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車新勢力的2020年:資本熱捧/銷量暴漲 長期向好

2020-12-25 電車資源

2020年,造車新勢力們迎來了「轉運年」。

一方面,拜騰、博郡、賽麟、前途、長江等相繼爆雷。另一方面,造車新勢力「四小龍」好事連連:蔚來獲得國資百億「救急」;理想、小鵬相繼赴美上市;威馬融資100億元即將登陸科創板。

目前,造車新勢力「四小龍」,以及特斯拉形成的「一超四強」的新格局在大洗牌中已逐漸成型。

資本的寵兒

年初因遭受疫情等影響,業內有不少聲音唱衰造車新勢力。但戲劇性的是,造車新勢力偏偏不走尋常路,2020年展現出了頑強的生命力,受到了投資者的「熱捧」。最大的反轉戲在蔚來身上。

回顧2019年,蔚來負面纏身,遭遇了ES8自燃、電池召回、股價暴跌、大幅裁員、全年淨虧損113億元等連環暴擊,現金餘額僅剩10.56億元。李斌甚至在2019年第四季度的財報電話會上坦承:公司的現金流已撐不過12個月。

直到2020年,苦苦求生的蔚來終於迎來了轉機,在融資方面連續取得積極進展。蔚來先是完成4.35億美元的可轉債融資,而後獲得合肥國資70億投資,並獲得6家大行綜合授信共104億元;6月、9月蔚來又先後增發ADS,分別募資4.28億美元、17.3億美元;12月,蔚來再次增發ADS,募資26.91億美元。

誰都不會想到,李斌曾被調侃「2019年最慘的人」,2020年卻風光無限,股價瘋漲。最瘋狂的一天,截至11月25日當天收盤,蔚來成為全球市值第四的車企,同時坐上中國車企市值第一的寶座。

與蔚來一樣驚豔四方的還有小鵬和理想,小鵬最高市值達到519.4億美元,理想最高達365億美元的市值;而威馬即將在2021年初成為登陸科創板的第一家新能源車企業,目前正在接受上市輔導。

12月初蔚來、小鵬、理想三家頭部新造車企業的股價便全線下滑,過山車般的大起大落,讓人始料不及。

不過,儘管資本起伏不定,但也能說明投資者對造車新勢力的發展前景是相對看好的,同時產品也受到了消費者認可,只是造車之路絕對不會一帆風順。

「一超四強」新格局

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造車新勢力中以特斯拉、蔚來、理想、小鵬、威馬形成的「一超四強」的格局也愈發明顯。

據官方發布的數據顯示,整體情況還是比較樂觀的,造車「四小龍」銷量加起來已超過特斯拉。

蔚來今年前11個月累計交付36721輛,同比上漲111.1%。旗下僅有理想ONE一款車型的理想汽車累計交付26498輛;小鵬累計交付21341臺,同比增長87%;而威馬累計交付19688輛。

以目前公布的銷售數據來看,蔚來、理想、小鵬、威馬等多家新造車勢力的銷量創下新紀錄,上漲勢頭喜人。尤其是第三季度開始,造車新勢力銷量增長令人矚目,蔚來連續4個月創品牌單月交付數新高;理想汽車銷量穩步攀升,連續5個月環比上漲;小鵬P7也創下造車新勢力品牌單車交付破萬輛的最快紀錄;而威馬也不甘落後,連續兩個月突破3000輛大關。

第三季度財報顯示,蔚來、小鵬、理想終於跨過毛利率轉正這道坎,蔚來、小鵬、理想的毛利率分別為14.5%、4.6%、19.8%。

其中理想的成本控制最為理想,其毛利率除了領先蔚來、小鵬,更是直逼特斯拉的23.5%。蔚來的銷售及管理費用也有所下降,而小鵬毛利率雖然較低,但也正式邁入了轉正大軍。這就意味著造車頭部玩家距離實現最終盈利的夢想又前進了一步。

來源:乘聯會數據

從現金流、銷量、毛利率等方面看來無疑都是利好信息,但從國內整體排名來看,入圍銷量榜單前十陣營的只有蔚來一家企業。目前造車新勢力的市場份額與傳統車企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

造車新勢力的成長是不能孤立出來看的,造車新勢力在進步,傳統巨頭們也在成長。對於新造車企而言,在資金、技術、品牌、人才培養等方面並不具備傳統車企新能源汽車品牌多年累積的優勢,壓力更大。

淘汰賽加速

目前,造車新勢力兩極分化趨勢已經日益明顯,強者愈強,而不能在此期間站穩腳跟並拓展優勢的企業,陸續被市場淘汰出局。

此前,賽麟汽車上海分公司全部資產被查封。無獨有偶,博郡位於上海閔行區的辦公地點被查封;同日,拜騰中國全面進入停工停產階段......不少新造車企相繼「涼涼」,幾乎是不爭的事實。

今年前11月乘用車數據顯示,造車新勢力中蔚來、理想、小鵬、威馬、合眾、零跑前6家企業排名靠前。此外,國機智駿、雲度累計銷量在3000輛左右;愛馳、金康2家銷量近2000輛,新特銷量只有兩位數;而長江、國金、天際、奇點、敏安等車企在銷量榜單中已經遠離大眾視野。

在全球環保排放趨嚴,電動化趨勢不可逆的大背景下,造車新勢力無疑還是站在風口上的。不過,並不是所有風口上的「豬」都能成功起飛,有穩定的資金鍊、具備造血能力,以及贏得消費者認可才是企業活下去的根本保障。那些「未能長出翅膀的豬」只能被淹沒在時代的洪流裡了。

機遇與挑戰並存

如今,「軟體定義汽車」已經逐漸變成業界共識。從造車新勢力的頭部企業來看,每家企業都有各自的優勢。

蔚來側重充換電的研發,在營銷上對標特斯拉。理想主打「增程式」技術路線,意在消除用戶的續航焦慮;而小鵬汽車正專注於自動駕駛技術,面向家用市場。

另外,造車新勢力與傳統車企有一個很明顯的差異,造車新勢力更注重用戶的黏性。類似「海底撈式服務」已成為蔚來手裡的一張王牌,蔚來還建設自己的社群,用來加強與用戶的聯繫。小鵬也推出超充免費加電計劃,提升用戶體驗。

汽車質量也是絕對不能忽視的。在這場「追風口」的戰役中,造車新勢力還存在諸多的問題。例如今年以來,理想ONE發生了6起「斷軸」事件。而後,11月7日,理想宣布召回2020年6月1日之前出廠的10469輛理想ONE汽車,CEO李想公開承認理想ONE底盤懸掛下擺臂存在設計缺陷。

總而言之,造車新勢力的前景是向好的,但存在的問題也不少,這關係到他們的生存問題。2020年,已成為造車新勢力發展史中的重要分水嶺。至於誰最終能扭虧為盈,實現盈利,一切還是個未知數。

文章來源:VX小程序「電車資源車貨通」

相關焦點

  • 華山論劍 | 盤點2020之造車新勢力:格局已定?
    格局初定 2020年,造車新勢力們迎來了「轉運年」。 在這場腥風血雨的競爭中,一批企業黯然離場,一批企業正接力募資,進入新的賽場。 如今,造車新勢力兩極分化的趨勢愈演愈烈,並且這種速度正加速弱者的淘汰期限。
  • 2020年,造車新勢力冰火兩重天
    而接下來新能源汽車賽道的最大看點,當屬造車新勢力頭部玩家與特斯拉、傳統車企上演強強對決,這是決定未來市場格局走向的關鍵一役,誰都沒有輸的本錢。造車新勢力分野萬萬沒想到,被調侃為「2019年最慘的人」的蔚來掌門人李斌,今年會如此春風得意,原因在於其治下的蔚來好事連連。
  • 造車新勢力保衛戰即將開啟
    自主造車新勢力競爭愈發激烈,特斯拉來勢洶洶,蘋果汽車、富士康跨界造車,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將展開新一輪的廝殺。2020年頭部造車新勢力欣欣向榮從2020年的銷售情況來看,造車新勢力三強格局已然成型。在現有的汽車品牌中,蔚來銷售43728輛,排在第一位,同比2019年增長112.6%;理想2020全年銷售32624輛、小鵬銷售27041輛,小鵬同比增長112%。
  • 造車新勢力的2020年 6+1格局正式形成
    [愛卡汽車 新能源頻道 原創]曾幾何時,在國內推廣新能源的大潮下,造車新勢力們風光無限,數百家企業蜂擁而至,似乎汽車工業真的要改頭換面。如今,造車新勢力也已經完成大洗牌,渾水摸魚的企業被大量淘汰,去年像賽麟、拜騰、奇點等品牌從大家的視野裡消失,曾經火熱的造車新勢力死得死跑得跑,如今還有活力的企業屈指可數。
  • 2020年11月國內新能源車銷量排行榜完整版,造車新勢力難有起色
    車矩陣車評:12月13日,國內汽車銷量統計發布權威機構乘聯會重磅發布2020年11月國內新能源車銷量排行榜,11月份新能源狹義乘用車銷量17.1萬輛,同比增長139.2%,環比增長28.2%;累計銷量90.5萬輛,同比下降2.9%。
  • 造車新勢力數據翻紅 是漸入佳境還是市場泡沫
    字號:A+ | A- 近期,蔚來、小鵬、理想等造車新勢力風頭正盛,不僅銷量連續數月突破新高,而且一改之前連續巨虧的狀況,企業毛利率紛紛轉正,一些公司股價暴漲,市值大幅提高。一直存在眾多爭議的造車新勢力在2019年經歷了寒冬,眾多企業出現經營困難、拖欠工資,甚至破產、跑路等情況。如今造車新勢力的數據翻紅,究竟是「漸入佳境」還是「市場泡沫」?
  • 對於造車新勢力來說,銷量意味著什麼
    有業內人士統計,從2015年至今,蔚來總融資金額已達427億元,小鵬和理想汽車都是224億元,威馬汽車融資總額為203億元,四家累計已超千億元。有意思的是,這四家車企的融資排名,恰好與他們目前的累計銷量排名一致,這從某一個側面說明,對於造車新勢力來說,雖然銷量不是萬能的,而且目前恐怕也還很難依靠「賣車」掙錢,但沒有銷量的支持卻是萬萬不能的。
  • 造車新勢力九死一生,零跑銷量慘澹,試問如何能混下去?
    目前,在所有的造車新勢力中,混得最好的就屬理想,蔚來,還有威馬,僅這三輛車銷量過萬,而其餘的車皆銷量只有數千。而在四五十家新勢力車企中,這個疫情的冬天,已經倒閉了六成,而僅剩的幾家企業中,百分之90的企業,都會被淘汰,只有三四家企業存留;在所有的新勢力車企之中,排名靠尾的莫不屬於零跑,雷丁一類,每月只銷售數十輛車的企業。試問一句,這麼低的銷量,會不會被淘汰出局,而這麼低的銷量,是什麼原因造成的?我想這與新勢力中慣用的PPT造車,有相關關聯,畢竟許多新行業都存在這些打假,或者造假的現象,這些並不是少數。
  • 特斯拉:「殺死」中國造車新勢力!
    正是這個外來者,將今天的中國新能源市場攪動得「天翻地覆」,令近乎所有本土造車勢力都心驚膽戰、手足無措。 由於特斯拉的擠壓,如今的本土造車勢力尤其是如蔚來、小鵬以及理想這類新造車勢力的日子越來越不好過。
  • 復盤造車新勢力2020年的崛起與局限:2021年向何處去?
    新勢力已經經過了第一輪洗牌,接下來將進入中場戰事。站在2021年的初始看未來,造車新勢力四大廠雖然挺過了第一階段,但根基未穩,未來變局重重,它們的未來向何處去?01 造車新勢力四大玩家為何能活下來?一將功成萬骨枯。過去熙熙攘攘的造車新勢力賽道,跑道最後只剩四家選手。眾多遲遲無法實現首款產品量產的車企,許多已悄然消失了。而四大造車新勢力玩家能活下來,背後有哪些原因?
  • 銷量波動大成長性受關注 造車新勢力「三兄弟」盈利能力有待提升
    來源:中國證券報作者:崔小粟 宋維東中概股造車新勢力「三兄弟」日前陸續公布了11月創紀錄的銷售數據。不過,在公布銷量數據之後,蔚來汽車和小鵬汽車股價當日下滑幅度均超過10%。此前總市值衝破1萬億元的造車新勢力「三兄弟」,在一路狂奔之後,股價在11月底開始回落。
  • 造車新勢力2020年度回顧:蔚來斷層領先 它們創紀錄
    據企查查《近十年新能源汽車投融資數據報告》,近十年國內新能源汽車品牌投融資事件共897起,披露投融資金額3841.1億元,2020年首次突破千億元,達到1292.1億。 歲末年初之際,智車派對蔚來、理想、小鵬、威馬四家「造車新勢力」的2020進行了一次回顧。從銷量表現、重要事件到新車規劃,你想知道的,基本都在這篇文章裡了。
  • 新勢力全年銷量匯總!新勢力與傳統車企勢均力敵
    雖然乘聯會已經放話說,今年的銷量年終總結會晚一點出來,但這絲毫不影響新勢力們在新年第一天發自己的年報。2020年是一個魔幻的年份,從李斌何小鵬和李想三人意氣風發的合照傳遍整個行業開始,就基本預示著蔚來、理想和小鵬成為國內造車新勢力前三強。
  • 造車新勢力從PPT造車,到實現量產,愛馳為何岌岌可危?_易車網
    在目前,國內的造車新勢力,歷經這次凜冽的寒冬,逐漸萎靡不振;許多人會第一時間想到已經倒下的拜騰、博郡、賽麟,但客觀來說,愛馳汽車受到的影響也非常大。繼拜騰、博郡、賽麟等相繼倒下之後,昭示著曾經轟轟烈烈的新勢力造車運動進入了洗牌階段,現存的企業是被淘汰,還是逆流而上,新勢力造車失敗或者成功命門在哪裡?
  • 威馬汽車出口海外,造車新勢力前景大好
    《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的出臺,很多的政策讓從業者開心鼓舞。在2025年的時候,我國的新能源汽車銷量會達到全部車銷量的1/5,根據這來進行推算的話,2025年的時候,我國的新能源車銷量會超過500萬輛,實現4~5倍的銷量增長,市場規模也會破萬億。
  • 對於造車新勢力來說,銷量意味著什麼
    對於造車新勢力來說,銷量意味著什麼?有業內人士統計,從2015年至今,蔚來總融資金額已達427億元,小鵬和理想汽車都是224億元,威馬汽車融資總額為203億元,四家累計已超千億元。有意思的是,這四家車企的融資排名,恰好與他們目前的累計銷量排名一致,這從某一個側面說明,對於造車新勢力來說,雖然銷量不是萬能的,而且目前恐怕也還很難依靠「賣車」掙錢,但沒有銷量的支持卻是萬萬不能的。
  • 造車新勢力迎分水嶺:頭部「四小龍」逆勢翻盤 PPT造車軍團黯然退場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原標題:2020造車新勢力迎分水嶺本報記者 趙語涵2020年關將近,在這極特別的一年裡,中國造車新勢力迎來了發展的分水嶺。PPT造車軍團黯然退場與頭部「四小龍」風光無限相反,一批尚未跨過量產門檻的PPT造車軍團卻在2020年身陷破產泥淖,或將黯然離場。去年,新能源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國家補貼退坡等影響已經給仍未實現量產的車企敲響警鐘。
  • 造車新勢力出海,有這個必要嗎?
    來源:新財富雜誌有分析師認為,造車新勢力出海這件事,宣傳的意味,可能大於實際的效果。2020年,成了造車新勢力們湧入歐洲的元年,在國內市場還未飽和的情況下,各家車企打的是什麼算盤呢?01歐洲市場反超中國在去年,中國還是世界新能源汽車第一大市場。
  • 中概股造車新勢力集體大漲 巴菲特投資比亞迪浮盈已超22倍!
    從年內漲幅來看,今年造車新勢力普遍受到了市場的熱捧,小鵬汽車上市至今大漲93%,理想汽車上市至今大漲105%,而蔚來汽車更是年內漲超11倍,漲幅遠超美股新秀特斯拉。 蔚來真能匹敵特斯拉嗎?而反觀特斯拉公司的三季報,特斯拉Q3實現營收87.71億美元,同比+39%,環比+45%;淨利潤3.69億,同比+146%;2020Q3實現交付13.9萬輛,同比提升43.9%,其中Model3&Y交付124318輛,同比提升56.2%;天風證券預計特斯拉2020年全球銷量約為50-60萬輛,2021
  • 3年虧損200億!車賣的那麼貴,為什麼造車新勢力卻還是虧損?
    更加令人奇怪的是,目前幾乎所有的造車新勢力,都沒有實現盈利,蔚來汽車2020年Q1甚至高達142.77%,小鵬汽車的Q1資產負債率高達71%,理想Q2的負債率也高達53%。天眼查顯示,截至目前,蔚來已累計融資13次,融資金額超461億元;理想汽車累計融資超236億元;小鵬汽車累計融資超300億元,但是這些造車新勢力基本都處於資不抵債的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