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融資?產品?對於造車新勢力來說,銷量意味著什麼

2020-12-19 品質中國

施芸芸中國汽車報

繼理想和小鵬之後,12月14日,蔚來也開始了12月的新一輪增發,這一次最大募集金額將達30.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99.27億元)。有業內人士統計,從2015年至今,蔚來總融資金額已達427億元,小鵬和理想汽車都是224億元,威馬汽車融資總額為203億元,四家累計已超千億元。有意思的是,這四家車企的融資排名,恰好與他們目前的累計銷量排名一致,這從某一個側面說明,對於造車新勢力來說,雖然銷量不是萬能的,而且目前恐怕也還很難依靠「賣車」掙錢,但沒有銷量的支持卻是萬萬不能的。當造車新勢力這一輪競爭進入後半場時,只有擁有更好的市場表現,才能獲得更多的融資,造車新勢力企業才有望實現更進一步的可持續發展。

「萬輛俱樂部」迎來2位新成員

對於新造車企業來說,年銷過10萬輛看起來還比較遙遠,今年達5萬輛估計也基本「沒戲」。但鑑於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整體「盤子」本就不太大,再加上受到疫情以及外來挑戰者(主要是特斯拉)的影響,因此今年總銷量能過1萬輛也可以算是表現不錯了。值得肯定的是,與去年相比,今年的「萬輛俱樂部」有望再添2位新成員——理想和零跑汽車。

去年年底,理想ONE正式上市,當年的總銷量為1000多輛。而今年前11個月,理想共銷量完成26498輛,僅次於蔚來,排名第二。比較值得一提的是,與蔚來和小鵬汽車相比,理想僅憑藉著一款產品撐起了一片天。

與理想汽車相比,零跑還只能算是今年造車新勢力中的「小黑馬」。零跑今年的市場表現比較特殊,在上半年結束時,其累計銷量還僅為1373輛。可是到了下半年,零跑的月銷量卻連續超過1000輛,10月銷售1743輛,11月更是達到2032輛,今年前11個月零跑汽車累計銷量達8367輛,如果這個勢頭能保持下去,今年總量過1萬不成問題。究其背後原因,主要是今年新上市的零跑T03,正好「踩」在了下半年「新能源汽車下鄉」的關鍵節點上。

在乘聯會公布的11月新能源汽車(單車型)銷量排名TOP 10的榜單上,造車新勢力中也只有理想ONE和威馬EX5入圍,分列第7位和第9位。不過,這張榜單也體現出,在與傳統車企較量的過程中,造車新勢力的競爭力似乎還是「弱」了些,像比亞迪這樣的「老牌」新能源車企旗下就有三款車型位居前十,排名第三的長城歐拉R1、第五的奇瑞eQ以及第6的廣汽埃安也可以算是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新成員,11月銷售表現都好於造車新勢力企業。

造車新勢力的「馬太效應」

製圖:施芸芸

從目前的市場格局來看,今年排名靠前的幾家造車新勢力未來長存於汽車市場的可能性較大。按照前11個月的累計銷量排名,依次是蔚來(37870輛)、理想(26498)、小鵬(20586輛)、威馬(19907輛)、合眾新能源(13424輛)和零跑(8367輛),下面我們就具體分析下這六家造車新勢力企業,看看對於造車新勢力而言,銷量到底意味著什麼呢?

首當其衝的自然是資本的青睞。對於傳統車企來說,汽車銷售是資金來源的「大頭」,但造車新勢力不只是如此。就拿目前營收額最高的蔚來舉例,根據已經公布的財報數據,今年前三季度蔚來汽車共實現營收96.17億元,就算加上第四季度預期的60億元,150多億元的收入顯然很難成為支撐蔚來後續研發、生產和服務等一系列投入的主要力量,更別說其他營收收入更少的造車新勢力企業了。因此,如何贏得更多資本的加盟,才是目前造車新勢力擴充「錢包」的主要手段和方向。但投資者也不是「冤大頭」:一來,這場造車新勢力的競爭進入了實質性發展的新階段,顯然光給幾張PPT和幾個樣板車間已經不夠;二來,全球經濟下行壓力加大,投資變得更加謹慎和理性。因此,權衡是否入場的一個重要標準就變成了市場銷量。至少,在可預見的未來,被投資企業的市場銷量至少值得期待。應當強調的是,這裡的投資者包括個體或民營投資人、地方資本以及公開市場。

有了錢打底,接下來的很多其他工作自然就能夠更順利地開展了,例如推出更多車型。今年年初,小鵬推出了第二款產品——小鵬P7,這款新車型的銷量很快就超過了G3,為小鵬汽車今年的銷量貢獻過半。其實在這六家頭部新勢力企業中,除了理想以外,其餘都擁有超過兩款及以上的主打產品,「產品增多——銷量提高——獲得更多融資——研發更多產品」,一旦形成了這樣的良性循環,後續發展也就會更加順利。

除了產品推陳出新以外,資金充盈後,技術和服務也有望得到升級和完善。例如理想汽車近日發布公告稱,將以增發股份的形式募集資金,用於新一代電動汽車技術的研發,包括高壓平臺、高充放電率電池、超快充電、自動駕駛技術以及未來車型等,涵蓋核心三電技術以及智能駕駛領域,有望進一步豐富自身產品線並提升競爭力;威馬選擇了加碼電池服務,推出了終身免費質保政策,車主可享受動力電池因產品設計、製造或原材料缺陷導致的維修或零部件更換的權益,有望解決電動車消費者的後顧之憂。

如果擁有更多資金,那麼此前無力解決的一些其他問題也將被提上日程。例如前不久,零跑汽車全資收購了福建新福達汽車工業有限公司,此舉被業內認為是為了購買生產資質。且不論代工是不是長久之計,由於與零跑合作生產的長江乘用車和進入破產清算的長江汽車有同一個法人,在找到更合適的代工廠之前,乾脆買一個資質對於零跑來說確實比較必要。

萬裡長徵第一步

「這兩年是造車新勢力面臨嚴峻挑戰的關鍵時期。」清華大學汽車產業與技術戰略研究院副研究員劉宗巍曾在接受《中國汽車報》記者採訪時直言,「隨著競爭壓力的不斷增大,預計造車新勢力兩極分化的趨勢將日益明顯,不能在此期間站穩腳跟並拓展優勢的企業將逐漸被市場淘汰。」

但這並不意味著目前跑在最前面的企業就「高枕無憂」。劉宗巍指出,隨著產業化進程的深入和銷量的提升,造車新勢力遇到的問題將呈幾何級數增加。一方面,規模化生產對產品質量、銷售、服務的全面保障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而這往往是經驗有限的造車新勢力所欠缺的;另一方面,造車新勢力又必須努力培育具有特色的產品新賣點和品牌新內涵。

雖然蔚來、小鵬和威馬等看起來已經走出了去年年中的「至暗時刻」,生產、銷售和服務都逐漸步入正軌,但危機仍存,召回、維修、回收等新問題都是新的「攔路虎」。一一跨越,才算是擁有了與傳統車企正面較量和比拼的底氣和實力。

「面對產業全面重構的空前變局,造車新勢力應堅持聚焦主業不動搖,並對新技術培育發展的長期性和曲折性有足夠的心理預期,清醒判斷當前的競爭形勢。」劉宗巍建議,造車新勢力一定要「守正出奇」,在充分尊重汽車產業基本規律,踏踏實實做好研發、採購、生產、銷售、服務以及質量和成本等各個環節工作的基礎上,大膽創新,甚至推出革命性的全新解決方案,嘗試引領產業未來演進方向。

今年還只是萬裡長徵的開端,明年造車新勢力市場表現如何,我們將持續跟蹤和關注。

文:施芸芸 編輯:藺天子 版式:劉曉燁

相關焦點

  • 更大的市場?更多的融資和產品?對於造車新勢力來說,銷量意味著什麼
    點擊查看原文:市場?融資?產品?對於造車新勢力來說,銷量意味著什麼?有業內人士統計,從2015年至今,蔚來總融資金額已達427億元,小鵬和理想汽車都是224億元,威馬汽車融資總額為203億元,四家累計已超千億元。有意思的是,這四家車企的融資排名,恰好與他們目前的累計銷量排名一致,這從某一個側面說明,對於造車新勢力來說,雖然銷量不是萬能的,而且目前恐怕也還很難依靠「賣車」掙錢,但沒有銷量的支持卻是萬萬不能的。
  • 一筆融資100個億!造車新勢力又火了
    來源:中國基金報「造車新勢力」威馬汽車正式宣布完成100億元D輪融資,也是造車新勢力最大單輪融資。「造車新勢力」最大單輪融資3到5年集結3000名「攻城獅」今天上午,威馬正式官宣完成100億元D輪融資,這也是「造車新勢力」單輪融資金額最大的一筆。
  • 造車新勢力的2020年:資本熱捧/銷量暴漲 長期向好
    2020年,造車新勢力們迎來了「轉運年」。一方面,拜騰、博郡、賽麟、前途、長江等相繼爆雷。另一方面,造車新勢力「四小龍」好事連連:蔚來獲得國資百億「救急」;理想、小鵬相繼赴美上市;威馬融資100億元即將登陸科創板。
  • 2020年,造車新勢力冰火兩重天
    而接下來新能源汽車賽道的最大看點,當屬造車新勢力頭部玩家與特斯拉、傳統車企上演強強對決,這是決定未來市場格局走向的關鍵一役,誰都沒有輸的本錢。造車新勢力分野萬萬沒想到,被調侃為「2019年最慘的人」的蔚來掌門人李斌,今年會如此春風得意,原因在於其治下的蔚來好事連連。
  • 新勢力造車進入後半場 不比資金拼玩法
    短短半年,老牌國企在新能源汽車市場熱情空前高漲,四隻「國家隊」相繼上場,造車新勢力熱潮仿佛如5年前一樣,再次在中國這個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重演。植根於傳統車企之上的新能源「國家隊」擁有著與生俱來的造車經驗,再加上海量的資金支持,可以預見,「國家隊」的造車之路將要比「蔚來們」走得輕鬆的多。
  • 華山論劍 | 盤點2020之造車新勢力:格局已定?
    新造車勢力如何實現盈利是一直繞不開的話題,可喜的是,在剛剛公布的第三季度財報顯示,蔚來、小鵬、理想終於跨過毛利率轉正這道坎。這就意味著造車頭部玩家距離實現最終盈利的夢想又前進了一步。
  • 特斯拉:「殺死」中國造車新勢力!
    在中國汽車市場,似乎從未出現過這樣一個殺價又快又狠、號召力又大又強的「外來者」。正是這個外來者,將今天的中國新能源市場攪動得「天翻地覆」,令近乎所有本土造車勢力都心驚膽戰、手足無措。
  • 造車!對於百度來說,是一道必須拿高分的必答題
    未來隨著靴子落地,真車下線,百度和吉利的股價開啟"特斯拉模式",估計也是一件大概率事件。 刨去風口逐浪的無端臆測,對於百度來說,造車其實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的必選項,畢竟做了這麼多年的自動駕駛研發,總得有一個兌現的機會。
  • 造車新勢力九死一生,零跑銷量慘澹,試問如何能混下去?
    目前,在所有的造車新勢力中,混得最好的就屬理想,蔚來,還有威馬,僅這三輛車銷量過萬,而其餘的車皆銷量只有數千。而在四五十家新勢力車企中,這個疫情的冬天,已經倒閉了六成,而僅剩的幾家企業中,百分之90的企業,都會被淘汰,只有三四家企業存留;在所有的新勢力車企之中,排名靠尾的莫不屬於零跑,雷丁一類,每月只銷售數十輛車的企業。試問一句,這麼低的銷量,會不會被淘汰出局,而這麼低的銷量,是什麼原因造成的?我想這與新勢力中慣用的PPT造車,有相關關聯,畢竟許多新行業都存在這些打假,或者造假的現象,這些並不是少數。
  • 造車新勢力迎分水嶺:頭部「四小龍」逆勢翻盤 PPT造車軍團黯然退場
    一邊是風光無限的新勢力頭部「四小龍」:蔚來從生死線翻身,市值接連上漲超越通用、寶馬;理想、小鵬前後腳赴美上市,市值看漲;威馬融資100億元,擬登陸科創板。而在分水嶺的另一邊,博郡、賽麟、拜騰、前途、長江汽車等滑向破產邊緣,或將黯然退場。新冠肺炎疫情「黑天鵝」加速了造車新勢力的市場洗牌,而業內認為,新勢力上半場的量產之爭已近尾聲,下半場的技術之爭正拉開大幕。
  • 造車新勢力再現收購案 生產資質到底值多少錢?
    隨著資本進駐汽車市場「造車新勢力」備受關注,特別是在疫情籠罩的2020年以新能源車為代表的造車新勢力表現尤為突出,每個月初都會率先曬出連續增長的銷量成績,這除了與消費者分享喜悅外更多的也是為了讓投資人看到。巨額的融資為造車新勢力不斷前行保駕護航,解決人員、技術等諸多難題,甚至造車新勢力夢寐以求的生產資質也能通過它來解決。
  • 造車新勢力數據翻紅 是漸入佳境還是市場泡沫
    一直存在眾多爭議的造車新勢力在2019年經歷了寒冬,眾多企業出現經營困難、拖欠工資,甚至破產、跑路等情況。如今造車新勢力的數據翻紅,究竟是「漸入佳境」還是「市場泡沫」?生存危機並未消除在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整體向好的大背景下,這些造車新勢力的搶眼表現是否標誌其已經轉危為安?對此,眾多業內人士和專家也存在不同的看法。一些觀點認為,造車新勢力已經突破了傳統汽車企業的形象,開始得到了市場的初步認同。其銷量也開始進入快速增長期和新產品周期,未來的高增長可期。
  • 造車新勢力從PPT造車,到實現量產,愛馳為何岌岌可危?_易車網
    在目前,國內的造車新勢力,歷經這次凜冽的寒冬,逐漸萎靡不振;許多人會第一時間想到已經倒下的拜騰、博郡、賽麟,但客觀來說,愛馳汽車受到的影響也非常大。繼拜騰、博郡、賽麟等相繼倒下之後,昭示著曾經轟轟烈烈的新勢力造車運動進入了洗牌階段,現存的企業是被淘汰,還是逆流而上,新勢力造車失敗或者成功命門在哪裡?
  • 長城歐拉:再定義新勢力造車
    新造車勢力,在跌宕起伏的2020年,迎來了高光時刻,新能源車的未來,傳統造車勢力似乎就要淪為配角了。而在實際的市場上,傳統品牌在新能源領域遠非毫無亮點,目前唯一一款在銷量上超越特斯拉Model 3的車型,就是由傳統品牌五菱推出的宏光MINI EV。
  • 銷量波動大成長性受關注 造車新勢力「三兄弟」盈利能力有待提升
    來源:中國證券報作者:崔小粟 宋維東中概股造車新勢力「三兄弟」日前陸續公布了11月創紀錄的銷售數據。不過,在公布銷量數據之後,蔚來汽車和小鵬汽車股價當日下滑幅度均超過10%。此前總市值衝破1萬億元的造車新勢力「三兄弟」,在一路狂奔之後,股價在11月底開始回落。
  • 一電觀察|寒冬不好過,新勢力造車靠什麼生存
    而相比多少有些「禦寒」能力的傳統車企,造車新勢力們面臨著更大困境。在市場出現尖銳拐點的情況下,新勢力們靠什麼翻身?智能化賽道玩家的困境當前,中國新能源汽車研發節奏非常快,但總的來說,續航和智能是目前國內各大廠商主打的賣點,也就是常說的電動化與智能化。
  • 造車新勢力保衛戰即將開啟
    自主造車新勢力競爭愈發激烈,特斯拉來勢洶洶,蘋果汽車、富士康跨界造車,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將展開新一輪的廝殺。2020年頭部造車新勢力欣欣向榮從2020年的銷售情況來看,造車新勢力三強格局已然成型。在現有的汽車品牌中,蔚來銷售43728輛,排在第一位,同比2019年增長112.6%;理想2020全年銷售32624輛、小鵬銷售27041輛,小鵬同比增長112%。
  • 造車新勢力出海,有這個必要嗎?
    來源:新財富雜誌有分析師認為,造車新勢力出海這件事,宣傳的意味,可能大於實際的效果。2020年,成了造車新勢力們湧入歐洲的元年,在國內市場還未飽和的情況下,各家車企打的是什麼算盤呢?01歐洲市場反超中國在去年,中國還是世界新能源汽車第一大市場。
  • 造車新勢力回應:「我們懂市場 造車已...
    但也有多位造車新勢力高管向雷鋒網新智駕表示,短期內沒有誰能與特斯拉競爭,而且這家公司在智能化等方面值得大家學習。有了在北美市場的勝利後,特斯拉Model 3在中國市場能否延續戰績值得關注。造車新勢力發聲5月31日上午,特斯拉Model 3公布國產版本起售價後,一些造車新勢力很快給出回應。「ES6和國產Model 3從定價來看,存在一定的競爭關係。但從產品力來看,我們還是比較有信心的,ES6在尺寸空間、豪華感等方面有明顯優勢。在性能、續航上和國產Model 3不相上下。
  • 新勢力全年銷量匯總!新勢力與傳統車企勢均力敵
    雖然乘聯會已經放話說,今年的銷量年終總結會晚一點出來,但這絲毫不影響新勢力們在新年第一天發自己的年報。2020年是一個魔幻的年份,從李斌何小鵬和李想三人意氣風發的合照傳遍整個行業開始,就基本預示著蔚來、理想和小鵬成為國內造車新勢力前三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