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人雅士多喜歡竹之高潔,它寧折不屈、虛心挺拔,象徵著高士的虛懷若谷。王維喜歡終南山竹林的幽靜,「獨坐幽篁裡,彈琴復長嘯」;鄭板橋也愛青竹的典雅,「我自不開花,免撩蜂與蝶。」人們也羨慕那些仙人們不僅不食凡間煙火,還能駕鶴自由飛翔。鶴代表著長壽,也象徵著得道的高人,宋代詩人林逋隱居杭州孤山時,植梅養鶴,清高自適。劉禹錫也讚美秋天,「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賈島借宿山寺,「絕頂人來少,高松鶴不群。」宋代一位詩人不僅愛竹,更懸想有仙鶴陪伴。
對竹思鶴宋代: 錢惟演瘦玉蕭蕭伊水頭,風宜清夜露宜秋。更教仙驥旁邊立,儘是人間第一流。
錢惟演是吳越忠懿王錢俶的第十四子,出生後第二年就隨父親歸附了北宋。他自小聰慧,勤奮好學,文章構思深得宋真宗的喜愛,於是他的仕途剛開始就很順利。宋仁宗時,他也繼續受寵,拜為樞密使。不過錢惟演依然覺得自己位置還不夠穩定,也沒有達到他最初的夢想。
於是他便依附於宰相丁謂,而排斥忠臣寇準。丁謂被封為晉國公,可謂顯赫一時,貴震天下。但原本博學多才的丁謂,為了權利變得邪佞狡詐,終於有一天他親手構建的大廈轟然倒塌。此時的錢惟演也驚慌失措,但他很快鎮定下來,為了自保,他立刻在皇帝那裡揭發丁謂更多的事情。錢惟演為人好趨炎附勢,經常歌功頌德,以邀恩寵,尤其善以聯姻手段巴結皇室,攫取權利,為世人所鄙薄。
不過錢惟演的文採確實值得稱讚,這首詩就是一個例子。「瘦玉蕭蕭伊水頭,風宜清夜露宜秋」,大意是說,蕭蕭瘦竹映在伊水之濱,跟露冷風清的秋夜多麼相稱。伊水,即伊河,在河南境內;瘦玉,是細竹的美稱。詩人在秋夜賞景,露冷風寒,而水竹相映,雅趣濃鬱,更顯主人公的品行高潔。
可是這首詩如果只是停留在描寫青竹及其品格,就無法顯示其構思新穎,當然也就不能在眾多的詠竹詩裡脫穎而出了。於是詩人又構建了一個虛擬的場景,「更教仙驥旁邊立」,作者想像在竹林邊有一隻仙鶴婷婷而立。清秋之夜,蕭蕭瘦玉,本已高雅;若是野水之濱,再有孤高不群的野鶴,更是雅到極致了。鶴之所以被稱為仙驥,因為傳說中的仙人都把仙鶴作為乘駕之物。
古詩詞中,竹為君子,鶴稱高士,詩人對竹思鶴,構思真是獨闢蹊徑,自具一格。伊水清澈,滾滾東流,又值風輕露白的清秋之夜,更襯託出叢竹的瘦勁之骨,簫蕭之韻。古人說,鶴為羽族之宗長,仙人之騏驥,以仙鶴配野竹,韻趣相通。唐代的張九齡就曾羨慕鶴的自由,同時也感嘆自己「卻念乘軒者,拘留不得飛。」
北宋一位詩人俗不可耐,這首詩卻高雅脫俗,最後7個字彰顯情懷。尾句「儘是人間第一流」,可謂畫龍點睛,瘦竹、清風,涼露、仙驥,這些意象都是第一流的雅物,也只有第一流的雅士才能欣賞這清超脫俗的第一流雅境。不過唐代詩人劉長卿有詩說得好,「孤雲將野鶴,豈向人間住。」錢惟演詩中流露出盼望人生也如閒雲野鶴,而他在實際生活中卻貪圖名利,好大喜功,這樣的俗人豈能不被後世貽笑大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