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該不該教知識?

2020-12-17 酷扯兒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i財有道,ID:weizhixiu001】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

近,有個爸爸在網上說,為何現在的幼兒園不教知識,引起很多熱議。

據這位爸爸說,他的孩子之前在一家私立幼兒園,受今年疫情影響,推遲到六月才開學。但開學後,幼兒園從私立改為公立,辦學思路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以前,私立的幼兒園會教孩子一些詩詞、拼音還有簡單的數學加減法;但是,改為公立後,統統不教了,只讓孩子做遊戲,盡情玩耍。

他聽別人說,有小學一年級孩子做作業到晚上十點,於是這位爸爸很焦慮,四處上網求助。

事情大致就是這樣。作為一個父親,有道君覺得這樣的心情可以理解,誰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比別人更優秀呢?

但在有道君看來,這位爸爸焦慮的核心問題,並不是幼兒園不教知識,也不是該不該幼小銜接,而是「搶跑」。

有道君不反對「搶跑」,但有個前提,就是孩子能不能消化那麼多不屬於他年齡的知識。顯然,他沒有考慮這個問題。

無論是幼兒園、父母還是小學,原本都是想讓孩子在學齡前快樂的成長。但是,我們看到,當下這三方都在或多或少地違背自己的初衷。

何以至此?當下很多國人的教育理念是:不問孩子想要學什麼,而是主觀地認為,我覺得孩子應該學什麼,孩子就要學什麼。實際上,這更像一種群體性的焦慮。

我們知道,就教育本身而言,可以分為兩種:國民教育和精英教育。

站在功利角度打個比方,這就像醃鹹蛋,國民教育是醃一百個,就出一百個。

精英教育是醃一百個,可能只出一個。

從幼兒園到小學,就是國民教育,一百個鹹蛋,整整齊齊。

尤其在小學低年級,學習知識不是首要的,更重要的是學習習慣和學習能力的培養。

只有進入到初中、高中,真正的差距才會逐步體現,還有最關鍵的大學時期,那才是精英教育該在的地方。

再說,小學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大學本科四年,十六年的時間都在學習。

你看到了,這不是一次短跑,這是一場大型馬拉松。

馬拉松是個有趣的運動,剛開始大家都是一個水平,前半程也基本看不出太多差距,只有後半程才是發力的時候,跟不上就會被拋很遠。

退一步講,就算你幫他跑完了前面十六年的學習馬拉松,後面的路該如何去走,孩子終會長大離開,會成家立業,也會為人父母,到那時候,人生的馬拉松誰來幫他完成?

因此,就算讓孩子3歲識千字,5歲通算數,又有多大作用呢?在他人生的道路上,這不過是一點微不足道的先發優勢。

先發優勢沒有什麼不好,但先發優勢不代表他一定會成功。因為這麼長的時間,不確定的因素太多,你無法讓他每一步都有先發優勢。

因為人這一生,每一個階段的重點都不一樣。

三歲時,他可能只需要你的一個擁抱;

六歲時,他需要你給他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

二十歲時他想要的,可能就是你幫他付房子的首付了。

王思聰直到高中還以為家裡很一般,老王刻意對他隱瞞了,為什麼?

要說「搶跑」,思聰少爺的起點,是很多人一生都到不了的終點。即便這樣,還要對他掖著藏著,老王怕什麼?

就是怕他覺得一切都是順理成章,天生就有別人無法企及的優勢,而自己不去努力。

反觀很多普通家庭的孩子,父母無微不至全程陪伴,心甘情願當孩子的司機、保姆、廚師……生怕孩子吃一點虧,或是受一點挫折。

每次都要一百分,每次都要全班第一名,年級前十名;這不是愛,這是一種病。

當這個被眾星捧月培養出來的孩子,走入社會,終於發現自己不是主角的時候,他會面對怎樣巨大的落差?

當父母好不容易讓他常春藤畢業,進入大廠年薪6位數,卻面臨帝都的千萬級房價;而當年班上的學渣,直接繼承了父母的六套房。這時候,他該怎樣面對這個巨大的落差?

不完美才是完美,經歷過挫折,才知道如何去爭取。不是麼?

眾所周知,世界上只有兩個民族可以做到對後代教育的全情投入:一個是我們,另一個是猶太人。

跟我們一樣,猶太人是一個瘋狂喜愛學習的民族,一家五代人,每天都精神抖擻,天天向上的那種。

這個民族,誕生了眾多聞名世界的大學者、科學家,工程師以及文學家;至今,美國有三分之一的財富,就掌握在猶太人和猶太后裔手裡。

但是,這只能說明猶太人對後代教育的成功,那你聽過他們教育的重要原則嗎?

「Encourage independent」,翻譯過來就是「鼓勵獨立」。獨立形成自己的生活和學習的習慣,獨立完成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All things are difficult before they are easy」,翻譯過來就是「凡事都是先難後易」,就是我們所謂的萬事開頭難。

反觀我們,教育搞得像一場大型真人秀。

老師每天在微信群貼出各種照片,各種活動安排,各種家庭作業。孩子的父母、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每天在場外嚴陣以待,群裡留言數隨時都是滿格。

就像《紅樓夢》裡的寶二爺,在大觀園私塾讀書的時候,外面的丫鬟隨時待命。二爺有一點不舒服,二爺又鬧脾氣了,隨時衝進來小心伺候著。

當然,有存在感的父母,也比消失的父母好。希望孩子「搶跑」,哪怕領先一點點,哪怕只是自我安慰,也需要做點什麼吧。

但是,當一個社會那麼多父母,整天沒有事做,把目光都集中在孩子身上,這樣真的好麼?

有道君沒有答案,或者說,也只是在思考罷了。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

相關焦點

  • 隨筆,幼兒園該不該教拼音
    大概有那麼一段時間了吧,曾無意瞥過一篇文章,稱教育局禁止幼兒園開始教拼音。當然真假我無從考究,但看了論壇上針對此事,家長們紛紛不淡定了。曾寶還沒到年齡上幼兒園,所以我還沒操心這些事。這次回娘家,小侄女今年上幼兒園中班,初聽學費時直接嚇懵了,一個學期四千多。
  • 幼兒園到底該不該學小學的知識
    其中明確規定,#幼兒園不得教授小學教育內容#,不得開展違背學前兒童身心發展規律的活動。草案的本意是用法律給學前兒童畫一條起跑線,若再有幼兒園或培訓機構前置這條起跑線,就是在踩踏法律的紅線。而作為家長,很多人對這一法案的認知是,不讓學校教,那只能去培訓機構學了。
  • 幼兒園又被禁止「小學化」,不教知識,那幼兒園都該教孩子什麼?
    ,那麼到了小學之後,肯定是跟不上老師教的速度的,所以索性也選擇了一個「小學化」的幼兒園,於是這樣就進入了一個惡性循環當中。幼兒園不教知識,但是比知識更重要不教知識,那幼兒園都教孩子什麼?上面我也說到了,幼兒園的主要作用就是從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這幾個方面來培養孩子。
  • 幼兒園又被禁止「小學化」,不教知識,那幼兒園都該教孩子什麼?
    家長也會擔心,別的孩子都已經學過小學的知識了,但是自家孩子若是沒有學過小學知識,那麼到了小學之後,肯定是跟不上老師教的速度的,所以索性也選擇了一個「小學化」的幼兒園,於是這樣就進入了一個惡性循環當中。因為孩子「超前教育」時,接收到的他理解不了的知識,所以學習方法更傾向於死記硬背,而到了三年級之後,課程中需要的邏輯性更強,但是孩子的思維轉變不過來,所以孩子在後續學習時候就會難度增加,然後產生厭煩的情緒。幼兒園不教知識,但是比知識更重要幼兒園不是孩子上小學前的預備階段,而是一個對孩子成長有意義的獨立的一個階段。
  • 公立幼兒園什麼都不教,到底該不該給孩子轉民辦幼兒園?
    幼兒園開學了半個多月,就有寶媽開始跟我吐槽公立幼兒園什麼知識都不教。孩子每天去幼兒園就是玩,聽說民辦的幼兒園識數、識字、古詩什麼的都有教。這位寶媽就開始著急了,要是孩子去幼兒園不就是浪費時間嗎?我給出的建議是:不轉。公立幼兒園主要的教學方式是「育」,民辦幼兒園側重於「教」。家長們想要孩子學習更多的知識,無非是擔心孩子上小學後跟不上。其實,民辦幼兒園給孩子帶來的優勢,在小學二年級就消失殆盡。
  • 幼兒園該不該學知識?搞不清這些,怎麼做都是錯
    幼兒園該學知識嗎?我採訪了一千個家長,只獲得了兩個答案。該,還有不該。家裡的寶貝疙瘩也加入了「學知識」大軍。於是我採訪了一下我自己,得到了一個非常好的答案,安利給各位幼兒園大班的戰友們。如果將要就讀的小學對新入學的孩子沒有基礎知識方面的要求,教學進度也不快。那就沒有必要在幼兒園階段過多的接觸這些基礎的知識了。
  • 到底該選擇什麼樣的幼兒園?幼兒園教給小朋友的東西越多越好?
    馬上又到寒假了,許多幼兒園又開始各種招生宣傳活動。到底該為孩子選擇什麼樣的幼兒園?有些家長瞄準幼兒園教孩子多少東西,教孩子多少知識?於是各種投機商也瞄準了幼兒教育的市場,各種幼兒園的質量也參差不齊。作為幼兒家長到底該為孩子選擇什麼樣的幼兒園,成了擺在家長面前的難題?
  • 幼兒園到底該不該學東西,該學哪些內容,上小學才不吃力
    私立幼兒園好,還是公立幼兒園好,向來是一個爭論不休的話題,有人說私立幼兒園教的東西多,教拼音、教寫字、教算術,上了一年級就省事了,也有人說公立幼兒園不會提前教小學東西,但會教孩子唱歌、跳舞,塗鴉,剪紙,摺紙,這也是一種學習,讓孩子擁有快樂的童年,提前學小學知識,只是短暫的領跑,並不會始終跑在前面。
  • 讀幼兒園該不該讀書寫字,寶爸經驗分享
    因為很多農村或山區需要自己走路去上學,年齡過小,不安全,所以推遲一年上學。幼兒園分幾個班級?這個話題爭議很大,有人說,未滿6周歲的小孩,去幼兒園只玩就行,學習就不要了。語文就是教教讀書,但不會讓小孩寫字的,因為文字有些複雜,不適合此年齡學習。小孩4周歲就可以上中班了,此時有些幼兒園就會教小孩寫中文,比如自己的名字和學前知識。比如:你、我、他、水、木、金、火、土等簡單的漢字。一周會有2到3天,讓小孩晚上寫一板字,但不多。小孩5周歲後,正式上大班了。
  • 該不該讓孩子上雙語幼兒園?
    >該不該讓孩子上雙語幼兒園?  是否讓孩子上雙語幼兒園,家長犯難  鄭州市民李女士這段時間一直想弄清楚一件事:她的孩子兩歲零十個月了,過了春節想讓孩子去上幼兒園。李女士家附近有兩個雙語幼兒園,想讓孩子去上雙語幼兒園,可孩子說話晚,語言表達能力一般。上雙語幼兒園的話,她又擔心會對孩子的漢語表達產生影響。因此,她很想知道,現在就讓孩子學英語,到底合適不合適。
  • 幼兒園到底該不該提前教授小學內容?部分家長:應該教
    上幼兒園時期的孩子具有非常高的可塑性,如果提前為他們輸入了一些超前的東西,很可能會造成他們其他方面的天賦受到壓抑,超前教育的弊端其實是顯而易見的。教育部出臺徵求意見稿,家長:還是教吧對於教育部此次出臺的徵求意見稿,有一部分家長表示擔憂。
  • 孩子在幼兒園被抓傷,該不該找幼兒園賠?
    這幾天經常在問題裡面看到有人提問,孩子在幼兒園午睡時臉被抓爛,該不該找老師賠償?幼兒園應該承擔什麼責任?作為母親可能更多的焦慮是因為孩子在幼兒園被別的小朋友欺負,而自己沒有得到滿意的答覆。同時作為一名幼兒園老師,我也想說,對於這種情況,可以直接跟老師反應,一般來說,當孩子發生抓傷的情況,老師在園的時候一定會第一時間發現並及時處理。說實話,在幼兒園裡面老師是最擔心孩子抓傷碰傷的。
  • 寶寶支氣管炎、肺炎好了,該不該去幼兒園,得分兩種情況看
    有寶媽求助:寶寶支氣管炎肺炎好了,該堅持送幼兒園還是不去幼兒園呢?我家雙胞胎也有支氣管炎,今年剛上幼兒園,這3個月跑醫院的次數,怕是超過前面3年的總數了。支氣管炎、肺炎好了去幼兒園,害怕再次感冒,又是十天半個月的恢復期。
  • 孩子上幼兒園大班了,拼音數學都要學,家長很糾結到底該不該學?
    幼兒園小朋友究竟該不該學拼音數學?網友講述:孩子五周歲半了,在幼兒園拼音數學都要學。教育局有規定不讓學, 幼兒園都是偷著在教,家長們不想讓學吧,又怕上課一年級時跟不上,不知道究竟該不該讓孩子學?幼兒園的小朋友到底要不要學拼音和數學呢?關於這個問題,我來談一談我的感受。每一個人從娘胎裡來到這個世界上,無不都是在自主學習和被動學習之中一天天長大。學習是一個伴隨我們終身的大事,既然漢語拼音和數學在小學一年級都要求學,為什麼在幼兒園就不能學呢?
  • 幼兒園該不該學知識?專家:超前教育的危害,在孩子二年級大爆發
    一、幼兒園該不該超前學知識張雪在小區是出了名的「虎媽」,兒子剛上幼兒園就開始接觸各種培訓班,每天穿梭在小區附近的教育機構,讓人不得不感嘆一聲「太拼了」。這種現象在老人眼裡就顯得太過嚴厲,畢竟3歲半的孩子除了吃喝玩啥也不會幹,你就算逼著他們學習也學不到哪去。
  • 如何看待幼兒園不教知識了?
    受今年疫情影響,幼兒園延遲到六月開學。我閨女所在幼兒園開學後由私立改為公立,改為公立幼兒園後,學校通知不再教授知識(什麼古詩啊,拼音啊,簡單的數字加減檔啊)。我閨女四歲了上了一年幼兒園,拼音還沒學,數數只會1—20,磕磕巴巴的會背幾首古詩。據我媳婦說現在小學一年級百以內數不教了,拼音字母也不教了。
  • 該不該對上幼兒園的孩子進行超前教育?
    到底該不該對孩子進行超前教育?如果您也有不解那就來看看我的建議和想法吧!一、有多少孩子在被超前教育?至於全國、全省、全市範圍內有多少孩子在上學之前提前學習過小學內容,這個我沒有什麼準確的數據,但可從身邊的事例進行一個大概的估測。
  • 孩子在幼兒園被小朋友打,該不該打回去?
    孩子上幼兒園時總被其他的孩子欺負,這對家長們來說是最苦惱的事情了。是應該教孩子打回去,還是應該讓孩子忍讓呢?好像哪一種處理方式都不是最理想的。媽媽網網友Karine521就有這個煩惱,她在論壇發帖詢問大家, 孩子在幼兒園總被打,是教他打回去,還是教他以德報怨呢?
  • 幼兒園開學了,該不該送孩子去呢
    幼兒園朋友多 前幾天小編收到了幼兒園老師的來電,幼兒園開學了,我把女兒送去嗎?那該不該送幼兒園呢!如果你有注意最近的新聞,一定有了解,目前已有26省官宣了具體的幼兒園開學日期,這麼多地方確定開學了,傳達了一個信號:疫情已經穩定,在向好的趨勢發展,學校已經具備了開些的條件。那麼孩子,到底入不入園呢!
  • 幼兒園早教班,該不該上
    (原標題:幼兒園早教班,該不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