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一個我們日常生活很熟悉的概念。在朋友圈裡,人們發布信息,獲得點讚和評論,贏得認同,收穫朋友。其實,朋友圈也是推進工作的一種方式。習近平不僅自身注重廣結良緣,還積極促進國家的對外合作與交流,讓自身和國家的朋友圈「越來越大」。黨建網微平臺帶您梳理總書記的朋友圈。
統戰工作需要大家共同來做
統戰工作是全黨的工作,必須全黨重視,大家共同來做。各級黨委要把統戰工作擺在重要位置,各級黨政領導幹部要帶頭學習宣傳和貫徹落實統一戰線政策法規,帶頭參加統一戰線重要活動,帶頭廣交深交黨外朋友。
——2015年5月18日至20日,習近平在中央統戰工作會上指出
和宗教界人士做朋友
2015年6月10日,習近平在中南海接受班禪額爾德尼·確吉傑布的拜見。習近平勉勵他刻苦學習、努力修行,秉承十世班禪大師遺願,秉承佛教眾生平等、慈悲為懷的理念,積極促進藏傳佛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努力成為一位具有精深佛學造詣和深受僧俗信眾愛戴的藏傳佛教活佛。
實際上,習近平「朋友圈」裡的宗教界人士還有很多,臺灣的星雲大師就在其中。2015年4月,星雲大師在接受媒體採訪時,透露他眼中的習近平是一位有道德的優秀領袖,是一位能夠帶動中國成為國際間領導者的領袖。而習近平2014年2月18日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會見星雲大師時,還特別表示「大師送我的書,我全都讀完了。」雙方互動,傳為佳話。
少數民族朋友
2014年9月28日至29日,習近平在中央民族工作會議前會見受表彰的模範集體和模範個人代表。
習近平的少數民族「朋友圈」包括苗族朋友施齊文、施成付,蒙古族朋友瑪吉格,維族朋友阿卜都克尤木•肉孜,白族朋友李德昌、馬偉亮,獨龍族朋友高德榮等少數民族朋友。每逢基層考察,習近平常會走進這些老朋友的家中嘮嘮家常,噓寒問暖之間心更近了。
結交臺灣朋友
我本人在福建工作多年,現在想起那個時期,我幾乎每天都要接觸有關臺灣的事情,要經常會見臺灣同胞,也結交了不少臺灣朋友。
——2013年2月25日,習近平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見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時談到
習近平在臺灣還有不少朋友。連戰、吳伯雄、蕭萬長、錢復……習近平和臺灣高層互動頻繁。2013年2月,連戰在雙方會見後在記者會上這樣形容他對習近平的印象:非常親切、很誠懇、有誠意,是一位對兩岸事務有深入了解、充分掌握的領導人、老朋友。
統一戰線是中國共產黨凝聚人心、匯聚力量的法寶。習近平以實際行動造就了一個大大的黨外「朋友圈」,為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凝聚了廣泛的力量支持。
梁家河插隊的老朋友
在送習近平(前排中)上大學時,梁家河村民和習近平的合影。
1969年年初,15歲的習近平來到黃土高原的延川縣文安驛公社梁家河村,直到1975年10月離開。這七年,他在這片黃土地上同鄉親們打成一片,一起挑糞拉煤,一起攔河打壩,一起建沼氣池,一起吃玉米「糰子」。他後來深情地說:「七年上山下鄉的艱苦生活對我的鍛鍊很大。最大的收穫有兩點:一是讓我懂得了什麼叫實際,什麼叫實事求是,什麼叫群眾。這是讓我獲益終生的東西。二是培養了我的自信心。」
作家朋友們
路遙、谷溪、賈大山等都是習近平的朋友。
習近平與作家路遙很熟。2015年3月,習近平在全國兩會上與主持人曹可凡談到東方衛視熱播電視劇《平凡的世界》時,主動提及他曾和路遙住過同一個窯洞。習總書記說:「我跟路遙很熟,當年住過一個窯洞,曾深入交流過。路遙和谷溪他們創辦《山花》的時候,還是寫詩的,不寫小說。」
2015年時,詩人谷溪已是一位74歲的老人。但當他回憶起與習近平、路遙一同度過的青春歲月,仍難掩激動之情。谷溪清楚地記得,1975年7月,他給時任梁家河大隊黨支部書記的習近平在延安報刊上寫過長篇通訊《取火記》。進村採訪時,因路陡不平,他乘坐的吉普車因打滑無法上坡,是習近平和幾個後生一起用力,才將車推進了知青們居住的大院裡。
1991年,習近平夫婦和賈大山合影
習近平與作家賈大山的友情,同樣樸素而動人。1998年,賈大山去世一周年時,習近平發表文章《憶大山》,歷數了二人多年的情誼和對老友的懷念。習近平在文中飽含深情地寫道,「大山的逝世,使我失去了一個好朋友、好兄長。我多麼想親自去為他送行,再看他最後一眼哪!」
習近平在《憶大山》一文中記錄了兩人初見面時的情景:「雖然第一次見面,但我們卻像多年不見的朋友,有說不完的話題,表不盡的情誼。」
「一帶一路」壯大中國朋友圈
3年前,我提出「一帶一路」倡議,就是要以互聯互通為著力點,促進生產要素自由便利流動,打造多元合作平臺,實現共贏和共享發展。截至目前,共有10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積極參與和支持,結成志同道合、互信友好、充滿活力的「朋友圈」。
——2016年11月19日習近平在秘魯利馬出席亞太經合組織工商領導人峰會並發表並發表演講時指出
國共兩黨
面向未來,國共兩黨要對民族、對歷史負責,堅定信心、勇於擔當,牢牢把握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正確方向,鞏固「九二共識」政治基礎,堅決反對「臺獨」,持續推動各領域交流合作,不斷增進兩岸同胞福祉和親情,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努力奮鬥。
——2016年11月1日,習近平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見洪秀柱主席率領的中國國民黨大陸訪問團時強調
青年是人民友誼的「生力軍」
自擔任國家主席以來的出訪活動中,習近平多次走進國外高校發表演講。在闡述雙邊關係、未來發展等問題的同時,也對青年在國際友好事業中發揮力量寄予厚望。
2013年9月7日,習近平在哈薩克斯坦納扎爾巴耶夫大學發表演講,他指出青年是人民友誼的「生力軍」:「青年人情趣相近、意氣相投,最談得來,最容易結下純真的友誼。」
2014年4月1日,在比利時布魯日歐洲學院發表演講時,習近平建議同學們多到中國去看看,「讀萬卷書」還要「行萬裡路」。他認為,「青年最富有朝氣、最富有夢想。」習近平對中國和世界各國青年的友誼充滿了期盼。「希望中歐雙方的同學們用平等、尊重、愛心來看待這個世界,用欣賞、包容、互鑑的態度來看待世界上的不同文明,促進中國和歐洲人民的相互了解和理解,促進中國、歐洲同世界其他國家人民的相互了解和理解,用青春的活力和青春的奮鬥,讓我們生活的這個星球變得更加美好。」
(部分資料據:新華網、人民網、「央視新聞」微信公眾號)
轉載請註明來源:黨建網微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