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方便向各街巷的社區點提供助餐,南京一中標社會組織4年前訂購了近百輛電動三輪車,並實施改裝加篷,一輛車可以提供兩到三個社區助餐點老人的餐飲。但最近一段時間,交警部門加強對改裝加篷電動三輪車上路的監管執法,送餐車屢遭攔扣,不得不安排兩輪電動車送餐。由於承載量有限,耽誤老人用餐時間也影響口感,老人頻頻撥打12345投訴。送餐方表示,助餐是政府福利事業,電動三輪已經開了兩年,如果升級麵包車,一來需要僱用司機增加成本,二來缺少靈活性也會造成延誤;民政部門表示:目前情況下,為老人助餐是剛需,遵守交通規則是前提。
送餐困境
送餐車屢屢被攔,老人抱怨飯菜冷
「這已經是本月我們被攔扣的第五輛車。最近我們準備了一些電動車給老人送餐,但你知道,這車兩邊的口袋能放的東西很有限,已經有很多老人批評了。」上周五,在南京中央路靠近傅厚崗處,又有兩輛改裝電動三輪車被鼓樓交警扣攔。立即趕到現場的送餐負責人常松林趕緊實施第二套方案:新購置的幾十輛電動車補位,在後座處兩側增加了類似「餓了嗎」那樣的帆布兜。
記者看到,幾位助餐工作人員將當天的六菜一湯再重新分裝到三四輛電動車上,有千張卷肉、紅燒土豆、紅燒肉燴豆腐皮、茭白榨菜肉絲和清炒豆芽等。「炒菜還好,湯要分裝運送真不容易。」分裝的唐師傅告訴記者,每輛三輪車飯餐在250—300份之間,供應三四個助餐點,而兩輪電動車裝完至少需要五六輛,人員成本先不說,最近因為送餐出麻煩,老人很多怨言,還有不少打12345政府熱線投訴,說飯菜冷了、時間延誤等。
「民政,公益,助餐,為民」,記者看到,每輛改裝三輪上都有統一標識。現場執行攔扣的鼓樓區交警五大隊交警也有苦衷:私自加裝改造的帶篷電動三輪車沒有牌照,肯定是不能上路的。雖然明白這樣的送餐車也是在幫助政府部門解決民生實事,但交管部門有自己的執法依據,不能讓無牌車上路。
民生服務盈利少,換麵包車成本高
2013年,為了讓老人在家門口能吃上飯,南京市民政局開始啟動推進社區助餐點建設。第二年,經過公開招標,具有規模餐飲企業背景的社會組織「南京攜才居家養老服務中心」(民辦非企業)中標,以中心廚房配餐方式,先期在鼓樓和原下關區諸多社區助餐點進行配送。每天上午10:30前,該組織包括中央廚房在內的6個助餐中心,向鼓樓區69個助餐點同時配送,每天僅鼓樓區的送餐總數就達5000份,該組織2017年在全市送出345萬份飯菜,每份飯菜根據民政部門的指導價,只維持在5.5—7元。
常松林介紹,政府在助餐上的補貼目前主要針對75歲以上及五類困境老人,助餐更多是社會福利事業,贏利的空間並不大。「這些年政府補貼與助餐成本基本持平,我們開通的家庭菜園——在農村與農戶建立農副產品和蔬菜養殖基地,為老人提供增值服務。」或許這也是常松林在助餐上能夠堅持4年多的原因。
為節省成本,且考慮助餐點多半位於小街巷,南京攜才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當年一次性購置80多輛電動三輪送餐車,經過加篷改造,每輛車花費4000元左右。
「也考慮過麵包車,除了司機薪資的成本負擔,高峰期路堵是常事,每天飯菜出爐後必須爭分奪秒,確保每一個點上的飯菜都是熱的、可口的。」常松林向記者出示他們在江東街道的送餐路線圖,僅這一個街道就有19個送餐點。他說加裝改造電三輪,也是基於在江北某園區的啟發:偌大的創業園區,每天中午就是依靠電動車挨站送餐。然而他忽略了,同樣是無牌車,人家是在園區,而他們則要上路。
讓常松林不解的是,當時民政部門推出助餐服務時各方都很支持,各區也積極邀請他們承接助餐任務,更何況自己的改造加篷電動車確實跑了兩年多沒有任何阻攔,為什麼現在不行了呢?
難題待解
民政部門
情與理衝突
各區可自己想辦法
眼下鼓樓區每天上下午共5000份飯菜在運送途中遭遇到麻煩,作為該項民生工程的倡導者和推廣者,南京市民政部門如何看待?「政府部門要做的是出臺政策、制定規則,市場的事必須交給市場。」南京市民政局社會福利和慈善發展處相關負責人表示,很多訴求也反映到他們這裡,但是法治社會下每個人都應該遵守法律,情與理出現衝突了,各區可自己琢磨出路。
循著該負責人的思路,記者採訪了南京南郊某區民政部門的一位相關負責人,「我們沒有出臺對助餐車一路綠燈的文件,但確實與交警部門表達過,對於有民生需求的,儘量網開一面,能不阻攔便不阻攔。」據悉,該負責人還在爭取將這個內容形成報告,提交到區長辦公會專題討論。記者也了解到,目前確實也有一些特殊的尤其是民生需求呼聲很高的車輛,經過市區相關部門的討論通過後,予以上路。
交警部門
理解送餐需求
但無牌車肯定不能上路
「無牌車不允許上路,就算這些車是為了給老人送餐,也要符合道路通行規定,這也是對自己和其他交通參與者負責。」交管人士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根據《道路交通安全法》規定,車輛經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依法登記後,方可上路行駛。而只有在國家工信部《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準入範圍內的車輛,車管部門方可允許登記牌照。
鼓樓區五大隊路面執勤交警表示,送餐電動三輪車和此前嚴查的老年代步車很相似,在電動三輪車上加裝廂體。「兩者存在相似問題,如安全性能不穩定,在車速快、轉彎急情況下,往往會導致車輛側翻;車輛安全技術無法得到有效確保,易埋下道路安全隱患。」他說,按照規定,這些車輛被扣下後還要進行鑑定看是否屬於機動車範疇。一旦被確定為機動車,駕駛人將面臨多項處罰。比如,無牌上路,罰款200元記12分;如果駕駛人沒有駕照,還將面臨無證駕駛的處罰。
交警提醒,給老年人配餐,可以選擇符合規定的車輛,比如封閉式麵包車。「我們能理解相關送餐組織的需求,可不管如何,遵守道路通行規定是必須的,也是首要前提,畢竟道路通行安全涉及方方面面,不能有絲毫的放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