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來源於高平家庭教育 ,作者車志華
高平家庭教育
高平家庭教育,面向廣大家庭宣傳科學的家庭教育理念,傳播正確的家庭教育方法,幫助你的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邁好人生的第一個臺階。
中國歷來有重視家風建設的傳統。習總書記多次強調家庭、家教、家風的重要性,更是把家庭建設、家庭教育、家風建設提高到治國安民的高度,加強家風建設,不僅是各族人民的共同願望,也將成為做好家庭教育的首要任務。
那麼,何謂家風?家風有哪些獨具的特點?重視家風建設在當下又有什麼重大意義?如何培養建立良好的家風?我們將陸續在家庭教育公號與大家分享交流這方面的內容。
今天就讓我們聽聽來自北京師範大學趙忠心教授的解讀。讓我們首先了解何謂家風?
何謂家風?簡單地說,所謂家風,即家世相傳的風氣、風尚、風俗。
家風是如何形成的?家風是由長輩或父母所提倡,並通過日常生活的身體力行,言傳身教傳遞給子女,晚輩,用以約束和規範所有家庭成員的言行舉止,從而逐步形成的一種家庭的風氣,風尚或風俗。
學術界對於家風這個概念表述多種多樣,莫衷一是,這並不要緊,要緊的是,如何認識、理解家風這個概念的要點和精神實質。
1
家風是一種文化
所謂文化,就是指人類在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文化分為表層文化、中層文化和深層文化三個層次。與此相對應的是物質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個層面。家風屬於精神文化,是深層面文化。
家風不是指家庭生活中不分對與錯、物質文化層面的東西,比如喜歡吃哪類食物,喜歡穿什麼樣式的衣服等,這些不屬於我們所說的家風的範疇。
家風指的是精神層面的東西,精神上倡導、追求、貫徹、堅持什麼等。即有是與非、對與錯,美與醜、善與惡、榮與辱,高雅和低俗之分。
2
家風是家庭成員共同的信念
家風是一個家庭的所有成員在長期的共同生活過程中,逐步形成的共同的價值取向、審美觀點,並逐步成為行為規範,養成行為習慣。
家風的內容,既包括已經形成的相對穩定的東西,請如生活方式,行為習慣,道德品質、為人處世之道;也包括尚未形成的,但一直在極力倡導、積極探索、努力追求的價值取向、審美觀點等。
3
家風是一種行為規範
規範、即約定俗成或明文規定的標準,行為規範就是判定行為正確或錯誤的標準,言行舉止所依照的準則。
家風是被家庭成員認可的生活方式,行為習慣、道德品質、為人處世之道等,成為家庭成員都要貫徹執行的標準、規定,即家庭行為規範,貫徹執行了就會受到肯定,讚揚,違背了就要受到批評,譴責甚至處罰。
4
家風是個綜合性概念
家風既然「成風」,就不是單一的了。這個概念的內涵和外延都是很豐富的,包括很多方面的內容,是家庭生活方式,行為習慣,道德品質,為人處世之道的總和。
5
家風側重於倫理道德層面
倫理指人與人相處的各種道德準則,道德是社會意識形態之一,是人們共同生活及其行為的準則和規範,對人們的行為起約束作用。
家風主要指的是倫理道德層面的思想觀念,諸如忠貞報國,恪盡職守,克己奉公,清正廉潔,敦品厚德,讀書進取,重義守信,勤勞節儉,謙虛謹慎,勇敢堅韌,自立自強,寬厚誠實,團結友愛等。
現如今,社會上流行比家產、曬家產,以家產多為榮;衡量一個人事業成功與否,通常都是以擁有財富的多少為標準;網紅、明星在社會上大行其道……似乎這是所有的人共同的價值取向。至於家風呢,沒有人比,好壞也並不怎麼在意。
很多年輕父母視家庭教育為單純的「技術活兒」,只是注重搜尋管教孩子的「絕招兒」「秘訣」。很少有人首先重視優良家風的建設,給孩子創造一個優良的家庭生態環境。這是一個很大的偏差。
培養、教育孩子不是一蹴而就的事,而是一個相當漫長的薰陶、浸漬的過程,是通過言傳身教、耳濡目染、潛移默化實現的,不能指望通過「短平快」的方式立竿見影,必須有打「持久戰」的思想準備。沒有良好的家風,培養、教育孩子就成為空談。
教育孩子從拋棄說教而加強家風建設開始,高平家庭教育將和你攜手共創良好的家庭教育,給你傳遞豐富的家庭教育素材案例,更期待您的積極關注和參與。
完
原標題:《家風建設是家庭教育的首要任務》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