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電觀察|寒冬不好過,新勢力造車靠什麼生存

2020-12-17 第一電動網

16.4%,是今年1-10月新能源乘用車市場與去年同期相比的增長量。

從6月補貼正式退坡之後,這個數值就從63.7%開始一路下跌,在10月產銷數據公布之後,中汽協甚至表示,全年來看,新能源汽車市場有可能出現負增長。相比年初作出的年產銷160萬輛的預判,中汽協態度的大轉變無疑透露著大環境的寒意。

突如其來的寒冬,讓許多車企似乎都有些措手不及。

在世界新能源大會上,野心勃勃將銷量目標提至40萬+的比亞迪,今年1-10月新能源汽車累計銷量20.5萬輛,能否完成最初30萬輛的目標都需要墊腳夠一夠。主攻大客戶市場的北汽新能源也剛剛跨過10萬大關,距離22萬輛的目標還有一半多的路程要走,但時間只剩下了兩個月。

而相比多少有些「禦寒」能力的傳統車企,造車新勢力們面臨著更大困境。在市場出現尖銳拐點的情況下,新勢力們靠什麼翻身?

智能化賽道玩家的困境

當前,中國新能源汽車研發節奏非常快,但總的來說,續航和智能是目前國內各大廠商主打的賣點,也就是常說的電動化與智能化。

在電動化賽道上,目前銷量上以絕對優勢領跑一眾車企的比亞迪已經跑了10年,憑藉在三電領域的深耕佔據了消費者心智。雖然今年離既定目標有差距,但目前為止依然貢獻了新能源乘用車市場23.5%的份額。

北汽新能源也憑藉著時間優勢以及造車方面的積累,打造出EU5這樣的王牌車型在網約車市場一往無前。

顯然,在技術條件不變的情況下,新勢力不可能有機會超越老品牌憑藉幾十年時間優勢所建立的壁壘。因此造車新勢力選擇了另一條更大概率會掀起巨大變革的賽道——智能化。

以頭部的蔚來、小鵬和威馬為例,無論是NIO Pilot、威馬Living Pilot還是小鵬的XPilot,都投入了相當的資源和研發力量。但他們都面臨著同樣的困境——如何將智能化帶進更大的市場。

不同於手機,作為新的變革載體,汽車在量上的普及不可能做到手機一般頻率高且範圍廣。

更重要的是,目前新能源汽車的滲透率僅為3%左右,而對於更細分的智能化市場,份額則更小。而在這條賽道上,還有一個行業標杆企業——特斯拉。

根據交強險數據,特斯拉1-9月在中國累計交付3萬輛,排名車企純電動車型交付量第三位,僅次於比亞迪和江淮。擴展到全球市場,特斯拉1-9月銷量累計已達25.7萬。

頭部新勢力的不同選擇

在面對市場認知不夠、整體行業蛋糕不夠大以及大環境走弱的情況下,頭部新勢力們為了能繼續在這條賽道行走,對自身發展的重點市場做出了不同選擇。

根據交強險數據,蔚來汽車(包括ES6和ES8兩款車型)除了6月在對公市場交付超過1000輛以外,其餘單月私人用戶佔比均在65%以上且保持著較高水平。

當然,定價在30萬以上的車型,以對私市場為主也是情理之中,而高質量的服務和品質也自然是他們的選擇。

但售價區間相似的小鵬和威馬,卻選擇了兩條不同的路。

威馬在前4個月對私市場一直保持著80%的佔比,但進入5月以來,對私市場的交付佔比卻大幅下降。雖然7月佔比再次接近80%,但絕對數上卻比6月少了27.7%。進入8月之後,威馬汽車對公市場的交付量大幅提升,對私用戶佔比則穩定在了30%左右。

此前,威馬宣布在海南投入1000輛威馬EX5投入運營,標誌著威馬汽車·即客行四大業務(公共充電、旅遊租車、網約車、城市共享)在海南全面落地。11月,威馬智慧出行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收購了北京金凱鴻達汽車租賃有限公司,對其擁有100%的持股比例,據披露信息,北京金凱鴻達汽車租賃有限公司是一家汽車租賃服務商。從這些動作不難看出威馬的發展重心已經逐漸轉移到To B市場。

反觀小鵬,自4月上量以來,二季度個人用戶數量一直穩定在千輛以上。由於新品換代,雖然7、8兩月銷量下滑,但私人用戶佔比上,依然維持在較高水平。9月、10月交付量回升也依然是來自個人用戶的貢獻。

從數據不難看出,雖然擁有「有鵬出行」,但小鵬汽車的重點依然放在了To C市場。而從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的微博裡也能看出他的態度。

這條評論當時也引起了業內對於新能源汽車究竟是否應該依靠對公市場的討論。有人認為,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在發展了這些年,終於找到一條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對公市場的發展還能進一步驗證新能源汽車的可靠性和耐久性,同時也能讓終端消費者有多機會接觸新能源汽車這一新生事物。

但也有人認為,從發展潛力來看,To B市場雖然擁有部門市場份額,但市場卻很難擴大,對於車企來說可持續發展性並不好。同時,隨著近幾年網約車市場的野蠻擴張,這塊市場已趨於飽和。

今年8月,第三方諮詢公司貝恩給出判斷:經過高速發展3年後,中國出行市場(包括網約車、共享單車、B2C共享汽車和即使配送,2018年網約車交易總額佔67.5%)於去年開始放慢腳步。

更重要的是,面向To B市場的汽車要求高性價比,但無需過多智能化。在這個市場馳騁的車型能不能走向全球,形成典型差異化競爭力,仍需打個問號。

因此,對於把「智能化差異性強」作為自己定位之一的小鵬沒有在To B市場投入過多精力也是意料之中。而從11月13日公布的小鵬汽車獲4億美金C輪融資消息來看,資本市場也認可了何小鵬面向To C市場做智能化的打法。

在和經緯創投交流時,何小鵬表示依然選擇把智能甚至未來的自動駕駛做到最好,小鵬會在堅信的領域投入重資源。

什麼才是一流企業?

在日本時,我曾聽過一位企業諮詢顧問的講座,在談到什麼是合格企業時,他說,「三流は、儲けること、二流は、利益を出して社會に貢獻すること。」(三流企業最看重賺錢,二流企業最看重賺錢後為社會做貢獻。)

那什麼才是一流企業呢?

先賣個關子。

前幾天和一位投資界朋友L聊到新能源市場To B究竟是不是好事,他表示,沒必要像小鵬那麼悲觀,當然也不能像某些傳統車企那樣樂觀,畢竟對公市場不能當不存在直接剔除,這裡面也有求生存的無奈之舉。

「但對於造車新勢力來說,對公肯定不是他們發揮自身優勢的市場。」我也提出我的看法。

「沒錯,但生存可能更重要。如果有對公資源、有助於自己生存,此刻可能還是要做對公。當然對私不能偏廢,一定要把對私的能力建起來,畢竟那才是真正有潛力的大市場。」L說。

誠然,無論是服務與品質支撐、對公市場走量還是智能與品質支撐,都是各車企領導人選擇的認為能讓企業走下去的道路。只是從目前來看,蔚來選擇了成本更大的那條路,威馬選擇了面向行業這條路,小鵬選擇了更符合造車新勢力調性、更有潛力和生存能力的這條路。那麼,很顯然,小鵬正走在通往一流企業的路上。

那究竟什麼才是一流企業呢?

「一流は、倒産しないことを第一に考えている。」(一流企業第一考慮的是活下去。)

相關焦點

  • 寒冬中造車新勢力近況:理想「融資」輸血/拜騰真要「拜拜」
    近日 造車新勢力有喜有悲,作為造車新勢力老大蔚來新車EC6試製下線 從官方獲悉,蔚來汽車旗下中型純電動轎跑SUV——蔚來EC6的試製車正式下線,按照蔚來之前公布的計劃,新車將在今年7月正式公布配置及售價,並在9月開始交付。
  • 造車新勢力從PPT造車,到實現量產,愛馳為何岌岌可危?_易車網
    在目前,國內的造車新勢力,歷經這次凜冽的寒冬,逐漸萎靡不振;許多人會第一時間想到已經倒下的拜騰、博郡、賽麟,但客觀來說,愛馳汽車受到的影響也非常大。繼拜騰、博郡、賽麟等相繼倒下之後,昭示著曾經轟轟烈烈的新勢力造車運動進入了洗牌階段,現存的企業是被淘汰,還是逆流而上,新勢力造車失敗或者成功命門在哪裡?
  • 特斯拉:「殺死」中國造車新勢力!
    在中國汽車市場,似乎從未出現過這樣一個殺價又快又狠、號召力又大又強的「外來者」。正是這個外來者,將今天的中國新能源市場攪動得「天翻地覆」,令近乎所有本土造車勢力都心驚膽戰、手足無措。
  • 造車新勢力們最近可好?
    造車新勢力們最近可好?這段日子一直在關注傳統車企在疫情防控下的生存狀態,今天來說說造車新勢力們,即便沒有疫情,這個群體的生存也是不易的,現在他們都怎麼樣了呢?同樣深度捆綁地方政府和央企的拜騰汽車最近開始裁員,拜騰汽車本周暫時解僱位於美國聖克拉拉研發中心的100多名員工,而此前已經在中國進行過裁員,除解僱外,公司高層將集體減薪80%,加入C輪投資。拜騰首款純電動SUV M-Byte按計劃是在今年晚些時候在中國首次亮相,並在2021年先在美國上市。但是目前來看,這款車的生產和銷售都受到了疫情的嚴重影響。
  • 造車新勢力數據翻紅 是漸入佳境還是市場泡沫
    一直存在眾多爭議的造車新勢力在2019年經歷了寒冬,眾多企業出現經營困難、拖欠工資,甚至破產、跑路等情況。如今造車新勢力的數據翻紅,究竟是「漸入佳境」還是「市場泡沫」?大眾計劃在2023年之前推出8款電動汽車產品,本田準備2025年以前在華投放不少於20款電動化車型,而通用計劃到2025年在中國推出的新車型中,新能源車型佔比將超過40%。生存危機並未消除在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整體向好的大背景下,這些造車新勢力的搶眼表現是否標誌其已經轉危為安?對此,眾多業內人士和專家也存在不同的看法。
  • 2020年,造車新勢力冰火兩重天
    而接下來新能源汽車賽道的最大看點,當屬造車新勢力頭部玩家與特斯拉、傳統車企上演強強對決,這是決定未來市場格局走向的關鍵一役,誰都沒有輸的本錢。造車新勢力分野萬萬沒想到,被調侃為「2019年最慘的人」的蔚來掌門人李斌,今年會如此春風得意,原因在於其治下的蔚來好事連連。
  • 對於造車新勢力來說,銷量意味著什麼
    有意思的是,這四家車企的融資排名,恰好與他們目前的累計銷量排名一致,這從某一個側面說明,對於造車新勢力來說,雖然銷量不是萬能的,而且目前恐怕也還很難依靠「賣車」掙錢,但沒有銷量的支持卻是萬萬不能的。當造車新勢力這一輪競爭進入後半場時,只有擁有更好的市場表現,才能獲得更多的融資,造車新勢力企業才有望實現更進一步的可持續發展。
  • 轟轟烈烈的新能源造車新勢力還剩幾家,都在哪裡生產_易車網
    從201年開始,中國的造車新勢力如雨後春筍,最多的時候曾經多達200多個,但是能叫出來名字的應該沒有幾個。咱們都知道汽車作為一個供應鏈較長,需要的製造水平更高,但是這些新能源汽車品牌依然能夠有底氣做,而且能夠拉到眾多投資,甚至在16年的時候很多投資人直接去給造車新勢力送錢,無外乎有以下三個原因:1.中國的政策支持。
  • 新勢力造車進入後半場 不比資金拼玩法
    [愛卡汽車深度觀察原創] 中國再次掀起了造車新勢力的創業潮,不過與此前純靠資本推動不同的是,此次輪到了「國家隊」上場。但更多的問題也隨之而言,傳統車企並不是第一次推出新品牌,當下的「國家隊」與其他品牌有什麼不同?他們有什麼新模式?他們又該如何走出自己的路呢?
  • 造車新勢力8成缺席,是沒作品還是涼了?
    廣州「陽光猛烈,萬物顯形」造車新勢力無車可交回望今年北京車展,造車新勢力共有十家參展,再到年中的成都車展,便直接縮減為4家。而即將到來的廣州車展,也僅有6家造車新勢力參加展會,其中只有兩家造車新勢力有新車上市。
  • 對於造車新勢力來說,銷量意味著什麼
    對於造車新勢力來說,銷量意味著什麼?有意思的是,這四家車企的融資排名,恰好與他們目前的累計銷量排名一致,這從某一個側面說明,對於造車新勢力來說,雖然銷量不是萬能的,而且目前恐怕也還很難依靠「賣車」掙錢,但沒有銷量的支持卻是萬萬不能的。當造車新勢力這一輪競爭進入後半場時,只有擁有更好的市場表現,才能獲得更多的融資,造車新勢力企業才有望實現更進一步的可持續發展。
  • 方圓:造車新勢力生存、崛起、成功關鍵在於技術和體系
    本篇文章以專訪形式,與汽車行業資深專家、《車業雜談》汽車新媒體平臺獨家特約汽車行業評論員方圓就造車新勢力生存、崛起、成功等問題進行深入討論。 01 《車業雜談》:在上一期的專訪中(《方圓:車市進入純量競爭,SUV仍是熱點,造車新勢力堪憂,紅旗崛起》),您部分討論了造車新勢力生存、崛起、成功等問題,關於這個話題,網友和我們還想了解更多,您能進一步談談嗎?
  • 新勢力造車的各個車標都有什麼含義呢?
    我們都知道,隨著新能源市場的蓬勃發展,也誕生了許多的造車新勢力,而這些造車新勢力也是啟用了自己的車標。那麼,新勢力造車各個車標都有什麼含義?我們就選取一部分的造車新勢力車標,來看看有什麼含義。首先來看看蔚來汽車的車標。
  • 河南國投收編綠馳 合肥市政府注資蔚來 政府該不該救造車新勢力
    當大多數造車新勢力都面臨資金壓力的車市「寒冬」中,被政府接盤似乎成為它們最好的歸宿,這或許也是融資能力最強的造車新勢力——蔚來汽車馬不停蹄地尋求上海、北京、合肥等有關部門資助的根本原因。不過,政府能不能成為造車新勢力最後一根救命稻草也很難說。從過去的案例看,一些得到地方政府支持的汽車企業最終也難逃出局的命運。
  • 造車新勢力的另一面:虛高的股價、頻繁的事故和不確定的未來
    蔚來依然是造成新勢力的領頭羊,營業收入、毛利潤和銷量最高,理想汽車次之,而小鵬汽車排名靠後。  圖表2:特斯拉、比亞迪新能源和造車新勢力銷量,單位(輛)  資料來源:公開信息,鳳凰網財經《市值觀察》整理  最新數據顯示,造車新勢力在11月份均創下交付新高。
  • 造車新勢力保衛戰即將開啟
    自主造車新勢力競爭愈發激烈,特斯拉來勢洶洶,蘋果汽車、富士康跨界造車,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將展開新一輪的廝殺。2020年頭部造車新勢力欣欣向榮從2020年的銷售情況來看,造車新勢力三強格局已然成型。在現有的汽車品牌中,蔚來銷售43728輛,排在第一位,同比2019年增長112.6%;理想2020全年銷售32624輛、小鵬銷售27041輛,小鵬同比增長112%。
  • 造車新勢力的2020年:資本熱捧/銷量暴漲 長期向好
    以目前公布的銷售數據來看,蔚來、理想、小鵬、威馬等多家新造車勢力的銷量創下新紀錄,上漲勢頭喜人。尤其是第三季度開始,造車新勢力銷量增長令人矚目,蔚來連續4個月創品牌單月交付數新高;理想汽車銷量穩步攀升,連續5個月環比上漲;小鵬P7也創下造車新勢力品牌單車交付破萬輛的最快紀錄;而威馬也不甘落後,連續兩個月突破3000輛大關。
  • 造車新勢力九死一生,零跑銷量慘澹,試問如何能混下去?
    目前,在所有的造車新勢力中,混得最好的就屬理想,蔚來,還有威馬,僅這三輛車銷量過萬,而其餘的車皆銷量只有數千。而在四五十家新勢力車企中,這個疫情的冬天,已經倒閉了六成,而僅剩的幾家企業中,百分之90的企業,都會被淘汰,只有三四家企業存留;在所有的新勢力車企之中,排名靠尾的莫不屬於零跑,雷丁一類,每月只銷售數十輛車的企業。試問一句,這麼低的銷量,會不會被淘汰出局,而這麼低的銷量,是什麼原因造成的?我想這與新勢力中慣用的PPT造車,有相關關聯,畢竟許多新行業都存在這些打假,或者造假的現象,這些並不是少數。
  • 長城歐拉:再定義新勢力造車
    新造車勢力,在跌宕起伏的2020年,迎來了高光時刻,新能源車的未來,傳統造車勢力似乎就要淪為配角了。而在實際的市場上,傳統品牌在新能源領域遠非毫無亮點,目前唯一一款在銷量上超越特斯拉Model 3的車型,就是由傳統品牌五菱推出的宏光MINI EV。
  • 鐵打的東方新天地 造車新勢力的名利場流水席
    作為車企品牌初創時重要的形象代言和消費認知通道,長安街的太陽天天從立志於造國民車的家家車企門店前掠過,網友對此戲言:「鐵打的新天地,流水的新勢力。」上述人士稱,「其實無所謂外界所說的弊大於利,或者利大於弊,如果企業的鋪店策略在根本上就是希望開源節流,那就無從指責威馬放棄東方廣場,在鋪店節奏上,連蔚來自身其實都在調整,目前造車新勢力的重點工作其實還是穩固充電樁合作,包括在城市偏遠地區加強網絡設施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