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論文高分結構寫作指導

2021-02-19 蘆葦語文讀書




角度一 並列式結構

議論文「並列式」結構要求文章在「引論」部分提出中心點,在「本論」部分用兩個或兩個以上具有並列關係的分論(在考場作文中一般以三個為最佳)分層論述觀點,在「結」部分深化、總結論點。

【基本模式】

第一部分:(引論)提出中心論點(解說中心論點)。

第二部分:(本論)分論點之間是並列關係。

(1)提出分論點一(解說分論點一)——舉例或引理論論——分析事例或解說理論論據。

(2)提出分論點二(解說分論點二)——舉例或引理論論據——分析事例或解說理論論據。

(3)提出分論點三(解說分論點三)——舉例或引理論論據——分析事例或解說理論論據。

第三部分:(結論)重申全文中心論點,提出怎麼辦。

說明:第二部分論點一般情況下可以設置二至三個,最多四個。分論點的句子一般放置在段落的開頭或單獨一段。這樣層次清晰,觀點鮮明。

注意:並列式是面的展開,用的是橫向思維,其分論點與分論點之間沒有嚴格的順序。

(典題示範1)(2019·全國卷①)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春秋時期,齊國的公子糾與公子小白爭奪君位,管仲和鮑叔分別輔佐他們。管仲帶兵阻擊小白,用箭射中他的衣帶鉤,小白裝死逃脫。後來小白即位為君,史稱齊桓公。鮑叔對桓公說,要想成就霸王之業,非管仲不可。於是桓公重用管仲,鮑叔甘居其下,終成一代霸業。後人稱頌齊桓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為「春秋五霸」之首。孔子說:「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司馬遷說:「天下不多(稱讚)管仲之賢而多鮑叔能知人也。」

班級計劃舉行讀書會,圍繞上述材料展開討論。齊桓公、管仲和鮑叔三人,你對哪個感觸最深?請結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寫一篇發言稿。

要求:結合材料,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洩露個人信息;不少於800字。

品悟範文1

 新時代依然需要發揚勞動傳統

各位老師,各位同學: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新時代依然需要發揚勞動傳統》。

熱愛勞動是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這是我們大家的共識。可是在我們的生活中,總有一些同學不理解勞動、不願意勞動,在我們的身邊總有著一些不尊重勞動的現象。對此我想談談我的看法。

有的同學說:「我們學習這麼忙,勞動大佔時間了。」

學習忙當然可以理解,而且學習也是勞動,是腦力勞動。但是學習累了,需要休息,我們提倡勞速要結合,要學習也要娛樂。同理,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也要結合,我們需要通過腦力勞動來鍛鍊我們的大腦,也需要用體力勞動來鍛鍊我們的四肢。也許你會說,我可以選擇參加體育鍛鍊呀,而我想告訴你的是,在高度智能化的社會,體育鍛鍊就是體力勞動,體力勞動也是體育鍛鍊,只不過方式不同,何必要厚此薄彼呢?所有的舞蹈、運動方式,其實都脫胎於勞動。所以沒有必要排斥體力勞動,學習太累也不是理由,正因為學習太累了,我們才需要選擇運動或者勞動來休息調節。

有的同學說:「科技進步這麼快,勞動的事,以後可以交給人工智慧啊!」

此言差矣。人工智慧時代,即使我們不需要通過體力勞動來創造物質文明,也依然需要通過體力勞動來鍛鍊一下我們的四肢。我們需要通過體力勞動這種記憶方式記憶人類進化的歷史,就如同人類雖然發明了各種交通工具卻依然不能放棄走路一樣,哪怕你是一個腦力勞動者。何況即便是在人工智慧時代,也並不是所有的勞動都能夠被人工智慧代替,尤其是個性化的創造性勞動是不可能被替代的,而這其中不僅有腦力勞動,也有體力勞動。

有人說:「勞動這麼苦,這麼累,幹嗎非得自己幹?花點錢讓別人去做好了!」這種思想更要不得。勞動是不是只有苦和累?過去生產勞動條件低下,有些勞動確實是很苦很累的。但是在高度智能化的社會,苦和累的工作基本上都被人工智慧代替了。「勞動這麼苦,這麼累」,只是你個人的認識,暴露出來的是好逸惡勞的思想。在分工高度精細化的社會,一個人通過某一種勞動創造價值,在自己不擅長的領域通過價值交換請人代勞,這是可以的。但如果好逸惡勞,凡事都想出錢請人代勞,這是不可以的。需要提醒大家的是,未來社會人力資本會非常昂貴,如果自己不想勞動、不願創造價值,只想出錢讓別人代勞,那是需要付出昂貴代價的。

總而言之,勞動傳統不能丟,勞動精神不可無,讓我們大家糾正錯誤意識,樹立勞動思想,做一個勤勞奮鬥的新時代勞動者。

【亮點解讀】

①題目亮出觀點,開門見山,十分醒目。

②第1段符合演講稿的格式要求。

③第2段直接點出中心論點,並由此引出主體部分。

 

 

④中間主體部分嚴格遵循議論文並列式結構,層次清晰,一目了然。

 

 

 

 

 

 

 

 

 

 

 

 

 

 

 

 

⑤結尾段發出號召,簡潔有力。

 

【點評】文章開篇即提出「熱愛勞動是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的中心論點,開門見山,直截了當。中間從駁斥「勞動太佔時間了」「可以交給人工智慧」「花點錢讓別人去做」三種錯誤觀點展開論述,有力地支撐了論點。結尾與開篇相呼應。構思精巧,論證嚴謹。

 

角度二 遞進式結構

議論文遞進式結構與並列式結構基本相同,在分析問題或論證中心論點時,一般分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分論點(在考場作文中一般以三個為最佳),這些分論點雖然從不同角度,不同側面對中心論點進行分析論證,但其之間在邏輯關係上是由淺入深、由簡單到複雜,或者是由因到果、由特殊到一般(由一般到特殊)等,層次間還會用到「不僅……而且……」等關聯詞語過渡,以此反映層次間的遞進關係,另外,分論點間還可按照「提出問題一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思路安排論證結構,即圍繞中心論點回答「是什麼」「為什麼」「怎麼辦」的問題。還有一些分論點是按照「擺現象一析危害一挖根源一指辦法」的思路展開論述的。總之,分論點間為依次遞進的關係,論述層層深入,逐步剖析,深度逐步增加,說服力逐步加強。

【基本模式】

第一部分:是什麼(引論):提出中心論點(解說中心論點)。

第二部分:為什麼(本論)(原因);分論點之間是遞進關係。

(1)提出分論點一(解說分論點一)——舉例或引理論論據——分析事例或解說理論論據。

(2)提出分論點二(解說分論點二)——舉例或引理論論據 分析事例或解說理論論據。

(3)提出分論點三(解說分論點三)——舉例或引理論論據 分析事例或解說理論論據

第三部分:怎麼辦(結論)(方法):提出建議、號召。

注意:(1)要從不同的角度確定分論點,且分論點之間要有一定的邏輯關係;

(2)論據材料應根據分論點的層次關係進行適當選擇,全據本身也要有一定的層次性;

(3)各分論點之間共同體現中心論點的角度,不能脫中心論點;

(4)各分論點中最好出現有關中心論點的關鍵字。

(典題示範 2) (2019·江蘇卷)根據材料,選取角度,自擬題目,寫一少於800字的文章4除詩歌外,文體自選。

同聲相應,同氣相求。人們總是關注自己喜愛的人和事,久而久之,就會被同類信息所環繞、所塑造。智能網際網路時代,這種環繞更加緊密,這種塑造更加可感。你未來的樣子,也許就開始於當下一次從心所欲的瀏覽,一串惺惺相惜的點讚,一回情不自禁的分享,一場突如其來的感動。

品悟範文2

物各有性,和諧共生

王國維曾言:「四時可愛唯春日,一事能狂便少年。「個體的尊嚴與權利是不容忽視的小花開放,星星閃亮,溪水流滴,每個事物都有自己獨特的美,當我們環琥四用,用目光觸理萬事萬物時,我們會驚訝地發現,物各有性,物有其值,即使是一縷星光,一點針芒,也可以照亮自己的天空。

人的個性,其實是一種純淨的生存狀態,我思故我在,根去世俗包裹的外衣,我們都是最本真的自我。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的莫言聞名幹世,他卻沒有留忘於那些虛榮的造掉,潛心創作,之後攜《等待摩西》《詩人金希普)回歸文壇,悴亂的筆觸旋轉看,燦爛的色彩奔放著,生命的激情燃燒著,如火焰的向日葵是凡·高最好的寫照,也是他激情的、熱烈的、執著的個性魅力的存在。現在凡·高的畫作屢屢抬出天價,原因之一,應是他那以生命之火凝成的個性魅力吧。沒有個性的人是沒有存在感的,保持自我的本真才是區別於他人的獨持面孔。

然而,若是一味地強調自我的個性,看高自己的地位,只會顯得孤單而不合群。酸甜苦辣鹹,各有特點,各有滋味,但若是觸於一體,卻可以五味調和,百味紛呈。一朵花,一顆星,一條溪流是百花齊放、星鬥滿天、百川歸海的基本組成,但誰能面對一個孤零零的個體西心生讚嘆呢?一個人的力量是不成氣候的,但當我們拋棄欲望的追求,唾棄名利的纏繞,將獨立的個體融入集體的世界,就可以在共存共生中顯現生命的價值,體會生存的自信。

自我的閃耀是關鍵,縱使湮滅在人海,於其身,起碼敢言,我是最亮的那顆星。可人是處在集體之中的,亦不可缺少融入整體的觀念,缺少默默無聞的謙翠的心。人生太匆匆,切不可因太想稱王而拋棄集體,甚至背高了這個時代。因而,做最閃亮的星星是目標,做星象圖上的一顆坐標則是一種謙卑,一種集體感,可以成為水恆的所在。

「我時常回想,少年時在故鄉的那段蒙昧而純真的歲月,各有各的佛羅倫斯」,每個人都渴望重複往日的美好,卻沒有意識到當下的世界是一個開放的、多元的、互動的社會,單憑個體的力量是無法應對複雜的時代的,更逸論返回舊日的時光,我們唯有以一往無前、毫不畏懼的精神,努力地學習新知識,接納新事物,融入新環境,才能面對這千變萬化的世界。

當下的時代急劇變化,精華與糟粕一齊向我們酒來,見微知著者能敏銳地捕捉時代的氣息,將之化為自己進步的營養。我想我們應該隱去自己的光芒,為了共同的美好的明天,附入這份精彩。

【亮點解讀】

①第1段直接亮出中心論點:物各有性,物有其值。

 

②第2段指出要保有個性,並以莫言和凡·高為例,證明了保有自我的本真才是區別於他人的獨特面孔。

 

③第3段,遞進一步,從「五味調和,百味紛呈」的角度,指出要融入這個社會,才能體現自身的價值。

 

④第4~5段,更進一步指出「自我閃耀」和「努力地學習新知識,接納新事物,融入新環境」是應對「五味調和」的兩個策略。

⑤第6段回歸當下,重申融入的重要性。

 

【點評】 本文內容豐富,觀點明確。本文從題目材料的前兩句出發,提出觀點:物各有性,物有其值,即使是一縷裡光,一點針芒,也可以照亮自己的天空。然後選取莫言和凡·高等名人的材料加以闡述,內容豐富,觀點明確,接著文章進一步進行說理論證,有理有據,分析到位,語言頗見功底。

 

 

最近有太多朋友申請入群,由於人力有限,無法一一邀請,只好建立新群,用二維碼邀請,如需入群,請掃碼,二維碼前200名有效!

蘆葦新群 

掃碼進入

前200名有效!

已在蘆葦1-18群的朋友請勿進入!

進入新群視為放棄舊群!

資料來源於網絡,用於免費分享,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刪除,微信:luoyuyuan0116

聲明:此內容是從網絡搜集,並且免費分享,如涉及侵權可以聯繫我,我會刪除相關連結!

相關焦點

  • 2015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指導:材料議論文的基本結構
    2015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指導:材料議論文的基本結構由國家公務員考試網高分經驗欄目由提供,更多關於2015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指導,議論文,國家公務員考試高分經驗的內容,請關注國家公務員考試網/廣東公務員考試網!
  • 議論文寫作:正反式結構方法指導
    對照式結構形式上是一正一反、一陰一陽,一實一虛,在內容上是真與假,好與壞,美與醜,善與惡,或用其它對立的兩方做對比來發議論、抒發感情,記人敘事。的結構形式。   這種方法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將發生在同一時期、同一區域的兩種性質截然相反的或者有差異的事物進行比較。通過這樣的對比,對錯誤的或者差的事物予以否定,對正確或者好的事物進行肯定。這種對比叫做「橫比」。
  • 高考議論文寫作技巧,議論文高分有秘笈嗎?原來議論文可以這樣寫
    高考作文以議論文為主,議論文要寫得有深度,想要得高分還是有些技巧的,話不多說,高考議論文寫作的乾貨、硬核、秘笈來了。高考議論文寫作如何開頭萬事開頭難,議論文寫作亦是如此。很多考生寫作文的時候開不了頭,下筆如有千斤。其實開頭並不難,心理怎麼想的就怎麼開頭。
  • 2018初中英語議論文寫作指導
    下面是《2018初中英語議論文寫作指導》,僅供參考!   初中英語議論文寫作指導     英語議論文的結構一般較為固定,通常包括以下三部分:     1. 在導語部分提出需要議論的議題;     2. 在正文部分對所提出的問題進行議論;     3.
  • 如何寫出優秀議論文(一):弄懂議論文寫作原理
    智慧與真情,是寫好文章的法寶寫在前面:這次寫的這個專題,是奔著議論文教學與寫作的頂層指導原理去的這裡寫的議論文寫作原理與基本方法,主要從考試議論文角度去探討,並非雜文、評論、隨筆等日常議論文體寫作。作為一名語文老師,我從來不認為應試有何不妥,只是反對機械式應試,倡導能力式應試,認為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原本不矛盾。所以這裡所說的應試議論文,自然也是從議論能力培養的角度來探討,高分高能,才是正常的。寫作拼的是審美和思辨,不會有快速奇效的途徑,只有踏踏實實按規律來,才能真正提高寫作水平。
  • 高考語文,三要素僅是議論文寫作的起點,能夠深入分析才會拿高分
    上了高中,議論文好像比記敘文好寫:掌握了論點、論據、論證三要素,知道了比喻論證、對比論證、事例論證、道理論證等論證方法,再積累n多的古今中外的事例,便不難寫出一篇像樣的議論文來。當然最開始寫作的時候,會有諸多的不熟練之處,語言可能會略顯生澀,卻可以相信時間的力量,做到越來越有樣。
  • 滿分作文直通車丨高考議論文,遞進式結構寫法指導!附範文與講解
    一篇議論文寫完之後,自己都說不出其中的邏輯線索,你還期待閱卷老師會認真閱讀?如果自己都覺得作文的結構與內容是老生常談,你還指望能夠得到高分?邏輯和結構,是作文中極其重要的因素,卻是平常很容易忽略的問題。
  • 議論文寫作:正反式結構方法指導(附寫作模板、標題及範文)
    前兩天和大家分享的是議論文寫作的並列式和遞進式方法指導,今天是第三節課,也就是議論文寫作的正反式結構方法指導,繼續學習~概念正反對比法,是將兩種性質截然相反或有差異的事物進行比較。對照式結構形式上是一正一反、一陰一陽,一實一虛,在內容上是真與假,好與壞,美與醜,善與惡,或用其它對立的兩方做對比來發議論、抒發感情,記人敘事。的結構形式。這種方法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將發生在同一時期、同一區域的兩種性質截然相反的或者有差異的事物進行比較。通過這樣的對比,對錯誤的或者差的事物予以否定,對正確或者好的事物進行肯定。
  • 議論文高分大招!這篇給你最詳細的指導!
    我們寫議論文一般以立論為主。②論證的基本結構層次:三段論式的結構。提出問題(是什麼)→分析問題(為什麼)→解決問題(怎麼辦),也即:引論、本論、結論。常見的論證結構有總分總式結構、對照式結構、層進式結構、並列式結構四種。一篇文章中段與段之間,句與句之間靈活地運用多種論證結構層次會使議論文更具活動性。
  • 議論文寫作精彩開頭結尾,寫議論文的萬能素材!掌握好寫高分作文
    議論文是語文寫作中很常見的一種文體,議論文又叫說理文,它是一種剖析事物、論述事理、發表意見、提出主張的文體。通常來說,就是考試給你一個相關的素材,讓你寫一篇議論文去分析。通過分析之後,我們就從普通人類理性的認識中去給出我們自己的觀點,在這種抽象思維的作用下,議論文往往比其他類型的文體具有更多的理性。在整個議論文的寫作過程中,理性的判斷力佔據很大的比重,有時候甚至是能脫離經驗的法則與感官的知覺,這樣的目的就是為了將我們那些感性的動機給排除掉,儘量讓自己的文章更加客觀,對問題也更加深入。
  • 高考語文,打造層次清晰的議論文結構,得高分更有把握
    考場議論文結構清晰,和字跡工整一樣重要,讓你在得高分的路上佔得先機。考場議論文的結構非常關鍵,高考閱卷時間很短,大家作文字跡清晰不必說,文章的結構也得讓閱卷老師能夠一目了然。只有層次清楚的結構,才有可能得到高分,如何把文章寫得層次清楚?
  • 議論文基礎結構——對照式方法指導
    【知識概述】 議論文的基本要素――論點、論據、論證。文章的結構是文章的「骨架」,是謀篇布局的手段,是運用材料反映中心思想的方法。議論文的結構就是分析事實,論證道理所遵循的思維規律。 結構要求:論證嚴密,條理清晰、詳略得當。 一、對照式結構基本知識 對照式結構又叫正反對比式結構。在主體部分擺出正反兩方面的論據,進行對比,分析論證,最後得出結論。這是議論文整體結構中最簡單的一種結構形式。
  • 高考英語作文指導:議論文寫作技巧
    一、議論文寫作三要素   議論文主要包括三要素:論點、論據和論證方法。論點必須正確。論據是為說明論點服務的,既要可靠又要充分,事實勝於雄辯,是最好的論據。論據也可以是人們公認的真理,經過實踐考驗的哲理。論證的方法多種多樣,常用的方法有:   1.
  • 滿分作文直通車丨高考議論文,並列式結構寫法指導!附範文與講解
    對於議論文的寫作,大多數學弟學妹們還依然停留在對精緻素材的尋找和打磨上。但是能夠留意到議論文寫作結構的人卻是不多。今天學長就來教大家高考議論文並列式結構的寫法指導!從滿分範文中體會不同結構的好處,一個結構好的文章給人以整齊劃一感覺,更具有說服力!
  • 議論文的寫作方法
    不少學生的議論文寫作離不開一些陳舊的事例,像一寫失敗與成功的關係,似乎就離不開愛迪生發明燈泡,一寫逆境成才就非寫張海迪不可,類似的內容不是說不可以用,而是說你用,他用,大家都用,誰的作文與眾不同呢? 論據的表述要精練、簡要,與記敘文的表述不同,它只要求表述出與論點相關的內容即可。
  • 機器還能寫作?是的!還是議論文
    從文本的生成角度來看,大多數的人對詩歌、賽事、對話等形式或許已經司空見慣,因此我們主要以議論文為例。   從議論文的結構來講,是由論點、論據、論證組成;從議論文的語言風格來講,議論文是準確、嚴密的;並且具有概括性和簡潔性。
  • 議論文寫作:並列式結構方法指導(附寫作模板、標題及範文)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議論文寫作的並列式結構方法指導,另外還有兩種方法,我會通過三天來呈現。相信通過三天的學習,同學們的議論文寫作會有大概的思路。並列式結構的內涵並列式結構是一種十分常見的結構形式。即在論證的思路中,將論點分解成若干個方面,而這幾個方面的關係是並列的、不分主次的,它們並列平行地敘述事件、說明事物或以幾個並列的層次論證中心論點的結構方式。
  • 中考語文議論文寫作基礎
    在多數議論文中往往是綜合運用的。  二、議論文結構  1.基本結構是提出問題(引論)、分析問題(本論)、解決問題(結論)。  2.可分兩大類  a.縱式:逐層深入的論述結構  例1.「層層深入」式,先提出論點後,先從消極方面論證,然後進一步從積極方面論述.  例2.
  • 申論寫作指導之何為議論文
    …………………………………………………申論考試中基本上都會考查文章寫作,就是根據題幹的要求,結合材料的內容和自身儲備,撰寫一篇關於材料主題的文章,很多考生都首選寫議論文,那麼議論文如何寫呢,中公教育在此進行分析。
  • 11個課例,聚焦議論文寫作課堂教學
    議論文寫作,是高中階段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功利地說,為高考,因為十多年來,高考中佔70分的寫作,文體多偏向議論文。從學生語文素養角度說,議論文寫作,是提升學生語言建構與運用能力、思維能力的重要途徑。因此,在議論文寫作上,多花一些工夫訓練,十分正常,也非常必要。但是,怎麼訓練呢?大多高中語文教師的做法是:關注素材的積累和文章結構的架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