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部分糧食加工品被列入小作坊禁止生產的目錄,但由於瀨粉、河粉是本地傳統特色,小作坊仍可照常生產。3月30日,東莞市食藥監局擬訂了《東莞市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禁止生產的食品種類目錄(徵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31類食品被禁止在小作坊生產。
在4月26日之前,市民可以在東莞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網,點擊進入查閱徵求意見稿的有關內容,並通過以下途徑提出意見和建議:電子郵箱dgfda22337890@126.com;通信地址:東莞市南城建設路1號東莞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食品生產科(郵編523072)。信封上或電子郵件主題需註明「《東莞市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禁止生產的食品種類目錄(徵求意見稿)》徵求意見」字樣。
31類食品被禁止生產
根據《徵求意見稿》,除《廣東省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攤販管理條例》第十四條第一款規定禁止生產加工的食品目錄以外,東莞市範圍內禁止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生產31類食品。
這些食品種類具體包括糧食加工品、食用油油脂及其製品、肉製品等等,並對每個大類還進行了細分。如糧食加工品下就分為小麥粉、大米、掛麵、其他糧食加工品等四種,肉製品分為醃臘、醬滷、燻燒烤、燻煮香腸火腿、發酵等多種。
市食藥監局分條列項給出了禁止生產的具體理由。記者留意到,多數食品被列入目錄主要是因為行業標準高,小作坊不具備基本安全保障,生產設施、設備簡陋、落後,生產工藝流程缺乏規範,生產過程可控性差,小作坊普遍沒有配備基本的檢驗設備,不具備自檢能力,無法開展原料進廠、產品出廠檢驗等工作,是高風險產品。比如食用油,可能存在地溝油以及致病菌超標等情況,而碳酸飲料、冰淇淋等食品則是因為生產、存儲門檻高,一般小作坊難以控制質量。
此外,如保健食品、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嬰幼兒配方食品等,則是因為已經列入省的小作坊禁止目錄,從而被直接打入了「黑名單」。
部分食品放寬準入條件
相較其他地市出臺的禁止目錄,東莞顯得更為嚴格。對於醬滷肉製品和燻燒烤肉製品這些類別品,東莞全部納入禁止目錄中,對此,市食藥監局表示,醃臘、醬滷等肉製品均為高風險食品,並存在使用「病死豬」作為原材料、濫用食品添加劑等風險。
根據本地食品加工的實際情況,此次的《徵求意見稿》對部分食品適當放寬了條件。記者發現,如糧食加工品中的傳統手工麵條、瀨粉、河粉,包括燒鵝、滷水在內的傳統醃臘肉、醬滷肉、燻燒烤肉製品,市食藥監局認為這些是本地傳統特色,應該允許生產。而醃醬菜、天然曬乾的魚乾等由於工藝比較簡單,市民有傳統消費習慣,也被允許生產。
此外,雖然發酵性豆製品和其他類豆製品對生產環境、生產過程控制要求很高,但食藥監局並未禁止豆腐(含油炸豆腐)、腐竹在小作坊生產。食藥監局稱,這是因為市民對豆腐、腐竹等有較大的消費需求。(記者/歐雅琴)
1、凡註明來源為「東莞陽光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和程序等作品,版權均屬東莞陽光網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否則以侵權論,依法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2、在摘編網上作品時,由於網絡的特殊性無法及時確認其作者並與作者取得聯繫。請本網站所用作品的著作權人直接與本網站聯繫,商洽處理。
聯繫郵箱:tougao076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