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茯茶
茯茶(一般指涇陽茯磚茶,地方名茶),陝西省涇陽縣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因其是在夏季伏天加工製作,其香氣和作用又類似茯苓,且蒸壓後的外形成磚狀,故稱為「茯磚茶」。涇陽茯磚茶又稱「封子茶」,「涇陽磚」,是再加工茶類中黑茶緊壓茶的一種。
與綠茶的不發酵特性不同,茯茶是一種後發酵茶,因此也造就了有著和綠茶截然不同的特性,其基本品質特徵就是茶性溫和。因此,茯茶對身體體質沒有什麼要求,不同的年齡階段都可以喝,都適合喝。
從漢代起,陝西關中地區的涇陽就是川茶、湖茶銷往西北牧區及絲綢之路上的茶葉集散地和中轉站。北宋年間,機緣巧合,運輸途中意外發酵,普通散裝茶經發酵加工後製成的茯茶在涇陽問世。
隨著茯茶銷量的不斷增加,為了解決茶葉西去運輸問題,茶商設法改進茶葉包裝,壓縮茶葉體積,開始製作手築磚茶,大約在明洪武元年(1368年),涇陽誕生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塊茯磚茶。
在鼎盛時期,涇陽茯磚茶曾銷往西亞、中亞的四十多個國家,被譽為絲綢之路上的「黑黃金」!
涇陽是中國茯茶的發源地,深處西北腹地,也是全國最大的邊銷茶生產地,擁有悠久的茯磚茶製造技藝和歷史文化,特別是擁有製造茯磚茶需要的獨特自然地理環境:水質、氣候、溫度等;對茯磚茶的發花質量起著決定的作用。從而造就涇陽茯磚茶獨特自然香味。因此歷史上有「三不能制」之說:無涇陽水不能制;無涇陽氣候不能制;無涇陽人的技術不能制。
「三不能制」之說是涇陽人經過無數摸索的經驗總結。直至1958年,由於涇陽本地並不植茶,按照國家「多快好省」建設方針,中央政府要求把加工生產轉移到茶產地,湖南黑毛茶到涇生產成本較安化高,涇陽從此生產逐漸減少,至1958年後停產。
1981年,涇陽縣試圖恢復涇陽茯磚茶生產,先用湖茶,後用陝南紫陽的陝青秋老葉試製成功、得上乘品質的茯磚茶。銷往西北各省,得到牧民群眾的認可。因當時的茶廠屬於集體企業,缺乏資金和管理不善導致茶廠倒閉。
2008年,涇陽政府和民間企業共同努力,尋訪到當年茯茶作坊裡的8位老茶工和一些茯茶生產的珍貴歷史資料,參照找到的生產模具和原始產品、開始走上茯茶工藝的復興之路。
2013年,涇陽茯磚茶成為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完成了地理標誌證明商標保護工作,其製作技藝被入選陝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
2018年01月11日上午,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涇陽茯茶研發中心揭牌儀式在涇陽縣橋底鎮舉行。
中國茶按基本類分有綠茶、紅茶、青茶、白茶、黃茶、黑茶六大類,涇陽茯磚茶屬黑茶類;按再加工茶類分有花茶、緊壓茶、萃取茶等,涇陽茯磚茶又屬緊壓茶類。
全國一千多種茶品中,唯涇陽茯磚茶品中生長繁殖有一種有益麴黴菌——「金花菌」,生物學家現定名為「冠突散囊菌」。它是涇陽茯磚茶的獨特之處,因而形成了涇陽茯磚茶的獨特風格。
「涇陽茯磚茶」茶體緊結,其色澤黑褐油潤、金花茂盛、清香持久、陳香顯露、清徹紅濃、醇厚回甘綿滑,在歷史上主要作為邊銷茶銷往邊疆,具有「消脂去膩、調節腸胃」的神奇功效,被譽為古絲綢之路上的「神秘之茶」、「生命之茶」!
相較於綠茶,茯茶的加工工藝要稍微複雜一些。眾所周知,在很長一段時間,茯茶的原料主要是來自於湖南安化的黑毛茶。而黑毛茶不僅要經歷經過殺青,揉捻,渥堆發酵,初幹,至七星灶足幹,而且壓製成磚也要經過原料處理、蒸氣漚堆、壓制定型、發花乾燥、成品包裝等工序。
作為一種後發酵類茶,茯茶是所有茶類中加工工藝最複雜、生產加工周期最長、工藝最獨特的茯茶類產品。其與他種茶類不同之點是在壓制磚形的鬆緊度上。
因為茯磚特有的「發花」工序,除需要很多條件外,一個重要的條件是要求磚體鬆緊適度,便於微生物的繁殖活動。這一道發酵與發花的工序,它可使茯茶原料在加工過程中形成「金花」,學名「冠突散囊菌」,是其他茶類沒有的菌種。它就是茶界中的「益生菌」。
按照形制劃分
散茯:是指在制茶過程中沒有經過「壓制」的散裝茯茶,在明清以前製作的茯茶以散茯為主,現在比較少見。
茯磚:是散茯經過高溫汽蒸壓成磚型的磚茶。在明清後期因茯茶貿易量加大和製作工藝的提升,為了方便運輸和保存,將散茯茶製成茯磚茶。
按照成品品質劃分
外形:統一要求磚面平整,稜角分明,厚薄一致,發花普遍茂盛。特茯磚面為黑褐色,普茯磚面為黃褐色。
內質:統一要求香氣純正,湯色橙黃。特茯滋味醇和;普茯滋味純和,無澀味。
按照製作方法劃分
手築茯茶:茶磚鬆緊適度,層次分明,發花均勻,其品質優於一般茯磚。價值高。是傳統古法工藝的延續。
機制茯茶:茶體緊實,磚面平整稜角分明,機制茶由於茶體緊實發花不如手工茶。可大批量生產,也可用模具製作外形特殊的工藝茯茶。機制茯茶是現代工藝和傳統工藝的結合。
鹹陽(涇陽)茯磚茶
鹹陽(涇陽)茯磚茶:原產於陝西省鹹陽市涇陽縣。2013年「涇陽茯磚茶」被原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批准為「地理標誌保護產品」。2014年,中國茶葉流通協會正式命名陝西省鹹陽市涇陽縣為「中國茯茶之源」。
安化茯磚茶
茯磚茶在問世之初,使用湖南所產的黑毛茶,運往陝西涇陽築制茯磚。在新中國成立後,考慮二次運輸等問題,在安化建廠製作茯磚茶。湖南安化磚茶廠(現白沙溪茶廠)從1943年到1953年經過十年的反覆摸索和試驗,在安化試製成功,製成湖南第一塊茯磚茶。
1、烹煮法
選用玻璃煮水器一套,過濾網、公道杯、品茗杯,衝泡先用沸水溫杯燙壺,將預先備好的茯磚茶投入壺中,投茯量一般以茶水比1:20(可視茶原料及個人喜好增減茶量)為宜,沸水潤茶後再再注入冷泉水,煮至沸騰,將茶湯用過濾網瀝入公道杯,再分茶入品茗杯,即可品飲,烹煮過程中茯茶的菌花香瀰漫室內,賞心悅目。
2、泡飲法
即直接衝泡飲用的方法,可以是飄逸杯、瓷質三才杯,也可用紫砂壺、玻璃壺、瓷壺來衝泡。衝泡時都須經過煮水(水溫至100℃)、溫杯燙壺、投茶(茶水比1:25—30)、潤茶、衝泡12分鐘,(可依茶的老嫩及個人口感愛好縮短或延長)、過濾等步驟,然後再注入品茗杯中,即可嗅聞茯茶特有的菌花香,觀其橙黃明亮的湯色,細品醇和甘爽的滋味了。
3、調飲法
在茶杯中加入其它輔助的飲品。用烹煮出來的茶湯,按照個人口感的需求加入一些輔助的飲品如:糖、酥油、奶、鹽等,使茶湯的口感更好,該方法最常用於邊疆少數民族。
4、悶泡法
用一般的保溫瓶衝泡。首先將保溫壺用開水燙洗一遍,可以提高壺的溫度,有利於茶色、香、味的浸出,按照1:20的比例投入涇陽茯磚茶,再用沸水注滿,悶泡30分鐘左右,便可以飲用。
涇陽茯磚茶在其加工工藝中,有高溫汽蒸這道工序,因此,茯茶並不害怕100℃沸水的高溫條件。
作為一款緊壓茶,相對於散茶而言不易舒展,100℃沸水不僅可以加速茯茶茶葉的舒展,利於快速醒茶,而且茯茶內含物質中的茶多酚在高溫中得以充分轉化,多糖得以充分降解,蛋白質得以充分水解,其茶湯會更飽滿、更甜,適口性更高。
作為一種後發酵茶,茯茶性甘溫,口感醇厚,具有暖胃養生、消脂去膩、減肥瘦身、降三高、增強身體免疫力等養生功效。
陝西絲路涇福實業有限公司,初創於2008年,公司前身為西安康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位於古都西安,是一家集茯茶生產、科研、銷售於一體的產業化茯茶企業。自成立之日起,企業堅持以茶為媒,承襲涇陽茯茶傳統制茶工藝,結合現代化先進技術,研製開發了涇百茯、冠涇福等系列品牌茶品,獲得了多項榮譽資質!
萬裡絲路揚茯香 駝鈴悠揚唱涇陽。陝西是玄奘西行的起點,也是古絲綢之路的起點,歷史上,涇陽茯茶從這裡走向歐亞各國。隨著國家一帶一路的戰略逐步推進,涇陽茯茶迎來了巨大的歷史發展機遇。陝西絲路涇福實業有限公司站在時代前沿,以新時代、新絲路、新茯茶為宗旨,為世界提供健康飲品,實現茯茶文化的偉大復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