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要讓自己多一些快樂、少一點煩惱,就要學會隨遇而安。想當初大文豪蘇軾顛沛流離、生活艱險,也有過苦悶彷徨的時候。可是後來他痛定思痛,才終於懂得,很多客觀事實無法阻擋、更不能改變,只有順其自然,才能幸福安康。
保持一顆平常心,比擁有巨大財富更重要,下面介紹的是詩人泛舟淮河,這首絕句筆力雄健,最後7個字蘊含人生大智慧。
淮中晚泊犢頭
宋代:蘇舜欽
春陰垂野草青青,時有幽花一樹明。晚泊孤舟古祠下,滿川風雨看潮生。
蘇舜飲,字子美,自號滄浪翁,梓州銅山(今四川省中江縣)人,後遷居河南開封。他少慷慨、有大志,入仕後因參加範仲淹的革新集團,遭到打擊排斥,隱居在蘇州滄浪亭。他是北宋著名的詩文革新家和作家,這首詩借景抒情,情景相生,體現了作者百折不撓的精神。
前兩句寫淮河岸邊的景色。「春陰垂野草青青,時有幽花一樹明」,詩中勾畫出一幅色彩鮮明的圖景,詩人乘船在淮河上航行,快到傍晚的時候,天空突然陰晦了,烏雲密布,像是要把大地蓋住似的。「野」,即原野,指大地。「春陰垂野」預示風雨就要到來,天昏地暗。
可是夜幕還沒降臨,此時還可看見岸邊的碧草,還有鮮豔奪目的滿樹繁花,詩人的精神為之振奮。這樣的寫景手法明暗得兼,描繪春雨前的晩景逼真如畫,而且為後兩句寫泊舟看潮,作了很好的鋪墊。
後兩句寫泊舟看潮,「晩泊孤舟古祠下,滿川風雨看潮生。」川,指的是淮河;晚、孤、古三個字,營造了一種寂寞、悠遠的意境。
詩人泛舟淮河,乘船來到犢頭這個地方,風雨交加,天也漸漸地黑了下來,於是在這裡停泊。由於興之所致,他冒著風雨立在古祠旁的船頭上,欣賞河水漲潮的壯麗景象。
潮汐是一種奇妙的自然景象。因為月亮和太陽對地球各處的引力不同,所以就引起水位的周期性漲落,對地殼產生地球潮汐。這種現象多在每天的早晨和傍晚出現。
王維曾有詩這樣描寫,「日落江湖自,潮來天地青」,生動地描寫了潮汐的情景,對潮生是很好的解釋。詩人冒雨看潮生,表現出自己的豪性。
蘇舜欽是一位愛國志士,他雖然遭到打擊排斥,但並不消極頹廢。他的好友梅堯臣稱讚他,「其人雖憔悴,其志獨昂昂。」蘇舜飲的昂揚鬥志,就很生動地表現在這首詩裡。
詩中所寫的「春野垂野」、「滿川風雨」,正是當時朝堂昏暗、國勢衰弱的真實寫照,反映出詩人備受壓抑的苦悶心情。但詩人依然樂觀地相信,歷史的車輪總是向前,陰雲畢竟遮不住太陽,詩人立於風雨之中看潮生,正體現出他追求光明的高尚精神。
這首詩筆力雄健,感情奔放,無論寫景還是抒情,都出奇制勝,而且是揮灑出之,全不見其錘鍊之跡。最後的「滿川風雨看潮生」很有哲理,有點類似劉禹錫的名句,「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一夜的風雨,終將迎來第二天的朝陽。人生要懂得淡然,生活也要向前看;既要堅持卓爾不群的人格,還要保持超然物外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