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丹青的讀書心得,僅3個字,卻富有哲理,能做到的人不多!

2020-12-25 啟路文學

讀書,已經是一個很冷門的話題了。今天不是看到陳丹青這段讀書心得的語錄,還當真不會去寫這樣的文章。有沒有發現,現在人聚在一起,談讀書的真的少之又少?

不知道是朋友圈問題,還是個人社交問題,和朋友聚在一起,幾乎都不談讀書。很多時候就會莫名感嘆,讀書的朋友都去哪兒了?為啥都沒碰到過呢?

其實不是沒有碰到,而是有些人喜歡讀書,他願意深藏著,不露出來,因為很多人都曾試著跟身邊朋友談讀書,可身邊朋友都聽不進去,不愛聽,搞得自己像是另類一樣,所以把讀書歸根到底就成了一個人享受的另一種生活。

那麼問其讀書有什麼樣的心得?個人認為讀書,還真要從感興趣出發,因為自己感興趣的事兒,沒有人逼著你,你也會認真去對待,去做。而陳丹青的讀書心得,對大家也很有益,但很多人做不到。

我們不妨先讀一下陳丹青的讀書心得,僅3個字,卻富有哲理,能做到的人不多!文字如下:

我的心得是讀書不在多,而在反覆讀。喜歡的書總要讀它幾遍,才算讀過,才能讀進去。——陳丹青《談話的泥沼》

這三個字「反覆讀」,便是陳丹青的讀書心得。可想多少人能做到呢?讀幾遍才算讀過?可想多少人算起來都是沒有讀過書啊?

在如今快速發展的社會,能安心讀完一本書,就純屬不易了。還要再重新溫故而知新,對於很多人而言,就是浪費時間了。因為很多人都太自信了,認為這本書已經讀過了,沒必要再讀了。

這樣下去,很多人自然享受不到那種重溫後的所帶來的新的體悟的一種喜悅。書不僅要先挑感興趣的讀,還要反覆去讀,才能讀出深度,才能讀的通透。

古代人讀過的書,你說書中的某一段話,他都能知道這是書的第幾頁第幾行。可想這種讀書人,是把書讀到什麼樣的境界?無不讓人佩服!古代人喜歡拿這種猜書來遊戲,就是猜某一段話是書中的第幾頁話,輸的人,是要罰喝茶的。

這種遊戲在古代李清照的詩詞中有出現過,她與丈夫趙明誠就玩過這種猜書遊戲。再看看我們如今的讀書人,有多少人能做到能猜中哪段話是書中的第幾頁第幾行?

不過現在也不是沒有這種人,我們在很多節目中就看到過有這種神童,記憶裡超級厲害的神童,但這種神童是怎麼做到的?估計也是反覆讀的結果吧。

曾國藩每逢絕境為何重讀《道德經》?

不過說了那麼多,他們能記住書中某段是那一頁,能把書讀到這種境界,就離不開陳丹青這段讀書心得名言中所講的「反覆讀」。

只有反覆讀,才能讀懂一本書;一本經典的書,可以讀一輩子,這是為何呢?我們都知道曾國藩,他就喜歡每逢絕境就喜歡重讀《道德經》,因為很多時候,讀不懂書中的義理,參不透其中的奧妙,當我們生活陷入絕境時候,再去讀一讀,就讀通了,就是這樣一個道理。

而曾國藩這種例子,無疑是讀書要致用,就是你讀的書,要對你生活有所幫助,或是對你工作有所幫助。那樣等你生活狀態好了,或是工作提高了一個層次,你再次讀這本書,你會又能體悟出新的東西。

所以說陳丹青的讀書心得,僅3個字,卻富有哲理,能做到的人不多!因為很多人讀完一本書,幾乎就扔掉了,難有再拿起來重讀的習慣,即便生活遇到了一些挫折,也不會再想起這本書,或許就抱著一本新書再看,那樣是永遠也讀不通透一本書的。

文/啟路/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陳丹青很粗糙的語錄,說了髒話,卻富有哲理,讓人感到真落伍了!
    爆粗口的話一般都是很刺耳的,是很多人聽不進去,不願意聽的,因為讀完就感覺被罵了一樣。但是,只要聽得進去的人,一般都是讀出了其中的道理,更是佩服有人願意講真話。那麼縱觀陳丹青很刺耳的語錄,真的很多。比如陳丹青說過「年輕人仍然所見極有限,又迷失在太多訊息中。訊息不等於眼界。」
  • 諸葛亮富有哲理的名言,僅24個字,做到的人,必會贏得長久的成功
    如果讓大家去想諸葛亮這富有哲理的24個字名言是什麼?相信很多人都想不到,畢竟諸葛亮富有哲理的名言太多了。而且能湊上24個字的名言,卻有些難。更何況大家都沒有數字的習慣。那麼大家是什麼樣的名言會讓做到的人贏得長久的成功呢?記得富蘭克林說過一句名言,「成功與失敗的分水嶺,可以用這五個字來表達——我沒有時間。」
  • 泰戈爾很經典的語錄,僅7個字,卻將愛看得很透徹,富有哲理!
    相信很多人讀完,也都想要有這樣的家,這樣的愛,可以說就是靈魂伴侶才能做到的,不需要有錢,不需要富貴,彼此守在一起,就夠了,可以與世無求,與人無爭,只傾其所有去愛,去陪伴,多麼好。可縱觀我們現代的人,大多數都放不下繁華,都活得很物質,很虛榮。想要在這個年代,想找個靈魂的伴侶,可以說比賺錢更難。
  • 呂不韋最經典一句名言,僅12個字,卻富有哲理,一針見血,很刺耳
    有時候特別想吃肉,母親剪掉了頭髮賣掉,換來點錢稱了點肉,卻因此還鬧得有些不愉快。因為小時候不懂事,總覺得母親很小氣,每餐飯菜裡放的肉太少,有時候一氣之下就乾脆不吃了。母親卻安慰說,能吃到肉不容易,不能一下子一餐要吃個飽,今天吃飽了,那明天就沒有肉吃了。
  • 蘇軾大徹大悟後,留下千古宋詞,雖然僅7個字,卻富有哲理
    蘇軾仕途按照常理來說,在這種情況下的蘇軾,不管是官運還是財運,都能做到巔峰。在官場上深受皇帝賞識,在創業上自己又是當時的「大V」,不愁沒人跟他一起賺錢,就算他去擺攤做熟食(東坡肉)也能賺個盆滿缽滿。「結果,蘇軾還是沒能逃過被政敵打壓的結局,最後窮的連飯都吃不起了。在此條件下,沒有了玉盤珍羞,但是吃上一碗熱乎乎的東坡肉還是很滿足的。蘇軾到了晚年的時候繼續被流放,就當所有人都以為他沒辦法生還的時候,年事已高的蘇軾不僅安然無恙的從海上生還,還帶回了大量的詩詞作品,在他人生的最後時刻大放異彩。
  • 馮夢龍的警世名言,僅14個字,卻富有哲理,放在當今,更警醒世人
    誰如果做到了,那麼他就不會對有錢人阿諛奉承,也不會對沒有錢的人很粗魯,不尊重他們,更不會瞧不起他們。更不會出現「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更更不會出現一些盲目崇拜,價值觀顛倒的現象。如崇拜明白、網紅;而且歷朝歷代人都比較愛錢,都知道錢的好處,古話有雲,「有錢能使鬼推磨。」放在當今,依舊是如此。古話還有雲,「人為錢死,鳥為食亡。」
  • 陳丹青很精闢一段語錄,僅18個字,讓人懂得了要在生活中去找樂子
    是個正常人,應該都會喜歡去生活中去找樂子,但找樂子的方法很多,很多人找法也不一樣,給人感覺不一樣。有些人不花錢,都能找到樂子,有些人卻花錢也找不到樂子。這是什麼原因呢?文章後面有講。至於為什麼要找樂子,陳丹青老師也的語錄中就很好的說明了,我們不先看看陳丹青老師怎麼講的吧,僅18個字,文字如下:人生苦短,不怕天天餓肚子,就怕不會找樂子。——陳丹青人生真的很苦短,天天餓肚子的日子過得來,沒有樂子的日子讓人卻過不來,這就是樂子的好處。我們生活中隨處有樂子可找。找樂子,也不是非得要花錢。
  • 南懷瑾回答了2個字,充滿智慧,富有哲理!
    相信很多人即便不去讀南懷瑾的語錄,也能回答出自己的看法和見解,不過很難回答出2個字。比如說學習最難的莫過於遇到了一些難懂的冷門知識,這些知識,自己學起來難,詢問別人,請教別人,也難。因為別人也不是很懂。就好比現代人想要探索宇宙奧秘一樣,是多麼艱難的一件事。
  • 尼採最有深度的一句話,僅15字,卻一針見血,很刺耳,富有哲理!
    尼採最有深度的一句話,僅15字,卻一針見血,很刺耳,富有哲理!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中了尼採的毒了,在沒有去喜歡尼採的時候,就曾有人勸過我,並且說,看尼採寫的書會瘋掉;所幸是,我沒有瘋掉,而且活得好好的。甚至有些人還曾說勸說過,看尼採的書根本學不到什麼東西。
  • 陳丹青繪畫藝術作品欣賞
    陳丹青是個非常可愛的人,很多見過陳先生的人都說他像30多歲的人。可是我覺得他的心態甚至比20多歲的人還要年輕。他對很多事情抱著像孩子一樣的好奇心。性格爽朗,談話有鋒機,嬉笑怒罵,字字珠璣。和他在一起聊天是最大的享受。
  • 汪曾祺最霸氣的一段語錄,僅59個字,富有真理,卻讓無數人笑哭了
    見過梔子花的人,都知道梔子花有白色的有黃色的,梔子花很香。讀書時候,很多女孩子都喜歡採摘幾朵戴在頭上,整個教室都會瀰漫著一種梔子花香。為什麼要跟大家說梔子花呢?因為有個人說了一段語錄,讓梔子花更香,更有自己的氣質和傲骨了,而且還引來了不少人笑哭了,卻富有真理。這句語錄就是汪曾祺最霸氣的一段語錄,因為沒有多少人敢用這樣的語言說話,他卻做到了,僅59個字,如下:梔子花粗粗大大,又香得撣都撣不開,於是為文雅人不取,以為品格不高。
  • 18個簡短而又富有哲理的短句子:路不通了,就選擇繞行!
    18個簡短而又富有哲理的短句子:路不通了,就選擇繞行!1.都說現代人平均每六分鐘看一次手機,一個人總是長時間不回你,你就該懂了 他不會是沒看見,他只是不想回。2.不是每一次努力都會有收穫,但是,每一次收穫都必須努力,這是一個不公平的不可逆轉的命題。3.當你決定放下時,你不會失去什麼,唯一會失去的,是你以前放不下的煩惱。4.有些事情,你能想通,也能接受,但還是會難過。
  • 陳丹青、梁文道都推崇的木心,究竟是個什麼樣的人?
    如果你不知道木心是誰,那你也應該讀過他的文章,如果你沒讀過他的文章,那也總聽過他的「金句」,許多人初識木心都是從他的「金句」開始的——1.歲月不饒人,我亦未曾饒過歲月。2.從前的日色變得慢。車,馬,郵件都慢。一生只夠愛一個人。3.凡事到了回憶的時候,真實得像假的一樣。
  • 農民工圖書館130字留言很感人,平凡人讀書人生也富有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25日,有網友發布了一張圖書館讀者留言表,留言內容感動了很多人。留言這樣寫道:「我來東莞十七年,其中來圖書館看書有十二年。書能明理,對人百益無一害的,想起這些年的生活,最好的地方就是圖書館了。
  • 被韓寒一語道破,富有哲理,真知灼見!
    成語,讀過書的人都不陌生,都學過,而且很多人都玩過成語接龍,成語給我們大家印象最深刻的便是四個字,而且成語都是很富有哲理的,很多成語都是一個故事,一個典故。甚至很多人沒有讀書,就從小聽爸媽教育,都會幾個成語。
  • 讀書是怎樣改變一個人的?來聽聽餘秋雨、陳丹青等名家們怎麼說
    早年讀書沒有深刻理解的地方,或許在未來的某一日就會突然明白,在審查事物的時候能發揮意想不到的功效。這就是記憶的沉澱,讀書正是在潛移默化中改變了我們的認知見解。陳丹青陳丹青是現代有名的藝術家,除了作家這個身份外,他還是一個畫家和文藝評論家。
  • 讀書心得體會範文800字(精選3篇)
    讀書成了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在這一個學期裡,我感覺收穫頗豐。以下就是我這一學期來讀書的心得。  常言道:"茶亦醉人何必酒,書能香我不需花。"我們渴望讀書,渴望獲得知識,但是我們卻常常會有這樣的疑惑:我們應該如何讀書?自古以來,人們獲取知識的途徑多種多樣,而讀書作為其中一種既普通又直接但卻非常有效的求知方法沿用至今。作為教師,從書本中獲取知識就顯得尤其重要。
  • 95歲郝柏村每天看書還寫3千字讀書心得(圖)
    (圖片取自網絡)中國臺灣網5月30日消息 據臺灣中廣新聞網報導,臺北市長郝龍斌近日透露,他的父親,95歲高齡的臺灣前「行政院長」郝柏村,不僅每天晨泳,還會每天讀書並撰寫3千字的心得報告。郝龍斌說,他父親不分寒暑,每天早上會做40分鐘的不著地遊泳,有時也還會通過打高爾夫球多走走路。
  • 達爾文刺耳的名言,揭露了文明的世界中的人都是奴役,富有哲理!
    奴役多數是指這個人如奴隸一樣被人使喚,奴役多數都是指失去了自由的,被人呼來喝去,也不能去說一個不字。這奴役看起來跟我們現代人都沒有太大的關係,因為現代人都是自由,沒有人會把我們當奴隸一樣使喚,更不會拿鞭子抽我們。
  • 陳丹青這一段語錄,連用了5個「自由」,3個問句,發人深省!
    說起自由,是多少人用一輩子在追求的?是多少人夢裡夢外所嚮往的?但大家都知道,自由都是很難做到的,很多人都思前顧後,前怕狼後怕虎,最終還是選擇了不自由。所以說自由不容易,我們大多數人都認為自由是成功者的事,是富人們的事,真的是這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