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茶鎮裡的古今對話:且以新火試古茶

2020-12-17 陝西法制網

「閩海迢迢道路難,西人誰識小龍團。向來只說官茶暖,消得山泉沁骨寒。」

1768年,紀曉嵐因鹽政虧空案被乾隆皇帝發配到新疆迪化(今烏魯木齊)。邊遠之地,他鬱結難舒,唯有喝茶寫詩,聊以自慰。這首詩記錄的就是他飲用茯茶的感受。想來那一杯暖茶下肚,這位大才子必是通體舒泰,一掃胸中塊壘。

琴棋書畫詩酒茶,茶歷來被人們視為生活的享受、健康的良藥、文明的象徵。伴著絲路駝鈴,茯茶從涇陽出發,一路向西,以顯赫的「官茶」「貢茶」身份成為以茶易馬的重要戰略物資,在中華文明發展進程中佔據著重要一席。

「自古嶺北不植茶,唯有涇陽出茯茶。」這個不產茶的地方,卻有著悠長的制茶史。幾度興衰,弦歌不輟,沐浴著新時代的晨光,涇陽茯磚茶正在續寫新的榮光。

茯茶鎮已被評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和國家美麗宜居示範村鎮。

道通天下的「和平使者」

12月7日,在西鹹新區涇河新城茯茶鎮中國茯茶文化博物館裡,遊人在清代的茶梆、茶鬥前駐足凝思,想要從這些老物件中解讀茯茶聲名遠播的密碼。

這套保存完整的制茶工具是百年老字號裕興重第六代傳承人、陝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散茯茶製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羅榮利家祖傳的寶貝。這些工具早已失去了使用價值,卻依然在向人們訴說著涇陽茯茶的輝煌歷史。

一方水土孕育一方物寶天華。茯茶的興起,離不開涇陽的水。

站在涇河渡口眺望,船隻往來穿梭,從湖南安化遠道而來的黑毛茶剛經渭河抵達這裡。在這裡,茶葉經過進一步加工,將以一種全新的面貌走向世界。

涇陽一帶成為南茶西運加工轉運的集散地始於中唐,興於宋,盛於明清時期。在茶香氤氳的悠長歲月裡,茶葉加工工藝不斷得到改進。明朝時期,茶商往來奔波,大件散裝茯茶不易運輸,加之政府管控趨緊,為了減少體積,謀求更大利潤,涇陽茶商摸索出一套複雜而完整的制磚茶工藝,「涇陽茯磚茶」逐漸名噪天下。

相傳,在卸船時茶包不慎掉入河中,撈起晾曬後入庫。數月後準備起運時人們發現茶葉上長有許多小黃點,於是茶商將之賤賣到蘭州。這種「黴變」的茶葉竟受到牧民的喜愛。偶然發酵形成的金花給茯茶增添了幾分神秘色彩。

北宋詩人蘇軾有詩云:「從來佳茗似佳人。」千百年來,涇陽茯茶亦如此。生長在深山密林中的草木被百姓採摘,跋山涉水而來,在涇陽制茶師傅的蒸搓捶打下,自然天性被規訓,再在沸水中轉化,成就醇厚甘美的琥珀色液體,其香氣不絕、韻味無窮。尤其是發花後的茯茶,更添了一分菌花香,滋味醇厚悠長,茶湯橙紅明亮。其香如酒,年代越久香味越濃。

遊牧民族由於飲食結構多肉食、奶酪,茯茶可消食解膩,古代西北地區遊牧民族生活逐漸形成「寧可三日無糧,不可一日無茶」的習慣,對茯茶的依賴和喜愛與日俱增。明清時期,茯茶已遠銷40多個國家。

開在茯茶鎮駱駝巷口的百年老字號裕興重的茯茶直營店。

金花香引世人競折腰

明清之際,陝商以「駿馬快刀英雄膽,幹肉水囊老羊皮」的英武形象闖蕩四方,在西北、西南邊茶貿易史上寫下了波瀾壯闊的史詩篇章。

在中國茯茶文化博物館裡,一張關於「茶背子」的黑白老照片格外打動人。

陝康藏茶馬古道是陝西商人主要的貿易線路。高山巨川崎嶇難行,茶號常常僱用「茶背子」沿茶馬古道背運茶磚。「茶背子」要身負100多斤茶葉,步行10餘天,到達康定,每年死傷不計其數。正是因為這種「忠義仁勇」的精神,造就了陝商「天下第一商幫」的輝煌。

隨著茯茶暢銷,涇陽成為「商賈輻輳之區」,湧現出裕興重、昌盛店、元順店等著名茶號。

「《涇陽縣誌》記載,我愛人的曾祖父鄧鑑堂是涇陽大戶吳家所開茶號裕興重的領東掌柜。」羅榮利說,2017年熱播的電視劇《那年花開月正圓》中吳家的茶號原型就是裕興重。

民國時期,裕興重茶莊理事長鄧鑑堂為涇陽縣商會會長,曾多次資助糧餉支持民主革命,深受于右任稱讚。為此,于右任揮毫題寫了「安國茶」,對涇陽茯茶界為民主革命的貢獻表示肯定。

「我一直想講一個茯茶故事,今年終於圓夢了。」陝西省作協副主席、西鹹新區作協主席王海說,2017年,他一一走訪涇陽茯茶企業、復興茯茶的「縣前八老」,聽了一年有關茯茶的故事才動筆。幾經打磨,王海的第六部長篇小說《金花》於今年7月正式推出。

發酵後的茯茶滿身盡帶「黃金甲」。

在顯微鏡下,這些像黴點一樣的物質呈金色球狀顆粒,如同金花璀璨奪目。在王海筆下,名為金花的女主人公以柔弱雙肩擔起家族產業振興重任。

「寫茯茶的作品很多,我只圍繞四個字,『誠信』『精神』。」王海認為,一個不產茶的小縣城,卻成了茶的集散地,還把茶推向西域和國外,這本身就是一個奇蹟。這個奇蹟是由秦人寫就的,是陝商精神的體現。

涇陽茯茶產業的發展並不是一帆風順。1958年,由於運輸成本較高,政府決定將茯茶加工產業轉移至湖南安化。熱鬧了千年的涇陽茯茶自此陷入沉寂。

茶藝師王萍萍正在用放大鏡觀賞金花菌。

絲路之茶續寫新傳奇

12月7日,雪花紛飛,在陝西北極宮茶業有限公司裡劉翔正以金花茯茶會友,「紅泥小火爐」的愜意和雅致讓賓主盡歡。

隨著科技發展,金花的秘密被破解。7年前,劉翔查閱了我國第一位研究茯茶的科學家方心芳院士的手稿。方心芳研究確定了茯磚茶中常見菌種的類別和生長特性,並給出了控制和抑制雜菌的方法,「冠突散囊菌」的獨特功效以科學的方式進入人們視野。

劉翔介紹金花衍生產品。

劉翔以此為契機開啟他的「茯茶人生」。他提出了微生物控制工程茯茶製作技術,從菌種、生長、發酵、代謝、微空間5個節點實現對金花生長過程的精準控制,茯茶製作邁入機械化時代。

「現在,金花已經開遍6大茶系,無論什麼尺寸,我都能讓它滿身盡帶『黃金甲』。」劉翔說,現在他們已研發生產出人參、酒等4類15種金花衍生產品。

茯茶這塊古老的「金字招牌」逐漸贏得更多擁躉。在7月9日舉辦的一場陝西農特產品的直播活動中,經主播薇婭介紹,涇陽縣裕興重茯磚茶業有限公司所生產的茯茶上架30秒銷售額就突破100萬元,「百年傳承」單品搜索超10萬次。

如今,茯茶鎮駱駝巷口,昔日駝隊嘶鳴不再,而裕興重茯茶直營店裡卻人聲鼎沸。2015年,西鹹新區涇河新城打造的茯茶鎮正式對外開放。在這裡,遊客在品茶之餘,還可以親手用傳統制茶工具製作茯茶,全面感知茯茶文化。

茯茶鎮現已聚集茯茶生產銷售企業43家,被評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和國家美麗宜居示範村鎮,未來將會成為集茯茶生產加工、批發零售、科研創新、文化創意、生態農業、休閒度假等功能於一身的茶文化旅遊小鎮。5年來,約有300名青年從全國各地返鄉創業就業,帶動當地3000多名群眾實現就業。

乘著「一帶一路」的東風,茯茶鎮正在攜手企業,積極探索「走出去」路徑,讓茯茶香飄萬裡。(記者 侯燕妮 文/圖)

在茯茶鎮的茶店裡,遊人可以邊品茶邊了解茯茶文化,享受慢時光。

記者手記

TEA

茶是一種奇妙的存在。

看似乾枯蜷縮的一團或者一縷,放入水中,那葉片便很快舒展開來,綻放出翠綠,在杯中翩翩地躍動,以這躍動,將綠意充盈於整個杯中。

茶樹是四季常青的。無論是在徐徐拂過的暖風中,還是在凜凜呼嘯的寒風中,無論是接受霏霏細雨的滋潤,還是面對滂沱大雨的衝擊,無論是春意融融還是烈日炎炎,它總是那麼綠著,綠得透徹,綠得從容,不見葉片凋零,不見枝幹萎縮。即使葉片飄落,也是通綠通綠地融入在泥土裡,不似大多的樹木,葉片枯黃黯淡地告別枝頭。

這綠,是一種信念,是一種意志,是內心頑強的堅守。這信念、意志與堅守,成就了茶樹的品質與蘊涵,也醞釀了它的寂寞與痛苦。

因這綠,在夏天,茶樹被埋沒在漫山遍野的綠裡,隱身於其他的樹木與花草裡。因這綠,在冬天,茶樹成為漫山遍野裡突兀顯現的一個,更顯孤獨與悽冷。

我常常想,它是沉浸於美妙的夢中,還是在四季交替的變幻中帶給這世界一個美妙的夢?它是無感於寒來暑往的外界變化,還是在外界萬千的變化中執著於自己的信念與堅守?

在經歷了火的灼熱後,它褪去了翠綠,痛苦地蜷縮成一團,黯淡地枯萎成一縷,不復有生機,仿佛只剩下乾枯的軀殼,虛無地存在著。

當葉片在水的浸潤下緩緩舒展,一個新鮮的生命便綻放了,茶又呈現出它的翠綠來,散發出淡淡卻悠遠綿長的香味,這香味不媚不俗,透透的純純的,直直浸入肺腑之中,讓人通體舒暢與愉悅。這是茶把它的生命融入新的生命了。

品茶,品的是茶的味道,更是茶的韻味,茶的靈魂,以這韻這魂來淨化自己。

在茶的醇香中,我品出淡淡的苦澀。是它在生長中,在展現永不更易的翠綠時,深埋在心底的苦澀嗎?是它在遭受烈火炙烤中,內心流溢的掙扎與痛苦凝結的苦澀嗎?是悽風苦雨滲入它體內化為的苦澀嗎?是寂靜的夜裡,星星和月亮的淚水在它的葉片上滲入的苦澀嗎?

茶樹是孤獨的。或生長在陡峭的山坡上,或生長在群山環繞的溝壑間,隔絕了外界的喧囂紛擾。沒有奇特的形狀,沒有高大的身材,沒有絢麗的色彩,默默地沐浴著陽光雨露,默默地從泥土和石縫裡吸收著營養。

在霏霏細雨中,我漫步於一片茶園,漫山遍野的樹木生長得正旺,茶園被淹沒在一片碧綠之中。我聽到四周滿漾著窸窸窣窣的聲音,輕微卻又密集。我不知道,這是雨絲在茶樹上划過的聲響,還是茶樹在雨絲中輕吟低唱。在這聲音中,我聽到蕭瑟、煩悶混雜著快樂與期冀。

在這深山之中,在空曠與寂寥中,這吟唱,山聽不懂,樹聽不懂,河聽不懂,茶樹是在為自己吟唱。於這吟唱中,消釋著內心淤積的苦痛;於這吟唱中,讓信念在一次次支離破碎後重新生長;於這吟唱中,保持靈魂的純淨與安靜。

立於茶樹間,我願化身為一株茶樹,在絲絲細雨中,在微微輕風中,和它們一起吟唱,用這吟唱驅散陰霾,用這吟唱喚醒太陽。

在這大山間,我願化身為一株茶樹,仰望空曠與遼遠的天空,俯視沉寂的土地與河流。我不羨慕樹木的挺拔與高大,也不羨慕小草的安逸與閒適,我唯一的期望,就是把自己的靈魂,把自己的希望,把自己的鮮血,輸送到葉脈中,輸送到土地裡。

陽春三月,當和煦的暖風吹拂,當燦燦的陽光潑灑,一片片的新葉便從茶樹的枝葉間萌發,嫩嫩的,翠翠的,茶園便氤氳在恬淡的幽香裡。

茶園的四周,百花盛開,五彩繽紛,散發著濃烈的花香。茶的幽香並沒有被這花香淹沒,而是穿透花香,清晰地浸入心脾。茶香雖淡,但是悠遠、深邃、獨特、高潔而動人心魄。因這香,茶樹在萬木之中成為一個純粹而卓越的存在。因這香,茶註定要經受炭火的炙烤,沸水的滾燙;因這香,茶能夠在褪去生機與色彩之後,實現蛻變與涅槃。

花香濃鬱,但隨著花的枯萎轉瞬即逝;茶香清淡,但持之長久,常年縈繞。花色豔麗,但經不住些許雨打風吹破敗零落;茶色單純,但在驚雷閃電疾風驟雨中處之泰然,經久不衰。

在赤日炎炎中,我漫步於一片茶園。在豔陽的炙烤下,茶樹的葉片愈發鮮明透綠,似乎將陽光的熾熱聚斂吸收,有風經過時,枝葉間便傳出陣陣的清涼。在盛夏的燥熱中,茶園成為清新涼爽的一隅。

茶樹是開花的。當瑟瑟的寒風到來,當別的花早已化為泥土,一朵朵小白花便從茶樹的枝幹上綻放。茶樹的花是小巧的,潔白的,遠遠望去,猶如點點積雪。茶樹的綠,是初冬季節荒涼的山谷中唯一的綠,茶樹的花,是在蕭索與肅殺中唯一卓然的開放。

茶樹的碧綠與潔白,為冬季的荒山野嶺點綴了生機與活力。在冰封路絕的境域,這碧綠、這潔白,被遠遠地阻隔於人們的視線之外了。因行潔所以孤單,因自好所以孑立。

不因四野荒涼而凋敝,不因晝夜更替而斂容,不因無人問津而自艾,茶樹是在為這天地間增添一縷鮮活,還是在默默中獨守一份純淨?我總覺得,在默然與純淨之中,它的根脈深處一定激蕩著一股暖流,飽含著期待與希望,是這暖流讓它四季常青,是這期待與希望讓它在嫋嫋茫茫的霧盤雲繞中堅守著內心的純淨。

茶樹是樹,卻沒有樹的高大與威儀,只是那麼毫不起眼地生長著,甚至被萋萋荒草淹沒著。樹木可以壓住它的枝,荒草可以遮蔽它的葉,但它仍在樹叢與荒草中卓然地存在。當樹叢枝禿葉落,當荒草枯乾蜷縮,它便顯出它純淨的綠來,儘管這綠不為人知,儘管這綠冷清孤單。

茶是最有底蘊的飲品,越是最後,越能嗅出它的香,品出它的味來。(張斌峰)

來源:陝西日報

來源: 陝西日報

作者/來源:光明網

內容如有不妥,請點擊頭像-私信聯繫小編修改或刪除

相關焦點

  • 中國茯茶之都:一壺古茶烹出絲路「金花」
    (3月29日攝)「自古嶺北不植茶,唯有涇陽出磚茶」,歷史上石新順的家鄉並非是茶葉的主產區,卻是中國茯茶的加工發源地和古絲路「茶馬互市」的主要通道。官茶到涇陽後,被製成茯磚茶,沿絲路銷往西北地區和中亞各國,成為古絲路上的重要商貿品,也是中國邊疆少數民族一直以來的生活必需品。
  • 全國唯一茯茶博物館 展現涇陽茯茶千年文化…
    中國茯茶源起涇陽,1000餘年前,溯涇河北上西行,歷經萬裡到達羅馬,這塊絲綢之路上的神秘之茶遠銷西北、中亞及歐洲。「寧可三日無糧,不可一日無茶」,製作工藝極高的涇陽茯茶可消食解膩,也由此延續千年。
  • 2018深圳茶博會 | 北茶南下,墨君茯茶引爆鵬城
    金葉茯茶有限公司攜墨君茯茶品牌參展與茶友共同品味涇陽茯茶的茯香茶韻共度清涼一夏此次墨君茯茶進駐深圳茶博會,得到了眾多專家和同行的一致認可。四天的時間裡,墨君茯茶展館內,茶好似人潮,客似雲來,濟濟一堂,茯茶飄香鵬城。墨君茯茶的工作人員與現場的茶友們進行交流,向大家推薦科普關於茯茶的知識。茯茶是農牧民族不可缺少的「生命之飲」和古絲綢之路上的神秘之茶,其歷史和文化悠久。而廣東人愛喝茶、會喝茶,茶文化底蘊深厚,兩者的相遇是一種緣分。
  • 一人一茶一心境!飲茯茶,感人生!——「涇百茯」茯磚茶!
    我們常說:「茶如人生,人生如茶。」人生就是在品茶中思索,在品茶中感悟,在品茶中成長,茶樹用自己的微薄力量長出了嫩綠的茶葉,在嫩葉剛剛被第一縷陽光喚醒,就被採茶人採下,在經歷 了挑選加工之後,成就了不同的茶,茶的一生雖然不完美,但卻很完整。
  • 國館寶藏攜手湘益茯茶,共同開啟茯茶發展新道路
    茶,是中華民族的舉國之飲。其中深受中國邊疆少數民族同胞喜愛的茯茶,同樣逐漸走入到更廣大的愛茶人群中。據了解,中國茯茶馳名品牌,湖南省益陽茶廠有限公司是邊銷茶總量最多的茶企,佔全國1/4總銷量、湖南省的60%。益陽茶廠一直在絲綢之路、茶馬古道上扮演著茶品傳播、茶文化傳承的重要角色,充當中國茶道精神傳播的使者。
  • 《話說茯茶》涇陽茯茶為何遷徙到湖南
    在新中國成立之前,陝西省涇陽縣從事茯茶生產的工人數量超過萬人,直到1958年之前,涇陽茯茶產業一直都比較繁榮,但由於陝西加工茯磚茶的原料主要來源於湖南安化等地,運輸成本較大,政府於是決定將公私合營的陝西鹹陽人民茯茶廠逐步關閉,將茯茶加工產業的重點逐漸轉移至湖南安化。
  • 超詳細的茯茶入門知識,新手必讀,看完記得轉發收藏
    因其是在夏季伏天加工製作,其香氣和作用又類似茯苓,且蒸壓後的外形成磚狀,故稱為「茯磚茶」。涇陽茯磚茶又稱「封子茶」,「涇陽磚」,是再加工茶類中黑茶緊壓茶的一種。與綠茶的不發酵特性不同,茯茶是一種後發酵茶,因此也造就了有著和綠茶截然不同的特性,其基本品質特徵就是茶性溫和。因此,茯茶對身體體質沒有什麼要求,不同的年齡階段都可以喝,都適合喝。
  • 只爭朝夕看西安|全域旅遊創就業 茶馬古道茯茶鎮的今世繁華
    西安網訊(記者: 黃敏)茯茶為什麼叫茯茶?茯茶有著怎樣的前世今生?茯茶金花又是什麼?今天(7月17日),「只爭朝夕 看西安」2020全國媒體大型主題採訪活動採訪團一行來到了西鹹新區涇河新城茯茶鎮。茯茶鎮位於西鹹新區涇河新城茶馬大道與高涇大道交叉處,佔地約2.45平方公裡,茯茶鎮項目自2015年8月對外開放以來,憑藉其厚重的文化底蘊和特色鮮明的產業布局,在助推涇河新城全域旅遊,帶動當地群眾創業就業、致富增收,推動茯茶產業快速發展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成績,迅速成為發展特色小鎮的一面旗幟。
  • 「茶博士」胡歆將陝味兒茯茶推向國際
    來自江西的「80後」博士胡歆,帶領團隊通過研究推動茯茶生產技藝的標準化和工業化,為陝西茯茶產業發展做出貢獻,同時也鼓了我省茶農的「錢袋子」。 從古法製作向智能化轉變的創新 來到陝西從事茯茶工作以來,胡歆研究茯茶、探索茯茶、創新茯茶,深耕十年,他從理學博士變成了大家眼中年輕的「茶博士」,先後獲得2016年度「陝西省青年科技新星」、第十二屆陝西青年科技獎、第五屆中國茶葉學會青年科技獎等多項榮譽。
  • 當「茶博士」遇到600年的陝西茯茶……
    說起陝西的茶葉,茯茶一定是最具代表性的產品之一。 茯茶,屬六大茶類中的黑茶中特色產品,是後發酵茶,也是全發酵茶。原本是西北,哈薩克,蒙古等遊牧民族地區特需商品。因在伏天加工,故稱伏茶。
  • 國館寶藏與益陽茶廠籤訂戰略合作協議 開啟茯茶新發展
    (原標題:國館寶藏與益陽茶廠籤訂戰略合作協議 開啟茯茶新發展) 為了更好地弘揚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茯茶文化
  • 滿金花黑茶和|茯茶的收藏價值
    近幾年,茯茶在眾多茶類中宛如「黑馬」,異軍突起,被譽為能喝的古董和極具升值潛力的藏品,成為收藏新貴,廣受茶葉收藏家和普通消費者追捧。好的茯茶陳化空間幾乎無可限量。茯茶的收藏價值究竟有多高?茯茶的核心工藝是渥堆發酵,加工初期進行的進行的殺青或炒青,可以鈍化茶葉中的多酚氧化酶,中期進行的渥堆發酵,使微生物產生的氧化酶與茶多酚發生氧化反應,呈現出茯茶獨特的色感和味感。
  • ​一杯茯茶清涼一座山城,愛心茯茶在泰順縣城全面鋪開!
    ​一杯茯茶清涼一座山城,愛心茯茶在泰順縣城全面鋪開!近日,由泰順縣文明指導中心、泰順縣壹家人公益聯合會、浙江酷美路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泰順縣交通安全協會聯合開展的愛心茯茶項目,在縣城鋪設15個愛心茯茶點。
  • 為學金花茯茶製作工藝 國外有人出價上億美元
    不過,在這部電視劇中,泡了水的茯茶磚,一夜之間就變得口味更加醇正,成了「金花茯茶」的這個橋段,符合「金花茯茶」的來歷及其生產規律嗎?泡了水的茯茶果真更好喝?劇中,為何那些重要的茯茶客商,多是來自牧區?茯茶在歷史上承擔著怎樣的角色?這些,你都了解嗎?
  • 你知道茯茶最早出現在什麼時候嗎?
    但是,真正有了「茯磚茶」這個正式名字,還是在1368年,即明朝初期,至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以「茯磚茶」冠名,主要原因是在明朝初年,朝廷在陝西設立了「茶馬司」,官文上必須用統一的文字,所以就將以做茶於三伏天命名的「伏茶」,以煮茶大鐵壺命名的「壺茶」,以及茶原料來源於湖南、湖北命名的「湖茶」,幾個同音和近音字,統一為「茯茶」。
  • 以品牌建設為引領切實提升茯茶產業發展
    為此,我市成立茯茶產業辦公室,制定了《鹹陽市茯茶產業發展規劃(2013-2017)》,圍繞「傳承歷史文化,復興茯茶產業」的思路,積極挖掘和傳承茯茶歷史文化,堅持規劃引領,強化服務支持,壯大龍頭企業,打造特色品牌,使茯茶產業重新煥發生機。
  • 《話說茯茶》茯茶中的黃酮可降低血液粘稠度
    然而,茯茶在發酵過程中,除了將茶葉中部分物質轉換為「茶黃素」,增加類黃酮量以外,金花菌在生長成熟的後期,更會代謝出大量的真菌類黃酮,甚至可讓茶葉「滿身盡帶黃金甲」。所以,「滿身盡帶黃金甲」的金花茂盛的茯茶,其黃酮類物質的含量,足以超出其他食材。防止動脈粥樣硬化,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這與每個人的日常生活的細節密切相關。
  • 來中國茯茶文化博物館,有好茶也有故事
    茶葉的售賣需要票引或茶引,商人憑藉茶馬司發放的茶引和票引提茶,買茶,賣茶。 涇陽茯磚茶正是歷史上歷朝各代用於「茶馬交易」的主要茶品,茯茶的興盛也造就了陝商的財富傳奇和品牌形象。
  • 陝西名品展精彩紛呈 茯茶推介拍賣會高科技引人流連
    11月11日下午2時許,第八屆陝粵港澳經濟合作活動周陝西名品展舉行涇陽茯茶推介會,以茯茶做「媒」讓廣州市民戀上陝味。陝西省商務廳流通業發展處處長段永安以及副處長王夢州、西安市商務局市場體系建設處副處長段振宇、陝西省西鹹新區涇河新城茯茶辦公室副主任阮軍等出席推介會。  「古絲綢之路貿易交流主要有四類商品,分別是絲綢、瓷器、食鹽以及茶葉,其中茶葉就是涇陽茯茶。」
  • 「做強茯茶產業鏈」主題論壇在西鹹新區舉行
    陝西省茶業協會副秘書長郭建軍談到茯茶的產業發展具有未來更大的市場空間,歷史的機遇和發展都賦予 茯茶發展的無限可能,涇陽的茯茶企業應該團結一心,攜手共進。同時參加論壇還有《茯茶之歌》作曲夏正華、原唱王紅梅,陝北民歌藝術團總經理劉德明,鹹陽市突出貢 獻專家焦志學以及陝西省茶葉協會、涇河新城茯茶辦相關領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