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名頂替上大學擬入刑!可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2020-10-14 未眼觀察

未來網北京10月13日電(記者 張冰清)13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二次會議在北京舉行。此次會上亮相的諸多法律草案條文備受矚目,其中包括,最低刑事責任年齡擬降至12周歲,擬將冒名頂替上大學行為認定為犯罪,擬對暴力襲警行為增加單獨的法定刑,等等。而未成年人保護法修訂草案提請常委會會議三次審議,三次審議稿進一步加強了對未成年人個人信息的保護。

擬將冒名頂替上大學行為認定為犯罪

近年來,一些地區曝出的冒名頂替上大學事件引發輿論高度關注,這樣的行為今後將可能被認定為犯罪。

對此,一些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部門、地方和社會公眾提出,社會上發生的冒名頂替上大學等事件,嚴重損害他人利益,破壞教育公平和社會公平正義底線,應當專門規定為犯罪。

全國人大憲法和法律委員會經研究,建議採納上述意見,將盜用、冒用他人身份,頂替他人取得的高等學歷教育入學資格、公務員錄用資格、就業安置待遇的行為規定為犯罪,同時規定組織、指使他人實施的,從重處罰。根據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二審稿,冒名頂替上大學行為擬被認定為犯罪。

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二審稿對此作出規定:盜用、冒用他人身份,頂替他人取得的高等學歷教育入學資格、公務員錄用資格、就業安置待遇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罰金。組織、指使他人實施前款行為的,依照前款的規定從重處罰。

圖片來源:人民網官方微博

網絡服務提供者應採取措施制止網絡欺凌

未成年人保護法修訂草案提請常委會會議三次審議稿強化網絡產品和服務提供者的保護責任,明確處理不滿十四周歲未成年人個人信息,應當徵得其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同意;網絡服務提供者應當採取斷開連結等措施,制止網絡欺凌行為以及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信息的傳播,並向有關部門報告。

三次審議稿加強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在保障未成年人安全等方面的監護職責。增加規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應當為未成年人提供安全的家庭生活環境,及時排除引發觸電、燙傷、跌落等傷害的安全隱患;採取配備兒童安全座椅、教育未成年人遵守交通規則等措施,防止未成年人受到交通事故的傷害;提高戶外安全保護意識,避免未成年人發生溺水、動物傷害等事故。同時,將委託照護情形下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與未成年人、被委託人聯繫交流的頻次由至少「每月」一次修改為至少「每周」一次。

三次審議稿明確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應當教育引導未成年人勤儉節約,並增加規定:學校、幼兒園應當開展勤儉節約、珍惜糧食、反對浪費、文明飲食等宣傳教育活動,幫助未成年人樹立浪費可恥、節約為榮的意識,養成文明健康、綠色環保的生活習慣。

三次審議稿明確人民檢察院的監督職責,強化司法機關開展法治宣傳教育的職責。增加規定:人民檢察院通過行使檢察權,對涉及未成年人的訴訟活動等依法進行監督;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和司法行政部門應當結合實際,根據涉及未成年人案件的特點,開展未成年人法治宣傳教育工作。

12至14歲故意殺人等犯罪或將負刑責

此前,未成年人刑責年齡下調問題一直備受外界關注。本次,草案規定,已滿十二周歲未滿十四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罪,致人死亡,情節惡劣的,經最高人民檢察院核准,應當負刑事責任。

對於奸 淫幼女罪,草案指出,對姦淫不滿十四周歲的幼女或者造成幼女傷害等嚴重情形明確適用更重刑罰。

此外,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二審稿增加特殊職責人員性侵犯罪,對負有監護、收養、看護、教育、醫療等特殊職責人員,與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未成年女性發生性關係的,不論未成年人是否同意,都應追究刑事責任,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惡劣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相關焦點

  • 冒名頂替上大學可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刑法修正案草案:冒名頂替上大學可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人民網:【刑法修正案草案:冒名頂替上大學可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一些地方出現的教育招考冒名頂替事件引起全社會關注,13日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審議的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二審稿對此作出規定:冒名頂替上大學擬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盜用、冒用他人身份,頂替他人取得的高等學歷教育入學資格、公務員錄用資格、就業安置待遇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 冒名頂替上大學擬入刑:可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一些地方出現的教育招考冒名頂替事件引起全社會關注,13日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審議的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二審稿對此作出規定:盜用、冒用他人身份,頂替他人取得的高等學歷教育入學資格、公務員錄用資格、就業安置待遇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罰金。
  • 冒名頂替上大學擬將入刑
    【#冒名頂替上大學擬將入刑#】一些地方出現的教育招考冒名頂替事件引起全社會關注,13日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審議的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二審稿對此作出規定:盜用、冒用他人身份,頂替他人取得的高等學歷教育入學資格、公務員錄用資格、就業安置待遇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罰金。組織、指使他人實施前款行為的,依照前款的規定從重處罰。
  • 冒名頂替上大學,擬入刑!
    今天(13日),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二審稿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審議,草案對最低刑事責任年齡、收容教養的規定作出修改,冒名頂替上大學擬寫入刑法12至14歲故意殺人等犯罪或將負刑責擬在特定情形下,經特別程序,對法定最低刑事責任年齡作個別下調。
  • 冒名頂替上大學,擬入刑
    今天(13日),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二審稿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審議,草案對最低刑事責任年齡、收容教養的規定作出修改,冒名頂替上大學擬寫入刑法。12至14歲故意殺人等犯罪或將負刑責擬在特定情形下冒名頂替上大學擬寫入刑法一些地方出現的教育招考冒名頂替事件引起全社會關注
  • 特定情形「性同意年齡」「冒名頂替上大學」擬提高入刑
    對刑事責任年齡進行個別調整、提高特定情形下的「性同意年齡」、將「冒名頂替上大學」寫入刑法……草案二審稿的一系列新修改引人注目。焦點一:擬個別調整刑事責任年齡近年來,14周歲以下未成年人嚴重暴力犯罪時有發生,觸目驚心。而根據我國現行刑法規定,未滿14周歲的未成年人無需承擔刑事責任。一段時間來,社會各界對修改刑法、調整法定刑事責任年齡的呼聲日益高漲。
  • 刑事責任年齡擬調整!暴力襲警擬單獨入刑!冒名頂替上大學擬寫入刑法!
    冒名頂替上大學擬寫入刑法盜用、冒用他人身份,頂替他人取得的高等學歷教育入學資格、公務員錄用資格、就業安置待遇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罰金。13日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審議的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二審稿增加特殊職責人員性侵犯罪,對負有監護、收養、看護、教育、醫療等特殊職責人員,與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未成年女性發生性關係的,不論未成年人是否同意,都應追究刑事責任,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 「冒名頂替上大學」擬入刑!專家呼籲深挖徹查違規操作
    然而,「冒名頂替上大學」的新聞事件卻頻頻出現。近日,一則消息在網絡刷屏:國家擬修法,將冒名頂替上大學行為認定為犯罪。據了解,10月13日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二次會議審議的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二次審議稿第二十六條擬規定,在刑法第二百八十條之一後增加一條,作為第二百八十條之二:「盜用、冒用他人身份,頂替他人取得的高等學歷教育入學資格、公務員錄用資格、就業安置待遇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罰金。組織、指使他人實施前款行為的,依照前款的規定從重處罰。」
  • 「冒名頂替」入刑還需罪責刑相適應
    舒聖祥一些地方出現的教育招考冒名頂替事件引起全社會關注。10月13日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審議的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二審稿對此作出規定:盜用、冒用他人身份,頂替他人取得的高等學歷教育入學資格、公務員錄用資格、就業安置待遇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罰金。組織、指使他人實施前款行為的,依照前款的規定從重處罰。
  • 冒名頂替上大學擬寫入刑法,可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一些地方出現的教育招考冒名頂替事件引起全社會關注,13日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審議的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二審稿對此作出規定:盜用、冒用他人身份,頂替他人取得的高等學歷教育入學資格、公務員錄用資格、就業安置待遇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罰金。組織、指使他人實施前款行為的,依照前款的規定從重處罰。(記者羅沙)
  • 最低刑責年齡擬下調!還有,冒名頂替上大學擬入刑…
    此次會上亮相的諸多法律草案條文備受矚目,其中包括,最低刑事責任年齡擬降至12周歲,擬將冒名頂替上大學行為認定為犯罪,擬對暴力襲警行為增加單獨的法定刑,等等。中新社記者 張暢 攝擬將冒名頂替上大學行為認定為犯罪近年來,一些地區曝出的冒名頂替上大學事件引發輿論高度關注,這樣的行為今後將可能被認定為犯罪。對此,一些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部門、地方和社會公眾提出,社會上發生的冒名頂替上大學等事件,嚴重損害他人利益,破壞教育公平和社會公平正義底線,應當專門規定為犯罪。
  • 冒名頂替擬「入刑」,更要罰當其罪
    長城網特約評論員 於平今年以來,一些地方出現的教育招考冒名頂替事件引起全社會關注,10月13日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審議的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二審稿對此作出規定:盜用、冒用他人身份,頂替他人取得的高等學歷教育入學資格、公務員錄用資格、就業安置待遇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罰金。
  • 最低刑事責任年齡擬下調!冒名頂替上大學擬入刑!
    今天(13日),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二審稿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審議,草案對最低刑事責任年齡、收容教養的規定作出修改,冒名頂替上大學擬寫入刑法。12至14歲故意殺人等犯罪或將負刑責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二審稿13日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審議,擬在特定情形下,經特別程序,對法定最低刑事責任年齡作個別下調。
  • 個別調整刑責年齡、特定情形「性同意年齡」提高、「冒名頂替上大學」入刑
    聚焦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二審稿:個別調整刑責年齡、特定情形「性同意年齡」提高、「冒名頂替上大學」入刑……我國刑法修改工作邁出重要一步。10月13日,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二審稿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對刑事責任年齡進行個別調整、提高特定情形下的「性同意年齡」、將「冒名頂替上大學」寫入刑法……草案二審稿的一系列新修改引人注目。
  • 「冒名頂替」擬入刑:捍衛公平正義就得「罰當其罪」
    然而,「冒名頂替上大學」事件頻發,一次次衝擊、顛覆人們的既有認識,引發社會廣泛關切。近日,一則消息在網絡刷屏:國家擬修法,將冒名頂替上大學行為認定為犯罪原來,前不久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審議的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二審稿對此作出規定:盜用、冒用他人身份,頂替他人取得的高等學歷教育入學資格、公務員錄用資格、就業安置待遇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罰金。組織、指使他人實施前款行為的,依照前款的規定從重處罰。據不完全統計,僅媒體報導的「冒名頂替上大學」案件就達上百件,而這充其量只是冰山一角。
  • 「冒名頂替上大學」擬入刑引發熱議專家呼籲
    「冒名頂替上大學」擬入刑引發熱議專家呼籲對個案背後違規鏈條深挖到底● 進入公眾視野的「冒名頂替上大學」案件,其實只是冒名頂替上大學違法運作的冰山一角。然而,「冒名頂替上大學」的新聞事件卻頻頻出現。近日,一則消息在網絡刷屏:國家擬修法,將冒名頂替上大學行為認定為犯罪。
  • 中國擬修多法:個人信息保護法草案首次亮相;冒名頂替上大學入刑等
    此次會上亮相的諸多法律草案條文備受矚目,其中包括,最低刑事責任年齡擬降至12周歲,擬將冒名頂替上大學行為認定為犯罪,擬對暴力襲警行為增加單獨的法定刑,等等。近年來,一些地區曝出的冒名頂替上大學事件引發輿論高度關注,這樣的行為今後將可能被認定為犯罪。
  • 中國擬修法:最低刑責年齡降至12周歲,冒名頂替上大學入刑
    此次會上亮相的諸多法律草案條文備受矚目,其中包括,最低刑事責任年齡擬降至12周歲,擬將冒名頂替上大學行為認定為犯罪,擬對暴力襲警行為增加單獨的法定刑,等等。中新社記者 張暢 攝  擬將冒名頂替上大學行為認定為犯罪  近年來,一些地區曝出的冒名頂替上大學事件引發輿論高度關注,這樣的行為今後將可能被認定為犯罪。
  • 冒名頂替擬「入刑」,更要罰當其罪|長城評論
    長城網特約評論員 於平今年以來,一些地方出現的教育招考冒名頂替事件引起全社會關注,10月13日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審議的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二審稿對此作出規定:盜用、冒用他人身份,頂替他人取得的高等學歷教育入學資格、公務員錄用資格、就業安置待遇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罰金。
  • 關注 | 中國擬修法:最低刑責年齡降至12周歲,冒名頂替上大學入刑
    此次會上亮相的諸多法律草案條文備受矚目,其中包括,最低刑事責任年齡擬降至12周歲,擬將冒名頂替上大學行為認定為犯罪,擬對暴力襲警行為增加單獨的法定刑,等等。中新社記者 張暢 攝擬將冒名頂替上大學行為認定為犯罪近年來,一些地區曝出的冒名頂替上大學事件引發輿論高度關注,這樣的行為今後將可能被認定為犯罪。對此,一些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部門、地方和社會公眾提出,社會上發生的冒名頂替上大學等事件,嚴重損害他人利益,破壞教育公平和社會公平正義底線,應當專門規定為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