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 幼兒園禁止「小學化」?談談我對教育新政的看法

2020-12-13 東西兒童教育

東西物語:

理想很美好,現實很殘酷

開學前,我身邊好幾個孩子馬上升大班的媽媽都在聊教育部新發的通知,這份《關於開展幼兒園「小學化」專項治理工作的通知》表示將嚴禁幼兒園教授小學內容,諸如拼音、識字、計算、英語等課程;嚴禁社會培訓機構以學前班、幼小銜接等名義提前教授小學內容……按照通知的說法,要在明年6月前完成全國範圍內的整改、督查工作。

媽媽們一片譁然、不知所措,這是要讓孩子敞開玩的節奏麼?

開學後,一看幼兒園的課程安排,心裡的石頭落了地。每天都有邏輯訓練和快樂閱讀課,你說不能教數學,那邏輯訓練不算違規嘛,你說不能教識字,讀讀繪本總沒錯。其實,大家心知肚明,所謂邏輯訓練就是數學的演化版,所謂快樂閱讀也少不了指讀識字。

至於培訓機構的學前班、幼小銜接班,依然是不愁生源,火爆得不行。

現實殘酷啊,一項初衷美好的政策,竟得不到家長支持,也得不到市場響應。

說它初衷美好,是因為我認同「慢慢來」對孩子成長的正面意義。但初衷美好不等於能落地,得不到支持和響應,是因為它實在不符合中國現階段的國情。

第一個問題就很嚴峻:

大家都在學,你學不學?

這就是個「劇場效應」,劇場裡,大家都在看戲。每個人都有座位,但只要有一個觀眾站起來看戲,管理員又沒盡到監督職責,最後全場觀眾就都會從坐著看戲變成站著看戲。

所有人付出了更多的成本,最後得到和原來一樣甚至更差的觀劇效果。悲劇的是,雖然大家都很累,卻不會有人坐下來。

同理,只要有少部分人開始拼,慢慢就會發展到更多人拼。雖然,大家知道這會增加每個人的成本(你看民辦學校的面試題,一年比一年難),無奈裹挾其中,想要抽身何其之難?畢竟,資源大到敢給孩子前程打包票的家長永遠都只是極少數。

坦言講,只要還在現行教育體系內,就不大可能躲開環境帶來的影響。

杭州某知名學校,數千名學生家長報名參加該校一年級新生預招錄考試

我的一個閨蜜,一直推崇愛和自由的教育方式。她家小孩幼兒園三年基本都是玩,沒有教識字,也不知道世界上有漢語拼音,數學6和9不太分得清,算是比較零基礎的小孩。

孩子去年上一年級,開學第一周就遭受了嚴重打擊。

語文課上,一天要學七八個拼音,因為不熟悉,今天學的第二天就忘了,老師晨誦抽讀,她是為數不多不能讀出來的孩子。

數學也一樣,大部分孩子入學前十以內加減法已經很溜了,只有她半天算不出來。

這也罷了。低年級的知識並不複雜,只要孩子有學習的主動性,迎頭趕上不是難事。

真正的問題是自信心受損。

閨蜜告訴我,當她聽孩子說被其它同學問「你怎麼這麼笨」時,整個人都不好了。人不在現場,依然能感受到孩子的傷心、屈辱。

第二個問題更難解:

大家拼命學,是因為優質教育資源太緊缺。

經典名著《1984》的作者奧威爾出生於1950年的英國,那時候,學校就已經是晉級上等社會階層的重要通道,在優質教育資源不夠充沛、社會財富的分配不夠公平時尤其如此。

奧威爾回憶當時社會流傳的前途觀:「大家普遍認為,除非你上了一個『好』公學(能歸在這一類的只有15所左右),否則,你的一輩子就完了。這是天經地義的事。」奧威爾就讀的學校收費昂貴,是當時的優質教育資源。學員家庭背景非富即貴,普通人的孩子想享受這樣的資源,只能經過嚴格選拔。

歷史總是相似的。

當中國家長也紛紛開始排隊等學位、拼資本爭學位,優質教育資源的緊缺性已彰然若顯。

資源緊缺,篩選機制就必然出現,而篩選的嚴苛程度與資源的緊缺程度呈正向關係。

千尋明年升小學,今年開始就有很多朋友給我傳授面試經驗。面試題看得我瞠目,類似奧數的思維題、百以內加減法、邏輯題、長故事複述、畫出心目中的小學……可謂面面俱到。

雖然,我打心裡覺得這些要求對不滿六歲的小朋友來說高了點,卻也能理解學校的做法。優質資源就那麼多,人人都想要,給誰呢?只好優中選優。

只有兩種情況下,你可以避開篩選。

一種是本身資源夠多,足夠支撐孩子各種道路慢慢嘗試;另一種是徹底佛系,隨遇而安,九年義務教育之後再說。

但誰都知道,這兩類小眾人群的佔比極少,大多數家長現狀是:既沒有足夠資源試錯,也不敢拿孩子前途開玩笑。

So,只要教育資源緊缺得不到改善、教育的公平性不能實現,幼兒園的「小學化」、學前班的遍地開花也就無可避免。

不得不承認,幼兒園「小學化」的確是需要解決的痛點,但它不是一個獨立的問題,而是諸多問題的折射。

只要高考的指揮棒還在,高中為高考服務,初中為高中服務,小學為初中服務,又怎能要求幼兒園不為小學服務?

牽一髮而動全身,根本的東西不解決,禁止這禁止那,並不能起到實質效果。

但話說回來,政策的出發點依然是好的,是為了幫家長和孩子們減負。

只不過,減負怎麼減,很難。

個人覺得,既然整體環境當下很難改變,減負就只能從自己做起:

一方面,我認知中真正有效的減負是教育技巧的升級。

千尋五歲前,都沒做過什麼刻意的知識輸入,除了在閱讀中培養習慣,就是在玩中拓展思維。我依然覺得,習慣和思維是最重要的,勝過具體知識的掌握,它們的效用將在三年級後得以充分體現。

不過,五歲後,就有現實目標了,迫在眉睫的面試和小學前的過渡銜接。想要實現這些目標,就不得不給孩子加擔子,這種情況下,怎麼減負?

既不想放棄現實目標,又不想讓孩子太沉重,這種想法倒逼我去探索教育方法的升級換代。

在實踐中,我發現,其實只要用對了方法,孩子接受度是很高的。

我用數學來舉例。

數學是很多家長頭疼的問題,因為它不像文字那麼生動形象,本質上是抽象的,孩子理解起來有難度,而且,大多數家長對於學前數學怎麼教,沒有一個整體系統的思路。

剛開始,我和大家一樣,經常陪孩子玩桌遊,重心放在邏輯思維能力培養上,可我發現,一旦觸及具體運算、數的關係等抽象數學,孩子就有畏難情緒。

為此,我開始研究可汗學院的學前數學課程,再結合自己製作的遊戲來實操,效果還不錯。

每一課我都做了教案,記錄孩子練習和專注情況,再根據她的反饋來不斷做調整。

前幾天,千尋的小夥伴來我家玩,兩個幾乎零基礎的孩子加入進來後竟全程注意力在線,吸收掌握程度出人意料的高,給了我莫大的信心。

又從逃媽處討來了美國小學生的數學練習冊借鑑,看了他們的練習冊,感觸更深。

你們看,說是練習冊,是不是更像一本手繪漫畫書?不論是活潑生動地圖畫還是一目了然的數軸表示法,都是孩子容易接受的方式。

面對這樣的練習冊,小朋友的負擔是不是就沒那麼重了呢?

所以啊,減負根本不是減掉孩子學知識的機會,而是減輕孩子學知識過程中的刻板和痛苦!

這個發現讓我欣喜,我決心繼續研究下去,想要做出一套系統、完善,關鍵是孩子接受度高的學前課程。

算是今年給自己定下的一個大目標吧,我會在這個過程中,將自己的所思所得分享給大家。不想破壞孩子天性,又想達成現實目標的「貪心」媽媽,我們一起努力!

不過,努力歸努力,我們還得學會「但行好事莫問前程」的心理減負。

外面的世界愈雞血,你愈要學會淡定,有自己理性的判斷,而不是人云亦云地衝上去。

我家小朋友明年也要參加各種面試。我不排斥篩選機制,但對待現實目標很慎重。在幼升小的銜接計劃裡,我不想那麼急。

於是乎,千尋同學的幼小銜接沒什麼雞血味,看起來,更像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光是心理建設,我們就做了足足兩個月。

對於結果,我和先生都沒那麼看重。跟千尋也講清楚了為什麼需要有篩選,又該用什麼心態面對篩選。盡人事就好,是我們一直提醒自己,也努力傳遞給她的原則。

最後,我想說,個體改變不了大環境,但個體能夠改變自己的小環境。從這個角度看,或許,提高教育技巧的同時心懷淡定,對我們以及我們的孩子來說,才是更有實操意義的減負吧!

相關焦點

  • 立法禁止幼兒園小學化,能讓幼兒園成功去小學化嗎?
    其中明確提到,幼兒園不得教授小學階段的教育內容,不得開展違背學前兒童身心發展規律的活動。幼兒園去小學化,教育部早有明確要求。早在2012年,教育部就曾下文要求規範辦園行為,防止和糾正「小學化」現象。此次在《學前教育法》立法中,將幼兒園去小學化,作為法律規定,這是為了進一步提升該規定的法律效力。但是,立法禁止幼兒園小學化,會讓幼兒園成功去小學化嗎?
  • 教育部專項治理幼兒園「小學化」:禁止學前教拼音
    教育部開展幼兒園「小學化」專項治理工作,禁教授識字、計算、英語等課程近年來,我國幼兒園保育教育水平不斷提高,但一些幼兒園違背幼兒身心發展規律和認知特點,提前教授小學內容、強化知識技能訓練,「小學化」傾向比較嚴重。
  • 幼兒園「去小學化」難在何處?
    但最終獲通過的《條例》中刪除了這些規定,僅規定幼兒園不得教授小學階段的教育內容,不得開展違背幼兒身心發展規律的活動。事實上,教育部過往8年在學前教育方面一直有投入關注。對比教育部曾多次下發的通知,《廣州市幼兒園條例》提交審議的一審稿關於禁止超前教育的部分並不超前。但在正式通過《條例》時刪除這一條,是耐人尋味的。
  • 國家禁止幼兒園小學化,那就讓孩子零基礎入學?
    關於幼兒園小學化的話題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物了;這幾年,關於「牛蛙」「雞娃」的話題也是屢屢見諸於眾多新聞和微信公眾號大咖的文章裡;那麼,國家禁止幼兒園小學化,是不是真的就在孩子上學前讓孩子「放飛自我」什麼也不用管了?
  • 幼兒園禁止小學化,如今那些小朋友怎麼樣了?
    教育局禁止幼兒園小學化,對於小朋友們來說可謂是一件好事! 學中玩,玩中學,小朋友們都不亦樂乎!幼兒園禁止小學化,但是小學又學的非常快! 一年級數學還好,語文拼音學得特別快,很多小朋友跟不上!這可急壞了不少家長。我女兒今年一年級,如今已經上課二十幾天了。 老師做了單元測試,全班四十幾個人,語文數學都是一百分的只有十八個,其中十八個據家長說,都是平時在家裡學過的!
  • 部分幼兒園被禁止「小學化」,沒想到家長卻這麼說…
    天呢,這可真是噩(驚)耗(喜)~~~小編萬萬沒想到的是,禁止幼兒園小學化,家長第一個不樂意了!這不,都要去起義退園了。想要表達自己的看法了?別急,先讓小編給你說一說到底是咋樣一回事。,明確提出:要綜合治理幼兒園小學化傾向,幼兒園的基本教學模式是遊戲模式,不是教學模式。
  • 幼兒園禁止小學化,小學進度太快,家長直呼:太難了
    家長們的意見2)幼兒園禁止小學化,小學入學考試怎麼辦?部分家長提出,現在很多小學需要考核合格才能入學,需要考核拼音、數學有些學校甚至還要考核英語,幼兒園禁止教授小學知識,怎麼通過小學的入學考核?3)幼兒園禁止小學化,意味著從學前教育就要報輔導班?
  • 幼兒園禁止小學化,小學進度太快,家長直呼:太難了
    家長們的意見2)幼兒園禁止小學化,小學入學考試怎麼辦?部分家長提出,現在很多小學需要考核合格才能入學,需要考核拼音、數學有些學校甚至還要考核英語,幼兒園禁止教授小學知識,怎麼通過小學的入學考核?3)幼兒園禁止小學化,意味著從學前教育就要報輔導班?
  • 第四題:幼兒園教育小學化怎麼看?
    例題1:幼兒園教育小學化,教背唐詩、算數,教育部門禁止幼兒園教授古詩詞,你怎麼看?解析:關鍵點1:幼兒園教育小學化;之所以會出現這種現象,是有多方面原因的,主觀上,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促進了這一現象的產生;客觀上,當前學生的競爭日益激烈,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成了社會的一種趨勢。
  • 不準教「語數外」 江蘇擬立法禁止幼兒園「小學化」
    焦點一     孩子該玩遊戲,不該提前當小學生     [新政]幼兒園禁止教語數外,多開展遊戲活動     「徵求意見稿」中指出:學前教育機構應當堅持保育和教育並重,組織開展豐富多樣的遊戲活動,為學齡前兒童提供健康、多元的生活和活動環境,滿足學齡前兒童感知、體驗、探索需求,保護和培養學齡前兒童的興趣和自由想像力。
  • 慧讀國際少兒英語:禁止幼兒園「小學化」!一刀切真的好嗎?
    眾人眾聲「囚徒困境」一個很有意思的詞,我想用來描述焦慮的家長們是再合適不過的了。必須承認的是,學前教育小學化,的確是我國幼兒園出現的重大問題,是我們整個教育體系裡要去面對的頑疾之一。但我們也要明白,「幼兒園小學化」的問題,並不是幼兒園的問題,甚至也不是小學的問題,而是中國教育體系問題的一種展現。
  • 江蘇嚴禁幼兒園「小學化」 不得教拼音漢字及算術-小學化 幼兒園...
    但今後,江蘇幼兒園課堂不得教拼音、漢字等內容了,孩子們在幼兒園內的「遊戲權」將得到保障。記者1月31日獲悉,江蘇省教育廳發出通知,要求江蘇各市的教育部門做好幼兒園「小學化」現象普查,對於存在「小學化」現象的幼兒園、舉辦招生選拔考試的小學要限期整改。
  • 廣東治理幼兒園"小學化" 禁止提前教授拼音計算英語
    廣東治理幼兒園"小學化" 禁止提前教授拼音計算英語金羊網  作者:孫唯、豈煥  2018-08-03 廣東下月起專項治理幼兒園「小學化」
  • 教育部新規:禁止幼兒園「小學化」,「超前教學」就是拔苗助長
    為了保證孩子的健康成長,教育部門也下發了禁令,禁止幼兒園「小學化」,提倡家長不要急於求成,拒絕「超前教育」。站在客觀的角度來說,幼兒園「小學化」真沒必要,如果孩子因為超前教育取得了一時的好成績,可是到了初中高中該怎麼辦呢?孩子每次都能超前教育領先同齡人嗎?
  • 教育部新規:禁止幼兒園「小學化」,「超前教學」就是拔苗助長!
    超前教育真的能讓孩子贏在起跑線嗎?答案是否定的,甚至可以說「超前教育」弊端多多;現在一些幼兒園或培訓機構打著「雙語教育」的幌子來招生;殊不知「超前教育」看起來很美。家長就想到了「超前教育」,讓孩子在幼兒園就學習小學的知識,等孩子上了小學後,有了超前教育,就可以領先同齡人。超前教育從短期表面上來看,孩子學到了很多知識,比同齡人優秀;但從往後的教育成長來看,影響非常大,就類似於「拔苗助長」,好心辦壞事。
  • 四川將開展幼兒園「小學化」治理 禁止提前教拼音英語
    四川將開展幼兒園「小學化」治理 禁止提前教拼音英語 然而,這些「小學化」現象卻違背了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偏離了幼兒教育的正確軌道,挫傷了幼兒的學習興趣,影響了身心健康發展。  日前,記者從四川省教育廳獲悉,為推進幼兒園科學保教,我省將開展幼兒園「小學化」專項治理。明確提出,禁止幼兒園提前教拼音等課程,以機械背誦、記憶、抄寫、計算等方式進行知識技能性強化訓練的行為,要堅決予以糾正。
  • 人民日報:禁止幼兒園教育「小學化」!孩子3-6歲應該學什麼?
    根據大數據調查:超前教育的弊端是非常多的,而且現在很多的幼兒園或者早教機構都打著「雙語教育」的標語,向家長們伸出了「魔爪」,但殊不知這些教育機構看起來很好,實際上卻不怎麼樣。「小學化」針對孩子超前教育,人民日報曾經報導過教育部門發出的《關於開展幼兒園「小學化」專項治理工作的通知》通知中明確提出:
  • 禁止幼兒「小學化」教育的規定,是否適合當今社會的發展需求?
    近日,「教育部辦公廳發布《開展幼兒園「小學化」專項治理工作的通知》,明確嚴禁幼兒園教授拼音、識字、計算等小學課程內容,社會機構也不得以「學前班」、「幼小銜接」等名義提前教授小學內容,糾正「小學化」教育環境。」
  • 重磅:教育部叫停幼兒園「小學化」!禁止教拼音、算術、英語……,你怎麼看?
    如今,很多幼兒園「小學化」教育傾向嚴重,這不僅剝奪了幼兒童年的快樂   地方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認真制定治理方案,明確工作要求,於2018年8月底前完成。       幼兒園、小學、培訓機構按要求進行自查,教育行政部門組織抽查和摸排,於2018年12月底完成。
  • 小學化是幼兒園的害群之馬
    日前,《廣州市幼兒園條例(草案)》提請廣州市第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九次會議進行一審。為實現「幼有優育」,《草案》一審稿明確禁止以任何形式的測試或考試進行幼兒園招生,禁止教授小學教育內容和其他超前教育或強化訓練,杜絕「小學化」傾向,否則將對幼兒園處以最高20萬元的罰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