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嗡嗡嗡嗡嗡······」,這兩天八卦新建的幼升小群可是相當熱鬧了,手機放在那,自己就轉圈圈
沉迷寫稿無法自拔的本小編,拿起手機一探究竟,為何我親愛的家長們如此活躍?原來是傳說很多幼兒園盡致學前教育。天呢,這可真是噩(驚)耗(喜)~~~
小編萬萬沒想到的是,禁止幼兒園小學化,家長第一個不樂意了!這不,都要去起義退園了。
群裡家長們更是議論紛紛,很多家長開始慌了,不教拼音了那孩子不就輸在起跑線上了?萬一小學老師講的不細緻,孩子跟不上,那不扯呢嘛!
當然,也有比較隨緣的家長。
其實,家長們也只是擔心孩子上了小學跟不上,更多的都是擔憂啊。
家長們意見不一,也有家長覺得幼兒園不教那不又要花錢去課外班了?!
看到這,您是不是也激惱了?想要表達自己的看法了?別急,先讓小編給你說一說到底是咋樣一回事。
早在今年3月16日,教育部長陳寶生就在答記者問中,明確提出:要綜合治理幼兒園小學化傾向,幼兒園的基本教學模式是遊戲模式,不是教學模式。
綜合治理小學化傾向,這個問題也是很大的事情。我們現在,有一些幼兒園老師是從小學老師轉過去的,沒有學過幼兒託育,把小學的教學方法帶過去了,一些家長希望孩子在幼兒園就能學一些小學的課程,所以,好多幼兒園有小學化傾向。
應當明確,幼兒園的基本教學模式是遊戲模式,不是教學模式。所以要綜合治理小學化傾向。
——教育部部長陳寶生
到了7月,教育部確實發了這樣一個文件,要求開展幼兒園「小學化」專項治理工作。
1.嚴禁教授小學課程內容。對於提前教授漢語拼音、識字、計算、英語等小學課程內容的,要堅決予以禁止。對於幼兒園布置幼兒完成小學內容家庭作業、組織小學內容有關考試測驗的,要堅決予以糾正。社會培訓機構也不得以學前班、幼小銜接等名義提前教授小學內容,各地要結合校外培訓機構治理予以規範。
2.糾正「小學化」教育方式。針對幼兒園不能堅持以遊戲為基本活動,脫離幼兒生活情景,以課堂集中授課方式為主組織安排一日活動;或以機械背誦、記憶、抄寫、計算等方式進行知識技能性強化訓練的行為,要堅決予以糾正。要引導幼兒園園長、教師及家長樹立科學育兒觀念,堅持以幼兒為本,尊重幼兒學習興趣和需求,以遊戲為基本活動,靈活運用集體、小組和個別活動等多種形式,合理安排和組織幼兒一日生活,促進幼兒在活動中通過親身體驗、直接感知、實踐操作進行自主遊戲和學習探究。
3. 整治「小學化」教育環境。對於未按規定創設多種活動區域(區角),未提供充足的玩教具、遊戲材料和圖書,缺乏激發幼兒探究興趣、強健體魄、自主遊戲的教育環境的,要調整幼兒園活動區域設置,合理利用室內外環境,創設開放的、多樣的區域活動空間,並配備必要的符合幼兒年齡特點的玩教具、遊戲材料、圖畫書;要充分利用本地生活和自然資源,遴選、開發、設計一批適宜幼兒的遊戲活動,豐富遊戲資源,滿足幼兒開展遊戲活動的基本需要。
4. 解決教師資質能力不合格問題。對於不具備幼兒園教師資格的,要督促其參加專業技能補償培訓並通過考試取得幼兒園教師資格證,仍不能取得教師資格的,要限期予以調整。對於不適應科學保教需要,習慣於「小學化」教學,不善於按照幼兒身心發展規律和特點組織開展遊戲活動的,要通過開展崗位適應性規範培訓,提高幼兒園教師科學保教能力。
5. 小學堅持零起點教學。對於小學起始年級未按國家課標規定實施零起點教學、壓縮課時、超前超標教學,以及在招生入學中面向幼兒組織小學內容的知識能力測試,或以幼兒參加有關競賽成績及證書作為招生依據的,要堅決糾正,並視具體情節追究校長和有關教師的責任,納入規範辦學誠信記錄。
看見沒,教育部和教育廳都發話了,長春部分幼兒園甚至已經開始執行了。也就是說,以後幼兒園你再「小學化」,就要整治的。
那什麼是幼兒園「小學化」?簡單說來,主要有以下表現三種表現:
1、教學內容的小學化:也就是各位家長說的提前學習拼音,除拼音之外還包括漢字、算數等知識。
2、教學形式小學化:教學形式上無限接近小學,採用口頭提問、聽寫一系列的形式,考察娃的知識掌握水平。
3、教學布置小學化:幼兒園完全按照小學教室的方式編排座位,前後比較擁擠,娃們自由的活動空間很少。
很多家長都希望孩子多學知識,但這樣做真的對嗎???小編給您分析分析。
從倫理角度看,娃們在幼兒園本來就是做遊戲的,如果不讓孩子玩,無異於剝奪童年,孩子就少了天真、爛漫和快樂。
從生理角度看,幼兒園小學化屬於過早、過度教育,這和使用童工一樣,都是摧殘兒童,大腦神經會自我保護,導致孩子對任何事都不感興趣。
從人格角度看,強迫幼兒去做小學生做的事情,會讓孩子對學習產生無能感和挫敗感。因為他發現太難了,總也學不好,就會喪失自信心,甚至種下厭學的種子,導致不良人格。
從興趣角度看,感興趣的東西不讓學,非要學認字、算術、拼音、外語等孩子不感興趣的,孩子會退縮、厭學甚至產生退學的念頭,從而扼殺了孩子的積極性。
從習慣角度看,強制灌輸,會導致消化不良。就像圖中的小女孩。消化不良是要鬧肚子的,就像很多地方的教育,不管孩子能不能理解,只是一個勁兒要求背誦,以為孩子能背下來就會了。
所以,對孩子的入學準備,不要搶跑,就像一場比賽,是有規則的,你要搶跑,一次警告,兩次直接出局。可是現在很多家長,總覺得孩子先學一些,將來上學會簡單一點。這其實是一種無知,操之過急反而會適得其反。
對於家長們的擔憂,小編自然也很懂,要是所有幼兒園都禁止小學化,大家也都不去上課外班,家長也都願意接收。說一千道一萬,就是不想自家孩子輸在起跑線~作為家長您怎麼看?來跳票表達心中的立場吧~~~
1、犯愁:現在每個年齡段孩子都在超前學習,不學上小學跟不上咋辦?還得出去上課外班。
2、支持:幼兒的興趣和習慣最重要,提前學習違背了孩子身心發展規律。
3、從眾心理:超前學習的社會風氣太嚴重了,只要有一個孩子學了,誰都不想讓自己孩子輸在起跑線。
芳馨/編輯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