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我國古代的詩句之中,常常有對大海的描寫,比如說唐代詩人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之中就有對大海有這樣的描寫:"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這句話被譽為千古名句,如果四海之內都有自己的知己,那麼字在天涯的遠處也就好像是咫尺相近一樣,在古人眼中大海是十分寬廣的,同時他也是非常兇險的,很多船隻在出海之後會經常遇到不測。
小編今天就要給大家講述的就是這樣一群無國籍的人,他們從出生開始就以海為家,而剛生下來的嬰兒就要戳破耳膜,一生無法再次離開大海,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巴瑤族的傳說
今天我給大家介紹的這個神秘的民族就是巴瑤族,巴瑤族屬於國外的一個少數民族分支,而這些巴瑤族的人民們一生從事著打漁的行業,永遠都生活在海上,就連房子也是建在海上的。那麼這樣的民族是如何形成的呢?其實有很多美麗的傳說,流傳很久的一個傳說是關於一個馬來西亞公主的,這名馬來西亞公主從小深受父母的寵愛,而這個公主是一個非常活潑愛玩的小姑娘,所以經常背著父母偷偷的跑出去王宮玩耍。
但是在小孩子玩耍的過程之中,就曾經遇到過一次自然災害,而這次的自然災害使得公主被洪水衝走,這下公主變成了音訊全無的人,而國王與王后寵愛的公主在丟失之後,國王悲憤不已,十分的傷心,所以就讓自己的手下去尋找公主,並且命令這些部下,如果要是找不到工作,那麼就再也別回來了。
天不遂人願,這些是為了尋找工作的過程之中,並沒有找到公主,但施工已經下達了最後的通牒,如果找不到公主,那麼就永遠都不要回來,所以這些士兵們害怕國王的權利。不敢再次回到王宮中去,就在海邊建了房子,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尋找公主,而這些侍衛就是巴瑤人的祖先。這個傳說可以說的很美好了。
巴瑤族的生活起居
雖然說這個民族的來源在傳說的過程之中帶有了一些神話色彩,披上了一層神秘的外紗,但是,巴瑤族現如今實實在在的生活在我們世界之中。在歷經了千百萬年的演化過程之後,他們已經逐漸的適應了海域的生活,以捕食海鮮為主。現如今巴瑤人主要的活動地區在蘇路海以及蘇拉威西海這些海域之中,因為這些海域之中擁有大量的珊瑚族群,而這些珊瑚族群則擁有一系列的海洋生態鏈,使得這裡的物資非常的豐富。這也是為什麼巴瑤族人民生生代代繁衍不息的原因。
這個民族是非常喜歡水的一個民族,每一個出生在這個民族土地上的孩子都是捕魚高手他們長期在海水的浸泡之下會導致耳朵進水。所以這些民族的祖先就想到了一個非常好的辦法,那就是從出生開始就將自己的耳朵鼓膜戳破。因為他們無時無刻都生活在海底世界之中,而海底的水壓會對耳朵造成一定的損害,這才使得很多人為了生計而選擇戳破自己的耳朵骨膜。雖然說這樣的做法是非常不健康的,但是出於他們的生活環境考慮,做出這樣的決定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一輩子生活在海中
說到巴瑤族這個民族,就不得不提一提他的生活環境了,由於長時間的浸泡在海水之中,所以他們膝關節難免會有一些不同於常人的地方,因為長期浸泡在海水之中,所以他們大部分人都患上了一種名為減壓病的疾病,這種疾病非常的難治,幾乎是終生性的,他們沒有辦法像正常人一樣行走,只能像魚一樣漂泊在大海之中。而這些民族在發展的過程之中,甚至沒有自己的語言和獨特文化生活貧困,連國籍都沒有。
巴瑤族這樣的生活方式,不由得讓人想起了《陋室銘》中的一句話:"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這句話的意思是雖然是簡陋的生活條件,但是由於屋主的品德高尚,所以一切都變得十分的美好。可能對於巴瑤族來說正是這樣吧,他們雖然沒有很好的生活條件,但是卻過得十分快樂,整日的遊在水中,雖然現代人對他們有一些不理解的地方,但是他們仍然快樂的生活在這片土地之上。
參考文獻
《陋室銘》《送杜少府之任蜀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