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標題處「牛津辭典」,關注我們,定期接收有關英語學習、詞源和用法的文章,也歡迎大家轉載我們的文章。
標點符號是寫作中不可缺少的,它們展示給讀者句子的始末,若是標點使用得當,會讓你的文章易於理解。我們會在今天和將來一系列文章中陸續梳理一些普通標點的使用,讓你的作品表達總是清楚有效。
要點(bullet points)用於提請注意文件內的重要信息,使讀者能夠快速識別關鍵問題和事實數據。關於如何使用要點符號並沒有一定之規,但這裡可以給出一些指導方針:
1. 引入要點清單的文字部分應該以冒號(:)結尾。
2. 如果要點符號後的文字並未一個完整句子,那無需首字母大寫,也不用以句號結尾。以上兩點示例如下:
Tonight's agenda includes:
3. 如果要點符號後的文字是一個完整的句子,那就需要首字母大寫,並就技術上而言以句號結尾,但後者並未絕對如此:
The agenda for tonight is as follows:
4. 如果希望要點清單更具影響力,可以使每一點都以同樣的詞類(名詞或動詞等)開始,並且每一點的書寫長度相近。首個單詞的很好選擇之一是行為動詞,它們描述了履行的行動。如果您使用動詞,請確保每個動詞都處於同一時態。以下是一份個人簡歷中有效使用行為動詞的例子:
Duties and responsibilities included:
teaching homework and study skills to disabled students
reaching attainment targets and improving learning performance
developing an after-school sports program
5. 如果要點還想更具影響力,那就讓要點文字相對較短。要確保您在每部分使用相同的字體和邊距。
6. 要點在視覺效果上更具衝擊力,使讀者更容易找到重要信息。不過,你應該儘量謹慎使用:同一份文件中過多使用要點章節將會使其影響力盡失。
編者註:
根據《牛津英語辭典》(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的記錄顯示:
Bullet在1950年開始作為印刷符號(最初和通常都是一個圓點),用來標記或強調某個段落、列表中的各項等。
Bullet point的最早記錄出現在1983年,其定義為用印刷版的圓點標註某個簡潔陳述或概述,尤其用於一個列表中的每個事項。
更多有關標點符號的歷史文章,請打開以下連結:
標點符號系列——撇號 (』);
標點符號的名稱由來;
如何正確使用六種英文標點符號;
測測你是哪個標點符號?
本文內容編譯自牛津辭典博客(blog.oxforddictionaries.com),牛津大學出版社擁有中英文兩版版權。如需轉載,請標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