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童偷拿玩具不認,親媽報警。把握4個關鍵,助孩子在錯誤中成長

2020-10-03 子悅i育兒

7月27日,廣東佛山,7歲女孩偷偷拿了玩具店的扭扭蛋卻不承認,親媽只好報警,給女兒一個教訓。如果是我,絕對不會這麼做。

為什麼不贊成報警?

樊登《陪孩子終身成長》這本書裡寫到:

「犯錯」對孩子來說,並不是一件壞事。家長需要做的,是幫助孩子從每一次錯誤中學到東西。這也是幫助孩子擁有成長型思維的關鍵。

媽媽將孩子交給警察,孩子雖然受到了教訓,但是她的主動思考很有限,從這個錯誤舉動中獲得的成長也很有限。而且,警察過來店裡處理,必然引起顧客圍觀。如果碰巧有認識的人看到,那麼孩子的行為很可能被鄰居、同學知道,受人指點和嘲笑,這讓孩子以後如何抬起頭來做人?

孩子不承認,是不敢面對結果,擔心被打罵或者承受多倍罰款。其實心裡已經意識到錯誤。

那麼,這樣的事,父母如何幫助孩子在錯誤中成長呢?

3個看見,1個改善,把握犯錯的成長機會。

德國心理治療大師博特·海靈格說:

當你只注意孩子的行為時,你就沒有看見孩子;

當你關注孩子行為背後的意圖時,你就開始看見孩子了;

當你關心孩子意圖背面的需要和感受時,你就真的看見孩子了。

首先,讓孩子跟店員認錯,付錢。也不數落孩子,然後回家教育。

1.看見孩子的感受、情緒。

在家找個放鬆的位置坐下,問問孩子被店員質問時是不是感到害怕、緊張。即看見並孩子的感受及情緒,並對情緒表示認同。讓孩子知道,她是被理解的。從而打開心門,坦誠交流。

註:圖片與新聞無關

如果你忍不住先衝孩子發了脾氣或者打了孩子,那麼,一定要補救,修復親子關係。在雙方情緒都平靜下來時,儘早進行此番交流。

2.看見孩子行為背後的意圖

相關視頻中沒有說明孩子的媽媽,以及來到現場的民警是否了解到孩子偷偷拿走玩具的真正原因。也許,並不僅僅是因為喜歡,還有其他沒說出口的。

我跟兒子聊這件事的時候,問他認為會有什麼原因,他說,「可能她很餓吧!」(註:有的蛋型玩具裡面有巧克力和迷你玩具)你看,孩子的想法跟大人是不一樣的,這就是為什麼要了解孩子行為背後的意圖。

3.看見孩子好的方面。

從事發到現在,孩子在這件事上,有沒有可以肯定的地方?比如孩子會感到害怕,說明她知道拿別人的東西是不對的,是非觀念值得肯定。只是孩子缺乏抵制誘惑的能力和承認錯誤的勇氣。

此外,孩子也可能經過一番思量/思想鬥爭,才決定這麼做,並不是性本惡。

透過不良行為的表象,看到孩子內心的光芒

4.可以改善的方面。

李玫瑾教授結合40多年上千起罪案的研究指出:孩子的任何問題都是大人的問題。未成年人是被動的弱者,所有的問題都是身邊成年人造成的。

因此,可以改善的方面不只是孩子的,更重要是反思父母的做法。例如,

孩子方面:明知不好的事情,不能抱著僥倖鋌而走險。俗語說,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對於喜歡的東西,應該通過什麼樣的方式去獲得?鼓勵孩子2~3個辦法。

家長方面:是否對孩子買玩具或者其他需求過於吝嗇,完全忽略了孩子的需要。平常對孩子的溝通/教育,還有哪些要提升的。

特別提醒教育孩子不是簡單的複製、粘貼。

孩子的媽媽說:「看過視頻,人家父母帶孩子去派出所接受教育,所以我也叫警察來幫忙教育孩子,給她個教訓。」

需要區別的是:在派出所,裡面畢竟只有警察,沒有圍觀的顧客。而這名7歲女孩是在商場玩具店內(公共場合),店內及門口會有顧客甚至熟人走過。警察來肯定引得起其他人好奇圍觀。

即便是要給孩子教訓,最好避開當眾場合,考慮一下場景和對孩子的負面影響。

結束語:

人民日報去年提出為人父母的五個層次,第四層是父母為了教育孩子而提升和完善自己的教育理念與方法。第五層次是支持孩子成為真正的自己,也就是心理學家李雪所說的如他所是。希望更多的父母登上第四第五層級,這不只是家庭的福音,更是社會的福音。

------------------感謝閱讀!-----------------

相關焦點

  • 7歲女童偷拿玩具親媽報警,4個方法,教你如何教導孩子知錯就改
    最近,一則「女童偷拿玩具,親媽報警」的話題引起不少熱議。那麼,當孩子做錯事時,為人父母又該怎麼辦呢?以下4個方法,可以試著嘗試一下。1.不要說謊有些孩子一旦做錯事,就習慣用各種謊言來逃避。大人應該讓孩子明白:謊言是不能解決問題的,只會錯上加錯。
  • 7歲女童偷拿玩具親媽報警,網友為這事吵翻了,教育專家這樣說
    現代快報訊(記者 季雨 徐夢雲)近日,7歲女童商場偷拿玩具親媽報警成為熱搜話題,媽媽這樣做合適嗎?網友為這事吵翻了天,不少網友認為媽媽的教育方式很正確,教育無小事,但也有網友認為媽媽的做法可能會給孩子留下心理陰影。遇到「熊孩子」,家長有時候真的很無奈,但應該怎樣做是恰當的呢?8月3日現代快報記者聯繫了一些教育專家,聽聽他們怎麼說。
  • 女童偷玩具親媽報警,什麼才是家庭教育正確的打開方式?
    近日,一條題為「7歲女童商場偷拿玩具親媽報警」的新聞衝上了微博熱搜。  這條新聞之所以引起熱議,大概是因為標題所呈現的強烈反差感——小孩偷東西,親媽報警,可言說的點很多。從網友們的意見來看,反差感也很強烈,對於親媽的做法,贊同與不贊同的吵翻了天。贊同的大都表示親媽不護短,報警教育三觀正。不贊同的則主要表示親媽的教育方式有問題,孩子偷竊家長有責。
  • 7歲女童商場偷東西,親媽報警,這種教育方法你認同嗎?
    人民日報官方微博爆出一則新聞:廣東佛山一名7歲女童商場偷拿玩具,被工作人員發現後,媽媽和工作人員多次詢問,女童拒不承認,最後女童媽媽選擇了報警。視頻中,女童媽媽接受了採訪,被問到為什麼會選擇報警時,女童媽媽說,她曾看到爸爸教育孩子的視頻,也是報警把孩子送到了警察局,於是她也想用這個方法給自己女兒一個教訓。其實看到這個新聞時,我的第一感覺是有點愕然,確實這波操作在現實生活中很難看到。
  • 人民日報:7歲女童商場偷拿玩具親媽報警,你會這麼做嗎?
    ,父母如果不及時管教,等孩子養成了愛偷東西,愛佔便宜的習慣,等他長大了,就會發展到偷金錢,偷各種東西了。據人民日報報導,在廣東佛山南海,有一個7歲的小女孩在逛商場時,被店員認出,說小女孩之前在該商店偷過玩具。小女孩不承認,於是打電話叫她媽媽過來,可是小女孩還是不承認自己偷過東西。於是她媽媽打電話報警,讓警察來處理。
  • 7歲女童偷東西親媽報警 並非最佳教育方式
    據報導,廣東佛山南海警方近日接到一位母親報警,稱自己7歲的女兒在商場偷了東西,無論她和店員怎麼問,小女孩都不肯承認,於是想到報警,為了給女兒一個教訓。在民警勸說教育下,小女孩終於承認,看到小玩具很漂亮,但也知道自己家裡條件不好,不好意思向媽媽開口要錢,一時沒忍住就偷拿了幾個。事後,女孩媽媽按商品原價進行了賠償。
  • 7歲女孩商場偷扭蛋球,親媽報警!當媽的這樣做真的好嗎?
    近日,一條"7歲女童商場偷拿玩具親媽報警"的新聞引起了廣大網友的激烈討論,這條微博的閱讀量過億,討論過萬。這件事情是發生在廣東佛山南海的一個商場裡面,這個小女孩的母親報警稱自己7歲的女兒在商場偷了東西。小女孩的媽媽說:"大概11點的時候,她給我打電話,因為她有電話手錶,但是聲音不是她的,是一個女孩子的,說我孩子拿了他們店裡的東西。"
  • 7歲孩子偷拿玩具親媽報警:親生的孩子,何必要這樣傷害她?
    氣炸的不僅是新聞的內容,更有評論區的20萬+點讚,以及拿這種例子來宣傳。事情是這樣的:廣東佛山一名7歲的女孩,偷了商場一家店鋪的幾個扭扭蛋,再次經過商場的時候被店員認出來了。一開始,無論店員和媽媽怎麼問,女孩都不承認。
  • 7歲孩子偷拿玩具親媽報警:親生的孩子,何必要這樣傷害她?
    事情是這樣的: 廣東佛山一名7歲的女孩,偷了商場一家店鋪的幾個扭扭蛋,再次經過商場的時候被店員認出來了。一開始,無論店員和媽媽怎麼問,女孩都不承認。小男孩還小,可能還沒有建立起「偷」和「拿」的概念。他還在上小學的時候,看到村裡一戶人家的盆栽超級好看,而他自己又是個盆栽迷,家裡種了一堆花花草草,所以他就想偷拿回家。結果,被人家發現了,直接扣留在家。伯伯他們發現兒子不見時,已經是傍晚了。
  • 7歲女孩偷拿玩具親媽報警,網友熱議:報警恐嚇孩子對還是不對?
    文:瓊琚一前幾日,廣東佛山南海警方接到報警稱,某商場內一名7歲小女孩偷拿玩具。報警人竟然是小女孩的媽媽。小女孩曾在店內偷拿過幾個扭扭蛋,再次經過的時候,被店員認出,店員打電話通知了小女孩的媽媽。媽媽趕到後,無論怎麼詢問小女孩,小女孩都不承認自己偷了東西。為了給女孩一個教訓,媽媽想到了報警。
  • 孩子在外面偷拿東西?你的管教方法或將影響他們一生
    半大的孩子,還沒有形成基本的物權意識。在這種情況下,孩子在外面看到自己的喜歡的東西,可能會將其拿走。這個行為,就是成年人眼中的「偷」,但在孩子的概念裡,卻不是偷。因為他們意識不到,這個東西是別人的自己不能拿,這就是物權意識缺乏的表現。而當孩子在外面偷拿東西以後,父母的教育方式,對孩子的影響很大。
  • 女兒偷玩具親媽報警引熱議:是家長甩鍋,還是該讓孩子承擔責任?
    選擇報警的親媽,錯了嗎? 一則新聞引起熱議:一位媽媽,因7歲女兒偷玩具,在於店員數次詢問下,面對女兒依然不肯承認的局面,媽媽選擇了直接報警。現在很多人都喜歡強調呵護孩子的「自尊心」,卻忘了去建立孩子的「羞恥心」!孩子做錯事,不能打,怕傷自尊心;孩子作弊,不能罰,怕傷孩子自尊心……就是因為這樣那樣的「所謂對自尊心的維護」,讓教育束手束腳,遺失了許多教育的恰當時機。拿「保護自尊」來作擋箭牌,跟那句「他還是個孩子,不要計較」有何區別?
  • 孩子偷拿玩具媽媽報警,眾多家長點讚,簡單粗暴的教育何時休?
    前段時間有一則新聞引發了大家的熱議,一位七歲的小女孩子被商場銷售員扣住,說她偷拿了商家的玩具。銷售員通知了女孩的媽媽,媽媽過來看到女兒站在一邊,無論怎麼詢問都不發一言。媽媽於是選擇報警。在這個案例中,孩子有偷拿玩具的行為(我很注意不要用偷竊這個詞),介於她年齡並不大,所以我為認這不僅反映孩子行為的問題,這其實是家庭教育出現了一些問題。 媽媽選擇報警的行為來看,她並不是縱容孩子壞習慣的人。平時她也應該給孩子說過不能拿別人的東西。但當家長的人都知道,並不是我們說過的話孩子都會能記住並做到。
  • 7歲女孩商場偷竊被親媽報警,你贊成對孩子這樣「下重藥治病」嗎
    8月2日,一條「7歲女童商場偷拿玩具親媽報警」的新聞上了熱搜,親媽真的把警察叫來了!這位媽媽的「壯舉」,也引發全網熱議。但記者調查發現, 熊孩子犯錯,家長找警察叔叔來教育,近期在各地都相繼有出現,有家長點讚,也有網友認為此種方式極端不可取。家庭教育專家表示,這是「下策」。
  • 遼寧撫順一女童遭親媽及其男友瘋狂虐待,女童外婆:判死刑都不為過
    2020年10月25日,遼寧撫順一女童被爆被其親媽及親媽男友虐待,3個月時間,該女童遭受了熱水澆頭、鉗子拔牙、打火機燒嘴、鋼針扎腿、餵貓糧,甚至連手臂都被其親媽男友掰斷
  • 7歲女童偷東西親媽應該報警嗎?心理學專家李玫瑾建議家長這樣做
    日前,廣東佛山南海的派出所民警接到了一個特殊的報警電話。報警人是一名女子,她稱自己的女兒在商場偷了別人的東西。「是誰報的案?這麼小的小朋友怎麼回事?」趕到現場後,民警意外地見到一個7歲半的小女孩。原來,小女孩之前在這家商店裡偷拿價值200多元的玩具,被監控拍了下來。這次她經過商店時,店員認出了她。
  • 孩子偷東西,親媽報警,網友:等著孩子長大恨你吧
    說到孩子的教育,真的是沒有小事情,凡事都應該要從小抓起,嚴格要求孩子。但是也不能夠因為一件小的事情就小題大做,如果因為過度教育,也一定會給孩子帶來很大的影響一個7歲的小女孩,在玩具店裡偷拿了玩具,被發現後,卻死活不承認自己拿了,最終,媽媽報警了,這下女孩出名了,警察蜀黍的處理方式很溫和,這一點值得點讚,但是對於媽媽的這種做法,大家的看法卻是不同的。
  • 7歲女童商場偷東西,拒不承認後親媽報警,網友:力挺媽媽
    日前,廣東佛山南海的派出所民警接到了一個特殊的報警電話。報警人是一名女子,她稱自己的女兒在商場偷了東西。這讓民警感到意外,但出於責任,民警們還是趕到了現場。視頻中民警問到&34;,只見鏡頭一轉,看到了一個7歲的小姑娘,小姑娘文文靜靜的,穿著沒有很華麗,但也不貧窮,一點也不像小偷的樣子。原來,小姑娘之前在店裡面偷偷拿了幾個扭扭蛋,這次經過店裡的時候,被店員給認出來了。
  • 佛山7歲女孩偷拿商場玩具,娃拒不認錯親媽報警,這樣做對嗎
    平時工作忙,周末好不容易休息想多陪陪孩子,所以很多爸爸媽媽都選擇周末帶孩子逛逛超市,給孩子買一些喜歡的玩具。本來這是一件能夠增進親子關係的好事,但是最近在廣東佛山的一位媽媽和孩子卻因為到超市中買玩具鬧得非常不愉快。
  • 大寫的贊:7歲女孩偷拿玩具親媽報警,看似無情,卻是滿滿的愛
    孩子的世界中,有一個共同的愛好,那就是,基本每個孩子都有自己喜歡的玩具。的確,玩具對孩子的吸引力是巨大的。在每個孩子的世界裡,應該都有或多或少的玩具存在,這些玩具,起到了不同的作用,有些可以讓孩子們學到知識,有些則可以培養孩子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