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個三歲的「小網紅」佩琪,引起了大家的關注,不為別的,只為胖至70斤的體重。這樣的年齡與誇張的體重極不相稱,如今走路都費勁的佩琪,讓看到視頻的觀眾不由得心生憐憫。
其實,在早期一歲半時的視頻中,佩琪是肉嘟嘟的可愛形象,屬於正常嬰兒肥的範疇。隨著粉絲增多,「小寶寶食量驚人」「幾秒吃完」的獵奇標籤被不斷添加,炸雞、可樂、漢堡等高油高糖食品輪番上場。兩歲半50斤、三歲60斤、直至如今超過70斤,佩琪的體重已經偏離了正常軌道,駛向了異常方向,有損身體健康。
面對網友「別給孩子吃那麼多」「不要叫寶寶胖子」「一定要趁小減肥」等好心規勸,佩琪父母則置之不理,甚至以「養豬」自詡,對「馬上突破100斤」引以為傲。在網友強烈聲討下,該視頻平臺查實投訴後,對佩琪相關視頻帳號進行封號處理。
事件雖然告一段落,但相似問題值得反思。在視頻直播流量當道、流量變現的現實背景下,小佩琪的遭遇不是唯一,寶寶吃播的相關視頻比比皆是,小至幾個月大到四五歲的寶寶被推上「主播」位置,超量吃飯成為賣點,被迫營業成為常態,家長賺得盆滿缽滿,可憐孩子身心俱疲。
長期暴飲暴食,對處於成長關鍵期的嬰幼兒身心健康損害極大,不僅讓三高、脂肪肝等多種疾病成為困擾,也大大提高成年後的患病概率。除了生理問題,精神上的影響也不可小覷,動作笨拙、反應遲鈍帶來的嘲笑和譏諷嚴重影響孩子心理健康,甚至成為人生陰影。
而相比成年人擁有完全選擇權,可以自主決定以健康換流量,嬰幼兒吃播背後多是家長意願。以小佩琪為例,在視頻中,小佩琪曾經反覆央求「別弄了、別弄了」,可其父母一邊嘴上答應,一邊不斷給小佩琪添加食物。這樣的所作所為不僅突破身為父母的道德底線,更加涉嫌虐待兒童,觸犯法律。
除了吃播,近年來,以兒童牟利的事件頻頻出現,百萬童模背後故事使人心酸,天才少年身後炒作套路讓人咋舌,乞討兒童背後黑幕令人髮指。在諸多事件背後,是諸多不爭氣的父母、不負責的家長和諸多優秀但弱勢的孩子。
孩子不是家長的「私產」,更不能淪為家長牟利的「工具人」。無論出於什麼目的,家長都不能夠損害孩子的健康,這不僅是社會道德的底線,也是法律不容觸碰的紅線。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