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潘昱辰 編輯/徐喆)儘管新冠肺炎疫情對於全球汽車產業造成重創,但在政策與市場的多重利好之下,新能源汽車卻成為了股票市場的香餑餑。趁著這股東風,全球頭部新能源汽車企業近日紛紛增發股票融資,以緩解企業經營與研發投入帶來的資金壓力。
左起:小鵬汽車創始人何小鵬、蔚來汽車創始人李斌、理想汽車創始人李想
新老勢力集體增發
12月14日,造車新勢力蔚來汽車披露文件,擬增發6800萬美國存託股(ADS),增發價格為39美元/ADS,據統計,蔚來此次增發能夠籌集約26.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73.5億元)。同時,蔚來還將授予承銷商30天的選擇權,可購買額外的900萬份美國存託憑證。
值得一提的是,這是自今年4月蔚來落地安徽合肥以來,該公司發起的第三次增發行動。今年6月,蔚來便宣布增發8280萬ADS,定價5.95美元/ADS,共融資4.92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2.24億元);9月,蔚來再度增發1.01775億ADS,定價17美元/ADS,共融資17.3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13億元)。而就在本月11日,蔚來首先披露擬增發6000萬ADS,僅三日後便將增發數提升至目前的6800萬ADS。
蔚來擬增發6800萬ADS
除蔚來之外,另外兩家在美股上市的中國造車新勢力——小鵬與理想也於日前公布了增發計劃。
理想汽車12月4日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的文件顯示,公司擬增發4700萬ADS,每股存託股份代表2股A類普通股,定價為29美元/ADS。在扣除相應的發行費用後,公司預計將從此次發行中獲得約16.002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04.78億元)的淨收益。
如果承銷商行使其選擇權,預計淨收益約為18.40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20.6億元)。
12月7日,小鵬汽車披露文件擬增發4000萬ADS;12月9日,小鵬進一步宣布擬增發4800萬ADS,每股存託股份代表2股A類普通股,定價為45美元/ADS,擬募資總額達到21.6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41.44億元),創下中概股史上最大規模首次股票增發。
此外,承銷商將有30天的選擇權,可以額外購買不超過720萬ADS。
小鵬汽車擬增發4800萬ADS
除了成立時間不長的「造車新勢力」外,宣布增發的還有像比亞迪這樣的國內新能源汽車龍頭企業。
12月1日,比亞迪董事會披露公告稱,已向中國證監會提交了新增發行境外上市外資股(H股)並在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的申請材料,擬發行數量不超過2019年度股東大會召開日(即2020年6月23日)已發行H股股份總數的20%。外界推測,其募資金額或超過300億港元(約合人民幣253.57億元)。
據悉,在11月30日,證監會已收到比亞迪提交的本次H股發行的申請材料,並將在5個工作日內就是否受理該行政許可申請或要求補正材料通知比亞迪。12月8日,比亞迪進一步披露公告稱, 證監會已對其提交的 H 股發行申請材料進行了審查,決定對申請予以受理。但此次H股發行尚需取得證監會、香港聯交所等相關政府機構、監管機構的核准和/或批准,仍存在不確定性。
比亞迪披露公告稱,證監會已受理此次H股增發申請
無獨有偶,中國新能源車企之外,全球新能源汽車「領頭羊」特斯拉也向SEC提交文件,表示其與高盛、花旗等銀行達成了股權分配協議,擬增發股份,預計籌資至多5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27.4億元)。
高位屯糧過冬
在政策與市場的多重利好之下,新能源汽車概念股今年以來集體暴漲:截止12月15日美股收盤,蔚來報收43.50美元,是去年最低谷時期的28倍以上;小鵬報收49.49美元、理想報收32.15美元,是今年上市時的2倍。此外,比亞迪股價是去年同期的4倍,特斯拉股價更是去年同期的近9倍……
新能源汽車概念股熱度之高,也令不少市場機構質疑其中「泡沫」含量。截止12月15日,特斯拉的市值已經超過6000億美元,大於大眾、豐田、日產、現代等九家傳統汽車巨頭之和,而其銷量不到全球汽車總銷量的1%,僅是大眾、豐田的零頭水平;
蔚來的股價從去年同期的1美元出頭,一度暴漲50美元以上,市值一度超越比亞迪登頂中國車企榜首,但今年總銷量不到後者同期新能源車銷量的四分之一;
在第三季度財報出爐之前,做空機構香櫞便發布報告,認為蔚來的業績表現撐不起其當前的市值,目標價應為25美元,僅當時股價的一半,然而蔚來隨即拿出強勁財報表現予以回擊。
蔚來11月銷量再創紀錄,但股價不漲反跌
小鵬和理想的市值也超越了菲亞特克萊斯勒等企業,但交付量同樣無法與傳統車企相提並論。
事實上,新能源汽車企業的股價表現並不穩定。12月2日,三家新勢力陸續公布了可觀11月汽車交付數據,其中蔚來、理想均創下歷史單月銷量新紀錄,然而當天美股收盤之後,三家新勢力的股價卻集體下挫,其中蔚來跌近6%,小鵬、理想跌逾7%,再度反映出新勢力在股市不同於傳統車企的一面。
汽車市場分析師任萬付便認為,造車新勢力幾乎均經歷過缺錢的生死難關,乘新能源汽車概念股基本都在高位,不應也不可能錯過此等良機。
對於極度燒錢的汽車行業而言,充足的資金儲備是生命線一般的存在,而增發股票無疑是上市公司獲取融資的重要渠道之一。
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以及疫情對大環境,今年以來,越來越多的新勢力由於資金斷裂而陷入經營困境甚至瀕臨破產。
繼法拉第未來爆雷之後,僅今年上半年,便有拜騰、賽麟、博郡等具備國資背景的新勢力紛紛深陷泥潭無法自拔。
因資金鍊斷裂,拜騰汽車於今年7月停止運營
而作為中國造車新勢力中的三大「倖存者」,蔚來、小鵬、理想也曾經歷過捉襟見肘的歲月。以當前市場佔有率最高的蔚來為例,在尚未得到合肥政府支持的去年同期,其股價只有1美元出頭,徘徊於退市邊緣;現金儲備不到20億元,即使通過數筆可轉債融資,也撐不過未來一年。
雖然蔚來、小鵬、理想們已經於上半年陸續拿到融資,後兩者也於下半年順利赴美IPO;且以上三家新勢力的汽車毛利率均實現轉正,告別了汽車買一輛虧一輛的日子,但三家企業整體依然處於虧損狀態。今年第三季度,蔚來、小鵬、理想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淨虧損分別為11.88億元、11.49億元和1.07億元。
通過各路融資,第三季度末蔚來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受限制現金和短期投資為人民幣222億元,小鵬為200億元,理想為190億元,但其「家底」深厚程度遠不能同傳統汽車巨頭相提並論。
蔚來汽車董事長、創始人兼CEO李斌
相較之下,作為全球銷量最高的兩大新能源汽車企業,特斯拉和比亞迪的狀況要好很多。特斯拉第三季度淨利潤達3.31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1.67億元),連續五季度實現盈利;比亞迪第三季度淨利潤34.14億元,同比增長117%。
不過,特斯拉執行長(CEO)埃隆·馬斯克仍要求企業提高生產能力,以追回因疫情導致的產能缺失,從而達成年銷50萬輛的預定目標。財報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特斯拉在全球市場交付了31.84萬輛。要達成以上目標,則第四季度特斯拉需要交付近20萬輛才能實現。
這其中,特斯拉上海工廠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年產能已經突破25萬輛,周產量也突破了4000輛,甚至開始了對歐洲國家的出口。中國乘聯會披露的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特斯拉中國共銷售近8萬輛汽車,佔到全球市場的四分之一以上。
10月,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整車出口歐洲
同時,特斯拉上海工廠二期工程即將完工,第二款車型Model Y即將投產上市。此外,特斯拉仍在全國範圍內擴張充電網絡體系,而這一切都離不開充裕的資金支持。
另一方面,儘管藉助新能源概念股的東風,比亞迪早已成為中國市值最高的車企,但由於汽車、電池、半導體、光伏、代工多線作戰導致的財務狀況,並不能使其高枕無憂。
根據比亞迪此前披露的財報,今年第三季度末,公司資產負債率達65.5%,高於電池行業的競爭對手寧德時代(51.7%)和汽車行業的競爭對手長城汽車(57.2%),且公司有息負債超過550億元。
僅汽車業務而言,和特斯拉類似,比亞迪同樣面臨產能困境。特別是旗艦轎車漢7月上市以來,其訂單、銷量持續高增長。今年11月,漢月銷量首度突破1萬輛,累計銷售近3萬輛。但截至目前,漢仍有大量未交付訂單,產能十分緊張。
比亞迪刀片電池
另外,包括漢在內的新一代純電車型陸續上市,使比亞迪核心產品力之一的刀片電池同樣面臨產能不足的風險,按照比亞迪弗迪工廠高層透露的信息,年底弗迪電池的產能將達到13GWh;此外,比亞迪明年將基於第四代混動平臺DM-p和DM-i推出多款車型,同樣需要提前進行產能的投入。
安信證券研報便認為,在這樣的背景下,比亞迪仍需募集大量資金進行產能的提前布局,從而加快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擴張步伐,並將投資評級維持在「買入-A」。
研發成關鍵信號
通過各家公司披露的文件還能發現,此番新能源汽車概念股集體增發,除了保證公司正常運營外,幾乎不約而同地將所得資金用於研發投入之上。
蔚來汽車在增發文件中披露,此次所募得資金的60%將會用於新產品和未來自動駕駛技術平臺的研發;30%用於銷售和服務網絡擴展以及市場滲透;10%用於一般公司用途。
其中,蔚來第二代技術平臺——NT2.0的開發,核心便是打造行業領先的量產自動駕駛系統,且會搭載在下一款新車型上。蔚來稱,硬體配置和ADAS/AD軟體能力都會有「跨越式提升」。技術的詳細細節則會在明年年初舉行的NIO DAY上揭曉。
根據蔚來第三季度財報,當季共研發費用佔據5.9億元。今年9月,蔚來公布了基於高精地圖的領航輔助功能Navigate onPilot(NOP),該功能可以按照導航規劃的路徑實現自動進出匝道和自動超越慢車等功能。蔚來由此成為特斯拉後全球第二家推出此類功能並推送的品牌。
除了自動駕駛技術能力的提升以外,蔚來還將把融資應用於BaaS(車電分離)體系、特別是換電站的建設中。
蔚來換電站
理想汽車在增發文件中披露,本次增發所得收益的用途為:約30%用於下一代電動汽車技術的研發;約20%用於下一個BEV(純電動)平臺和未來車型的研發;約20%用於自動駕駛技術和解決方案的研發;剩餘部分將用於公司一般運營用途。
理想第三季度研發投入達3.3億元。與其他新勢力不同的是,目前理想汽車只擁有理想ONE一款車型,且採用插電混動(增程式)動力。此次增發文件也正式確認下一代車型將採用純電動動力。此外,理想汽車在自動駕駛領域聘請了原偉世通自動駕駛總監王凱任首席技術官(CTO),並取得了英偉達最新晶片Orin的首發資格。
9月,理想汽車與英偉達、德賽西威籤約,獲得英偉達最高算力晶片首發資格
小鵬汽車在增發文件中披露,本次增發融資30%用於智能電動汽車以及軟體、硬體和數據的研發技術;30%用於銷售和市場營銷,擴大銷售和服務渠道以及超級充電網絡,擴大在國際市場中的業務範圍;20%用於智能電動車核心技術的潛在戰略投資;20%用於一般用途。
以智能化為重要標籤的小鵬汽車,一直將自主研發自動駕駛技術作為自身產品的核心競爭力,其第三季度研發費用達到6.5億元。而XPILOT 3.0自動駕駛系統將於2021年第一季度推出。
小鵬XPILOT 3.0自動駕駛系統
另一邊,比亞迪也在H股增發公告中披露,所得淨募集資金擬將全部用於補充營運資金、償還帶息債務、研發投入以及一般企業用途;特斯拉同樣未在SEC文件中表明增發的用意,但根據馬斯克在直播訪談中透露的信息來看,其融資的主要目的在於償清債務,並增加公司的安全性。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受全球疫情影響,包括大眾汽車集團在內的傳統汽車以及新勢力們都遭遇了「晶片荒」,面臨被汽車晶片供應商「卡脖子」的風險。為增強自身抗風險能力,新能源車企也開始加大在這一領域的研發投入:其中,特斯拉、零跑等車企均宣布已成功自研晶片;比亞迪則稱公司在晶片方面有一整套產業鏈,在充分自給的同時還有餘量外供;此前也有傳言稱蔚來將自研晶片,不過並未得到官方證實。
汽車市場分析師任萬付認為,新能源車企和造車新勢力已經走上快速發展的道路,包括與新車型研發、自研晶片、自動駕駛晶片等都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而新能源汽車概念股處於高位,自然給了車企們藉機發揮的充分理由。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