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張圖看懂聚合支付行業 銀行系平臺若攪局或成「黑馬」

2020-12-22 RFID世界網

  一、聚合支付有效解決第三方支付「碎片化」帶來的痛點

  具體數據顯示,2018年第一季度,中國第三方支付行動支付市場交易規模達403645.1億元人民幣,環比增長6.99%。這還是由於受到季節性因素影響,因此在環比增速上略有下滑,而去年四個季度,環比增長率均在20%以上。

  2012年以來,我國第三方支付交易規模保持60%以上的年均增速迅速擴大,並在2014年成功突破40萬億元的基礎,達到40.89萬億元,同比增長88.17%。2017年,中國第三方支付市場交易規模增速有所下滑,達到235.6萬億元,同比增長53.67%。

  第三方支付的盛世氣象導致了國內第三方支付市場的隱憂,即支付呈現高度碎片化特徵。第一,支付渠道碎片化,擁有支付牌照的第三方支付機構瓜分市場,銀聯和其他網際網路巨頭紛紛進入;第二,平臺碎片化,Android、IOS、HTML5為三種主流支付平臺,主流的第三方支付服務商均需適配支持,特約商戶為服務客戶要完成其平臺支付功能的全覆蓋,需接入所有支付渠道;第三,支付場景碎片化,支付場景可分為App內支付、HTML5支付、掃碼支付、被掃支付、NFC支付等5類,5種支付場景均對應著不同的支付需求;第四,支付數據碎片化,渠道的碎片化進而導致特約商戶收款數據的碎片化,財務數據、運營數據、產品數據等各自割裂,嚴重影響商戶的運營決策水平;第五,支付需求多樣化,網際網路的影響加速了傳統行業的升級,進而加快了支付產業鏈的拓展,如消費金融領域的消費信貸需求等。

  以上5類行動支付的碎片化特點,對特約商戶而言,特別是廣大的中小企業,在引入支付功能和後期維護時,產生的痛點並不是簡單的和級關係,而是乘級,由此自然會誕生相應的解決方案。而要解決上述痛點,需要實現如下功能:第一,聚合所有主流支付渠道,達到「一點接入,支付渠道全擁有」的市場需求;第二,覆蓋主流支付平臺;第三,覆蓋主流支付場景;第四,整合與分析支付數據;第五,產品快速迭代,以適應支付需求的快速發展和變化。

  在上述背景下,聚合支付應時而生。

  根據服務對象的不同,聚合支付可分為線上模式和線下模式。線上是聚合網絡支付,主要是提供技術接口,將各種支付方式(微信、支付寶等)集成於自己的平臺,主要為電商服務;線下是聚合支付收單,將不同支付方式的收單集於一個二維碼或者一個終端中,主要為實體店服務。如今,聚合支付線上線下融合(O2O)作為一種新興的商業模式,最早應用在團購裡,隨著線上線下場景發展的融合度提高,O2O也拓展到配送、預約等多種服務形式,呈現多樣化特徵。

  二、央行發文件規範聚合支付行業

  聚合發展雖具有眾多優點,但目前仍處於規範發展期。為規範聚合支付市場發展,2017年中國人民銀行先後發布《中國人民銀行支付結算司關於開展違規"聚合支付"服務清理整治工作的通知》(銀支付〔2017〕14號)、《中國人民銀行關於持續提升收單服務水平規範和促進收單服務市場發展的指導意見》(銀髮〔2017〕45號)。在明確聚合支付不得從事核心業務,不得經手特約商戶結算資金,不得偽造、篡改或隱匿交易信息,不得採留敏感信息四道紅線後,央行對於聚合支付採取了支持態度,聚合支付合規發展之後將迎來發展機遇期。

  正規的聚合支付不涉及資金清算,只涉及支付環節的信息流轉和商戶操作的承載。一個完整的支付產業鏈包括商戶、聚合支付服務商、第三方支付、官方清算中心(銀聯和網聯)、消費者五大環節。

  三、市場主體持續繁榮,聚合支付規模飛速發展

  2017年,我國市場主體持續繁榮發展,全國新設市場主體1924.9萬戶,同比增長16.6%,比上年提高5個百分點;全年新設企業607.4萬戶,同比增長9.9%;新設個體工商戶1289.8萬戶,增長20.7%;私營從業者也從3.1億人上升到3.41億人。市場主體和從業人員的持續增長,為聚合支付行業的高速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015-2017年,我國聚合支付行業用戶成直線上升發展態勢,但增長速度有所放緩。2017年聚合支付行業用戶規模達到2.51億人,同比增長5.02%。聚合支付行業的發展驅動力是多方面的,一個是第三方支付市場的興起,同時帶動了聚合支付的市場空間;另一方面則是行動支付、跨境支付板塊的上升,對聚合支付也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2015-2017年,我國聚合支付交易規模呈直線上升的趨勢,雖然聚合支付市場規模增速放緩,但發展依舊處於較快速度。2017年我國聚合支付交易規模為28.1萬億元,同比增長26.58%。縱觀全局,聚合支付市場交易規模增長速度大於用戶規模增長速度,說明聚合支付市場使用頻率開始加快。

  四、競爭格局已初步形成,銀行系平臺或成「黑馬」

  目前,聚合支付市場已經成長出錢方好近、Ping++、哆啦寶、BeeCloud、Paymax付錢拉、收錢吧、普付寶(中國耀盛旗下)、友店、利楚掃唄等;以及主打跨境支付服務的PingPong、錢海支付等,據億歐不完全統計,聚合支付企業總數量不少於30家。根據服務對象的不同,可分為線下和線上;根據商業模式的發展階段,可分為初級階段的聚合支付工具和以此為基礎的綜合金融服務。

  我國聚合支付行業企業按照實力水平,呈現著明顯的梯隊競爭的特點。且聚合支付行業領先企業數量較多,行業中有多家企業進入第一梯隊;行業第一梯隊的優勢在於其具有廣泛的渠道優勢,如覆蓋城市數量較多、或市場交易規模、單據處理數較大等;位於行業第二梯隊的企業在競爭上略遜於行業第一梯隊,但縱觀整個行業,行業梯隊呈現出兩頭多(第一梯隊、第四梯隊企業數量多),中間少(第二梯隊、第三梯隊企業數量少)的特點。

  需要注意的是,聚合支付的出現給了商業銀行在B端(商戶端)衝破隔離的機會。商業銀行的聚合支付是商業銀行將支付寶、微信支付、銀聯和本行二維碼支付等整合為統一的二維碼電子支付,即一個二維碼支持支付寶、微信、銀聯和各家商業銀行手機銀行的掃碼支付,既支持主掃,也支持被掃。商業銀行聚合支付的最大特點是在C端支持各類支付終端,即用戶使用支付寶、微信、銀聯錢包和各商業銀行手機銀行均可以掃碼支付,而交易資金在B端統一回流到商戶在商業銀行開設的存款帳戶,從而形成了C端開放而B端聚合的新支付體系。這種支付體系的核心是放棄C端的爭奪,支持所有主流C端,方便用戶使用,而在B端則是用銀行帳戶作為唯一收款帳戶,而使資金從各種三方支付機構回流到銀行,形成商業銀行的核心存款。

  商業銀行具有得天獨厚的金融服務及政策合規優勢,不僅有豐富、成熟的金融服務產品,而且擁有大量相對穩定的個人客戶和收單商戶。所以在現有基礎和條件下,商業銀行只要把握好當前難得機遇,適應二維碼支付的市場需求,建設好支付這一基礎設施和工具,提升產品的便捷性,那麼相對於第三方、第四方機構,商業銀行對客戶和商戶都將擁有不可低估的吸引力。

  由此可見,聚合支付已經逐漸成為今後支付的主流趨勢之一,銀行和第三方支付機構的合作也有望進一步加強,通過聚合支付服務應用的方式,促進銀行與第三方支付機構的共同發展。

相關焦點

  • 2019年中國聚合支付行業市場現狀,銀行有望成聚合支付新「黑馬」
    一、聚合支付行業概況聚合支付:也稱「融合支付」,是指只從事「支付、結算、清算」服務之外的「支付服務」,依託銀行、非銀機構或清算組織,藉助銀行、非銀機構或清算組織的支付通道與清結算能力,利用自身的技術與服務集成能力,將一個以上的銀行、非銀機構或清算組織的支付服務
  • 聚合支付現狀分析!銀行和持牌支付機構或笑到最後
    聚合支付機構作為銜接第三方支付機構和銀行等卡組織,通過收單服務,賺取交易服務佣金。得益於行動支付方式的發展,行動支付市場交易規模從2016年的6萬億元到2018年的171萬億元。聚合支付行業也因行動支付市場的擴展而迎來了「新一春」。2014年,聚合支付規模只有1000億元。而到了2019年,聚合支付規模預計會達到40萬億元。
  • 2019年聚合支付行業市場現狀與發展趨勢分析 海外市場成聚合支付...
    目前,中國聚合支付市場正處於高速發展的過程中,伴隨聚合支付的廣泛應用,類似消費者被盜刷、非法平臺涉嫌洗錢等案件頻繁被曝出,聚合支付平臺的不規範操作風險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關注。自2017年起,中國人民銀行頒布了多項條例,用以規範聚合支付市場。
  • 京東收購支付平臺「樂惠」 聚合支付風雲再起
    10月12日消息,《電商報》獲悉,聚合支付平臺樂惠日前已正式被納入京東旗下的京東數科集團。今年6月,聚合支付服務商哆啦寶出現企業信息變更,投資人原股東悉數退出,京東數科旗下全資子公司京東匯正成為哆啦寶唯一投資人。據《電商報》了解,聚合支付,顧名思義就是連結各第三方接入的支付接口,並打造成一個聚合平臺。因此,聚合支付也有一個更為形象的名稱為「第四方支付」。而作為行動支付「最後一公裡」的生意,聚合支付已成為巨頭角逐的另一大戰場。
  • 2020支付行業七大預測:聚合支付牌照有望正式落地
    立足自身的人才、支付技術以及數據風控優勢,支付機構從單一提供通道的支付公司轉型成支付+金融的綜合服務平臺將是支付行業一大趨勢。境外持牌機構把資金劃轉給網聯或銀聯,網聯或銀聯再把資金劃給境內銀行或持牌機構;交易指令是由境內銀行或持牌機構接收之後,先發給網聯或銀聯,然後通過網聯或銀聯發給境外持牌機構,完成扣款動作。隨著跨境支付業務監管趨嚴,2020年整個跨境支付行業或將迎來巨變,隨著監管制度建設不斷完善、業務流程的重構等措施,將有效提升跨境監管能力,構築跨境支付監管新生態。此外,跨境支付牌照在今年有望正式落地。
  • 聚合支付平臺同其他支付平臺有哪些不同點?
    聚合支付平臺中產品定位是提供技術整合方案,其本身並不具備獨立的支付產品和渠道。聚合支付特點是:服務提供商無需獲得人民銀行頒發的支付牌照即可開展業務;可大大減少中小商戶選擇接入支付機構的成本,幫助解決支付市場和支付場景的「碎片化」痛點。
  • 《中國聚合支付行業發展報告2018》發布2020年聚合支付全年處理...
    原標題:《中國聚合支付行業發展報告2018》發布2020年聚合支付全年處理交易總金額將達94萬億元近期,派盟發布《中國聚合支付行業發展報告2018》(以下簡稱《報告》),報告稱,聚合支付行業得以快速發展,2020年聚合支付全年處理交易總金額將達94萬億元,處理交易總筆數將達3936.5億筆。
  • 農業銀行二維碼聚合支付 方便農村收單市場
    記者從中國農業銀行獲悉,農業銀行推出服務「三農」新利器——農銀e管家二維碼聚合支付功能,該功能為專業市場商戶提供聚合二維碼,支持微信、支付寶、農行掌銀以及農銀e管家APP等多渠道付款,為農業銀行更好地服務「三農」收單市場提供了有力支持。
  • 【繳費看過來】厲害了,聚合支付!銀聯、微信、支付...
    支付管理平臺是我校為方便廣大師生繳納各種費用而提供的網絡支付平臺,網址全宇宙開放,支付方式包括有聚合支付(微信和支付寶)、手機支付、信用卡支付、借記卡支付和網銀支付,師生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不同的繳費方式。通過平臺繳費省時方便,不僅避免了現場繳費排隊的問題,更是為我們提供了多種渠道以保證繳費的順利進行。
  • 易收款:國內聚合支付平臺靠不靠譜要怎麼看
    聚合支付作為近兩年中國行動支付的衍生物,眾多支付行業參與者也在關注網聯對聚合支付的影響。國內的聚合支付方式源於美國,最早被稱之為集成支付,是一種融合了多種支付通道的支付工具。聚合掃碼支付,是對諸如微信,支付寶等第三方支付平臺服務的擴展。
  • 聚合支付領先者——超盟金服
    不帶現金出門聽起來很酷,但聚合支付想讓買單這個事情變得更酷一點:比如讓收款方扔掉櫃檯上綠的藍的各種二維碼,實現多個渠道,一個入口。 聚合支付是全場景、全行業、全通道的支付服務平臺。所謂聚合支付,就是一個將多種網際網路支付方式整合起來的支付接口,它藉助銀行、非銀行支付機構以及轉接清算組織的支付通道,通過自身技術與服務的集成,實現了在商戶的收銀臺將各式各樣的二維碼集中到一起,為商戶提供了統一的平臺和後臺管理系統,只需要一次建設就能夠將多種支付方式統一接入到商戶中來,並且提供了統一的對帳和商戶管理,從而給消費者提供了便利的支付體驗。
  • 山雨欲來風滿樓,遊戲聚合支付平臺的法律風險
    給聚合支付平臺扣上「非法」的帽子在前不久公安部召開的一次新聞發布會上,公安部網絡安全保衛局巡視員張宏業介紹說,「第四方支付」平臺又稱聚合支付,聚合第三方支付平臺、合作銀行及其他服務商等接口,非法對外提供綜合支付結算業務,是目前電信網絡詐騙、網絡賭博等犯罪團夥套取、漂白非法資金的所謂「綠色通道」。
  • 2020年中國聚合支付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趨勢分析 線上線下業務融合...
    聚合支付也被稱為融合支付,是指藉助銀行、非銀支付機構或清算組織的支付通道與結算能力,利用自身的技術與服務集成能力,將市面上主流的支付通道整合到一起,為商戶提供以支付通道接入為主,配合平臺技術服務的整合技術解決方案。以此減少商戶接入、維護支付結算服務時面臨的成本支出,提高商戶支付結算系統運行效率。
  • 什麼是聚合支付?聚合支付系統需要哪些功能?
    說到線上支付,市面上大部分企業線上收款,都是直接籤約調用支付寶、微信官方的支付接口,像拼多多、國美、蘇寧這種都是如此;這也是為何聚合支付市場除了微信、支付寶掃碼支付接口,還有其他的代付類、商鋪類的支付接口,說到本質上,國美、蘇寧這種店鋪式的支付接口都是以企業籤約的形式進行支付收款,
  • 面向新零售的線下收款支付,聚合支付平臺的綜合解決方案
    第三方支付平臺模式 第三方支付平臺模式主要指企業把網上支付業務直接外包給具備一定實力和信譽的第三方支付企業。目前,國內知名的第三方支付企業主要包括:支付寶、微信支付、易寶支付、快錢支付、首信易支付、百度錢包、京東白條、銀聯電子支付等。
  • 京東線下布局動作頻頻 半年內收購兩家聚合支付平臺
    大數據公司易觀在《中國聚合支付市場專題分析報告(2019)》中指出,2018年以來,網際網路巨頭紛紛投資或收購聚合支付平臺。除了京東的兩次收購外,今年1月,中金資本與恒生電子對"收錢吧"進行了C輪投資。對於此次融資,有多家媒體認為是阿里巴巴對聚合支付行業的一次投資。
  • 人民日報談聚合支付平臺:堵住監管漏洞
    細心的消費者已經注意到,以前商家櫃檯上分別擺著微信、支付寶、百度錢包等多個第三方支付二維碼。但現在,很多商戶只放一個二維碼,就能接入所有擁有牌照的支付平臺。各家第三方支付的聚合通道,被稱為聚合支付平臺。從效果來講,聚合支付化解了行動支付「最後一公裡」的不便。
  • 聚合支付中不可避免的3大問題
    聚合支付發展的越快,並不代表它發展的越來越好,聚合支付行業亂象頻頻,監管也只會越來越嚴,面對嚴峻的市場考驗,正在做聚合支付的你有沒有思考過以下這3個問題呢?用戶的資金安全、系統的穩定性和第三方的風控機制。
  • 以聚合應用推廣領航行動支付新坐標
    面對百姓支付結算的新需求,牡丹江農信社在聚合支付業務上先行先試,強化行業改造、完善服務功能、提升服務質效,實現了聚合支付業務從無到有、從有到優、從優到精的跨越式高質量發展,將聚合支付行業推廣打造成牡丹江農信轉型發展的新名片,金融行業的新地標。
  • 國內行動支付廠商加速布局聚合支付開放平臺
    新華網深圳8月3日電(記者 白瑜)當你在超市買了水,如果你掏出手機,你會用支付寶、微信、Paypal還是Apple pay來支付?在不久的將來,多個「手機錢包」可能合而為一。  記者2日從聚合支付開放平臺戰略發布會上獲悉,國內行動支付企業正加速布局聚合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