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光潛經典「四書」

2020-12-12 騰訊網

朱光潛(1897—1986),安徽桐城人,筆名孟實、盟石,中國現代美學家、文藝理論家、教育家、翻譯家。朱光潛先生的主要著作包括《談美》《談文學》《給青年的十二封信》《談修養》《詩論》《文藝心理學》《西方美學史》等,並有多種版本的《朱光潛全集》行世。

朱光潛先生的作品,內容、觀點均具有啟發性,語言流暢、典雅而不冷僻,許多作品自問世以來,一版再版,影響深遠。著名語言學家、文學家季羨林稱朱光潛先生為自己的「業師」。著名詩人余光中曾建議年輕一代去找朱光潛先生的書來看一看、讀一讀。特別是《談美》《談文學》《給青年的十二封信》《談修養》這四部經典作品,對正徘徊於人生「十字路口」的年輕讀者將會有很大的幫助。

《談美》作為美學大師朱光潛先生早期美學思想的集大成之作,是一本寫給年輕人的美學入門書,奠定了朱光潛先生早期美學體系之基,原汁原味地展現了一代美學大師的精妙語言和思想精華。

《談文學》是朱光潛先生專門寫給青少年的文學啟蒙讀物,書中所述皆為其多年學習文藝的「甘苦之言」,從文學趣味到布局安排,從內容風格到翻譯技巧,平易自然地引領讀者學習中國文學、中國文化、中國美學審美與中國哲學。

《給青年的十二封信》是朱光潛先生遊學歐洲時從海外寄給國內青年的信。十二封信既關涉讀書、煩惱、升學、選課、寫作等青年的日常生活,也談及社會運動、多元宇宙、人生等抽象宏大的命題。不論細處還是宏觀,朱光潛先生均以其篤熱的情感、溫文的態度、豐厚的學養,勸勉青年眼光要深沉長遠,切勿隨俗近利。

《談修養》是朱光潛先生的「人生智慧之書」,是一部引導人生走向豐盈的著作。朱光潛先生以理智澄明、剛毅沉穩見稱於世,學問人格備受推崇。在《談修養》這部作品中,朱光潛先生以其心理學的專長和對思想文化的觀察,分別論述了青年的心理、理想、社交、學問、道德、戀愛、家庭、健康、價值觀、審美等方面可能存在的「病因」及解決之道,文字通俗易懂,真摯懇切。

朱光潛先生的作品流傳廣泛、版本眾多。此次由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推出的「青春版」朱光潛經典作品,在排版和設計上也有諸多亮點和創新。例如,在《給青年的十二封信》中,每一封信的後面都留有空白頁,有的設計為信紙形式,有的是無拘束的白頁。朱光潛先生的這部作品是以給青年寫信的形式和口吻來寫的,如果今天的讀者有興趣在文後給作者寫一封「跨越時空」的回信,那將是一件十分美好的事;如果讀者把自己參與創作的這樣一本書留給十年後的自己甚至下一代看,那又將是一件十分有意義的事。(水上書)

相關焦點

  • 《四書五經》是中國儒家經典的書籍,其中《四書》指什麼?
    《四書》指的是《論語》、《孟子》、《中庸》、《大學》等四部先秦儒家典籍。但在最初,《四書》並不具有目前的地位,《論語》雖已然是儒家經典的地位,但沒有得到充分的重視,《孟子》長期以來並非經書,《大學》、《中庸》依附於《禮記》而未被彰顯。在宋代才形成了《四書》的經典地位。
  • 四書造句和解釋_四書的例句有哪些 - 小孩子點讀
    四書(sì shū)。儒家的四部經典《論語》、《大學》、《中庸》、《孟子》的合稱。南宋理學家朱熹注《論語》,又從《禮記》中摘出《中庸》、《大學》,分章斷句,加以注釋,配以《孟子》,題稱《四書章句集注》,「四書」之名始立。此後,長期成為封建社會科舉取士的初級標準書。四書參考例句:1、王教授畢生精研四書,對孔孟學說往往有獨到的見解。
  • 書 | 《四書章句集注》《四書直解》
    後人合稱其為「四書章句集注」,簡稱「四書集注」。 本書在編排次序上,首列《大學》,次列《論語》和《孟子》,最後列《中庸》(今中華書局版《四書章句集注》編排次序為《大學》《中庸》《論語》《孟子》)。朱熹的意圖是要人先讀《大學》,以定其規模;次讀《論語》,以立其根本;次讀《孟子》,觀其發越;次讀《中庸》,以求古人微妙之處。幾乎用了畢生精力研究《四書》。
  • 劉強:「四書」是我們的「聖經」
    主要研究方向為魏晉南北朝文學與文化、先秦諸子經典、古典詩學、筆記小說等。近年來致力於傳統文化經典的現代闡釋與傳播。已出版《世說新語會評》、《曾胡治兵語錄譯註》、《有刺的書囊》、《竹林七賢》、《驚豔臺灣》、《世說學引論》、《有竹居新評世說新語》、《魏晉風流十講》、《清世說新語校注》、《論語新識》、《古詩寫意》、《世說三昧》等十餘種。
  • 什麼是四書?什麼是五經?
    「四書五經」是「四書」和「五經」九部著作的合稱,一向被儒家學派奉為經典。
  • 國學入門書目:《四書》
    《四書》。四書是《論語》《孟子》《大學》《中庸》的合稱,為歷代儒客學子研習之核心書經。據稱它們分別出於早期儒家的四位代表性人物曾參、子思、孔子、孟子,所以也稱為《四子書》。今天所看到的"四書",一般也包括程子、朱熹等的文章,其編撰時間間隔達一千八百年。四書為儒家經典,南宋學者朱熹將《禮記》中《大學》、《中庸》兩篇拿出來單獨成書,和《論語》、《孟子》合為四書。宋元以後,《大學》、《中庸》成為學校官定教科書和科舉考試必讀書,它蘊含了儒家思想的核心內容,是儒學認識論和方法論的集中體現。對古代漢族教育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 張國剛:歐洲傳教士與「五經四書」的西傳
    在各類中國經典文獻中,首屈一指的當然是翻譯和介紹儒家的「五經四書」。「四書」表現了偉大的統治藝術,被認為是一個完美政府的行為規則,其權威性不亞於「五經」,尤其被規定為科舉考試的依據並成為中國人的學習基礎。 羅明堅(Michele Ruggieri,1543-1607)、利瑪竇在澳門的時候就翻譯了儒家經典,當然最受重視的是「五經」,有10人翻譯了15部。其中,《易經》長期被耶穌會士主流認為是迷信作品,故而相關的譯作沒有機會刊行。
  • 經典閱讀|《看花聽雨吹風》:美學大師朱光潛傾心談美
    《看花聽雨吹風》作者:朱光潛出版社:北京聯合出版公司《談美》是朱光潛先生建立其早期美學理論體系的重要著作之一。全書從「談美」「免俗」,「人心淨化」的目標出發,順著美從哪裡來?美是什麼?及美的特點這一脈絡層層展開,娓娓道來。
  • 朱光潛的著述和譯筆
    而朱光潛也有追求完美的習慣,1932年他曾在《談美》一書後記中感謝友人幫忙仔細校閱,因為自己「每在印成的文章上發見到自己不小心的地方就覺得頭痛」(《朱光潛全集》第二卷,97頁)。「幸進」是朱光潛很愛用的詞,通常和「夤緣」並用,在《談修養》一書中的《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徑走》和《談處群》(《朱光潛全集》第四卷,23、60頁),以及《養士與用士》《談勤儉建國運動》(《朱光潛全集》第九卷,382、515頁)等多篇文章中都出現過。
  • 朱光潛:與四川的緣分從愛情開始
    據《朱光潛傳》描述,那時候的奚今吾「特別喜歡上英語課,上課時眼睛發亮,注視著老師的一舉一動……」如若換成旁人,他們的愛情之花極可能就在那時候盛開了,但是朱光潛卻是有家室的,而且,就在他相遇奚今吾的那一年,他的妻子陳氏已經為他生下了第一個孩子,縱有千般愛意,萬般渴念,朱光潛還是將這份愛收拾在心上。中國公學由於受到軍閥混戰的影響開始頹敗,於1924年9月解散,朱光潛被迫離開。
  • 「四書,五經」——中華文化的一部分
    「四書」,「五經」是封建統治者制定的官方考試書籍。也就是官方版本的教科書。歷來對其爭議不斷,但從歷史及文明發展角度來說,他們對中華文化的影響尤為深遠。四書五經,是指「四書」與「五經」的合稱,是歷代儒客學子研學的核心書經,在中國的傳統文化的諸多文學作品當中,四書五經佔據著相當重要的位置。四書五經詳細的記載了我國早期思想文化發展史上政治、軍事、外交、文化等各個方面的史實資料以及孔孟等思想家的重要思想。四書名單:《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四部作品。
  • 讀《四書章句集注》(上)
    《四書章句集注》是四書的重要注本,為朱熹(1130-1200)最有代表性的著作之一。定著四書之名,始自朱子。今擴而言之至《大學》、《論語》、《孟子》、《中庸》,稱為「四書升格運動」。升格主要就兩處而言,其一在社會上影響、地位上升,其二在儒家經典體系中地位上升。總體而言,最終的表現就是被升為經,具有經的地位。對於四書,其最終具有了優越於六經的地位。[3] 這裡參考與融合了錢穆對於宋學的認識與分期。
  • 《四書》中的經典句子,一生受用!
    讀經典文字,聽世界名著 《四書》是公認的儒學經典,它是由《論語》《孟子》這兩部書和《大學》《中庸》兩篇文章合輯在一起的統稱,由南宋大儒朱熹彙輯刊刻,從此廣為流傳,名聲鵲起。
  • 儒家家庭教育思想的基本經典:五經與四書
    儒家家庭教育思想的基本經典:"五經"與"四書""夫聖賢之書,教人誠孝,慎言檢跡,立身揚名,亦已備矣。"從儒家"聖賢之書"中正可以發現"已備"的道理,而儒家"聖賢之書"中最重要者莫過於"五經四書"。"五經四書"在儒家經典序列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儒家基本的思想理念大都蘊含其中,而儒家家庭教育思想作為儒家思想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受到"五經四書"所確立的儒家基本精神的影響:"學問當以《孝經》、《論語》、《中庸》、《大學》、《孟子》為本,熟味詳究,然後通求之《詩》、《書》、《易》、《春秋》,必有得也。"說的是教育子弟學習經典應先易後難循序漸進。"
  • 「四書五經」,即「四書」與「五經」的合稱
    「四書五經」,就是「四書」與「五經」的合稱。在中國的傳統文化的諸多文學作品當中,「四書五經」佔據著相當重要的位置。只要談到中國文化,就無法避開「四書五經」。讀了十幾年書,如果連「四書五經」都說不太清楚,這輩子也能過,只是有點兒對不起我們的老祖宗了。
  • 朱光潛、宗白華的《雙美集》,美學理論與現實的完美結合
    文/歐陽欣《雙美集》以獲得國家圖書獎的《宗白華全集》和《朱光潛全集》為底本,精選《美學散步》《談美》《談修養》《給青年的12封信》《欣慨室隨筆集》等36篇文章,為中國讀者獻上這場美學盛宴。這本書分為兩個部分,朱光潛卷和宗白華卷,卷首均以西方名畫為引導,帶我們走進美學的博大世界。
  • 朱光潛美學的風雅異韻:人生跌宕 進退有常
    為緬懷兩位先生在融通中西學術,建構中國現代美學方面作出的巨大貢獻,振興21世紀中國美學和文藝學研究,由北京大學、安徽大學、中華美學學會聯合主辦的「朱光潛、宗白華與二十一世紀中華美學——紀念朱光潛、宗白華誕辰120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於10月底在安徽合肥舉行。  朱光潛先生的學術思想和成果,對20世紀中國美學及諸多人文學科研究都曾產生重要影響。
  • 四書之首:我叫《大學》!
    整個至漢唐以來,一批儒學大佬從各個方面紛紛發力,將儒學及其經典推上一個高度,比如韓愈就把《大學》這篇內容推為「很重要」。但我們要知道,宋代以前《大學》這內容是一直從屬於《禮記》的,直到宋代二程兄弟把它抽出作章句、朱熹大哥又給它集注之後,《大學》才開始和其他三部書平起平坐(《中庸》、《論語》、《孟子》),合稱為「四書」。
  • 臺灣課審會決議:文化基本教材不限「四書」
    華夏經緯網9月11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教育部」10日召開課程審議會(課審會)大會,表決通過中華文化基本教材的選材範圍,除四書外,也可包含五經、諸子百家等相關選文,賦予教學更大彈性。 據報導,臺灣「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長」邱幹國表示,原本課綱草案中,將中華文化基本教材界定為論語、孟子、大學、中庸等「四書」,但課審會討論時,許多委員認為不該設限。
  • 國學精粹:《四書》中最經典句子合集,一起重溫國學經典
    四書是儒家經典著作,《大學》《中庸》《論語》《孟子》的合稱,四書之名始於宋朝。聚緣君今天就給大家整理了一下四書中最經典的句子,讓我們一起去學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