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紙媒又停刊一大波!追憶那些年我看過的青春雜誌……

2020-12-15 貓咪不差錢

如果沒有你,可能沒有我

文/貓咪不差錢

2008年之後,紙媒斷崖式下滑,一些陪伴我們十幾年的雜誌紛紛停刊,能堅持到現在的也多向新媒體轉型。無論新媒體多麼花哨,還是更喜歡手捧書本的踏實,也只有紙張才能讓人沉浸其中,不會毫無耐心的一直上滑下拉。2019年,北京的多家報紙期刊再度傳出停刊的聲音……好吧,在此好好回憶一下曾經看過的青春雜誌們。

我的故事你的歌

若要回憶一本「小時候肯定讀過」的雜誌,可能除了《故事會》就是《當代歌壇》了。10元一本的雜誌被全班同學視為珍寶,每個人都要借來仔細饕餮一番。《當代歌壇》的編者以「大嘴鱷魚」自居,它會播報明星的最新動態,以跨版的篇幅強力推介一張好聽的專輯,組織歌迷活動,因為內容太過豐富,不得不增加一本小刊,專供歌迷交流心得。

忘了哪期開始,《當代歌壇》突然刊登了明星們的通信地址,每期刊出4-5個人,揪著我們一本一本不斷的買買買,希望趕快看到自己偶像的地址,筆墨紙硯早已備好,就等著一訴衷腸。現在想來,那不就是經紀公司的地址麼?傻乎乎的我們還照著歌詞本把寫好的簡體字抄成繁體字,以便讓偶像能夠看懂……

在我們的青春裡,只有這本《當代歌壇》是最鮮明的流行音樂雜誌,它的封面永遠都是當紅「炸子雞」——謝霆鋒、twins、陳冠希、周杰倫……哪怕是停刊前的2014年,也是請到剛剛嶄露頭角的TFBOYS,並被三小只在新聞通稿裡稱為「接受了重量級權威音樂媒體的訪問」。

大嘴系除了《當代歌壇》,還有一本同樣值得驕傲的《看電影》。沒有B站,沒有翻牆的年代,《看電影》給想像力貧乏的我們帶來完全不一樣的光影世界。如果沒有《看電影》,我可能根本不知道誰是斯坦利庫布裡克,也不知道為什麼人們要說侯孝賢是臺灣的小津安二郎,更不可能從三池崇史的《切膚之愛》裡明白「人」是多麼複雜的生物。

《看電影》似乎更受命運垂青一些,在2000年後仍然保持著旺盛的生長力,不僅發刊頻次加密,還衍生了子刊《午夜場》。《午夜場》的策劃和撰文體現了編輯寫手們的超強實力,一個主題,鉤連起百年電影史,一個影人,洋灑出萬字好文章。現在自媒體公號做得如火如荼的毒舌電影,若是與那些「大神」編輯硬碰硬地對壘,最多也就打個平手。

因為太喜歡《看電影》,因為太喜歡周星馳,2006年的時候我給《看電影》投過一篇影評《正午偏西》(謝天謝地,寫到這裡的時候搜索了一下竟然在網上被轉載過,要知道我自己手裡都沒有備份了),雖然是不到1000字的小文,但於我而言,能把名字落在自己崇拜的雜誌上,已經足夠光榮。

同類雜誌:《時代影視》、《cool輕音樂》、《easy》

《少女》陪我走過少女時代

2015年底,一部《我的少女時代》讓hebe田馥甄的《小幸運》登頂各大排行榜,若是《少女》雜誌還在,我一定會把它寫進「音樂隨身酷」。

我讀到的第一本《少女》雜誌是1996年,這本上海的出版物,被姐姐帶到我北京的家裡。12歲的我仿佛發現新大陸,比起乾巴巴的課本,這本雜誌就像萬花筒中窺到的世界,成長的小小煩惱、學業以外的胡思亂想,都被寫成一篇篇久讀不厭的小文章。《少女》、《男生女生》等雜誌在青少年中大為流行,恰到好處的慰藉了正值青春萌動的少女心事。那些故事裡的主角仿佛就是我們自己,會追逐影視歌明星,會與閨蜜分享糗事,會悄悄喜歡愛打籃球的「校草」,會對愛情充滿好奇……大概很多人的兩性啟蒙,都來源於這些如大姐姐一般的雜誌吧。

在1999年的某期《少女》雜誌裡,我曾讀到一篇《親愛的小段》,講了兩個女孩脆弱卻長久的友誼,因為對文筆和故事喜歡至極,於是記下了作者的名字「柴靜」。是的,就是央視新聞調查女主播、寫出《看見》、拍了《穹頂之下》的那個柴靜。除了偶露芳容的柴靜,常駐作者還有殷健靈、梅思繁、殳俏,這些女孩後來都成了職業作家,當年《少女》雜誌的作者陣容可見一斑。

而我有幸忝列其中,大概只能「撿漏」。讀了十年的《少女》雜誌,2004年高考結束後,我家才終於買了一臺電腦,在那個漫長的暑假,我把整個中學生涯回顧一遍,寫了好幾篇小說,冒昧的投給《少女》雜誌,沒想到很快獲得編輯李霞姐姐的回覆,第一篇《毀壞味蕾》刊出以後,又承蒙主編鬱雨君的厚愛,多次約我撰寫主題小說,並在她編輯出版的書系中,用我寫的一篇《所有男孩都不要來愛我》作為書名,成全了我「出一本書」的夢想。

在2008年《少女》雜誌停刊以前,我寫了兩年多的專欄「音樂隨身酷」,得益於前面十年被《當代歌壇》的浸染,雖然五音不全,但仗著欣賞力尚可,也為小夥伴們推薦了不少流行或小眾的歌曲,《少女》BBS論壇裡、郵箱裡,總是突然冒出一兩句話告訴我「你推薦的那首歌好好聽啊」,隻言片語都讓我無比滿足。

如今回憶起與《少女》相伴的日子,在少女時代從讀者變成作者,見證了它最輝煌的年代,也目送它優雅的謝幕,這十多年仍然是到目前為止的人生裡最快樂的一段日子。

同類雜誌:《少男少女》、《男生女生》、《陽光男女生》、《新蕾story100》

「時尚」先鋒不再先鋒

若說對《當代歌壇》、《少女》這些文藝類、青春類的雜誌是出於真愛,讀過的那麼多時尚雜誌基本都是「借光」,畢竟將近20元的定價,一般學生黨可捨不得買,掏腰包為「時尚」買單的都是當時的時尚icon,我等只能伺機借閱。

看過最多的是《瑞麗·可愛先鋒》(後更名為時尚先鋒),前面重點是穿衣搭配,中間是各類護膚品、化妝品推薦,最後是髮型指南。說來真是感慨自己記憶力不錯,楊冪突然紅起來的時候,我一眼就認出「啊,那個不是瑞麗女孩麼?」當年大概16、7歲的我在雜誌上看到同樣年齡的小姑娘楊冪,對她烏黑閃亮的眼眸留下深刻印象,她穿著以星座為主題的長袖棉衫,以現在的審美來看應該是土得要死,可是2000年的《瑞麗·可愛先鋒》完全就是學生黨的穿衣指南,有不少人穿著傻傻的「白羊座」、「獅子座」穿梭於教室和操場。

《瑞麗》系還有一本《瑞麗·服飾美容》看起來更適合剛入職場的小姐姐們,後來又開發了《時尚新娘》、《時尚家居》等等子刊,幾乎是伴隨著我們80年代生人的每一個人生階段。

比起《少女》的青少年定位,還有一本同類型但是受眾年齡更高一些的《女友》雜誌,與《瑞麗》分設多部子刊類似,在面對新媒體衝擊之下,《女友》的應對之策也是將讀者更加細化,分出了《女友校園》、《女友家園》,還曾有一本短暫存在的《女友親子》,大概是照顧著初代讀者的身份變化,幾乎一步一步都恰好踏著我們這一代人的成長軌跡,內容不能說不用心,製作不能說不精良,然而終究在近10年間傳統媒體斷崖式下滑的大環境下,發行量和影響力都大不如前。

同類雜誌:《vivi昕薇》、《悅己》、《米娜》

在青少年時代,讀到過那麼多精美的雜誌,總之是很幸福的體驗,即便是現在,路過書店報攤,仍然會習慣性地往裡面探看一眼,只是曾經琳琅滿目的貨架,如今已不勝蕭條。即便明白這是大勢所趨、時代使然,還是免不了感覺唏噓,就像面對一棵大樹從繁盛到枯萎,這本該四季輪迴的過程戛然而止,雖不至於轟然倒塌,那斷舍離的滋味,也著實令人難過。

相關焦點

  • 《伊周》宣布停刊了,還記得那些年陪我們走過的娛樂雜誌嗎?
    哎,大多數90後都在學生時代偷摸在課本底下藏著雜誌看過吧,還經常被老師發現之後沒收。書報亭真是90年代青春的標誌性建築。—————我是那些年我們看過的雜誌的分界線—————當代歌壇說到娛樂雜誌,橘子君第一個想到就是《當代歌壇》,這本雜誌當年被一些人稱為「貴族雜誌」。因為他在0幾年的時候,就是10塊錢一本。
  • 《壹讀》雜誌也停刊了,細數2014年以來沒有熬過「寒冬」的紙媒
    《壹讀》雜誌也停刊了,細數2014年以來沒有熬過「寒冬」的紙媒 打開壹讀的淘寶店,首先映入眼帘的不是某一期的雜誌封面,而是一則佔滿屏幕的公告:
  • 又到元旦盤點:2020年,這些紙媒你見不到了!
    搜了下過往紀錄,2016、2017、2018、2019……這已經是第五年在元旦前後盤點這一年告別的紙媒了。近年來紙媒停刊盤點:盤點:2019年,這些紙媒你見不到了2018:今天,至少10家報紙宣布停刊!
  • 紙媒「寒冬」襲擊時尚領域,《伊周Femina》明年停刊
    這篇由《伊周》雜誌出版人鄧堪親自執筆撰寫的卷首語開篇即表示:「相信很多即使不是傳媒或者時尚行業的讀者朋友,也通過各種渠道聽說了《伊周》即將停刊的消息。」鄧堪在文章中表示,「是的,在2016年的冬天,我們將結束與千千萬萬潮流女生一起探索自我和世界的旅程。」上述這一文章證實了《伊周》即將停刊的消息。
  • 紙媒寒冬與你聊聊雜誌發展史
    但悄咪咪寫信留言到雜誌後幾頁和投稿被刷了無數遍的紙媒羈絆,總是在不經意間讓我回憶起2000年初的美好時光。雜誌停刊了,報刊亭關了,那些被時代發展刷下的優秀雜誌刊物還會有人記住嗎,人們都會以健忘的形式否認了它們的存在?如果沒有那些精神寄託,再好看的軀體都只是在時代邊緣的行屍。
  • 中國象棋著名雜誌《棋藝》即將停刊,一代象棋人的青春謝幕
    創刊於1979年,伴隨了中國象棋棋迷長達40年的《棋藝》雜誌,將於今年7月面臨「停刊」。 多少人的童年回憶,多少人的棋路成長曆程,多少棋迷的精神慰藉……以一種突兀的方式,遺憾地謝幕、告別。一份刊物,從成長、青春、壯大到衰老、亡息……這恰似人的一生。如果說生老病死是人生不可抗拒的輪迴,那麼一份雜誌,隨著時代的變遷而偃旗息鼓,更是早已註定的宿命。 紀念《棋藝》,實際上是在追憶一代棋迷自己的青春歲月。
  • 那些曾經偷著看的遊戲雜誌們 你還記得它們嗎?
    說來慚愧,中國遊戲雜誌最為光彩的時期我並未趕上,曾經見過的也只有求著同學分我看一眼的《大眾軟體》,以及自己後來購買過的《遊戲機實用技術》;但是經過在網絡上的搜索,我驚訝地發現曾經中國竟然出現過這麼多的遊戲類雜誌,下面小編就對那些現已難以尋覓的中國遊戲雜誌們進行了一個盤點,不過因為年代久遠,不少優秀的雜誌已經很難在網上查找到,也希望本站的老哥們能在評論區補充下那些你曾經「偷偷」看過的遊戲雜誌還有誰。
  • 北京又一紙媒將停刊,讀者問「明年我該訂哪種報紙」
    近日,北京報業改革傳來新動態,有媒體稱《京郊日報》將於元旦起停刊。北京本地的媒體人告訴媒通社,停刊傳聞應該為真。「它發行到北京郊區的各級部門和村子,一般人看不到。」明年,我該訂哪種報紙呢?對於生活在北京的報紙讀者而言,明年市場上可供選擇的報紙的確少了一些。就在本月初,同屬於北京日報報業集團的《北京文摘》也宣布將於2019年1月1日起停刊。自2015年開始,紙媒集中選擇在元旦停刊成為一大現象。其中,15年元旦停了4家,16年為10家,17年為6家,18年高達19家。去年以天津報業報紙居多,今年則輪到了北京報業。
  • 伊周宣布即將停刊 時尚雜誌轉戰網際網路都用啥域名
    傳播途徑發生改變,一邊是紙媒蕭條,一邊是數媒浪潮,寒冬與春天,兩種境地。  近日,國內時尚雜誌《伊周femina》通過官方微博宣布了停刊的消息,傳統媒體在新興媒體的衝擊面前又再次敗下陣來。紙質雜誌停刊在近年來也早已不是個例,甚至出現了「停刊潮」這個現象。在這種嚴峻的環境下,諸多時尚雜誌開始紛紛加強各自在新媒體領域的布局。
  • 又一行業「遇冷」,《讀者》、《故事會》這些老牌雜誌沒人看了?
    但在手機還沒有普及的時候,很多人是非常青睞「紙媒」的,例如《知音》、《讀者》、《故事會》等等,相信很多朋友的家中都有這些期刊讀物,而在當時,這些期刊也是隨處可見的。那麼,現如今紙媒發展如何呢?其實,這些老牌雜誌在90年代的時候,是非常「火爆」的,也可以說是人們打發時光的「神器」,尤其在火車上、地鐵上,幾乎都能看到有人在看這類雜誌。
  • 創刊67年的《PlayBoy》紙質雜誌宣布將於今年停刊!
    在這個數位化的時代,不僅線上購物網站影響到了實體店舖的生存,方便好閱讀的數位內容早已經漸漸取代紙本媒體,成為大眾獲取新聞消息和生活時尚資訊的媒介,使得世界各地不少的紙媒選擇收刊,而稍早成人雜誌《PlayBoy》也傳出將要停刊的消息。
  • 電影雜誌《看電影》月末刊《午夜場》今年起停刊
    電影雜誌《看電影》月末刊《午夜場》今年起停刊 澎湃新聞記者 蔣子文 2018-01-03 22:12 來源:澎湃新聞
  • 時尚雜誌《伊周femina》正式停刊 團隊員工陸續離職
    原標題:《伊周femina》正式停刊,母公司稱團隊員工已陸續離職  「謝謝八年陪伴 再見。」  2016年12月6日,時尚雜誌《伊周femina》(以下簡稱《伊周》)總第411期出刊,其封面標題如此寫道。而這一期《伊周》也成為該雜誌的最後一期。
  • 《壹讀》紙刊停刊精力轉投網際網路產品 盤點2014年夭折的平媒
    《壹讀》雜誌是一本新聞生活類雜誌,2012年8月6日正式創刊,雙周一出版,全國發行,零售價12元。2014年9月轉為單月刊,零售價15元。2014年12月起停刊,總計五十餘期。主編林楚方今日也向鈦媒體證實,雜誌停刊確實有一段時間了,去年12月開始停刊。 主編兼壹讀傳媒出品人林楚方,原效力於《南方周末》,後擔任《看天下》雜誌主編,他主政《看天下》期間,該雜誌風行一時。
  • 一代人的青春:創刊40年的象棋雜誌《棋藝》將停刊,象棋會消失嗎
    象棋是我國傳統的一種益智類遊戲,從古至今,已經流傳了幾千年的時間,成為了我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相信大部分90後都有小時候自己的父親下象棋的回憶,它可以說已經完全融入了我們的生活中,如今我們在大街上還經常看到一些老人在下象棋,只不過似乎現在下象棋的年輕人越來越少了。
  • 紙媒「大逃殺」:2021年,你還看報紙嗎?
    2014年前後,紙媒死亡的故事開始獲得大範圍傳播,元旦扎堆休刊,更是成為了傳媒領域的一個獨特景象,今年也不例外。 好不容易熬過了2020年,2021年元旦剛過,據觀察君粗略統計,又有8家紙媒刊登了停刊、休刊的啟事: 1 、《都市消費晨報》調整出刊!
  • 都2020年了,滑板雜誌你只知道《Thrasher》?
    網際網路的發展必定會衝擊紙媒產業 紙媒產業衰落這似乎是一個不可逆轉的趨勢,在此前已經有不少的紙媒雜誌停刊,著名滑板媒體TWS紙媒在停刊,美國滑板紙媒被Thrasher幾乎壟斷。
  • 《科幻世界》旗下雜誌停刊 自認奇幻期刊已落幕
    《科幻世界》旗下雜誌停刊 自認奇幻期刊已落幕 2013年05月22日07:27 來源:中國新聞網
  • 時尚雜誌紛紛停刊,但這兩家出版巨頭為什麼還推新雜誌?
    過去兩年內,康泰納仕集團關閉了《Self》、《Details》和《Lucky》等時尚雜誌,《Penthouse》雜誌關閉印刷刊物,《More》雜誌則完全關刊。雅虎在2016年2月宣布關閉多個數字雜誌。
  • 印刷版《計算機世界》停刊
    《計算機世界》總編輯Scot Finnie最近表示,印刷版《計算機世界》將在月底停刊,改版後的雜誌內容將通過電子雜誌、網站呈現,內容終端顯示將有相適應的改變。這是一本有著47年歷史的知名科技雜誌。  Scot Finnie表示,雖然心有不舍,但他強調,印刷版《計算機世界》的停刊並不意味著這本雜誌的死亡,今後編輯部將轉型數字渠道,通過電子雜誌和網站為讀者呈現最新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