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又被禁止「小學化」,不教知識,那幼兒園都該教孩子什麼?

2020-09-09 軍軍育兒雜談

前幾天,教育部就《中華人民共和國學前教育法草案(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明確提出幼兒園不得教授小學階段的教育內容,不得開展違背學前兒童身心發展規律的活動。

其實這已經不是幼兒園第一次被禁止「小學化」了,但是卻是屢禁不止。這其中有學校的責任,也有家長的責任。

家長也會擔心,別的孩子都已經學過小學的知識了,但是自家孩子若是沒有學過小學知識,那麼到了小學之後,肯定是跟不上老師教的速度的,所以索性也選擇了一個「小學化」的幼兒園,於是這樣就進入了一個惡性循環當中。

「超前教育」一時爽,幾年後危害就會暴露

雖然孩子上幼兒園的時候就學一些小學的知識,會讓孩子在一二年級的時候成績很好,但是到三年級之後,大部分 「超前教育」的孩成績都會大幅度下降。

因為孩子「超前教育」時,接收到的他理解不了的知識,所以學習方法更傾向於死記硬背,而到了三年級之後,課程中需要的邏輯性更強,但是孩子的思維轉變不過來,所以孩子在後續學習時候就會難度增加,然後產生厭煩的情緒。

幼兒園不教知識,但是比知識更重要

幼兒園不是孩子上小學前的預備階段,而是一個對孩子成長有意義的獨立的一個階段。

「什麼年紀做什麼樣的事」用在對孩子的教育上最合適不過了,小學的知識,就是要等到孩子七八歲了,大腦發育到可以吸收這些知識的時候才要學習的。

而幼兒園要帶著孩子做的自然也是要符合學前兒童身心發展規律的活動。就是要促進兒童在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各方面協調發展。

孩子的學習路程就像是一場馬拉松,那麼提前就要堅持鍛鍊,規律作息、飲食營養均衡,這些前期準備就和幼兒園的作用是一樣的,都不是馬上能夠看到效果的,但是對孩子能夠跑完一場馬拉松來說卻至關重要。

所有幼兒園可不僅僅是幫家長帶孩子這麼簡單,如果幼兒園和保姆職責相似,那又為什麼要設立幼兒園呢?

不教知識,那幼兒園都教孩子什麼?

上面我也說到了,幼兒園的主要作用就是從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這幾個方面來培養孩子。

1、健康

這一點是最好的理解的了。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生活習慣,幫助孩子健康發育。

在紀錄片中《他鄉的童年》中,其中一期說的就是日本的幼兒園,日本幼兒園就非常重視對孩子健康的培養。

孩子到幼兒園之後,就會有老師帶著海在庭院中玩遊戲,可以隨便跑、跳。也可以玩單雙槓、吊環、爬杆……

2、語言

語言雖然包括讓孩子有良好的表達能力,但是絕對不僅僅局限於此,幼兒園要培養孩子的還有良好閱讀習慣。

所以在幼兒園中,老師不僅會給孩子講故事,也會讓孩子們扮成故事當中的人物,給孩子提供小舞臺,小劇場讓孩子感受故事當中的魅力。所以小遊戲當中也蘊含著幾百年教育的智慧。

3、社會

有人的地方就是社會。孩子和幼兒園在一起相處的時候已經進入到了社會當中了,在家中,孩子是接觸不到這麼多的孩子的。

如何和小朋友相處老師的引導也是很重要的。學會團結友愛,懂禮貌懂規則,遇到矛盾應該如何處理……這些點點滴滴的行為習慣都會影響著孩子的性格。我們回想我們現在的性格,其實不也正是從小養成的嗎?

4、科學

雖然在幼兒園中,禁止教孩子小學的是知識,但是比知識更重要的思維方式。而幼兒園中教孩子的「科學」就是在培養孩子的思維模式。

科學的包括的方面很雜,是化學、天文、物理……等,但是總而言之,都是讓孩子對自然更熱愛,幫助孩子養成愛探索、不斷發現、不斷思考的好習慣。而這正是孩子在未來的學習中不可或缺的一個因素。

5、藝術

讓孩子在「美」當中生活,這也是讓孩子受用一生的事情,培養孩子的審美能力。像是畫畫、唱歌都是如此,讓孩子感受與欣賞藝術大師的作品。潛移默化的,孩子的意識細胞也就得到了培養。

相關焦點

  • 幼兒園又被禁止「小學化」,不教知識,那幼兒園都該教孩子什麼?
    明確提出幼兒園不得教授小學階段的教育內容,不得開展違背學前兒童身心發展規律的活動。其實這已經不是幼兒園第一次被禁止「小學化」了,但是卻是屢禁不止。這其中有學校的責任,也有家長的責任。家長也會擔心,別的孩子都已經學過小學的知識了,但是自家孩子若是沒有學過小學知識,那麼到了小學之後,肯定是跟不上老師教的速度的,所以索性也選擇了一個「小學化」的幼兒園,於是這樣就進入了一個惡性循環當中。
  • 國家禁止幼兒園小學化,那就讓孩子零基礎入學?
    關於幼兒園小學化的話題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物了;這幾年,關於「牛蛙」「雞娃」的話題也是屢屢見諸於眾多新聞和微信公眾號大咖的文章裡;那麼,國家禁止幼兒園小學化,是不是真的就在孩子上學前讓孩子「放飛自我」什麼也不用管了?
  • 幼兒園禁止小學化,如今那些小朋友怎麼樣了?
    教育局禁止幼兒園小學化,對於小朋友們來說可謂是一件好事! 學中玩,玩中學,小朋友們都不亦樂乎!如今開學已經近一個月了,學過跟沒學過的孩子差距就已經漸漸顯露出來了。那到底哪些方面會顯露出來差距呢?一、學過的耐力更好!幼兒園以玩樂,做遊戲為主。小朋友天性好動,幼兒園不需要靜坐。 上小學以後每節課40分鐘左右,而且都是枯燥無味的學習書本知識,很多小朋友都無法適應,會出現坐不住,等東張西望,注意力不集中的情況。
  • 四川將開展幼兒園「小學化」治理 禁止提前教拼音英語
    四川將開展幼兒園「小學化」治理 禁止提前教拼音英語 ,甚至還以孩子會拼音、會數學等作為「教學成果」。
  • 熱點關注 | 幼兒園不能「小學化」,那到底該給孩子教啥?
    2、禁止社會培訓機構以學前班、幼小銜接等名義提前教授小學內容,各地要開始加以規範。3、禁止幼兒園「小學化」教育方式。如:不以遊戲為基本活動,脫離幼兒生活情景,每天活動以課堂集中授課方式為主;或機械背誦、記憶、抄寫、計算等方式進行知識技能性強化訓練的行為。
  • 公立幼兒園什麼都不教,到底該不該給孩子轉民辦幼兒園?
    幼兒園開學了半個多月,就有寶媽開始跟我吐槽公立幼兒園什麼知識都不教。孩子每天去幼兒園就是玩,聽說民辦的幼兒園識數、識字、古詩什麼的都有教。這位寶媽就開始著急了,要是孩子去幼兒園不就是浪費時間嗎?我給出的建議是:不轉。公立幼兒園主要的教學方式是「育」,民辦幼兒園側重於「教」。家長們想要孩子學習更多的知識,無非是擔心孩子上小學後跟不上。其實,民辦幼兒園給孩子帶來的優勢,在小學二年級就消失殆盡。
  • 禁止幼兒園教學小學化,部分家長陷入焦慮,家庭教育才是破局之道
    但是對於小學一年級的起點教學,卻未做好充分銜接,結果仍然按以往教學節奏走,使部分孩子出現不適應小學學習的尷尬書面。既然問題已經擺在桌面上,身為幼兒家長不得不圍繞自己孩子的做切身考慮。今天寒石冷月老師就針對幼兒園不得小學化教學新規,結合家庭教育工作給幼兒家長們一些建議。
  • 幼兒園禁止提前教拼音和識字
    學拼音、教數學、練英語……不想輸在起跑線上,幼兒園先起步?日前,教育部發出通知整治幼兒園的「小學化」環境的通知,禁止幼兒園教授拼音、識字、計算等小學課程內容。那麼,幼兒園該如何開展教學呢?家長對此又是如何看待幼兒園的「小學化」現象呢?
  • 幼兒園到底該學什麼?為什麼禁止幼兒園小學化,家長要抱怨?
    在筆者看來,「小學化」不能簡單地等同於「英語」「拼音」「算術」等專門的知識的學習。我個人認為,教育部的出發點是好的。確實有一些幼兒園教授了小學的課程。或者主要以認字和算術等小學內容為主。我因為給女兒找幼兒園也曾經接觸過一些幼兒園,上課時間全部用來教授知識類的課程。
  • 重磅:教育部叫停幼兒園「小學化」!禁止教拼音、算術、英語……,你怎麼看?
    對於不適應科學保教需要,習慣於「小學化」教學,不善於按照幼兒身心發展規律和特點組織開展遊戲活動的,要通過開展崗位適應性規範培訓,提高幼兒園教師科學保教能力。孩子將更多的時間用於應付繁重的學業,失去了童年本該有的精彩。
  • 幼兒園什麼都不教,小學進度又太快,家長該怎樣做好幼小銜接?
    自從禁止幼兒園「小學化」這項規定頒布以後,就引起了不少家長的熱議,這熱議的背後展現的都是慌張,那種「怕輸在起跑線」的慌張。首先幼兒園不教加減法、拼音和算術,但是上小學以後,教學進度又特別快,真怕孩子跟不上。
  • 慧讀國際少兒英語:禁止幼兒園「小學化」!一刀切真的好嗎?
    通知指出,一些幼兒園違背幼兒身心發展規律和認知特點,提前教授小學內容、強化知識技能訓練,「小學化」傾向比較嚴重,這不僅剝奪了幼兒童年的快樂,更挫傷了幼兒的學習興趣,影響了身心健康發展。對此,家長們眾說紛紜。
  • 部分幼兒園被禁止「小學化」,沒想到家長卻這麼說…
    天呢,這可真是噩(驚)耗(喜)~~~小編萬萬沒想到的是,禁止幼兒園小學化,家長第一個不樂意了!這不,都要去起義退園了。群裡家長們更是議論紛紛,很多家長開始慌了,不教拼音了那孩子不就輸在起跑線上了?萬一小學老師講的不細緻,孩子跟不上,那不扯呢嘛!
  • 不準教「語數外」 江蘇擬立法禁止幼兒園「小學化」
    焦點一     孩子該玩遊戲,不該提前當小學生     [新政]幼兒園禁止教語數外,多開展遊戲活動     「徵求意見稿」中指出:學前教育機構應當堅持保育和教育並重,組織開展豐富多樣的遊戲活動,為學齡前兒童提供健康、多元的生活和活動環境,滿足學齡前兒童感知、體驗、探索需求,保護和培養學齡前兒童的興趣和自由想像力。
  • 幼兒園裡拼音、數字等,什麼也不教了,孩子還要上幼兒園嗎?
    前言我們都知道,現在國家不讓幼兒園「小學化」,不允許在幼兒園階段就學習小學的課程,例如漢語拼音、識字、計算、英語等小學的課程內容。一時間家長們一頭蒙,不學習這些,孩子去幼兒園幹嘛呢?難道天天在幼兒園裡做遊戲看動畫片兒嗎?不學習課程、不學習文化,小孩子還去需不需要去幼兒園呢?
  • 一年級語文老師哭訴:幼兒園不教拼音,你就放手孩子玩?別心大了
    但一些幼兒園違背幼兒身心發展規律和認知特點,提前教授小學內容、強化知識技能訓練,「小學化」傾向比較嚴重,這不僅剝奪了幼兒童年的快樂,更挫傷了幼兒的學習興趣,影響了身心健康發展。禁止「小學化」,堅持遊戲為基本活動,這又要求了咱們幼兒園老師真的不能教。教委一旦檢查發現所屬片區幼兒園教學存在「小學化」的現象,情形嚴重的會取消幼兒園的辦學資格的。
  • 教育部專項治理幼兒園「小學化」:禁止學前教拼音
    幼兒園不得以舉辦興趣班、特長班和實驗班為名進行各種提前學習和強化訓練活動,不得給幼兒布置家庭作業。2012年,教育部出臺《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提出幼兒園需防止和克服「小學化」傾向。2017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深化教育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要求加強科學保教,堅決糾正「小學化」傾向。
  • 幼兒園不教拼音和數學,為什麼還要讓孩子去幼兒園?
    好多家長在接孩子放學時會問孩子:「今天幼兒園教什麼?」「今天在幼兒園學會什麼了」「今天有沒有學習新東西啊?」……但孩子往往是一問三不知,不知道吃了什麼,也不知道學了什麼,只知道玩。爸爸媽媽就會很疑惑,整天上幼兒園,難道只是玩,什麼都不教,什麼也學到?
  • 教育部發文禁止幼兒園提前教拼音等課程
    王家娟近日在接受《法制日報》記者採訪時指出,受到超前教育的影響,幼兒園和小學的教學秩序被嚴重幹擾,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受到嚴重影響,必須加快學前教育立法的速度,用法律的武器來保護幼兒合法權益。擇校熱致幼兒園教育小學化「幼兒園總不能玩三年吧?再說了,現在的小朋友都特別聰明,早點學東西還有助於智力開發,關鍵是教什麼。」
  • 教育部:禁止幼兒園提前教拼音等課程
    近年來,我國幼兒園保育教育水平不斷提高,但一些幼兒園違背幼兒身心發展規律和認知特點,提前教授小學內容、強化知識技能訓練,「小學化」傾向比較嚴重。2012年,教育部出臺《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提出幼兒園需防止和克服「小學化」傾向。2017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深化教育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要求加強科學保教,堅決糾正「小學化」傾向。今年全國兩會上,教育部部長陳寶生提出,要綜合治理幼兒園小學化傾向,幼兒園的基本教學模式是遊戲模式,不是教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