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夫妻吵架拋物洩憤,中學生無辜遭殃……
夫妻吵架拋物洩憤,中學生無辜遭殃…… 2020-12-16 10:50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聚焦民法典丨如何守護「頭頂上的安全」?看看民法典怎麼說
學法丨高空拋物、墜物的民事責任日前頒布的民法典明確高空拋物屬違法,切實維護人民群眾「頭頂上的安全」。法條援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五十四條 禁止從建築物中拋擲物品。知法丨高空拋物、墜物的刑事責任1、高空拋物所涉犯罪故意從高空拋棄物品,尚未造成嚴重後果,但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死刑。
-
你可知道高空拋物可是要入刑的
案情簡要概括如下:被告人與其男友醉酒後吵架,被告人為洩憤而將菜刀扔出窗外。而他們居住的是成都鬧市區小南街某小區靠馬路一側的十樓,事發時是上午八點左右,正是上班高峰期,人流量極大。菜刀「天外飛仙般」落到公交站臺頂棚,沒有把頂棚砸碎,也沒有造成人員傷亡可真是萬幸!
-
吳小波說法律丨頻頻發生的高空拋物,我們該如何守護頭頂上的安全?
近年來,高空拋物墜物造成的人員受傷、財產損失讓不少人心驚膽戰,日常出門就怕人在牆下走,禍從天上來,高空拋物的危害究竟有多大?我們頭頂上的安全要如何得到保障?
-
又見高空拋物丨深圳媽媽推孩子家門口散步,突然禍從天降……
原來,昨天下午 5 點左右,卿先生的愛人正推著自己十個月大的兒子,在樓下散步,剛走到自家車旁邊,突然,禍從天降。車無緣無故被砸 好在人沒事卿先生說,這倒黴就倒黴在,眼睜睜看著自己的車在家門口被砸,更憋氣的是,還不知道是被誰砸的。
-
小區花園散步,怎料禍從天降!高空拋物該怎麼判?
小區花園散步,怎料禍從天降!高空拋物該怎麼判?隨著庭審的推進這起高空拋物損害責任糾紛的「過與責」逐漸明晰經過1個小時的開庭審理合議庭經過評議後當庭宣判01小區花園散步怎料禍從天降2019年5月26
-
一「典」一點看⑧ | 守護「頭頂上的安全」
今天,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守護「頭頂上的安全」。解讀:高空拋物墜物造成人員受傷、財產損失讓不少人心驚膽戰,如何守護「頭頂上的安全」?民法典草案作出這一規定,意味著高空拋物墜物造成他人損害的,如果不能明確責任人,那該樓業主都有可能要被追償責任。這為受害人提供了「兜底」保障,同時為補償人進一步追償提供了法律依據。來源:人民日報
-
高空拋物被判3年,危害公共安全就該嚴懲
法院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判處其有期徒刑3年,屬於咎由自取。筆者認為,這起高空拋物被判3年案例,具有強大的威懾力,但嚴治同時還必須採取措施嚴防,才能保護民眾「頭頂上的安全」。近年來,高空拋物現象引起社會各界高度關注。此類案件違法成本較低,然而,被害人往往找不到肇事責任人,維權成本非常高。即便最終找到了肇事的責任人,一般僅承擔民事賠償而已。
-
高空拋物被判3年,危害公共安全就該嚴懲
像江蘇無錫蔣某這樣高空拋物行為,如果不從重加以嚴懲,就很難遏制。法院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判處其有期徒刑3年,屬於咎由自取。筆者認為,這起高空拋物被判3年案例,具有強大的威懾力,但嚴治同時還必須採取措施嚴防,才能保護民眾「頭頂上的安全」。 近年來,高空拋物現象引起社會各界高度關注。此類案件違法成本較低,然而,被害人往往找不到肇事責任人,維權成本非常高。
-
高空拋物入刑,頭頂上的安全很重要
近年來,各地頻發的高空拋物、墜物等案件,嚴重影響了老百姓的生命和財產安全。高空拋物對社會安寧和百姓生活的危害性日漸凸顯,將其納入刑法規制迫在眉睫。可以說,嚴懲高空拋物行為,維護群眾「頭頂上的安全」,是當前檢察機關增強人民獲得感、安全感的重要著力點。高空拋物具有高度的危險性,極易引發重大事故或造成人身傷亡、財產損失。
-
夫妻應該如何避免經常吵架?
雖然在許多人看來,小爭吵是一種提供夫妻關係的方式。然而這也很容易造成不好的局面,俗話說,兩個人吵架,床頭吵架,床頭吵架,床頭吵架,床頭吵架,床頭吵架,床頭吵架,床頭吵架,床頭吵架,床頭吵架,床頭吵架,床頭吵架,床頭吵架,床頭吵架,床頭吵架,床頭吵架,床頭。那麼夫妻如何避免經常吵架呢?
-
保障「頭頂安全」,「高空拋物」是如何一步步寫入民法典草案的?
其中,民法典侵權責任編草案對高空拋墜物等內容進一步作了完善,規定物業服務企業等建築物管理人應當採取必要的安全保障措施防止高空拋物墜物情形的發生。從各地發生多起高空拋物事件遭遇索賠難,到最高法出臺司法解釋明確高空墜物事件所需承擔的責任,再到民法典草案中完善高空拋物相關內容。
-
民法典來啦:高空拋物 無辜業主只能「吃啞巴虧」?
編者按:胎兒有繼承、接受贈與權利;高空拋物,物業也是責任主體;網紅李佳琦的聲音如「Oh my god,買它買它」,不可以隨便拿來用……作為中國第一部以「典」命名的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將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現行九部法律將同時廢止,以後再出現民事糾紛
-
保護「頭頂上的安全」 民法典施行後首個高空拋物糾紛案件
保護「頭頂上的安全」 民法典施行後首個高空拋物糾紛案件 2021-01-07 13:19:56 來源:央廣網 2019年5月26日,庾某某在小區花園內散步時,黃某某家小孩從35樓拋下一瓶礦泉水,水瓶掉落致使庾某某受到驚嚇並摔倒,醫院診斷為十級傷殘
-
「頭頂上的安全」受到威脅,民法典教你如何追責……
近年來,高空拋物墜物造成他人受傷的事件在全國各地時有發生,但卻常常因為無法取證而難以追責,因此,如何守護「頭頂上的安全」成了大家關心的話題。針對這一問題,《民法典》侵權責任針對高空拋物、高空墜物有了明確的規定,今天的《解讀民法典》我們一起來了解。
-
關注頭頂上的安全 刑法如何準確評價"高空拋物"行為?
高空拋物入刑,講講案子說說法—— 頭頂上的安全很重要 住宅區「高空拋物」導致重大傷亡事件屢有發生,具體到個案,刑法該如何準確評價生活中的「高空拋物」行為,仍存在許多爭議。 近年來,各地頻發的高空拋物、墜物等案件,嚴重影響了老百姓的生命和財產安全。高空拋物對社會安寧和百姓生活的危害性日漸凸顯,將其納入刑法規制迫在眉睫。可以說,嚴懲高空拋物行為,維護群眾「頭頂上的安全」,是當前檢察機關增強人民獲得感、安全感的重要著力點。 高空拋物具有高度的危險性,極易引發重大事故或造成人身傷亡、財產損失。
-
高層居民切莫隨意拋物!或涉刑事犯罪!
近年來,高空拋物墜物引發的慘案頻發,在我省,高空拋物和墜物事件也時有發生,怎樣讓「懸在城市頭頂的痛」從百姓身邊消失?楊玲玲認為,保障公眾「頭頂上的安全」亟需從立法層面予以保障。即將實施的《民法典》進一步細化了高空拋墜物侵權的追責原則,從立法層面規範了高空拋墜物的預防與懲治。
-
頭頂上的安全很重要!刑檢筆記談「高空拋物」的法律爭議
近年來,各地頻發的高空拋物、墜物等案件,嚴重影響了老百姓的生命和財產安全。高空拋物對社會安寧和百姓生活的危害性日漸凸顯,將其納入刑法規制迫在眉睫。可以說,嚴懲高空拋物行為,維護群眾「頭頂上的安全」,是當前檢察機關增強人民獲得感、安全感的重要著力點。 高空拋物具有高度的危險性,極易引發重大事故或造成人身傷亡、財產損失。
-
高層居民切莫隨意拋物!或涉刑事犯罪
近年來,高空拋物墜物引發的慘案頻發,在我省,高空拋物和墜物事件也時有發生,怎樣讓「懸在城市頭頂的痛」從百姓身邊消失?楊玲玲認為,保障公眾「頭頂上的安全」亟需從立法層面予以保障。即將實施的《民法典》進一步細化了高空拋墜物侵權的追責原則,從立法層面規範了高空拋墜物的預防與懲治。
-
高空拋物連坐法
這種案子中國每年都有幾起,涉及的人不多,可是每次談起,很多人都意難平。司法案件惹人關注,是因為它承載期待。看到正義申張,人們會覺得人間尚有正道,能看見光亮;看到有人無辜受累,就會憤憤不平,覺得天色慘澹。人是一種靠觀念支撐生活信心的動物。這個案件很簡單。15歲的小楊,在鄭州街邊一棟居民樓下玩耍。當空落下一顆水泥疙瘩,砸中他的腳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