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犯錯要怎麼道歉?父母間假客氣式道歉,只會輸掉孩子的人生

2020-10-28 群美育兒
  • 引言

在中國大部分家庭中,孩子如果被欺負了,犯錯的父母就會教孩子說句:「對不起!」

受欺負的家長肯定也就會說一句:「沒關係!」,彼此之間也就這麼算了

由於被欺負的一方輕而易舉的原諒,也讓一些犯錯的熊孩子變本加厲。

生活案例:前兩天在商場無意間看到兩個小朋友互相爭吵,事情是因為一個女孩正在遊樂場所玩旋轉木馬,但是一個小男孩跑過來一把推開女孩,女孩就哇哇哭起來。

馬上這兩個孩子的家長跑過來了解情況後,小男孩的媽媽就讓自己孩子跟小女孩說聲「對不起」,這男孩子氣鼓鼓的說了一句就跑開了,這個小女孩的媽媽笑著回答說,「沒關係,都是小孩子。」

可是一轉眼,這個小女孩去玩的時候,這個男孩子還是會跟她搶,不給她玩的機會,而且搶到以後還一臉得意的樣子,根本就沒覺得自己有什麼錯。

這樣的道歉處理結果,只是家長看著好像是圓滿結局了,其實根本就沒有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錯

女兒在學校接受同學道歉選擇原諒,沒想到一直受到同學的欺負!

生活案例:同事小劉從小教育孩子,不要跟別人斤斤計較,如果對方不小心做錯事說了對不起,自己就要原諒別人。

前些天,女兒回來跟小劉說,班上一個男同學故意撞了自己,老師知道以後讓男生跟她道歉,這男孩子說了對不起,小劉女兒覺得沒事了,就回了句沒關係,本以為事情就這麼結束了。

可是這個男孩子卻變得更加過分,不僅把小劉女兒的本子扔了,而且還在她的頭髮上粘口香糖,把墨水塗在她的校服上,但是每一次被老師發現後,這男生都會說對不起,可是說完還是會繼續欺負小劉的女兒。

過了很久,女兒終於忍不住了,她問小劉,為什麼自己要在被欺負後只能忍受,明明是那個男孩子做錯了,憑什麼要讓著他

小劉這個時候才醒悟過來,他後來對女兒說:以後不會再強求她必須原諒別人,如果對方是誠心道歉,你覺得可以原諒就接受他的道歉,如果你覺得他是故意的,給你帶來痛苦,你就不要輕易原諒他,要學會保護自己,維護自己的權利。

其實這些都是「中國式禮貌」帶來的弊端。

在家長看來,當別人說了對不起,自己就要說沒關係,否則會讓外人覺得沒素質的是自己,可是他們卻不知道這樣做,不僅傷害了自己的孩子,而且會導致犯錯的孩子根本意識不到自己錯在哪裡,還會讓他們誤以為原諒他們是讓著他,這樣就容易讓他們的行為變得更過分。

之前在撒貝寧的節目中,就有一個關於「孩子如果被人欺負,應該怎麼辦」的話題。

李玫瑾教授當時是這麼回答的:被欺負了就要打回去。

在她看來,父母要管好自己的孩子不要隨意欺負別人,這是家教問題,另外要鍛鍊孩子的體質,讓他們不容易被欺負,但是對於別人的再三欺負,就要勇敢的打回去,保護好自己

現在學校的暴力事件隨處可見,很多膽小怕事的孩子成為被欺負的對象,那些犯錯的孩子也是看中他們不敢還手,所以才會對他們大打出手,所以,教會孩子一味的忍讓,不僅不能讓事情得到妥善的解決,還會讓孩子更容易受到傷害。

孩子被欺負時,家長應該怎麼做?

  • (1)孩子在外被欺負後,家長首先要安慰孩子,詢問孩子是否受傷,千萬不要在沒有了解事情前因後果時,對孩子一通指責,這不僅會讓孩子更委屈,而且在以後遇到麻煩時他們也不會再主動告訴家長。

  • (2)在了解事情原委後,家長要和孩子一起分析到底是誰的錯,如果是自己的孩子錯了,家長要及時指出,告訴他們正確的做法應該是什麼。

如果是對方錯了,家長要先安撫孩子,如果是小事情,那就讓孩子原諒他們,如果是原則性的錯誤,父母要和對方的家長及時溝通,對犯錯的孩子進行正確的教育和引導,讓孩子能真正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並加以改正。

  • (3)父母不要隨便用武力解決問題,有些家長比較疼愛孩子,看到自己孩子被欺負就想著把對方打一頓,但是如果真的這樣做,那事情的後果只會越來越嚴重,而且孩子還會模仿大人處理方式的態度,孩子習慣使用暴力後,非常不利於孩子的成長。

  • 結語

當孩子被欺負後,家長不要想著萬事好商量的態度來解決問題,有些時候你以為自己的大度能讓別人誇讚自己教育有方,但是卻不知道一味的忍讓可能會成為一次次犯錯的理由,所以保護孩子最好的辦法是讓孩子變得堅不可摧!

更多您想知道的育兒母嬰知識、心理健康、成長發育都在這裡。關注@群美育兒,讓我們用最好的方式陪孩子長大!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家長犯錯要怎麼道歉?只會「吃飯式道歉」的父母,會輸掉孩子人生
    內容只有簡單兩句話:爸媽一般都怎麼道歉?——&34;犯錯是每個人都難免的,甚至常常因為自己的過錯,而觸及傷害到他人,但是換一種說法,也是每個人沉澱自己、提升自己的一個途徑,然後我們需要學會如何彌補和承擔後果。今天我們來談談家庭裡家長犯錯後傷害到孩子應該如何補救。
  • 家長犯錯要怎麼道歉?只會「吃飯式道歉」的家長,會輸掉孩子人生
    內容只有簡單兩句話:爸媽一般都怎麼道歉?——&34;犯錯是每個人都難免的,甚至常常因為自己的過錯,而觸及傷害到他人,但是換一種說法,也是每個人沉澱自己、提升自己的一個途徑,然後我們需要學會如何彌補和承擔後果。今天我們來談談家庭裡家長犯錯後傷害到孩子應該如何補救。
  • 中國式熊孩子:為什麼犯錯的是孩子,道歉的卻是父母,答案很扎心
    開心爸爸覺得,鐵路總公司應該出臺一項規定,如果是爸爸媽媽和孩子一起出門的話,一定要賣給他們連著的座位,否則的話,坐在中間那個乘客會很難過。不幸的是,開心爸爸買到的就是一個爸爸和一個孩子中間的位置。「爸爸,我們要去哪裡啊?」「爸爸,你怎麼不回答我啊?」……爸爸受不了了,閉上眼睛做睡著的樣子。孩子無所事事又開始亂跑,不停的跨越開心爸爸到他爸爸那裡去,順便把開心爸爸的鞋子踩得滿是腳印。
  • 父母做錯了,應該向孩子道歉嗎?
    果果不喜歡媽媽給自己買的新書,即每次在媽媽沒在,乾脆把這本書藏起來找不著,或是找學校布置的家庭作業太多,沒時間看為藉口,就是為了找到各種理由來逃避閱讀這本書籍,有一天,媽媽找不著那本書了,就開始責備起孩子,你怎麼弄?我花錢給你買的新書去哪了?
  • 媽媽,你必須給我道歉——父母向孩子道歉的藝術
    小編在驚嘆三歲兒童強烈的自尊心和原則感之餘,也不免思考「媽媽應該道歉嗎?」「媽媽該如何道歉?」。回顧整個事件,「媽媽」的出發點是好的——想要教導孩子愛護眼睛養成好習慣,但「媽媽」的教育方法卻一言難盡。而像「嫂子」這樣的父母廣泛地存在於我們身邊,他們是我們的父母,甚至是我們自己。記得看過一個街訪視頻,視頻中記者圍繞「父母會向你道歉嗎?」
  • 父母錯了也要勇敢向孩子道歉
    家長和孩子相處,應該是民主、平等的,不能擺家長架子。錯怪了孩子,就要主動道歉,而且態度要誠懇,不敷衍。有些家長認為這樣做會有失尊嚴,其實不然,孩子是明理的。父母向孩子認錯,給孩子樹立了有錯必改的榜樣,會使孩子由衷地敬佩父母的見識和修養,並學會勇敢地為自己的行為負責,讓孩子從小形成一種責任意識。同時,孩子也會更加信任父母,使一家人和睦相處,為孩子創造良好的成長環境。家長的威信不但不會降低,反而更高了。
  • 中國式家長,你欠孩子一個道歉
    孩子的努力換不回想要的東西,又回到了以前不用功的狀態。 面子有多重要 有些家長不願意跟孩子道歉,說拉不下臉,但面子是比事實還要重要的東西嗎?顯然不是,沒有人不會犯錯,承認錯誤是再稀鬆平常不過的一件事了,你會因為犯錯要向朋友同事道歉而拉不下臉嗎?
  • 為了面子,父母不肯和孩子服軟,學會道歉,才是親子間的相互成全
    此前,網絡上也有不少網友說過:「我爸媽不會覺得自己有錯,他們不可能會道歉的!」可見,現實生活中,不少父母是不會意識到自己有錯,哪怕知道,也不會覺得自己需要道歉。就像張姐一樣,將所有的過錯都推到兒子的頭上,認為作為成年人的自己,是不會犯錯的。那麼,父母們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思想呢?
  • 從來不會向孩子道歉,很不機智,會向孩子道歉的家長才是聰明家長
    朋友照例把自己的試卷給爸媽籤字,但是那次朋友的爸媽說了不太好聽的話,批評朋友怎麼怎麼不如隔壁家的孩子,怎麼怎麼給他們丟臉。聽到自己的父母貶低自己,朋友的心裡自然是很難受的。但這次不同的是,朋友萌生了想要努力拼一把,證明給父母自己能行的心。說幹就幹,朋友產生想法後果真努力了很久。而後面測驗的成績,就是給他的最好回報。
  • 一句「對不起」並不能解決問題,父母如何教孩子正確地道歉?
    孩子總會犯錯,當孩子犯錯時,父母如何引導教育孩子承認錯誤、吸取經驗、積極改正就顯得尤為重要。孩子不願意說對不起怎麼辦?孩子屢教屢犯怎麼辦?父母如何正確地教孩子道歉,讓孩子在小的時候就養成好的行為習慣?父母都會很注意孩子的教養,教導孩子懂禮貌,會道歉。
  • 小孩子打人拒絕道歉怎麼辦?父母逼著孩子道歉,暴露育兒常見誤區
    要知道孩子也是有面子和尊嚴的,雖然在外面犯了錯,父母讓孩子道歉、訓斥孩子,雖然是在教育孩子,何嘗不是因為孩子犯錯,丟了自己面子,才想教訓孩子的呢?父母這樣的做法,完全沒有顧及孩子的面子和尊嚴,這會讓孩子感覺丟臉,失去了尊嚴,即使孩子最終接受了教訓,道了歉,也不是真心實意的。
  • 憑什麼我要向孩子道歉?多少孩子,在等父母一句「對不起」
    很多父母都是這樣吧,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想問題,很難真正考慮到孩子的感受。但是孩子還是會記掛在心裡的,TA只是在等父母的一句「對不起」罷了。很多網友紛紛表示,這個會道歉的媽媽,將來的孩子長大一定是個懂得換位思考又理智的好孩子。
  • 孩子「犯錯」不承擔,父母「犯錯」不認錯,想讓孩子成才太難
    在面對孩子犯錯的時候,會選擇用特別簡單的粗暴模式去打罵孩子。而有的家長對於孩子太過於寵愛,會袒護孩子的一切,不讓孩子去承擔責任。這樣不僅不能引導孩子更正錯誤,還會讓孩子學會怯懦的處事方式。有的父母認為孩子是比較小的,就算是犯了什麼錯誤,父母只要幫他承擔下來就足夠了,把責任扛到自己的肩上,讓孩子不遭受困難。 但是父母好像忘了一件事情,長期對孩子姑息遷就,會讓孩子認為永遠都會有人幫忙收拾爛攤子。從而變得更加喜歡犯錯,犯得更多。
  • 你會跟自己的孩子道歉嗎?
    每個人都會犯錯,做父母的當然也不例外。父母做錯事後,能放下面子向自己的孩子認錯道歉,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呢?而在家庭生活中,父母對孩子認錯道歉更是少見!原因可能有很多,最常見的主要原因是覺得大人給小孩認錯道歉太丟臉啦!會失去大人的威嚴感,而且也沒有必要,因為就算不認錯,孩子也不能把我怎麼樣了!
  • 有多少父母欠孩子一句「道歉」這可能是孩子一生的等待
    一位20歲孩子的媽媽說,自己的父母總是在講道理,在告訴她應該怎麼做,即使狠狠地打完她,依然會告訴她,這是她的錯。她感覺自己在父母面前永遠是錯的,他們永遠是對的。所以自己當母親以來,她也從來不會對孩子道歉,這是不能觸碰的脆弱。以下這樣的對話是不是很熟悉?「媽媽,你能不能好好說話?」「我怎麼沒好好說了,之前好好說你聽了嗎?」於是,孩子收到的潛臺詞是:我不夠乖,所以活該被吼。
  • 孩子犯錯,家長只會「強硬」解決?聰明的父母懂得「軟硬兼施」
    孩子說:"我不——"我生氣地說:"你趕緊道歉,不然我就對你不客氣了啊!"最後,在我的強硬態度下,孩子終於向道歉了。在成長路上,孩子就避免不了犯錯。孩子犯錯時,父母的態度很重要,父母的態度決定了孩子能否正確意識到自己的錯誤,能否建立起正確的是非觀。
  • 父母不知道怎麼給孩子道歉?「last原則」:4步緩解親子關係
    雖說孩子的心智比較不成熟,經常會出現一些錯誤的舉動,但絕大多數家長其實也是第一次為人父母,有時候也難免會作出錯誤決策,導致孩子的身心受到傷害。然而,面對自己的錯誤,孩子能夠做到坦然承認並致歉,但是很多家長卻做不到這一點。這種行為對於孩子的影響是非常不好的。
  • 父母做錯了,卻不知如何道歉?向孩子道歉的「正確」步驟
    雖然爸爸媽媽打過我,他們也不是很會教育孩子的人,但我還是能感受到他們對我的愛。他們就在那樣的環境裡長大,他們並不懂得怎樣去教育一個孩子。他們的爸爸媽媽怎麼對他們,他們就學著怎麼對我。有時我能感覺到,他們對我充滿了愧疚,但是他們也不知道怎麼去愛我。」我想,有這樣懂事的孩子,是她的父母的幸運。但是,這樣的「懂事」,也是在她漸漸長大,見到更大的世界,有了更多的人生經歷之後,才和父母之間達成的互相諒解。
  • 家長犯錯後,請主動給孩子道歉
    這引發了我的思考,當你無意中冒犯了孩子時,有勇氣去做那個道歉的人嗎?為什麼要說勇氣呢?因為,向孩子低頭真的是需要勇氣撕下面子。這個時候,不必要去強調誰對誰錯,尊重彼此的差異就可以了。女兒也明確表示,看電影的時候,不要打擾她,這也是她的邊界。你可以不理解,但你必須尊重。良好的關係始於尊重。主動道歉,意味著對孩子的尊重,有助於培養孩子的自尊感與自愛。自尊感無疑會增強孩子的心理能量,增加孩子的內心力量感。
  • 學會跟孩子道歉的勇氣
    作為家長的我們,總是教育孩子在犯錯時要及時道歉,是人就會犯錯,那我們對孩子犯錯時,有多少家長能向孩子真誠的道歉呢?相信很多家長都會礙於面子,對自己的錯誤不承認或是一筆帶過。然而犯錯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會認錯、不敢認錯。其實有效的認錯方式很簡單,言傳身教勝於口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