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進封裝和電路板的可靠性挑戰

2020-12-17 EEWORLD電子工程世界

翻譯自——Semiwiki

今天的市場需求越來越苛刻

複雜的電子設備和(輔助)系統在飛機、火車、卡車、乘用車以及建築基礎設施、製造設備、醫療系統等重要應用領域為我們服務。高可靠性(產品在期望的生命周期內滿足客戶環境中所有需求的能力)正變得越來越重要。大數據和人工智慧正使人類更加依賴電子系統,並將使可靠性不足變得更加致命。在最近的DesignCon 2020上,我有機會了解了ANSYS是如何讓工程師設計出高可靠性的產品的。

ANSYS成長史

位於美國賓夕法尼亞州匹茲堡附近的ANSYS公司成立於1970年,目前在有限元分析、計算流體動力學、電子、半導體、嵌入式軟體和設計優化等領域擁有約4000名專家。ANSYS是著名的合作夥伴非常苛刻的客戶在空間和飛機應用。之後通過收購其他EDA供應商,ANSYS迅速發展。他們在2008年收購了Ansoft Corp.,在2011年併購Apache Design Solutions。隨後又在2019年ANSYS收購了業界唯一自動化設計可靠性分析軟體Sherlock開發商 DfR Solutions。

ANSYS的綜合多物理場解決方案與Sherlock的精確可靠性分析相結合,將提供一個完整的設計師級套件,幫助客戶在設計周期的早期快速便捷分析電子故障,從而可在開發過程中為用戶節省時間和資金。獲得DfR電子可靠性解決方案,強化了他們對半導體封裝、PCBA模擬,以及能夠表徵和生成庫以及分析和測試各種電子部件的能力。

FEA工具價值和精確的輸入(庫)

使用測試故障修複方法分析原型和/或預生產單元的可靠性是昂貴且耗時的,並且在產品生命周期的最後階段結果才會提供。ANSYS Sherlock有限元分析(FEA)使工程師能夠在設計周期的開始輕鬆評估硬體設計的可靠性。這也使設計師能夠在早期和跨大範圍的條件下權衡不同的架構、幾何形狀和材料,以獲得最佳結果。

ANSYS在DesignCon 2020上進行可靠性展示

在一間擁擠的會議室裡,ANSYS的首席應用工程師Kelly Morgan展示了三個失效機制的案例,在這些例子中,Sherlock可以為我們帶來巨大價值。Sherlock和ANSYS利用物理失效原理預測硬體可靠性:1) Low-k(低介電常數)介質矽晶圓,2)焊點疲勞,3)微孔分離。除此之外還有其他信息要比下面提供的要多得多。

1) Low-k

低介電常數(k)的介電材料降低寄生電容,提高電路性能,降低功耗。然而,在回流或熱循環過程中,由於熱膨脹係數(CTE)的差異所產生的熱機械力,其較低的機械強度有時會導致電介質出現裂紋。聲學檢查可以發現這些裂紋。如果低k材料在產品推出的最後階段被發現有裂紋,就要重新設計周期。相比之下,Sherlock和ANSYS允許IC設計師在項目開始時預測此類故障,並立即採取糾正措施,防止上述問題發生。

銅柱和模具之間的熱膨脹係數差異會導致壓應力和拉應力,並影響相鄰電晶體的性能和可靠性

2) 焊點熱疲勞失效

許多集成電路傳統上使用不含鉛的焊點凸點作為與其它管芯、封裝、甚至印刷電路板(PCB)的連接。相鄰層中不同的熱膨脹係數和溫度會使材料產生不同的膨脹和收縮。這些熱機械力,振動、機械衝擊等,會對焊點造成應變,並可能導致焊點和互連表面的裂紋。最近,銅柱變得流行起來,因為它們的焊點間距更小。然而,這些相互連接的剛性更強,根據施加的應變,可能會更快地失效。Sherlock和ANSYS Mechanical的多物理功能允許用戶輕鬆準確地預測這種互連的可靠性,如需要,還可以在設計周期的早期驅動進行更改。

焊點的橫截面,以及不同的熱膨脹係數導致材料收縮或膨脹

3) 微通孔分離

隨著電子器件中的間距越來越小,微通孔技術在PCB中的應用呈爆炸式增長。微孔堆疊多達三或四層高已經變得非常普遍。然而,如果這些設計沒有使用正確的材料和幾何形狀,微孔可能會經歷意想不到的開裂和分層。

熱-機械應力、水分、振動和其他應力會導致微孔的分離,以及與電鍍通孔(PTH)頂部或底部的銅跡線的分層。Sherlock分析這些問題區域,會考慮回流和/或操作過程中的超應力條件,並可以預測疲勞何時會導致過孔或貫穿孔、通孔、路由層和凸點下金屬層(UBM)接點之間的互連故障。

電子產品在製造和操作過程中可能存在的可靠性風險

Sherlock設計流程整合

即使是像Sherlock這樣的最佳點工具,也需要集成到一個用戶友好的、高生產率的設計流中,以便在客戶的設計環境中提供其全部價值。只有使用上下遊工具進行流暢的數據交換,工程師才能快速高效地利用Sherlock的多種能力。這種設計流集成最小化了腳本編制、數據格式轉換以及容易出錯和耗時的手工幹預。Sherlock與ANSYS的Icepak和ANSYS Mechanical相互作用,將這些工具組合成一個高生產率和非常可靠的設計流程,以達到越來越多的應用需要的「零缺陷」的目標。

延伸閱讀

Ansys Icepak

Ansys Icepak 提供強大的電子冷卻解決方案,利用業界領先的 Ansys Fluent 計算流體動力學 (CFD) 求解器對集成電路 (IC)、封裝、印刷電路板 (PCB) 和電子組件進行熱力和流體流動分析。Ansys Icepak CFD 求解器使用 Ansys Electronics Desktop (AEDT) 圖形用戶界面 (GUI)。

這為工程師們提供了一個以 CAD 為中心的解決方案,使他們可以利用易用的功能區界面來管理與 Ansys HFSS、Ansys Maxwell 和 Ansys Q3D Extractor 相同的統一框架內的熱力問題。在此工作環境中的電氣和機械工程師可享受完全自動化的設計流程,能夠將 HFSS、Maxwell 和 Q3D Extractor 無縫耦合到 Icepak 以進行穩態或瞬態熱力分析。

工程師可以依靠 Icepak 為從單個 IC 到封裝和 PCB 板再到計算機外殼和整個數據中心的各種電子應用提供集成電子冷卻解決方案。Icepak 求解器執行傳導、對流和輻射共軛傳熱分析。它具有許多先進的功能,能夠模擬層流和湍流以及多類型分析,包括輻射和對流。Icepak 提供了一個包含風扇、散熱器和材料的巨型庫,可為日常電子冷卻問題提供解決方案。

Ansys與5G的對話

5G 連接是即將到來的一場技術革命。這個普適、超快的計算網絡將連接數十億數據驅動的設備。這將推動各行業的經濟擴張,催生新的產品和服務,改變我們一貫所熟知的生活方式。

然而,在 5G 完全實現承諾並達到其服務質量 (QoS) 指標之前,無線系統設計師和工程師必須克服不小的挑戰。Ansys 5G 仿真解決方案讓這些相關人員能夠讓設備、網絡和數據中心設計的複雜性得以簡化。

Ansys 5G 仿真解決方案提供電磁、半導體、電子冷卻和結構分析工具,以精確模擬 5G 無線電和相關技術。該多解決方案平臺利用可以在整個企業部署的高性能計算,讓設計師和工程專家之間的合作更加高效。

其中,高級相控陣列天線是實現5G系統容量與性能的關鍵。為了優化天線增益,確保目標覆蓋率,大規模MIMO要求對相控陣列天線進行準確的設計。這類大型相控陣列系統能同時產生多個點波束,每個點波束都匯聚在單個UE上或指向較小的地域範圍。為了跟蹤在覆蓋區域內移動的用戶,點波束需要對波束動態進行定位。設計出能夠符合這些要求的相控陣列天線極富挑戰性。具有更多單個單元的較大型陣列使得更小的波束能指向更多UE。同時,較大型的陣列設計會增大射頻信號分配與安裝平臺的尺寸與複雜性,並增加了對用於通道接收器、數位化器和信號處理的更高電子密度的需求。5G天線陣列設計的性能考量因素眾多,其中包括波束控制、零控(降低環境中不需要的信號源的影響)、互耦和電磁幹擾問題等。

ANSYS HFSS中的相控陣列設計流程。ANSYS HFSS是一種3D高頻電磁(EM)工具,可用於設計和仿真眾多的高頻(HF)電子產品,如天線、天線陣列、射頻和微波組件、諧振器、濾波器和其它HF電子組件等。HFSS中的相控陣列設計流程從單個單元原型開始,通過實驗設計(DoE)方法來優化天線設計參數。然後,由單元合成全陣列,以便在ANSYS HFSS中對全陣列性能進行仿真優化,接著使用混合ANSYS HFSS SBR+射線跟蹤求解器,為已安裝的天線及其與環境的相互作用進行建模仿真。

相關焦點

  • Mentor Graphics推出用於晶片-封裝-電路板設計的Xpedition...
    「各大企業紛紛認識到,若無協同設計 IC、封裝和電路板的能力,將不可能及時設計出最佳的系統,」TechSearch International, Inc.總裁兼創始人 E. Jan  Vardaman 說道。「結合從熱建模和電磁建模中得到的關鍵參數,對滿足性能目標至關重要。
  • 長電科技李宗懌:先進封裝的協同設計與集成開發
    年先進封裝將佔據整個市場的半壁江山,主要原因是「摩爾定律、異構集成以及包括5G、AI、HPC和IoT在內的大趨勢,推動了先進封裝的採用。」李宗懌同時指出了先進封裝設計面臨的四大挑戰:(一)產業界的鴻溝。
  • 對先進封裝的一些思考
    IMEC提出了一種扇形晶圓級封裝的新方法,可滿足更高密度,更高帶寬的晶片到晶片連接的需求。IMEC的高級研發工程師Arnita Podpod和IMEC Fellow及3D系統集成計劃的項目總監Eric Beyne介紹了該技術,討論了主要的挑戰和價值,並列出了潛在的應用。
  • 工程師必備元件封裝知識
    另一方面,封裝後的晶片 也更便於安裝和運輸。由於封裝技術的好壞還直接影響到晶片自身性能的發揮和與之連接的PCB(印製電路板)的設計和製造,因此它是至關重要的。衡量一個芯 片封裝技術先進與否的重要指標是晶片面積與封裝面積之比,這個比值越接近1越好。
  • EDA365:先進IC封裝,你需要知道的幾大技術
    先進集成電路封裝技術是「超越摩爾定律」上突出的技術亮點。在每個節點上,晶片微縮將變得越來越困難,越來越昂貴,工程師們正在把多個晶片放入先進的封裝中,作為晶片縮放的替代方案。 然而,雖然先進的集成電路封裝正在迅速發展,設計工程師和工程管理人員必須跟上這一關鍵技術的步伐。
  • 電子微組裝可靠性設計有哪些挑戰?
    電子微組裝可靠性設計的挑戰,來自兩個方面:一是高密度組裝的失效與控制;二是微組裝可靠性的系統性設計。但是,組裝密度不斷提升和產品體積不斷縮小的市場需求,不斷給更高封裝密度的熱設計帶來新的挑戰。2.TSV高深寬比(h/d)的互連可靠性問題TSV通孔技術是實現晶片3D疊層組裝的關鍵技術。
  • 常見元件封裝形式總結
    元件封裝不僅起著安裝、固定、密封、保護晶片及增強電熱性能等方面的作用,而且還通過晶片上的接點用導線連接到封裝外殼的引腳上,這些引腳又通過印刷電路板上的導線與其他器件相連接,從而實現內部晶片與外部電路的連接。因為晶片必須與外界隔離,以防止空氣中的雜質對晶片電路的腐蝕而造成電氣性能下降。另一方面,封裝後的晶片也更便於安裝和運輸。
  • 2010電子封裝技術與高密度集成技術國際會議
    >電子封裝的電、熱、光和機械特性建模、模擬和驗證的方法/技術/軟體;晶片-封裝-印刷電路板的共同設計;多功能和多尺度的建模 q 封裝設備及先進位造技術: 新型的封裝和組裝製造設備;質量監控、工藝過程控制及針對新興領域封裝的相關封裝設備/測量方法的進展;光刻、雷射加工技術
  • 印刷電路板和集成電路板的區別 印刷電路PCB板組成部分
    印刷電路板和集成電路板的區別是什麼?印製電路板{PCB線路板},又稱印刷電路板,是電子元器件電氣連接的提供者。它的發展已有100多年的歷史了;它的設計主要是版圖設計;採用電路板的主要優點是大大減少布線和裝配的差錯,提高了自動化水平和生產勞動率。按照線路板層數可分為單面板、雙面板、四層板、六層板以及其他多層線路板。
  • 晶片的生產和封裝工藝介紹(附視頻)
    ,本篇文章匯總了一些視頻和網絡上的文摘,希望對願意了解晶片生產和封裝知識的朋友有些幫助!另一方面,封裝後的晶片也更便於安裝和運輸。由於封裝技術的好壞還直接影響到晶片自身性能的發揮和與之連接的PCB(印製電路板)的設計和製造,因此它是至關重要的。衡量一個晶片封裝技術先進與否的重要指標是晶片面積與封裝面積之比,這個比值越接近1越好。
  • PCB(印刷電路板)可靠性試驗方法
    PCB(印刷電路板)在今天的生活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它是電子元件的基礎和高速公路。就這一點而言,PCB的質量非常關鍵。要檢查PCB的質量,必須進行多項可靠性測試。以下段落是對測試的介紹。1.離子汙染測試目的:檢查電路板表面的離子數量,以確定電路板的清潔度是否合格。方法:使用75%濃度的丙醇清潔樣品表面。離子可以溶解到丙醇中,從而改變其導電性。記錄電導率的變化以確定離子濃度。
  • 高密度先進封裝(HDAP)急需從設計到封裝的一體化利器
    因此,擴張式的摩爾定律會在封裝上實現,包括手機、通信、智能設備(諸如無人機等)、自動駕駛汽車、安全(security)、網絡、硬碟存儲器、伺服器等,都將受益於HDAP(高密度先進封裝)的創新。  這種封裝的創新也帶來了技術上的巨大挑戰。
  • Mentor HDAP解決方案通過三星封裝製程認證
    ICC訊 Mentor近日宣布其高密度先進封裝(HDAP)流程已經獲得三星(Samsung)晶圓代工的多晶粒整合(MDI)封裝製程認證。Mentor和西門子(Simcenter)軟體團隊與三星晶圓代工部門密切合作,開發了原型製作、建置、驗證和分析的參考流程,為客戶提供面向先進多晶粒封裝的解決方案。
  • iPhone7採用的扇出型晶圓級封裝技術是什麼?
    Circuit Board;PCB)技術雖符合行動裝置小型化需求,然而供應鏈與成本存在問題,另一方面,扇出型晶圓級封裝(Fan-out Wafer Level Package;FoWLP)不僅設計難度低於矽穿孔(Through Silicon Via;TSV) 3D IC,且接近2.5D IC概念與相對有助降低成本,可望成為先進封裝技術的發展要點。
  • 三星和臺積電(TSM.US)向先進封裝邁進,中國大陸晶圓廠面臨新挑戰
    三星、臺積電等晶圓廠走在先進封裝前列在先進封裝的徵程上,臺積電和三星無疑走在時代前列。臺積電在Fan-out和3D先進封裝平臺方面已處於領先地位,其先進封裝技術儼然已成為一項成熟的業務,並為其帶來了可觀的收入。三星的FO-PLP技術也已用於自家的手錶中。對先進封裝技術的重視,臺積電是第一人,也成為其甩開三星、英特爾的主要差異點。
  • 開關電源的可靠性熱設計分析
    1引言高功率密度是開關電源發展的方向之一,通過熱設計儘可能減少電源內部產生的熱量、減少熱阻以提高效率外、選擇合理的冷卻方式是開關電源熱設計的基本任務.開關電源除了電應力之外,溫度是影響開關電源可靠性最重要的因素.開關電源內部的溫升將導致元器件的失效,當溫度超過一定值時,失效率將呈指數規律增加,溫度超過極限值時將導致元器件失效.溫度和故障率的關係是成正比的,可以用下式來表示:
  • 第一屆海滄集成電路先進封裝技術培訓班培訓方案
    作為集成電路產業中不可或缺的後道工序,封裝技術越發重要,密切關係到系統的有效連結以及微電子產品的質量和競爭力。先進封裝技術的研發成為持續推進半導體產品性能提升和功耗降低的關鍵因素,把不同工藝節點及工藝技術的不同IC集成到一個SoC或SiP上成為推動整個半導體產業持續發展的關鍵路徑之一。
  • 小科普|一文了解九種常見的元器件封裝技術
    元件封裝起著安裝、固定、密封、保護晶片及增強電熱性能等方面的作用。同時,通過晶片上的接點用導線連接到封裝外殼的引腳上,這些引腳又通過印刷電路板上的導線與其他器件相連接,從而實現內部晶片與外部電路的連接。因此,晶片必須與外界隔離,以防止空氣中的雜質對晶片電路的腐蝕而造成電氣性能下降。而且封裝後的晶片也更便於安裝和運輸。
  • 印刷電路板的技術發展及製造工藝探密
    全球半導體封裝中有機基板佔到超過三分之一的市場份額。隨著手機和平板電腦產量增長, FC-CSP和 FC-PBGA大增。封裝載板由有機基板取代陶瓷基板,封裝載板的節距越來越小,現在典型的線寬/線距為15 µm。
  • BGA封裝元件有哪幾種?BGA封裝返修工藝有哪幾個重要問題?
    2.封裝可靠性高(不會損壞引腳),焊點缺陷率低(《1ppm/焊點),焊點牢固。 3.QFP晶片的對中通常由操作人員用肉眼來觀察,當引腳間距小於0.4mm時,對中與焊接十分困難。而BGA晶片的腳間距較大,藉助對中放大系統,對中與焊接都不困難。 4.容易對大尺寸電路板加工絲網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