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有過這樣的體驗:
久蹲後突然站起來,
會出現不適的現象,
比如頭暈眼花、眼冒金星、
兩腳發軟、眼前發黑等,
甚至可能摔倒。
有人講,可能是
蹲久了腿發麻導致的;
也有人說可能是
貧血或者低血糖導致的,
還有人說可能是低血壓或心臟出了問題。
但事實真的像上述認為的那樣嗎?
猛地站起來頭暈是怎麼回事?
是貧血嗎?
首先,貧血會出現類似的現象,但許多健康的人也有類似的體驗。原因在於血壓會隨著體位而改變,但做不到馬上跟上你的動作。
在下蹲的時候,雙腿的血管受到肌肉和整個身體的壓迫,會減緩血液的流動速度。
突然站立起來的時候,大腦先發出反應,隨後血壓反射調節機制快速接收大腦發出的信號,迅速調節血流分布以保持血壓穩定。
又因為體液反射調節稍微滯後於神經,所以大多數人會短暫不適,休息一下就恢復了。
體位性低血壓是什麼?
「體位性低血壓」現象:老年人或者心血管病患者因為血壓調節機制受損,頻繁出現眼前發黑、腿腳發麻、頭暈等不適症狀,嚴重時甚至會暈厥摔倒。
體位性低血壓是一種人在快速站立時血壓發生明顯下降的情況。醫學上評判標準是站立後收縮壓較平臥位時下降20mmHg或舒張壓下降10mmHg。
如何防治體位性低血壓:
注意休息,儘量避免長時間的站立或者下蹲動作;緩慢起床,不要一下子從床上起來,可以緩緩起床;堅持鍛鍊,提高自身免疫力,保證正常規律的睡眠;合理飲食,避免暴飲暴食,酗酒抽菸;蹲下起身時慢慢起身,藉助輔助力,比如說扶著桌椅;
另外,有些血管擴張或降低血壓的藥物,如利尿劑、抗高血壓藥物等,也會在老年人群中引起體位性低血壓。
所以要注意服藥後,適當休息,避免猛烈的活動。如若起身後,有腦袋發昏、頭暈眼花等一些不適症狀出現,應靜下心來休息。必要時向醫生諮詢,根據自身情況進行用藥調整。
運動時沒有及時補充水和鹽、患有頸椎病或者低血糖和貧血也會引起頭暈。
經常站起來頭暈
該如何預防和調節?
無論是健康人,還是患者,或是患有高血壓的老年人等,都應該緩慢地蹲起站立或躺臥起床。
如果經常性遇到這種頭暈眼花的情況,應該及時去醫院檢查,或者回想下近期是否缺乏鍛鍊。
不論是何種原因導致的頭暈,我們都可以通過經常運動鍛鍊來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從而進行預防和調節。
在此提醒大家
若頻繁出現頭暈、眼前發黑等不適症狀
需重視起來
及時就醫
銅仁市科學技術協會
來源:成都科普
編輯:安琴慧 張晨曦
審核:張萍
校審:王麗娟
● 「嫦五」回家,沒想到第一個找到的竟然是它?
●【科普】一人感染全家被傳染,這種細菌我國超一半人感染!
●【反邪】《清風妹帶你脫迷途》第7期:我都做了什麼?
【來源:科普銅仁】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