽模式」
    12月4日,在山西省汾陽市市場監管局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提質升級現場觀摩會上,慄家莊北垣底富成食用醋小作坊負責人張定武如此表態。在不少人的印象中,小作坊等於「黑作坊」,髒、亂、差是其撕不掉的標籤。當天的現場觀摩,徹底改變了參觀者的印象。
  • 湖南省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攤販管理條例
    一、概念食品小作坊:指從業人員較少,生產規模小,生產條件簡單,在固定門店或者其他固定場所從事食品生產加工經營者,包括製售分離和現場製售食品小作坊。(四)明確職責:◇政 府:應當扶持本地優質特色食品和傳統食品,統籌規劃、合理布局,集中生產經營,改進生產經營條件。統一領導、組織、協調,建立生產經營者自律,社會監督、行政監管相結合的管理工作機制。
  • 廣東東莞將打造大灣區「食品名城」
    食品博覽會由中國食品工業協會主辦,不僅擁有「國字號」稱號,還與香港食品業總會、澳門展貿協會、東莞市糧食行業協會等20家行業協會聯合辦展。展會折射出東莞食品產業的快速發展。東莞食品產業發展之初多為小作坊式的家庭產業,隨著經濟快速發展,不少企業從家庭作坊向現代化企業逐漸轉變。同時,東莞引進一批優質外來食品企業,為本地食品產業帶來新技術、新經驗。
  • 廣東東莞爭創國家食品安全示範城市見成效
    重要的經濟地位、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獨特的行政架構,決定了食品安全的複雜性。全市共有種養殖、食品生產經營單位21.13萬家,每年消費生豬470多萬頭、家禽8000多萬羽、蔬菜150多萬噸。廣東省東莞市委、市政府一直高度重視食品安全工作,於2018年8月啟動國家食品安全示範城市創建工作,創建工作開展兩年來,全市各部門、各鎮街(園區)以創建工作為統領,堅持「補短板強弱項、築底板強基礎、樹樣板強示範」的工作思路,推動全市食品安全保障水平上了新的臺階,取得階段性成效。
  • 各地市場監管部門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監管整治工作經驗介紹
    內蒙古規範管理 保護傳統 形成特色建設園區助小作坊提檔升級內蒙古自治區有小作坊16556戶,散布在全區14個盟市,除了生產麵食、醬菜等群眾日常消費的食品之外,還有很多生產具有內蒙古地域特色的傳統乳製品、肉製品等食品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