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詩人寫首「奇詩」,短短20字數字「一」到「十」全都有

2020-12-14 貓眼國學

古代的逸聞趣事實在太多,數不勝數。有的以美酒為獎勵,誰做的詩最好,誰就可以享用。有的以佳餚為獎品,誰說的典故最多,誰便可以獨自享受美食。有的比賽是用十個一字寫出一首詩,有的是目之所見寫出最美的作品。相傳曹植在洛水看見一位即將飄然而去的絕代佳人,後來念念不忘,寫下《洛神賦》。下面這首詩也是一樣,作者看見優美的山村,不禁詩意大發,寫出了將數學與語文合在一起卻相得益彰的千古詩篇。

《山村詠懷》(宋)邵雍一去二三裡,煙村四五家。亭臺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我走在山村,一眼望去,已經走過了二三裡那麼遠。那山間輕霧將山村緊緊包裹,不讓它受到世俗的汙染,眼看著有四五戶人家。繼續向前走,看到約摸六七座小亭。不遠處,我仔細數了數,大概有八九十朵花。

其實這首詩最妙的不是從一到十,而是作者用著看似精確的數字卻籠統概括了世間萬物。此行一去,不知不覺,怎麼可能只走了二三裡,也許作者想要表達的是走了二三十裡。第二句的人家也未必會那麼少,也許是四五十戶人間也說不定。第三句六七座亭臺倒是準確,因為誰也不會在山村建那麼多亭子。最後一句,作者看見的話肯定不止八九朵花,應該是八九十,百花齊放。這種手法朦朧不知,就好像煙霧籠罩山村一樣安詳。給人籠統之餘卻不知具體的神秘感。

這首詩讓我想起一個故事。相傳有一個畫家收了幾個徒弟,他說誰畫的駱駝最多,他便將本領傾囊相授。別的徒弟都將畫上畫滿了駱駝。只有小徒弟畫了一座山谷,再畫上零星幾匹駱駝,師傅一看,喜笑顏開。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不要讓固定的題束縛了我們的思維。而這首詩恰恰同理。作者用高超的手法寫出一片山村羈旅之圖。但不知為何,總覺得作者心中藏滿了心事,不經意間露出的情緒卻讓人覺得孤寂。

不知不覺走了很久,作者此時還不知,只是索然無味地在走。看著與世隔絕的小村子,作者的心中波瀾頓生,但他只是局外人。箇中滋味,只有己知。看著寥寥幾座亭臺,作者的思緒不知道飄到了哪裡。山村裡怎麼會有亭臺,也許這個小村子是當年戰亂,才逃離至此。只有炊煙在風中訴說故事,也只有亭臺在風雨中佇立。從題目就可以看出來,山村詠懷,在於山村裡感觸,釋然心中之所懷,也就是執念。

總之,這首詩運用數學的方法繪出了一方山村天地的結構圖。作者本就是數學家,所以運用這種方法並不奇怪,只是這種寫法很少見。古代人寫詩詞還真是有趣,有的運用九個一字寫成一首詩,有的用了八個至字,這首詩更是從一到十。不得不佩服古代人的文學腦洞。

因為這首詩邵雍一詩成名,這首詩看上去雖然簡單,似乎誰都能寫,但900多年來卻無人能仿。這首詩大家喜歡嗎?歡迎討論。

相關焦點

  • 王維很經典的一首詩,短短20字意味盎然,小學課本的第一首!
    在我的印象裡,啟蒙的詩詞是王維的一首五絕,短短20字,在我心裡種下了詩詞的種子。王維被後人稱為「詩佛」,他是當朝的高官,又是輞川隱士,流連於山水之間,修煉著自己的一顆佛心。怎麼樣,再次讀到這樣清新的句子,是否感覺自己又找回了童年的記憶呢?步入社會以後,有太多太多的俗事和煩惱佔據著心頭,偶爾有這樣的清流洗刷而過,這樣的清風拂身而過,有一種說不出的清爽。這樣的清爽,闊別已久。
  • 清代詩人的一首詩,短短四句連用九個「一」字,令人大開眼界
    詩詞界有一種特殊的題材,名為「題畫詩」。 例如蘇軾的《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就是題畫詩。 惠崇就是北宋著名的「九僧」之一,擅長繪畫。 他曾畫了兩幅春江晚景圖,一幅是鴨戲圖,一幅是飛雁圖。
  • 黃庭堅最美的一首詩,短短28個字帶你清涼一夏,最後3個字有味道
    古詩詞中,有寫雨的,寫得如詩如畫;有寫雪的,寫得如仙女散花;也有寫風的,寫得是出神入化。唯獨寫夏日炎炎的不多。 那這些頗有詩意的古人,面對酷暑該怎麼辦呢?而在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這首詩中,北宋詩人黃庭堅選擇了登樓乘涼。這一天被罷官閒居在武漢的黃庭堅,在一個炎熱的夏夜,登上高樓,寫下這首《鄂州南樓書事》。全詩短短28個字,調動了嗅覺、視覺、觸覺,甚至味覺,送給你清涼一夏,特別是最後3個字很有味道!
  • 不知名詩人路遇不平事,短短20字,道盡勞動人民的辛苦,成就經典
    古時候有很多文學作品都對此進行過描寫,比如李紳的《憫農》中寫道,"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如此類的詩還有很多。要為大家分享的也是一首與此相似的詩,雖然只有短短20個字,但道盡勞動人民的辛苦。蠶婦昨日入城市,歸來淚滿巾。
  • 數字詩(一):詩歌中的數字經歷,連「一二三四五」也成詩
    在古詩詞中有許多標新立異的句子,今天簡單聊一聊比較有意思的幾首「數字詩」。我將分為兩期兩篇文章分別描寫有趣的「數字詩」和愛情中的「數字詩」。「數字詩」可以說是古詩詞中常用的一種寫作手法,不失深意且內涵風趣,有佳作更有趣談。清朝乾隆絕對是一個喜歡漢文學和詩詞的皇帝,寫的詩歌作品數量基本上可以跟《全唐詩》的數量相比了。
  • 王維最驚豔的一首詩,小學就背過,短短20字令人拍案叫絕!
    眾所周知,王維是我國古代最著名的山水田園詩人之一。其實,王維還是我國古代著名的畫家,有「南宗山水畫之祖」之稱。所以,你會發現王維的詩歌中含有繪畫的精髓。用蘇軾的話來說,就是「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這也是王維詩歌的特色所在。
  • 《唐詩三百首》裡最下裡巴人的一首,短短20個字,婆媳小姑全都有
    入選的標準一開始就很清晰,就是既要膾炙人口,又要易學易懂,畢竟當初清代文人蘅塘退士編寫的目的就是為了給私塾裡的孩子們讀。《三百首》共選了77位詩人的311首作品,數量上以杜甫的最多,達到38首,其次是王維的29首,李白的27首,這些名家之作自然不用說,都是經典之作。但也有不少是普通詩人妙手偶得的代表作,比如今天小編要和大家分享的這首《新嫁娘》。
  • 白居易最感人的一首送別詩,只有短短20個字,道盡離別的悲痛
    樂觀的唐代詩人高適,笑著喊出「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的豪邁詩句,或許他心裡依依不捨,只是強忍著不表現出來。奉旨填詞的北宋大詞人柳永,提筆寫下「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表達對離別的無奈和難過。詩佛王維將不舍化作烈酒,才有了「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的千古佳句。
  • 歷史上最有意境的問答詩,短短20個字環環相扣,使人無限神往!
    當我們佇立在詩詞的世界裡,看到的是那些大詩人載歌載舞的背後,人人都有一顆熱愛生活的心。不論是被貶的苦楚,還是相逢時的喜悅,不論是愛情的融合,還是失戀後的絕望,他們總會在時間的某個角落驀然回首,感嘆出人生的真諦。
  • 北宋著名詩僧一首夏日詩,短短28字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流傳千年
    後來的學者們也是一直在找尋著其中的原因,或許是宋朝時期繪畫十分的盛行,而在哪個朝代許多知名的詩人都是兼顧著繪畫,這兩種身份的同時存在,也就造就了現如今的這個局面。所以宋代題畫詩也就變得越來越多,今天跟大家分享的這首詩篇,就是來自宋代詩人道潛詩人筆下的一首題畫詩。道潛,北宋著名詩僧,自幼出家。與蘇軾交好,蘇軾謫居黃州時,他曾專程前去探望。可見其與大詩人蘇軾關係之親密。
  • 北宋一位不知名詩人,卻寫出著名的愛情詩,短短4句道盡夫妻情深
    孔平仲,是我國北宋時期的詩人,與其兄文仲、武仲合稱「三孔」。其詩歌內容多現實主義,或歌頌新法的成效,或指出新法的弊病。風格較為豐富,一部分類似於蘇軾的豪放雄邁,一部分類似於蘇轍的流麗清整、通暢明快,還有一部分則是效法前人杜甫。
  • 北宋一首小眾的愛情詩,短短幾句,卻道出了纏纏綿綿的夫妻感情
    在星光搖曳的唐宋詩壇上,孔平仲其實屬於名不見經轉的小人物,但是他卻有一個流傳千古的著名詩篇,他所創作的一首《寄內》通過借景抒情的方式將夫妻之間纏纏綿綿的愛意用簡單的二十個字傾訴出來,這首詩是孔平仲所創作的五言絕句,寫於公元1093年惠州別駕的途中。
  • 孟浩然很有畫面感的一首詩,短短20個字,描繪出一幅初春景象
    孟浩然,字浩然,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園派詩人。而且孟浩然生活在盛唐的時代,因而他的詩大多都是描寫美好的山水風景,形成一幅很美的畫卷。今天帶來的這首詩也是他的一首山水詩,雖然只有短短20個字,卻把一個初春早晨的景象描繪了出來,而這首詩就是《春曉》。
  • 北宋一位詩人俗不可耐,這首詩卻高雅脫俗,最後7個字彰顯情懷
    鶴代表著長壽,也象徵著得道的高人,宋代詩人林逋隱居杭州孤山時,植梅養鶴,清高自適。劉禹錫也讚美秋天,「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賈島借宿山寺,「絕頂人來少,高松鶴不群。」宋代一位詩人不僅愛竹,更懸想有仙鶴陪伴。
  • 唐朝詩人的小詩,短短20字,盡抒離情:黃昏掩門後,寂寞心自知
    今天我們欣賞一首唐朝詩人的所寫的小詩,雖然只有短短四句,僅僅20個字,卻把一個未經人事,不曉別離苦楚的少婦形象,給描摹得栩栩如生,活靈活現。《別離作》【唐】戎昱手把杏花枝,未曾經別離。黃昏掩門後,寂寞心自知。
  • 蘇軾最有氣勢的一首詩,短短28字瞬息萬變,堪稱寫雨詩的千古絕唱
    因為反對新法,蘇軾被從京城貶到了杭州任通判。在杭州不到半年的時間,他更加看清了「新法太急」給普通人民帶來的傷害。於是,蘇軾寫了很多詩文來反映這方面的情況。其中,一首極有氣勢的經典小詩《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就是代表。
  • 5歲娃陪爺爺散步寫首詠花詩,短短20個字流傳至今,後成一代高僧
    上小學時,讀到《詠鵝》,筆者不明白為何7歲的駱賓王能寫出如此經典的詩句。後來自己也有了孩子,也教了學生,才明白這並不一定是因為孩子們的知識量有多豐富,而且是因為他們的世界更純淨,所以他們寫出的文字也就更加純粹自然。
  • 小詩人登嶽陽樓超水平發揮寫首詩,無一樓字卻句句寫樓,一詩成名
    楊基是元末明初的詩人,雖在當時被稱為「吳中四傑」,但主要工於書畫,其詩存世的不多,與唐宋詠嶽陽樓的名家相比,充其量就是個二流詩人。洪武六年,46歲的楊基被重新啟用,登上嶽陽樓,超水平發揮寫下了這首名為《嶽陽樓》的千古名作,一詩成名。因為這首詩,後世名家送他一個霸氣的稱號:五言射鵰手。
  • 這首詩僅短短20字,卻被譽為「一字難改」,是唐朝最奇特的詩
    還有 我們大家都很熟悉的一本書《唐詩三百首》,大家在小時候應該接觸過吧。我覺得這應該是大多數小孩剛開始啟蒙詩詞的時候學習的一本書。畢竟裡面的內容都是比較膾炙人口名篇,像李白、杜甫這樣的好多名家的作品都有好多被選進書中,其實裡面還是有好多的普通人偶得的佳作的。那位叫王建的詩人顯然在這一系列轟動的名單中並不顯眼,但他卻寫了一首唐朝最暑俗氣的詩,被認為是一字難改。
  • 王維最唯美的一首詩,只有短短的20個字,但是怎一個美字了得
    王維是盛唐最著名的詩人之一,也是唯一一位可以比肩李杜的大文豪,他的詩意境唯美,往往可能只是寥寥數語,但是字裡行間充滿詩情畫意,讀來也是朗朗上口,譬如《相思》、《終南別業》、《竹裡館》、《鳥鳴澗》、《鹿柴》等等,那都是膾炙人口的名篇,每一首都很唯美,寫得也是生動有趣,從而成為了唐詩裡流傳最廣的經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