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舅舅睡醒沒找到媽媽剛要哭,外甥眼含熱淚「嬰語」安撫:我懂你

2020-07-29 寶秀蘭

寶寶學說話的前期都是靠咿咿呀呀來交流,模仿大人的語氣神態學說話。寶寶們也有自己獨特的語言,可以說寶寶從學說話開始就掌握了一門奇特語言:嬰語。有時爸爸媽媽也會學習寶寶的嬰語來互動讓寶寶感受到人與人之間相互交流的感覺。這樣反差萌的瞬間相信很多人都見過這樣的場面。

小舅舅睡醒沒找到媽媽剛要哭,外甥眼含熱淚「嬰語」安撫:我懂你

寶寶雖然不會說流利的語言,但是他們咿咿呀呀的嬰語中包含了很多感情,酸甜苦辣的感受都在一個字中。微博上有一則爆火的視頻,記錄了寶寶用嬰語安慰別人的可愛情景。視頻中的一個小寶寶趴在一個大寶寶的身上,聽到大寶寶開始哭泣,小寶寶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傷心地哭了起來。這是為什麼呢?

原來是因為小舅舅醒來沒有看到媽媽,傷心地哭了 ,坐在身邊的小外甥看到舅舅後突然點燃了自己感同身受的情感,一起哭了起來。委屈的表情仿佛在告訴舅舅「我懂你,我懂你這種心情。」哭著哭著還不忘給小舅舅擦擦眼淚。這樣的場景拍視頻的人一定被萌翻了。很多網友看到後也喜愛得不得了說「兩個小寶貝有自己的交流語言,太可愛了吧。」「以後小外甥可以自豪地說:舅舅你是我看大的。」「嬰語無障礙交流。」

小舅舅睡醒沒找到媽媽剛要哭,外甥眼含熱淚「嬰語」安撫:我懂你

寶寶對身邊人的情感感知十分到位只是語言系統還跟不上。家長有時很難讀懂孩子的暗語是什麼,所以這裡給家長們準備了一份「備考大綱」,不要再做「學渣」家長了。

1:寶寶神情緩和,嘴角不時上揚露出微笑,胳膊腿也晃來晃去悠然自得。這樣的行為意思是我吃飽了,身體舒適,而且心情不錯哦。

2:寶寶嘴唇發乾,哭鬧起來聲音由小到大,當家長碰到寶寶面部靠近嘴邊的時候寶寶會主動張開嘴巴吸吮。這樣的行為意思是:我餓啦,快來餵我不然我就哭得更大聲了。

3:寶寶盯著媽媽看,隨著媽媽的步伐移動眼神。這樣的行為意思是:媽媽快來抱抱我呀。

4:當寶寶睡醒之後或是吃奶之後開始啼哭,只伴有少數眼淚,兩條腿十分不自在的亂踢亂蹬。這樣的行為意思是:小褲褲已經不舒服了,我渾身不自在。

小舅舅睡醒沒找到媽媽剛要哭,外甥眼含熱淚「嬰語」安撫:我懂你

5:寶寶吃過奶之後過一會皺起了眉頭,皮膚突然微微泛紅,身體不自覺地開始用力。這樣的行為意思是:我要開始拉臭臭啦,大家都不要被臭到啊。

6:寶寶神情開始變得煩躁,哭聲很大鼻尖或脖子上有汗水,身體十分不自在。這樣的行為意思是:太熱了吧,我要趕緊逃離這個地方。

7:寶寶變得冷漠不熱情,對什麼東西都提不起興趣來,眼睛開始一眯一眯的。這樣的行為意思是:我想靜靜了,都別理我我要睡覺。

8:對媽媽表現熱情,看到媽媽就十分高興激動。這樣的行為意思是:我最愛媽媽啦,快來和我玩呀。

9:當媽媽和寶寶說話的時候,寶寶深情款款地望著媽媽。這樣的行為意思是,我好喜歡聽媽媽的聲音呀。

小舅舅睡醒沒找到媽媽剛要哭,外甥眼含熱淚「嬰語」安撫:我懂你

10:寶寶神情慌張,左顧右盼,眼睛瞪大了逐漸開始哭鬧。這樣的行為意思是:我還小,我怕黑呀,嗚嗚嗚。

11:寶寶神情變得呆滯緩慢,一陣一陣地哭鬧。並且時而開始瘋狂哭鬧。這樣的行為意思是:寶寶生病了,好難受呀,需要爸爸媽媽的照顧啦。

12:碰到不熟悉的人陌生人時寶寶逃避對方的眼神,拒絕對方的示好。這樣的行為意思是:這個人沒見過,不熟哎。

寶寶的語言在他們的哭鬧聲中,咿咿呀呀中,各種神態中動作中。雖然語文這門課還未及格,但是肢體語言以及表演動作那是特長。家長要發現孩子特殊語言的特殊含義,讀懂孩子。


相關焦點

  • 小舅舅睡醒沒看到媽媽,小外甥眼含熱淚用「嬰語」安撫:我懂你
    小舅舅睡醒找媽媽剛要哭,小外甥感同身受,眼含熱淚用嬰語安撫江西的一位網友家裡就發生了這麼有趣的一幕,兩個小寶寶之間的交流讓人感動不已,又哭笑不得。兩個小寶寶是舅舅和外甥的關係,這輩分差距也是有趣得很。這天,家人把兩個寶寶放在一起睡覺,沒想到小外甥先醒了,便靜靜看著小舅舅睡覺。
  • 小舅舅睡醒沒找到媽媽急得直哭,外甥眼含熱淚"嬰語"安撫:我懂你
    小舅舅睡醒沒找到媽媽大哭,小外甥&34;安撫:你一哭我也想哭這天,一歲的小凱陪比自己小几個月的小舅舅在家裡午睡。精力旺盛的小凱早就醒了在房間裡自己玩耍,忽然,聽到一陣哭聲,小凱回頭一看,發現是小舅舅醒了。然而,小舅舅睡醒沒找到媽媽急得直哭小外甥小凱走到小舅舅身邊,外甥眼含熱淚用&34;安撫。兩個孩子一起哭,威力實在太大。小凱的媽媽連忙來看怎麼回事,一進門就看見,小凱趴在小舅舅身上,兩個孩子一起在哭,不過小凱是個陪哭的。
  • 小舅舅睡醒找媽媽剛要哭,外甥含熱淚「嬰語」安撫:舅舅,我懂你
    前段時間,微博上有一個特別火的視頻,記錄了寶寶安慰小舅舅的可愛場景。視頻中,一個1歲左右的萌娃,趴在小舅舅的身上。聽到小舅舅哭啼,萌娃也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傷心地哭了起來。而坐在身邊的小外甥,看見舅舅哭,似乎勾起了自己的回憶,又能感同身受小舅舅的情緒,便隨著舅舅一起哭起來。從小外甥委屈的表情來看,仿佛在和舅舅說話:舅舅,我非常理解你現在的心情。我懂你。
  • 小舅舅睡醒找媽媽剛要哭,外甥含熱淚「嬰語」安撫:舅舅,我懂你
    其實,從寶寶學說話開始,已經掌握了一門奇特的語言,被稱之為「嬰語」。這時候,父母一定要趁這個機會,多和孩子做一些居家語言訓練,為寶寶的語言溝通能力,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寶寶所說的「嬰語」,雖然不是很流利,但「咿呀」的嬰語中會包含很多感情。
  • 小舅舅睡醒後哭鬧,小外甥眼含熱淚安慰:我懂你的感受
    最近有個視頻在網絡上走紅了,一個萌娃剛睡醒找不到自己的媽媽於是在哭鬧,而這個萌娃的身邊有另外一個萌娃對他進行安慰,更加特別的是,這兩個萌娃是舅舅外甥的關係,在哭鬧的是小舅舅,安慰的是小外甥。小外甥看到小舅舅哭的這麼難過,馬上過去給舅舅進行安慰,安慰著安慰著,小外甥也忍不住眼含熱淚了。
  • 小舅舅午睡醒沒找到媽媽大哭,外甥眼含熱淚「嬰語」安撫:我陪你
    孩子在還沒開始學說話的時候,都是靠著咿咿呀呀的&34;來進行交流,可以說這也算得上是一種特別的語言。有些父母在陪孩子玩耍的時候也會學著用孩子的特有語言來和孩子進行親子互動,培養親子之間的感情。讓人驚訝的是,躺著的大寶寶是趴著的小寶寶的小舅舅,而小舅舅會和小外甥兩個人一起哭是為什麼呢?原來,寶寶們都有午睡的習慣,這天小舅舅按照慣例午睡,但是在午睡醒來後卻沒有看到媽媽的身影,於是便忍不住的傷心的哭了起來。
  • 小舅舅午睡醒沒找到媽媽大哭,外甥眼含熱淚"嬰語"安撫:我陪你
    小一點的寶寶趴在了大寶寶的身上也跟著哭了起來。讓人驚訝的是,躺著的大寶寶是趴著的小寶寶的小舅舅,而小舅舅會和小外甥兩個人一起哭是為什麼呢?原來,寶寶們都有午睡的習慣,這天小舅舅按照慣例午睡,但是在午睡醒來後卻沒有看到媽媽的身影,於是便忍不住的傷心的哭了起來。
  • 大型尋親現場,小舅舅睡醒哭著要找媽媽,一歲的小外甥嬰語安撫
    孩子語言能力沒有發育完全的時候,父母只能通過孩子的情緒來判斷孩子的需求,但是如果兩個月齡相同的孩子在一起的話,兩個孩子的語言會不會共通,這一點雖然沒有人深入研究,但是很多父母都認為月齡小的孩子們可以通過嬰語交流。
  • 小舅舅睡醒哭著找媽媽,外甥邊安慰邊哭,無所適從滿嘴「嬰語」
    小舅舅睡醒哭著找媽媽在網上看到一個特別火的視頻,兩個寶寶在一起睡覺,稍大一些的寶寶是小寶寶的小舅舅,小舅舅因為起床後找不到媽媽開始哭鬧,外甥趴在一邊開始安慰起了小舅舅,這個暖心的畫面打動了很多網友。外甥一邊安慰小舅舅一邊說著聽不太懂的話,不一會就被小舅舅的情緒所影響,自己也跟著哭了起來
  • 小舅舅睡醒哭鬧不止,外甥急忙用"嬰語"安慰:舅舅,別哭了啊
    視頻中躺著的舅舅睡了一覺醒來,發現媽媽沒有在身邊,瞬間就癟著嘴,嚶嚶嬰地小聲哭了起來。一旁的小外甥看到舅舅哭了,連忙用&34;安慰哭鬧的舅舅,只見畫面中的小舅舅一直哭,旁邊的外甥邊小聲哭邊用自己的小手安慰著小舅舅,就好像是在用&34;交流一樣。
  • 小舅舅哭鬧找媽媽,同齡外甥咿呀安撫,家長如何讀懂"嬰言嬰語"
    如果大家觀察過兩個小嬰兒的相處,會發現他們可能經常咿咿呀呀的互相交流,讓人感覺很神奇,大人卻很難明白他們之間在說什麼。案例:我小姨年齡就比我大八歲,所以我生娃的時候,她正好也生二胎,我倆家娃差不多大,卻是兩輩人。我經常帶我家娃去她家玩,一次她家娃睡醒了找媽媽哇哇哭,還沒等大人過去,我娃竟然爬到他小舅舅身邊咿咿呀呀的,手還摸著他小舅舅,就像在哄他小舅舅一樣。沒想到他小舅舅真的慢慢就不哭了,實在太好笑了,不知道他倆說了啥。
  • 小舅舅睡醒找媽媽,1歲萌娃"嬰語"強勢安慰,小舅舅別怕我在
    今日問題:你認為早期幼兒語言教育是否有必要?1歲前的寶寶雖然還不能用準確的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感受,但其實他們感同身受的理解能力超乎人們的想像。所以,有一部分人認為,要借著這個學習的黃金期對寶寶的語言表達進行有效地科學的幹預。但同時也有人對此提出質疑,這麼小的寶寶能知道什麼呢?現在的成年人誰還記得三歲之前的事情呢?
  • 小娃娃「幼崽語言」安慰舅舅:「舅舅我懂你,別哭」,眾網友爆笑
    原來是小舅舅醒來,發現媽媽沒有在身邊,便害怕的哭了起來。一邊的小外甥突然「福至心靈」,跟著哭了起來,配以委屈的表情,仿佛在說「舅舅我懂你,我懂的」。邊哭還不忘給小舅舅把眼淚給擦了。這則視頻被很多網友所喜愛,覺得小娃娃能用自己的語言交流,簡直萌翻了!
  • 新手媽媽學嬰語:嬰語寶典在這裡,「單詞表」來幫忙!
    哭」多意,你知多少?拿開手,會哭的更厲害。啼哭時嘴唇發乾,並伸舌頭舔唇。尿尿,或拉臭臭了睡醒或吃奶後,寶寶突然瞥起小嘴兒,好像受了天大的委屈,隨即啼哭起來。哭聲不太大,沒有眼淚,兩條小腿一個勁的蹬被子,或皺著眉頭,臉上皮膚漲的發紅。
  • 同樣是哭,寶寶的這8種「嬰語」你必須懂
    只會哭,我卻不懂他在表達什麼意思。」無奈的家長都只能用排除法,先看看寶寶是不是尿不溼要換了,再看看寶寶是不是肚子餓了,接著摸摸寶寶的後背看看會不會太熱……但在寶寶解鎖說話這項技能之前,他還是只能用哭來表達自己的需求。細心的家長會發現,3個月內的寶寶哭時通常是沒有眼淚的,隨著寶寶慢慢長大,眼淚才慢慢看得見。
  • 讀懂寶寶最常見的8種「嬰語」,寶寶少受罪,父母更省心
    其實寶寶的啼哭、小表情都是在向你傳遞信息,表達他的需求,在沒有語言表現能力時期,他只能通過專屬的「嬰語」技能與您溝通~奶爸奶媽開始修煉「嬰語」聽力大法吧,讀懂「嬰語十級」,那麼在帶娃這件事上So Easy哦~
  • 小舅舅暴打大外甥 只因對方沒按輩分稱呼(圖)
    昨天凌晨1時,河西派出所民警緊急趕到河西村附近,為這對感情不錯的舅舅外甥調解。  小舅舅怒打大外甥  「在老家按照輩分沒辦法,我只能管你叫舅舅,但現在咱們到城市了,你看城裡人誰還論輩分,我年紀比你大11歲,又是從小帶著你玩到大的,你怎麼就不能叫我一聲 『大哥』。」
  • 母嬰餵養 教你讀懂「嬰語」
    這些「嬰語」,你讀懂多少呢?哭是小嬰兒第一大語言,也是含義最為豐富的,最需要爸爸媽媽去細細分辨其中意義了。 餓了「愛哭的孩子有奶喝」,小嬰兒啼哭時,有可能是餓了,怎麼判斷孩子啼哭是不是餓了呢?一是參考距離上次餵奶的時間,看看是不是到吃奶時間了,不過一般還是比較建議按需哺乳(3個月前的小寶寶),餓了就喂,判斷小寶寶是否餓了,可以用乾淨的手指輕輕地在小寶寶嘴唇上觸碰一下,如果他馬上張開小嘴巴到處尋覓奶頭,那說明他這會的啼哭就是向媽媽發出「我餓了」的信號了。
  • 上一秒咯咯笑,下一秒嗷嗷哭,寶寶的「嬰言嬰語」教家長輕鬆讀懂
    都說小孩的臉比天氣變得都要快,其實是你沒有讀懂他們的「嬰言嬰語」。其實再小的嬰兒,也會有相對規律的表達方式,今天小編就教新手媽媽們掌握「嬰言嬰語」,讓媽媽們快速讀懂寶寶表達的秘密小寶寶的「嬰言嬰語」教家長輕鬆讀懂細心的媽媽不難發現,寶寶突如其來的情緒轉變一定是有原因的。特別是他們尚小,還無法準確的表達自己的需求,因此多會通過哭聲或表情來傳達。
  • 寶寶睡醒看見媽媽就不哭,轉身還能繼續睡,看不見就哭是為什麼
    寶寶睡醒看見媽媽就不哭,看不見就哭小李家的孩子比較粘著媽媽,每次睡覺醒來,如果沒有看見媽媽的身影,那一定會放聲大哭,並且哭起來要哄很久才能哄好,真的是讓人身心俱疲。這樣的事情很多寶媽都經歷過,或者正在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