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地溝油案波及多家上市公司 味全市值2日蒸發6億

2020-12-16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9月10日電 (證券頻道 陳鴻燕) 席捲中國臺灣地區的餿水油(即地溝油)風暴越演越烈,全臺逾1200家企業陷入醜聞,隨著相關部門對涉事產品的追蹤,香港和澳門的企業也紛紛被捲入其中,臺灣老字號企業味全、連鎖大腕85度C、星巴克等臺灣、香港、歐美上市公司也紛紛登上「黑名單」。資本市場上,味全公司股價遭遇重挫,兩日蒸發市值6億元人民幣。

  臺灣曝「地溝油」醜聞 味全等上市公司登黑榜

  據臺灣媒體報導,9月4日,臺灣警方在屏東、高雄發現經營劣質油品的地下工廠,以回收的餿水油、皮革廠廢棄皮脂油等摻混後,製成劣質食用油,強冠公司則以低於市價的價格購進並製成「全統香豬油」,銷售給多家下遊企業用以生產食品。

  臺灣媒體以「全島淪陷」形容此次事件的惡劣影響。據悉,除金門及連江縣外,臺灣20個縣市全淪陷。根據「衛福部食品藥物管理署」統計,強冠公司生產的「全統香豬油」在臺灣地區共出貨782噸,目前僅掌握645公噸劣質油的流向。

  截至7日晚間8點,臺灣地區總共有1209家企業信譽受到影響,共139項產品受到劣質豬油影響,臺灣老字號味全集團、連鎖大碗85°C等知名上市企業也出現在名單之中。

  4日,味全集團主動向臺北市衛生局通報,旗下品牌包括豬肉酥、肉醬、肉鬆、瓜仔肉等12項加工製品都使用到向強冠公司採購的「香豬油」。據悉,該公司從4月開始使用了問題油,共計15.6噸。

  臺灣地溝油風暴也波及到了中國香港和澳門。香港食環署食物安全中心5日發出警報稱,香港有四家企業曾購入「強冠」豬油,包括美心集團、美心的供貨商都會食品公司、大昌行和成昌行。公開資料顯示,澳門受臺灣強冠公司生產問題油品影響的商家也已經超過了20家,目前香港和澳門已經停售涉事的問題食品。

  經檢驗檢疫機構初步核查,大陸沒有「全統香豬油」進口。近日,味全 、85度C、美心集團等多家企業接連發布聲明,稱大陸產品未用臺灣「地溝油」,但上海部分超市已經將相關產品都下架。

  味全兩日蒸發市值6億元 近年產品屢現質量問題

  據味全官網顯示,味全食品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53年,是臺灣綜合食品企業,研發生產乳品飲料、調味品、油品及營養食品等各式食品,並涉及超市及專業物流系統的經營。公司早在1961年在臺灣上市。

  儘管味全第一時間主動預防性下架回收,但該股仍遭遇餿水油事件重創。9月5日臺股味全(1201)大跌近7%,9日該股放量下挫收盤跌3.22%報39.10元(新臺幣,下同),創2013年1月以後新低紀錄。連續兩個交易日,該股累計下挫逾13%,每股下跌5.8元,按5.06億的流通股本來計算,累計蒸發市值達29.35億元。

  根據9月9日晚間22時數據,1新臺幣=0.2045人民幣,也就是說味全兩個交易日合計蒸發市值約6億元人民幣。

  中新網證券頻道梳理過往媒體報導顯示,味全並非首次因問題油而遭遇食品安全危機。2013年11月,因味全公司生產的食用油原料油,來自製造「黑心油」的大統,公司基於安全考慮,施行21種產品下架回收。此外,味全旗下乳製品也分別在2012年和2013年被曝含有阪崎腸桿菌和抗憂鬱劑、避孕藥、塑化劑等成分。

  中國臺灣網發表評論稱,味全生產的食品品項繁多,年營業額上百億元,卻每次油品風暴都中標。如此缺乏謹慎、不認真看待消費者的大企業,則必須受到輿論譴責。

  85度C同樣是一家臺灣上市企業,公司主營咖啡和甜點,公司股票簡稱F-美食(2723)。5日該股放巨量大跌4.23%,9日股價有所回升漲1.05%。臺灣加權指數5日跌0.22%,9日漲0.29%。

  據香港美心集團發表的聲明,2011年8月到2014年9月1日,集團共購入34噸強冠豬油,目前已經退回餘下的0.9噸。使用強冠豬油製作的菠蘿包供應香港全線美心西餅、7-11便利店、星巴克特色店等。美股方面,星巴克(SBUX)股價未起波瀾,該股5日跟隨道指上漲,收盤漲逾1%。

  A股市場,9日食品安全概念走勢顯著較大盤活躍,板塊收盤漲逾0.6%,其中聚光科技漲幅最大升逾4.3%,大冷股份、華測檢測、永輝超市、新萊應材等均漲超2%。同期滬指走平,深成指跌近0.2%。(中新網證券頻道)

相關焦點

  • 康師傅、味全捲入頂新的食品安全醜聞-虎嗅網
    頂新的「地溝油醜聞」最近迅速、持續地發酵,震驚整個臺灣地區,同時殃及了康師傅和味全。15日,臺灣地區的抵制頂新運動開始蔓延到大陸。震怒的鴻海精密總裁郭臺銘要求,在臺灣和內地的集團廠區全面加入抵制行列,將頂新、味全、康師傅、正義等品牌的相關產品下架停售。
  • 地溝油波及臺灣千家企業 味全、香港星巴克等捲入
    舌尖上的安全近年來越發受到關注,地溝油則成為百姓談之色變的食品安全威脅。4日,臺灣地區又爆發一起地溝油事件,已查明有超過800噸劣質油品流入臺灣及港澳地區,200餘家企業受影響,其中不乏味全、臺糖、85度C等知名品牌。
  • 富士康下架園區內頂新產品 味全:大陸產品未涉事
    康師傅、味全:大陸產品未涉事    此番遭富士康抵制緣於10月8日頂新旗下品牌被發現使用飼料用油。    據報導,臺灣檢方10月8日查獲頂新旗下正義公司以飼料用油混充食用豬油。正義公司出品的68項油品被下架,至少波及下遊230家食品業者。
  • 臺灣地溝油事件:強冠問題油波及味全、盛香珍等企業
    臺灣「食品藥物管理署」7日下午4點半公布餿水油(即地溝油)事件處理最新進度:被強冠問題油波及的下遊廠商已由下午2點公布的933家增加為971家,製成問題產品也由6日公布的110項增至136項。
  • 味全、85度C等多家臺企聲明:大陸產品沒用臺灣地溝油
    近日,臺灣曝「地溝油」大案,味全、85度C和美心集團等知名企業紛紛涉案。知名企業強冠食品有限公司收購餿水油(即地溝油)冒充食用油銷售給相關企業一案涉及企業範圍甚廣,捲入此次風波的企業多達1200家以上。9月8日,多家企業發布聲明撇清與強冠的關係,味全、85度C等企業回應稱,未在大陸產品中使用強冠的「地溝油」。
  • 上海:下架8700件涉臺「地溝油」問題食品_臺灣地溝油市場調研_市場...
      臺灣地區發生「地溝油」事件,並跟味全、85度C等知名品牌聯繫在了一起。記者昨天獲悉,上海市食藥監局發現並下架「問題食品」約8700件(袋)。本市食藥監部門表示,要求相關企業切實履行食品安全責任,如銷售涉及臺灣食品必須提供合格證明,違者將依法承擔法律責任。
  • 臺灣人吃了地溝油之後_網易新聞
    ,向地下工廠購入地溝油後製成香豬油,上到味王、味全、奇美食品等知名企業,下到小吃攤、糕餅業、西式餐飲及餐廳都受牽連,吃到地溝油的民眾數量難以估計。 事件經過:波及971商家 臺灣警方2014年9月4日通報,查獲一起以「餿水油」(大陸俗稱「地溝油」)等回收廢油混制食用油案件,郭某等6人涉嫌在臺灣屏東、高雄等地經營地下油廠,用回收的餿水油和皮脂油等廢油混雜煉製食用油
  • 臺灣地溝油事件波及上千家企業,味全、美心、星巴克均「中招」
    9月4日在臺灣屏東縣竹田鄉回收廠拍攝的裝有「地溝油」的油桶。近日,臺灣屏東縣竹田鄉一家生產「地溝油」的回收廠被查獲。目前警方已逮捕犯罪嫌疑人郭某,經調查,發現他將「地溝油」賣給屏東進威飼料廠和高雄強冠食品廠已逾1年。
  • 民辦幼兒園上市遇阻:紅黃藍股價腰斬 概念股市值蒸發115億
    受此消息影響,國內幼教類上市公司股價上演驚魂一刻,當日紅黃藍股價遭遇腰斬,其和博實樂單日市值蒸發合計約合35億元人民幣。16日,港股多家教育公司股價跌幅超10%,市值合計蒸發約64.53億元人民幣;23家A股K12教育概念股中,11隻股票價格下跌,市值合計蒸發16億元。三個市場國內相關概念股市值合計蒸發約115.53億元。
  • 「撇清」頂新「飼料油」風波:康師傅終止味全
    記者 張漢澍 上海報導  隨著味全公司前董事長魏應充被臺灣警方羈押,師出同門的康師傅也在日前發出「撇清」的聲明。  10月26日,康師傅控股(00322.HK)發布最新聲明表示,公司已於2014年10月13日終止對臺灣味全公司的康師傅商標授權,臺灣味全公司不得再以「康師傅」為品牌在臺灣生產與銷售方便麵產品。
  • 臺灣「地溝油」事件繼續發酵,多家知名品牌中招
    9月4日,涉案的臺灣強冠企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葉文祥向公眾道歉。 臺灣中國時報網       臺灣「地溝油」案正在波及更多的知名企業。       不過,強冠公司9月4日喊冤,稱該公司也是受供油方郭某等人欺騙,今年2月底才開始購油,只有「全統香豬油」混用地溝油。
  • 地溝油事件引發臺灣食品安全風暴 暴露多處漏洞
    9月4日,臺灣刑事局南部打擊犯罪中心偵破郭姓男子等6人在高雄市、屏東縣等經營10多處地下煉油廠,涉嫌回收餿水油、皮革廠廢棄皮脂油製成劣質食品油,以低於市場的價格,轉賣給強冠食物油公司,並製成「全統香豬油」,銷售給多家下遊企業,爆發全臺首宗地溝油事件,繼黑心油事件後,臺灣食品安全的信任度再次受到重創。
  • 臺灣「地溝油」事件延燒 多地緊急檢查高層稱會嚴懲
    中新網9月5日電 綜合臺灣媒體報導,臺灣警方4日查獲不肖業者以回收餿水、皮革廢油等,混雜製成食用油、飼料販賣。臺「食品藥物管理署」指出,不肖業者是以餿水1豬油3比例至少製成782噸「香豬油」販賣。事件今天持續延燒,臺當局「行政院長」江宜樺已指示嚴懲重罰。此外,全臺多地已緊急兵分多路追查貨品流向,各大賣場下架訊息也呈紛亂狀態。
  • 臺灣味全公司貨物被廈門海關退運 因捲入問題食用油案
    央廣網廈門10月12日消息(福建臺記者郭宇輝)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今天上午,廈門海關將要把一批貨物退運回臺灣。9月28號到10月3號,廈門兩家公司相繼向廈門海關申報了這批飲料和醬油等貨物,共計13個貨櫃,19750箱,256.75噸貨物。  那麼,為什麼要退運這批貨物呢?因為它們全都產自臺灣味全公司。
  • 臺灣地溝油也猖獗的啟示
    至於大陸在更早時候是否有地溝油,已不可考,但臺灣的報紙,卻記錄下地溝油猖獗的歷史,依據博主「臺灣黑喵王」所貼出的1986年臺灣報紙,《餿水油案昨收押十四人》、《十大消費新聞,餿水油列首條》這樣的新聞報導不一而足。(臺灣把地溝油叫「餿水油」)
  • 味全、85度C大陸發聲澄清:產品未用臺灣油
    近日,臺灣「地溝油」事件持續發酵,問題產品已波及臺灣全島,諸如盛香珍、味王、好帝一、陸仕、欣冠、奇美、味全、祥有味、品高、憶霖、犁記等眾多知名企業、百年老店赫然在列,其中大量涉事產品已下架銷毀。上周,臺灣地區查獲一起「地溝油」混制食用油案件,屏東、高雄的地下工廠使用回收廢油煉製食用油銷售,這些問題油品被強冠公司大量收購併生產的「全統香豬油」已經超過51000多桶,從今年2月至今,已經賣出超過48000桶。最新消息顯示,波及企業已達971家,包括味全、85度C、盛香珍、味王、臺糖等知名品牌。
  • 康師傅完全剝離味全股份:為分拆上市「鋪路」?
    三度剝離味全股份/  康師傅控股公告顯示,出售前公司擁有味全2807.3萬股,約佔股本5.55%,出售完成後不再持有任何味全股份。  公開資料顯示,味全是一家在臺灣生產中式調味品、罐頭食品、乳品、飲料及冷藏食品的企業。1998年4月,康師傅集團的控股股東頂新集團以每股70元的價格併購臺灣味全公司,康師傅獲得經營管理權。
  • 臺灣問題油廠商增至971家涉136項產品 波及港澳
    (記者 林永傳 黃少華)臺灣「食品藥物管理署」7日下午4點半公布餿水油(大陸稱地溝油)事件處理最新進度:被強冠問題油波及的下遊廠商已由下午2點公布的933家增加為971家,製成問題產品也由6日公布的110項增至136項。
  • 臺灣康師傅宣布解散,五年控股市值蒸發近900億 !
    2016年9月初,康師傅被移出恒生指數成份股,其在2011年12月入選,當年正是康師傅的鼎盛時期。其市值曾一度突破1400億港元,而如今只有530億港元左右。據報導,頂新集團證實,臺灣康師傅決議自2017年1月1日解散。
  • 地溝油風暴」席捲全臺 毒油震撼彈臺235廠淪陷
    圖:高雄強冠公司董事長葉文祥向消費者鞠躬道歉「地溝油風暴」席捲全臺,根據食品藥物管理署緊急清查,有進貨使用餿水油混合的強冠「全統香豬油」的廠商業者多達235家,遍布全臺各縣市,包括離島澎湖也「淪陷」。其中不乏食品大廠、知名品牌包括臺糖、盛香珍、味王、味全、奇美、85度C、牛頭牌沙茶醬等也捲入,島內人心惶惶。對於臺灣近年「黑心食品」層出不窮,島內民眾疾呼:還有什麼東西能吃?綜合中央社及中通社五日報導:不法業者回收「地溝油」後再製賣給強冠公司作為「全統香豬油」,波及眾多知名食品業者。包括味全、味王、奇美等廠商緊急下架,食安風暴持續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