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中國成立之前,陝西省涇陽縣從事茯茶生產的工人數量超過萬人,直到1958年之前,涇陽茯茶產業一直都比較繁榮,但由於陝西加工茯磚茶的原料主要來源於湖南安化等地,運輸成本較大,政府於是決定將公私合營的陝西鹹陽人民茯茶廠逐步關閉,將茯茶加工產業的重點逐漸轉移至湖南安化。至此,陝西涇陽的茯茶加工產業暫時退出了歷史的舞臺。
改革開放至今,國內已有40多家大學及科研機構,對茯茶及金花菌(冠突散囊菌)做了大量的研究,發現了茯茶具有非常明顯的保健價值,即降脂、減肥、降壓、降糖、調理腸胃和抑制腫瘤細胞生長等。
到2008年左右,湖南的茯茶產業規模已經發展壯大,並為湖南當地的經濟發展帶來了很大的利好。陝西省政府及涇陽縣政府和企業家認識到在中國進入老齡化社會的階段,鼓勵發展與健康有關的產業將有很大的市場潛力。所以政府和企業一併努力,恢復了已中斷多年的涇陽茯茶產業。
為此,陝西省政府和地方政府出臺政策並投入大量資金,扶持陝西茯茶產業的復興。如今,以涇陽為核心區的新茯茶產業結構已經形成。
1958至2008年,涇陽的茯茶產業,已經中斷了50年……
PS:本文節選自金花博士劉翔專著《話說茯茶》
作者/來源:金花博士劉翔
內容如有不妥,請點擊頭像-私信聯繫小編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