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推鄉村振興!秀洲區首家創意村落文創精品館開園

2020-12-23 瀟湘晨報

「我宣布,韻秀園今天正式開園!」5月13日中午,隨著嘉興市文產辦副主任王小紅的一聲開園令下,位於秀洲區新塍鎮潘家浜景區村莊內的韻秀俱樂部(韻秀園)正式開園。

據了解,潘家浜「韻秀園」項目由秀洲區文產協會規劃建設,屬於區文產協會「韻秀」文產沙龍俱樂部項目延伸工程。項目共包括一座40平方米的農家小屋與900平方米的戶外庭院,於2019年正式動工創建。

當記者來到這家由舊民居老宅改造而來的雅致庭院時,發現屋外花園裡的「非遺傳承演示坊」早已布置一新,戶外休閒茶臺、家居等設施一應俱全,而兩邊圍欄則是非遺產品的陳列和展示走廊。小屋後還設立了展示田園名優特產品、新塍美食美味的「秀味亭」,以及供小型活動開展的舞臺與文化交流接待室。

走進「韻秀園」小屋,裡面更是大有乾坤。牆面上繪有農民畫、江南水鄉畫等秀洲藝術特色,屋裡還設有韻秀文創微型展示館,滿滿的文創韻味。據介紹,展示館圍繞「秀藝、秀品、秀味」三塊內容,從文產的角度對秀洲風土人文、文創精品進行介紹與展銷。其中「秀品」以秀洲文化旅遊工藝產品為特色展示秀洲的風土人情;「秀味」圍繞著秀洲各鎮街道獨具一格的風味美食開展介紹;「秀藝」則展陳著秀洲區傳承至今的非遺文化藝術與人文民俗等。

「基於目前文化發展大趨勢,我們集文商旅融合為一體,共同創建韻秀園,使它成為秀洲區文創與文藝產品展示、展銷、展覽的精品館。」秀洲區文產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韻秀園」的投入使用,將有助於秀洲區更好地開拓本地文化市場,融合文化產業化、文化商業化、文創市場化,結合美麗鄉村城鄉一體化,把文化軟實力帶入千家萬戶,實現社會效應與經濟效益融為一體。

據了解,目前對外開放的是「韻秀園」一期工程,二期工程還在施工中,未來兩期將組合一道與潘家浜景區「創意村落」串聯起來,形成秀洲文化旅遊精品線路上的一大亮點。

隨著文化產業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在產業融合的大背景下,文化產業跨界融合已在多領域、多層次展開。而活用鄉村資源、融合美麗鄉村發展鄉村特色文化產業,逐漸成為文化產業發展新亮點。

今年3月,秀洲區在全省率先出臺了《秀洲區創意村落(街區)認定和管理辦法(試行)》,加強對本地特色鄉村資源的挖掘和利用,如人文民俗以及物質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等,並通過產業融合,將鄉村旅遊資源作用於經濟,使得鄉村文旅與經濟同步發展。

文化產業在城區發展還不夠,還需要深入鄉村挖掘本土文化,孕育更接地氣的鄉村特色文化產業。下一步,秀洲區將持續打好鄉村文化產業這張牌,挖掘好、梳理好本土文化資源,最大限度地發揮文化資源作用,在推進美麗鄉村的建設中促進全區文旅商產大融合.

【來源:浙報融媒體】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打出「組合拳」秀洲區用文化創意點亮美麗鄉村
    近日,秀洲區委宣傳部出臺了《秀洲區文化產業園區認定和管理辦法(試行)》、《秀洲區創意村落(街區)認定和管理辦法(試行)》、《秀洲區創意工作室認定和管理辦法(試行)》和《秀洲區文化名家工作室認定和管理辦法(試行)》。值得一提的是,創意村落(街區)的認定和管理辦法,這在全省也是首創。近年來,「鄉村振興」幾乎都隨著文化與旅遊的融合發展。
  • 中國村落文化數字出版平臺助推鄉村文化振興
    灕江出版社供圖人民網南寧12月19日電 (伍遷)12月18日,中國村落文化數字出版平臺上線儀式暨成果展示活動在南寧國際會展中心2020廣西書展上舉行。該平臺由原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立項, 灕江出版社建設運營,是一個以中國村落文化為內容,以信息技術為支撐的數字出版平臺,旨在把優質傳統文化資源進行融合出版,促進村落文化產業發展,助推鄉村文化振興。
  • 知名民營書店進駐800年古村落 助力鄉村振興
    林榕生 攝中新網寧德9月28日電 (林榕生)先鋒廈地水田書店28日在擁有800多年歷史的古村落——福建省屏南縣廈地村開業,推動文創產業發展,助力鄉村振興。圖為屏南縣委副書記、縣政府縣長王旭東致辭。 林榕生 攝屏南縣委副書記、縣政府縣長王旭東表示,先鋒廈地水田書店的開業,不僅是先鋒書店在福建的第1家書店,更是一座讓世界了解屏南、讓屏南走向世界的橋梁,是連接現代文明和傳統村落的紐帶。圖為遊客閱讀書籍。 林榕生 攝圖為先鋒廈地水田書店靜靜的綻放在金秋燦黃的水田中央。
  • 文化引領 鄉村旅遊提質增效助推鄉村振興
    中國網訊 今年以來,泉州市文旅局認真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鄉村振興戰略的工作部署,以文化引領、品質提升為抓手,健全「文化振興、項目帶動、培育精品、完善配套」的建設機制,大力推進鄉村旅遊高質量發展,優化鄉村旅遊供給,助推鄉村振興。
  • 鄉村文創助力鄉村振興:8大商業模式,5大開發層次
    鄉村文創:有人說它是鄉村文化生活創意,也有人說它是鄉村創客、是鄉村創新、抑或是鄉村創業,說法雖不同,卻有相同的共性。基於文旅行業及鄉村振興視角,本文認為,鄉村文創的本質是基於對文化、對內容、對人、對於鄉村軟體的關注,並為之賦形,探索鄉村振興的發展之路。
  • 激活鄉村「沉睡」資產,打造鄉村文化振興的「延平範本」
    東南網訊 鄉村振興是一項系統性、整體性、綜合性的大工程,不僅要推動鄉村物質文明的深化發展,更要推動鄉村精神文明的高度繁榮。習近平總書記曾強調:「鄉村振興既要塑形,也要鑄魂」,鄉村振興,離不開鄉村文化振興。
  • "鄉村振興"融合發展!2019嘉興秀洲區與長三角毗鄰地區農業農村合作...
    其中秀洲區與吳江區,新塍與桃源,王江涇與盛澤、黎裡,油車港與楓涇分別成立農業農村合作聯盟;秀洲區與金山區、吳江區、寶山區供銷社籤訂農產品區域合作協議。浙江大學生態規劃與景觀設計研究所、河海大學水文水資源學院等4家科研院校與秀洲區籤訂了院地合作協議。此次聯盟標誌著秀洲區與長三角毗鄰地區將加強交流、促進合作、優勢互補、互利雙贏、共同發展,共繪鄉村振興新藍圖。
  • 修武縣民宿發展帶動鄉村振興
    近年來,修武縣將民宿產業作為鄉村振興和全域旅遊的核心突破口,依託良好的自然稟賦和厚重的人文積澱,以打造具有鮮明地域特色的修武「雲宿」品牌形象為目標,通過文化創意注入、休閒業態重構、品牌形象塑造等手段,培育發展高品質全體驗的民宿產業,加快實現小民宿帶動大產業、助推大發展。
  • 「沂蒙鄉居」精品民宿助力沂南鄉村旅遊發展
    近年來,山東省沂南縣積極培育鄉村民宿產業,引導社會資本投資民宿建設、盤活農村宅基地房屋、閒置房屋、閒置集體建設用地等資源,融入文化創意元素和鄉村生活氣息,探索出「農戶自主經營、公司+農戶、合作社+農戶、創客+農戶」等多種模式,打造出以竹泉村、朱家林、石崇崮民宿大院、新立村蘋果主題民宿等為核心的10大「沂蒙鄉居」精品民宿群。
  • 三水富景社區:特色小鎮成為鄉村振興樣板
    中國小康網 獨家專稿文 |《小康》·中國小康網記者 胡妍佛山市三水區是廣東省鄉村振興綜合改革縣區級試點,白坭鎮被區委賦予「高標準建成鄉村振興綜合改革示範鎮」的重要使命,其中富景社區主動作為、先行先試,立足城鄉融合,打造特色小鎮帶動鄉村振興樣板;圍繞富民興村,帶動村民致富奔小康;瞄準留住鄉愁,探索基層善治新路徑,實現生態宜居、產業興旺
  • 「文創+」時代| 文旅融合+文創轉型模式 促進鄉村振興...
    我國是傳統農業大國,農耕文化蘊含優秀思想價值、人文精神,國家堅持把鄉村振興和文化振興進行有機結合,大力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行「文旅融合+鄉村振興」模式,以完善鄉村文化體系,促進鄉村振興發展。 其一,通過社造儲備提供服務的人才,注重老城街區村落方方面面的重塑和再生,如美麗鄉村計劃、重新進行排汙和重新接管線,連接wifi、供暖和環保等。 在硬體概念之外,最重要的是第二條:留下原住民,並通過教育提升的方式讓他們成為最好的服務提供者。
  • 鄉村振興2020田園報告——古厝村落:面子與裡子
    但令人感到不足的是,這裡沒有遊客可帶回的記憶產品和土特產,諸如新鮮農產品,以及文創產品等。由此可見,想要真正留住遊客多次復購,就要發展能滿足他們的「後備箱」經濟,繼而再在康養上下功夫,這樣,既有美麗的面子環境,也有農民收入的實在裡子,才能真正帶給當地土厝村落以持久活力。
  • 「田園新野」理念助推鄉村振興
    「田園新野」理念助推鄉村振興 2020-06-25 02: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全國城市網媒大咖齊聚三水白坭,感受鄉村振興美麗新畫卷
    如今,白坭為「糧倉」賦予了新的使用功能,立足「文化+創意」,打造了西江創意良倉片區這一獨具特色的文創產業綜合服務中心,成為集文化、旅遊、展覽、創意、商務、生活於一體的創意園區。今天,網媒大咖到訪的糧食博物館作為該片區的精品項目,是在原來的國營三水縣白坭鎮糧食加工廠改造而來,亦是廣東省首家以糧食為主題的博物館、廣東省糧食安全宣傳教育基地,現有館藏文獻、農具、石刻、貨幣、糧票、郵票等藏品共400多件/套,是使用現代技術活化本土歷史的典範。
  • 鄉村振興 | 工業遺存「變身」文創中心,昌化打造「工業風」鄉村...
    鄉村振興 | 工業遺存「變身」文創中心,昌化打造「工業風」鄉村振興文化新地標! 品嘗一杯香濃的咖啡,翻看一本記錄舊時光的書籍,眼前是地方特色鮮明的非遺文化創意作品
  • 安吉上墅鄉創新機制助推鄉村振興:遇見幸福時光 打造國際慢城
    安吉上墅鄉創新機制助推鄉村振興:遇見幸福時光 打造國際慢城
  • 這些「鬧鬼」的村落,憑什麼就成了鄉村振興的典範?
    提到「鬧鬼」的村落,往往會讓人聯想到鄉村的凋敝和田園的荒蕪。然而,有一些鄉村卻用「鬼怪」走向了振興之路。這些「鬼怪」多指流傳民間的傳說資源,它們被活用並變身為極具吸引力的旅遊資源,成為了這些地區鄉村振興的強力引擎。下面我們先來看一下這些地方都用「鬼怪」做了什麼吧。
  • 臺灣團隊助福建鄉村「浪漫」振興:文創為媒 婚慶做嫁
    2020雲上三樓豐收節暨首屆兩岸婚慶文創產業展10月17日在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區茫蕩鎮三樓村舉行。通過視頻連線,兩岸團隊共同探討產業融合發展為鄉村振興帶來的多重機遇,分享老區村的豐收喜悅。三樓村是革命老區基點村,平均海拔近700米,擁有層疊梯田、千年古樟、龍鳳瀑布、紅河谷等美景。多年來,三樓村一直期待拓寬大米、錐慄、筍乾等主要農產品的銷路。
  • 省大學生鄉村振興創意大賽上,150餘名大學生給鄉村出「金點子」
    近日,由省教育廳、省農業農村廳等聯合主辦的第三屆浙江省大學生鄉村振興創意大賽暨臨海農業「金名片」文化創意專項賽決賽舉行。 來自省內23所高校的30支參賽隊伍同臺競技,為臨海鄉村振興提供「金點子」。
  • 聊城葫蘆文創推動鄉村旅遊發展 助力鄉村振興
    連日來,記者經過實地採訪,感受東昌葫蘆的魅力,探究聊城如何利用葫蘆這副「文化牌」推動鄉村旅遊發展,助力鄉村振興。  東昌葫蘆雕刻,進博會上吸睛  11月4日,第三屆進博會在上海隆重開幕,這是一次面向世界的全球貿易盛會,對東昌府區非物質文化遺產走出國門、走向世界是一次難得的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