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網3月8日訊 3月5日,山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官網發布《關於促進旅遊民宿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提出以深入落實鄉村振興、脫貧攻堅、全域旅遊發展戰略,促進全省旅遊民宿規範、有序和健康發展。《指導意見》明確,到2022年,全省三星級旅遊民宿達到500家以上,四星級以上旅遊民宿達到160家以上,規模化旅遊民宿集聚區達到16個以上,基本形成獨具特色、管理規範、服務一流、全國領先的旅遊民宿格局。
《指導意見》指出,旅遊民宿發展要合理規劃布局。各地要依據國土空間規劃,統籌規劃本區域旅遊民宿建設和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和旅遊發展規劃等做好銜接,以區域品牌打造、線路整合、設施完善為重點,布局旅遊民宿建設。
《指導意見》明確,到2022年,全省三星級旅遊民宿達到500家以上,四星級以上旅遊民宿達到160家以上,規模化旅遊民宿集聚區達到16個以上。全省每年評選出一批精品旅遊民宿和特色民宿集聚區,給予適當扶持。
此外,要依託優質資源,優先在沿海、沿河、近湖、靠山、環景區、傳統古村落及城市遊憩帶等發展旅遊民宿。強化旅遊民宿集聚效應,引導旅遊民宿連點串線成片發展,重點打造仙境海岸、聖地儒風、運河風情、黃河入海、紅色親情(魯南)、魯中山嶽、水滸故裡、泉水風光等旅遊民宿聚集區。
《指導意見》要求,旅遊民宿建設應以修繕、改造存量舊有房屋為主,新建、改建旅遊民宿要符合有關工程建設強制性標準。同時,旅遊民宿建設要做好對文化遺產的依法合理利用,避免對文物古蹟、傳統村落、傳統建築、農業重要遺產、灌溉工程等遺產安全造成損害。
《指導意見》要求,以「好客人家」旅遊民宿品牌為統領,在全省重點打造聖地人家、膠東人家、島上人家、黃河人家、運河人家、泰山人家、沂蒙人家、水滸人家、泉城人家和魯藝人家等特色品牌,提升旅遊民宿吸引力和影響力。
與此同時,民宿發展要突出地方特色,深化文旅融合,探索「民宿+非遺」「民宿+藝術」「民宿+書屋」「民宿+民俗」等融合發展方式,著力打造本地品牌。積極引進知名品牌企業參與全省旅遊民宿建設,支持區域旅遊民宿品牌培育,推進品牌化、連鎖化、網絡化、專業化發展。
《指導意見》明確,民宿建設發展須加強分類指導。開發生態景觀、生態鄉居、生態度假、生態種養、生態科普、生態康養等多類型旅遊民宿產品。鼓勵引進社會資本參與鄉村民宿建設,探索農戶自主經營、「公司+農戶」「合作社+農戶」「創客+農戶」「公司+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戶」等組織模式。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王逸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