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去隔壁磚茶廠蹭了一磚,作為一個涇陽人磚茶文化還是要加固一下,出門問不住!
涇陽茯茶在古代絲綢之路被譽為「黑黃金」、「神秘之茶」,其發酵產生的冠突散囊菌(Eurotium cristatum),屬益生菌,是在特定溫度、氣候、水等條件下,通過「發花」工藝長成的自然益生菌體,俗稱「金花」,「黃金、白金不如黑金」說的就是茯茶的「金花」。日本韓國等國家用「金花」加工成保健品,售價遠超黃金。
公元1368年前後,抓住中央政府在陝西實行的「茶馬交易」的政策機遇,輸送茶葉至隴青疆等地,茯茶的購銷受到官府嚴控,也被稱作「官茶」。古代中國邊區人民千百年來的飲用實踐「一日無茶則滯、二日無茶則痛、三日無茶則病」,也充分證明茯茶具有化膩健胃、禦寒提神的效用。
「自古嶺北不產茶,唯有涇陽出茗茶」,在中國茶史上,陝西茯茶曾經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深度解析茯磚茶從原料—加工工藝—儲存方法
一、原料
1.毛茶:
選自陝南、湖南、四川等地的黑毛茶。
2.生產用水:
選用陝西涇陽涇渭產地範圍內的地下水,水質符合國家生活飲用水標準。
二、加工工藝
原料精選 篩分蒸茶渥堆發酵熬茶汁炒茶司稱蒸茶裝模壓製成型晾置退模預包裝進烘上架發花乾燥檢驗合格包裝成品入庫。
三、加工要點
1.渥堆發酵:
蒸5至7分鐘的毛茶倒入木倉,平鋪高度1m左右,發酵12小時,發酵溫度40℃至60℃,根據情況及時攪動。
2.發花:
分為3個階段,各4天。第一階段,發花室溫度24℃至26℃,溼度65%至75%,磚茶內出現白色菌絲;第二階段,溫度升至27.5℃至28.5℃,溼度75%至85%,磚茶長出茂盛的冠突散囊菌;第三階段,發花室溫度控制27.5℃至28.5℃,溼度55%至65%,持續至發花完成。
3.乾燥:
發花完成後每天升溫3℃,升到50℃持續2天後,溫度每天降2℃至35℃,再每天升溫1℃至40℃,到乾燥為止。
4. 感官特色:
外形規格整齊、勻整,色澤褐黃,金花顯露,菌落飽滿,分布均勻;香氣純正持久,陳香顯露;湯色清澈,紅濃明亮;滋味醇厚回甘,略顯綿滑;葉底暗褐,較勻齊。
茯茶作為黑茶的一種,是六大茶類中最為特殊的一大茶類,它的存儲性佳,與環境共生,其它茶類忌氧化,而茯茶則相反;涇陽茯茶是後發酵茶,須在自然環境下緩慢氧化,品質才會不斷得到提升。所以很多愛茶人士都比較喜歡收藏它,因為茯茶的品質會隨著存儲時間越久口感就越醇厚,市場價值就越高。
1. 陰涼忌日曬
日曬會使茶葉加速氧化,損失掉一些類似茶多酚、益生菌等原有成分。
2. 通風忌密閉
通風有助於茶品的自然氧化,同時吸收空氣中的水分(但水分不能太高,否則容易產生黴變),可促使茶體的溼熱氧化過程,為益生菌代謝提供水分和氧氣。切忌用塑膠袋、鋁箔紙密封,可用無紡紙、牛皮紙、皮紙等通透性較強的材料包裝儲存。
3. 忌異味防止汙染
茶葉具有極強的吸附性,不能與有異味的物質混放在一起,否則容易串味,收藏擺放的地方應該開闊。
茯茶在合理的存儲條件下可以長期保存,並且越陳越香,其價值越高!
涇陽磚茶名譽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