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舅舅哭鬧找媽媽,同齡外甥咿呀安撫,家長如何讀懂"嬰言嬰語"

2020-08-01 不吼不叫教育孩子

如果大家觀察過兩個小嬰兒的相處,會發現他們可能經常咿咿呀呀的互相交流,讓人感覺很神奇,大人卻很難明白他們之間在說什麼。今天要和大家說說的就是小孩子的&34;。


案例:

我小姨年齡就比我大八歲,所以我生娃的時候,她正好也生二胎,我倆家娃差不多大,卻是兩輩人。我經常帶我家娃去她家玩,一次她家娃睡醒了找媽媽哇哇哭,還沒等大人過去,我娃竟然爬到他小舅舅身邊咿咿呀呀的,手還摸著他小舅舅,就像在哄他小舅舅一樣。沒想到他小舅舅真的慢慢就不哭了,實在太好笑了,不知道他倆說了啥。

小舅舅哭鬧找媽媽,同齡外甥咿呀安撫,家長如何讀懂"嬰言嬰語"


很多家長都認為小嬰孩之間的咿呀也是一種語言,覺得小嬰孩之間能夠進行溝通交流,但是大人卻很難理解這種語言,容易在面對嬰兒的哭鬧時一籌莫展,不知道他們的真正訴求。其實雖然家長可能聽不懂嬰孩的各種奇怪發音,但是卻可以通過嬰孩身上其它的&34;來理解他們的想法和狀態,下面就為大家詳細說說如何&34;嬰孩。

小舅舅哭鬧找媽媽,同齡外甥咿呀安撫,家長如何讀懂"嬰言嬰語"


1、觀察嬰孩的眼珠轉動

嬰孩的眼睛其實也是會說話的,若是嬰孩的眼睛總是盯著媽媽的身影轉來轉去,就表示嬰孩兒在找媽媽,想讓媽媽來抱一下,或者是和嬰孩說說話。而嬰孩一個人玩的時候如果看來看去,則是在觀察環境,是好奇心的表現。


嬰孩在感覺害怕時,一般眼睛就會瞪起來,張的非常大,是恐懼的表現,如聽到巨大響聲時。此時家長要注意及時安撫嬰孩,以免受驚嚴重,可能讓嬰孩發熱生病。

小舅舅哭鬧找媽媽,同齡外甥咿呀安撫,家長如何讀懂"嬰言嬰語"


2、觀察嬰孩的腿部動作

有些小嬰孩可能玩著玩著突然大哭起來,同時腿部還蹬來蹬去,這就表示嬰孩的腿部可能感覺不舒服,有可能是小嬰孩尿了或者是拉了大便,此時家長若不及時給嬰孩換尿布,他們就會一直哭鬧,因為感覺身體潮溼不舒服。


小舅舅哭鬧找媽媽,同齡外甥咿呀安撫,家長如何讀懂"嬰言嬰語"

3、觀察嬰孩的精神

許多家長都不知道什麼時候該讓嬰孩睡覺,若是強行讓不困還很精神的嬰孩睡覺,他們不僅不配合,還可能會不停地哭泣,長時間不入睡。而若是他們的眼睛慢慢出現張不開的情況,精神方面也不是特別足,對什麼東西都不太感興趣,玩具不完,奶水也不遲,此時就是要入睡的表現,家長就可以拍一拍,他們很快就會入睡。

小舅舅哭鬧找媽媽,同齡外甥咿呀安撫,家長如何讀懂"嬰言嬰語"

4、觀察嬰孩的哭聲

嬰兒的哭聲可以讓家長分辨出很多內容,比如哭聲若是特別響亮有力,可能是他們想要找爸媽陪伴,或者是不高興的表現。而如果他們的哭聲斷斷續續,聽起來非常無力,有可能是嬰孩生病了,身體不舒服就會哭泣。家長要及時帶孩子檢查一下,以免延誤病情。還有些嬰孩有&34;的現象,可能只是想要引起家長的注意,此時家長逗一逗他們就會哈哈笑。

小舅舅哭鬧找媽媽,同齡外甥咿呀安撫,家長如何讀懂"嬰言嬰語"

5、觀察嬰孩的皮膚

吃奶之後的小嬰孩很快可能就要排便,此時若是觀察他們,會發現他們的皮膚發紅,身體呈現出用力的狀態,這就說明他們是在拉大便,家長要注意給他們更換尿片和清洗一下,以免他們感覺不舒服。

細心的家長在照看嬰孩的過程中,總能夠慢慢摸索出他們的&34;,即使聽不懂他們咿咿呀呀是在說什麼,也能夠及時判斷出他們的需求,讓嬰孩被照顧的更好。在不忙的時候也可以陪著嬰孩說說話,雖然聽不懂他們說了什麼,卻可以讓他們感受到家長的愛,變得更活潑愛笑,機靈可愛。

相關焦點

  • 小舅舅睡醒沒看到媽媽,小外甥眼含熱淚用「嬰語」安撫:我懂你
    小舅舅睡醒找媽媽剛要哭,小外甥感同身受,眼含熱淚用嬰語安撫江西的一位網友家裡就發生了這麼有趣的一幕,兩個小寶寶之間的交流讓人感動不已,又哭笑不得。兩個小寶寶是舅舅和外甥的關係,這輩分差距也是有趣得很。這天,家人把兩個寶寶放在一起睡覺,沒想到小外甥先醒了,便靜靜看著小舅舅睡覺。
  • 大型尋親現場,小舅舅睡醒哭著要找媽媽,一歲的小外甥嬰語安撫
    孩子語言能力沒有發育完全的時候,父母只能通過孩子的情緒來判斷孩子的需求,但是如果兩個月齡相同的孩子在一起的話,兩個孩子的語言會不會共通,這一點雖然沒有人深入研究,但是很多父母都認為月齡小的孩子們可以通過嬰語交流。
  • 小舅舅睡醒沒找到媽媽剛要哭,外甥眼含熱淚「嬰語」安撫:我懂你
    寶寶們也有自己獨特的語言,可以說寶寶從學說話開始就掌握了一門奇特語言:嬰語。有時爸爸媽媽也會學習寶寶的嬰語來互動讓寶寶感受到人與人之間相互交流的感覺。這樣反差萌的瞬間相信很多人都見過這樣的場面。原來是因為小舅舅醒來沒有看到媽媽,傷心地哭了 ,坐在身邊的小外甥看到舅舅後突然點燃了自己感同身受的情感,一起哭了起來。委屈的表情仿佛在告訴舅舅「我懂你,我懂你這種心情。」哭著哭著還不忘給小舅舅擦擦眼淚。這樣的場景拍視頻的人一定被萌翻了。很多網友看到後也喜愛得不得了說「兩個小寶貝有自己的交流語言,太可愛了吧。」「以後小外甥可以自豪地說:舅舅你是我看大的。」「嬰語無障礙交流。」
  • 小舅舅睡醒找媽媽剛要哭,外甥含熱淚「嬰語」安撫:舅舅,我懂你
    」,雖然不是很流利,但「咿呀」的嬰語中會包含很多感情。原來,小舅舅醒來後沒有看到媽媽而坐在身邊的小外甥,看見舅舅哭,似乎勾起了自己的回憶,又能感同身受小舅舅的情緒,便隨著舅舅一起哭起來。從小外甥委屈的表情來看,仿佛在和舅舅說話:舅舅,我非常理解你現在的心情。我懂你。
  • 上一秒咯咯笑,下一秒嗷嗷哭,寶寶的「嬰言嬰語」教家長輕鬆讀懂
    都說小孩的臉比天氣變得都要快,其實是你沒有讀懂他們的「嬰言嬰語」。其實再小的嬰兒,也會有相對規律的表達方式,今天小編就教新手媽媽們掌握「嬰言嬰語」,讓媽媽們快速讀懂寶寶表達的秘密小寶寶的「嬰言嬰語」教家長輕鬆讀懂細心的媽媽不難發現,寶寶突如其來的情緒轉變一定是有原因的。特別是他們尚小,還無法準確的表達自己的需求,因此多會通過哭聲或表情來傳達。
  • 小舅舅睡醒找媽媽剛要哭,外甥含熱淚「嬰語」安撫:舅舅,我懂你
    其實,從寶寶學說話開始,已經掌握了一門奇特的語言,被稱之為「嬰語」。這時候,父母一定要趁這個機會,多和孩子做一些居家語言訓練,為寶寶的語言溝通能力,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寶寶所說的「嬰語」,雖然不是很流利,但「咿呀」的嬰語中會包含很多感情。
  • 親貝網小編教你讀懂「嬰言嬰語」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表達方式,包括處於嬰兒階段的孩子,可在他們沒有學會說話或表達前,總會用差不多的哭聲來表達,這會讓眾多新手媽媽困惑苦惱。對於成為「過來人」的媽媽來說,孩子的一個眼神、一個動作,媽媽就能知道他們心裡的「小九九」,可作為新手媽媽,要怎麼判斷呢?今天親貝網小編教大家讀懂「嬰言嬰語」。
  • 小舅舅睡醒哭鬧不止,外甥急忙用"嬰語"安慰:舅舅,別哭了啊
    相信大部分的父母都想把孩子照顧的很好,然而事實是在孩子小的時候,父母照顧孩子都是連蒙帶猜的。尤其對新手爸媽來說,當孩子不會說話的時候,只要哭鬧起來他們就會手足無措,再加上孩子年齡過小,只能用哭聲表達自己的想法和需求,父母跟孩子的對話就顯得有點驢頭不對馬嘴。
  • 讀懂「嬰言嬰語」
    但這些看似變化無常的情緒,其實都是寶寶們獨有的語言,只要家長讀懂寶寶這些「嬰言嬰語」,就能快速掌握帶娃秘籍。只能一遍遍打電話給自己的媽媽,就這樣一段時間後,寶媽漸漸開始能讀懂了寶寶的肢體和情緒。」專家特雷西在25年間中,護理並總結了5000個嬰兒的「嬰語」,並整理出E.A.S.Y模式幫助家長更好的理解寶寶的情緒和肢體語言。
  • 小舅舅睡醒哭著找媽媽,外甥邊安慰邊哭,無所適從滿嘴「嬰語」
    小舅舅睡醒哭著找媽媽,外甥邊安慰邊哭很多寶媽對於寶寶學習說話的那段經歷,一直都非常的難忘,寶寶用不流利的語言和人交流的時候,真的是十分可愛。在網上看到一個特別火的視頻,兩個寶寶在一起睡覺,稍大一些的寶寶是小寶寶的小舅舅,小舅舅因為起床後找不到媽媽開始哭鬧,外甥趴在一邊開始安慰起了小舅舅,這個暖心的畫面打動了很多網友。
  • 小舅舅睡醒後哭鬧,小外甥眼含熱淚安慰:我懂你的感受
    最近有個視頻在網絡上走紅了,一個萌娃剛睡醒找不到自己的媽媽於是在哭鬧,而這個萌娃的身邊有另外一個萌娃對他進行安慰,更加特別的是,這兩個萌娃是舅舅外甥的關係,在哭鬧的是小舅舅,安慰的是小外甥。小外甥看到小舅舅哭的這麼難過,馬上過去給舅舅進行安慰,安慰著安慰著,小外甥也忍不住眼含熱淚了。
  • 小舅舅睡醒沒找到媽媽急得直哭,外甥眼含熱淚"嬰語"安撫:我懂你
    ,小外甥&34;安撫:你一哭我也想哭這天,一歲的小凱陪比自己小几個月的小舅舅在家裡午睡。精力旺盛的小凱早就醒了在房間裡自己玩耍,忽然,聽到一陣哭聲,小凱回頭一看,發現是小舅舅醒了。然而,小舅舅睡醒沒找到媽媽急得直哭小外甥小凱走到小舅舅身邊,外甥眼含熱淚用&34;安撫。兩個孩子一起哭,威力實在太大。小凱的媽媽連忙來看怎麼回事,一進門就看見,小凱趴在小舅舅身上,兩個孩子一起在哭,不過小凱是個陪哭的。
  • 小舅舅午睡醒沒找到媽媽大哭,外甥眼含熱淚「嬰語」安撫:我陪你
    讓人驚訝的是,躺著的大寶寶是趴著的小寶寶的小舅舅,而小舅舅會和小外甥兩個人一起哭是為什麼呢?原來,寶寶們都有午睡的習慣,這天小舅舅按照慣例午睡,但是在午睡醒來後卻沒有看到媽媽的身影,於是便忍不住的傷心的哭了起來。
  • 小舅舅午睡醒沒找到媽媽大哭,外甥眼含熱淚"嬰語"安撫:我陪你
    讓人驚訝的是,躺著的大寶寶是趴著的小寶寶的小舅舅,而小舅舅會和小外甥兩個人一起哭是為什麼呢?原來,寶寶們都有午睡的習慣,這天小舅舅按照慣例午睡,但是在午睡醒來後卻沒有看到媽媽的身影,於是便忍不住的傷心的哭了起來。
  • 寶寶的「嬰語」你能聽懂幾句?這樣做,新手爸媽秒懂寶寶的心裡話
    寶寶的小表情、小動作和細微聲音,是他們與生俱來的「嬰言嬰語」。聽不懂沒關係,注意寶寶的這些表情細節,就能破解寶寶想傳達的「心裡話「了。開始吃自己的拳頭或者手指,對玩具或者是家長的逗玩不再感興趣。嬰語翻譯:「爸爸媽媽,我累了,想要睡覺覺!」
  • 讀懂「嬰語」,回應寶寶哭鬧不再忙亂
    讀懂「嬰語」,通過不同的哭聲來了解孩子真實需求,能讓我們在帶娃的時候更加從容。不同哭聲代表不同意思如果你細心觀察,很快就會發現寶寶的哭聲也有不同,有時候短促低沉,有時候尖銳驚恐,有時候像是喃喃低語,有的時候卻哭得非常激烈。
  • 寶寶可是有自己的「嬰語」,當出現這6個動作時,其實是傳遞要求
    對於有經驗的寶媽來說,尚可從寶寶的「嬰言嬰語」中大概了解他們的基本訴求,但是對於沒有經驗的新手媽媽來說,就顯得十分困難了。作為一名新手媽媽,大娟自認為自己已經做到細心了,但寶寶的健康還是因自己的「大意」出了問題。前段時間,大娟就發現了寶寶睡覺時候總是搖頭的情況,她以為這是寶寶在找最舒服的睡覺姿勢,所以就沒在意。可是大概過了兩三天,她猛地看寶寶的後腦部位,竟然長出了小痘痘,看起來像溼疹。
  • 父母巧用SLOW技巧,讀懂嬰語背後的秘密
    作為父母的我們該如何理解這樣的「嬰語」?有時候孩子哭,並不是因為他們困了、餓了,這就經常讓作為新手的父母不知所措。其實,摸透孩子的脾氣,聽懂他表達的語言,對於父母來說十分重要。今天我們從兩個方面,全面了解「嬰語」, 真正地傾聽孩子,仔細觀察孩子,相信讀了這篇文章的你,一定會在育兒方面更加得心應手。
  • 嬰言嬰語:一歲前寶寶如何與媽媽交流?這些語言技巧一定要掌握!
    但是,寶寶1歲前,寶寶的「嬰言嬰語」媽媽都能讀懂嗎?下面我就就來看看不同月份的寶寶,在語言上都有什麼特點吧! 家長要如何鍛鍊1歲前寶寶的語言能力?
  • 寶寶的這些嬰語,你能讀懂嗎?
    其實家長們可以通過一些寶寶的行為、表情來了解寶寶當下的狀態和要求,這也就是所謂的「嬰語」。今天,就讓我們來測試一下,看看你是否能讀懂這些瘋狂「嬰語」。媽媽們可以這麼做:根據一般的餵養間隔的時間規律,主動去觀察觀察寶寶是否出現飢餓信號。對於新生兒來說,這個間隔可能是 1~2 小時;隨著寶寶逐漸長大,這個時間間隔可以達到 3~4 小時(猛漲期除外)。如果錯過了寶寶早期的飢餓信號,寶寶出現了哭鬧和沮喪的飢餓信號,比如:很激動地身體扭動和哭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