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在職場論壇上看到了怎麼一個帖子,這帖子講述了一名35歲工程師的境遇。職場晉升無望,家庭瑣事纏身,房貸車貸壓迫,最終導致他進退不得,只能在原公司繼續渾渾噩噩地混著。中年危機,在不知不覺中正在威脅著我們的生活。
很多人疑惑,為什麼很多企業招聘只招35歲以下的人?要解釋這個問題,首先要知道35歲的中年人和20出頭的年輕人相比有什麼區別。最顯著的區別就是,35歲的中年人不僅要照顧家人,還要承擔家庭的開支。這就導致,35歲的中年人更看重薪水,他們對薪水有更高的要求。而20出頭年輕人則沒有這樣的問題,他們正處於一個一人吃飽全家不餓的年紀,對經濟沒有很大的渴求,甚至還很樂意貢獻自己的時間進行義務加班。
一個看重錢,錢少了不幹,而另一個則是便宜好用還肯吃苦,在他們兩者之間,任何企業都知道該怎麼選擇。
所以說,年輕人正在壓縮著中年人的生存空間,而年齡卻成為中年人的一大痛點。我們無法改變中年人的處境,但是我們卻可以提前做好準備,當自己步入中年時可以更加從容。
第一點,要相信一句雞湯文,天道酬勤。
這也是我有感而發,三年前我去招聘,碰到最多的問題是,這個工作難不難,這個工作可以學到什麼,這個工作可以升上去嗎?而現在去招聘,碰到最多的問題是,多少錢一個月,一年工資漲多少,福利有哪些?
不管是高學歷還是普通工人,大家正在變得越來越現實,也變得越來越「鼠目寸光」。過於現實的心態,讓很多人從最開始就放棄了投資未來。因為眼前的麵包是香的,而未來是虛無縹緲的。可是大家有沒有想過努力的目的是什麼?
努力不是為了讓你去爭取什麼,而是讓你可以在機會來臨時有能力把握住它。
第二點,別貪多,好好鑽研一行。
懂一點,是我在面試的時候聽過最多的回答。
會資料庫嗎?懂一點。那寫個查詢語句吧。我只懂一點,這個不會。你不是懂一點嗎?我只懂一點點。
在職場中,凡事懂一點真的不是一個優點。你們知道嗎?你們都懂一點,在HR看來就是什麼都不懂。什麼叫懂?懂,就是你可以獨立解決一個問題。你懂PS,那麼你就應該會P圖;你懂攝影,那麼你至少會拍一些簡單藝術照。學一樣,會一樣,並且精通一樣是年輕人最應該做的事情。貪多不僅嚼不爛,還有可能成為你的負擔。
然後,第三點就是不要經常轉行,或者說,28歲之後不要再換行。
每一次換行都意味著你前面所有的努力全部白費。要做好一份工作,要做好一件事情都需要花時間進去。曾經面試過這麼一個人,他的簡歷十分豐富,工作經歷洋洋灑灑寫了500字。但是這份看似豐富的工作經歷,卻並沒有幫助他加分。因為他的每一份工作看似高大上,但是卻沒有一份做出成績,哪怕是一個優秀員工的稱號也沒有得到。大家在寫簡歷的時候,陷入了一個死胡同,那就是一昧地追求數量,卻忽視了最重要的質量。要知道,簡歷的豐富程度不是靠數量來證明的,而是靠質量來證明的。
最後一點,是很多人都忽略的一點,那就是多接觸社會。這裡的社會不是說出去玩或者其他,而是多關注一下時事。有不少人,剛參加工作的時候,國際形勢還能扯幾句。工作一年之後,只知道國內的一些大事了。再工作幾年,眼前只剩下辦公室裡的一些事情。年輕人多接觸一下社會,多增加一些常識,多增加一些眼界。
有句話說得好,一個人的眼界決定他能達到的高度。
總的來說,為了避免中年危機,年輕人應該要趁早開始努力,越早越好。畢竟,早起的鳥兒有蟲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