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教育新聞網·教育影像志訊(通訊員 李松橋)揚鞭不待自奮蹄,佳音亦解韶光貴。8月12日,從平江縣石牛寨鎮漿市中學傳來喜訊,該校2020年中考成績再創歷史新高,初中畢業會考學生平均總分躍居全縣第五名,在去年平均總分位列全縣第七的名次上,上升2個名次,進入全縣先進行列。平江一中錄取人數在完成到校指標任務的基數上,再獲2名獎勵指標,共錄取10人,普高上線率達73%,超額完成今年普高培優招生任務。
雖然毗鄰聞名遐邇的石牛寨景區,但這所地處於湘鄂贛邊界的鄉村偏遠學校,曾經「養在深閨人未識」,幾乎名不見經傳。簡陋陳舊的磚混結構教學樓,低矮狹窄的學生食堂,「寒窗破壁」的師生宿舍,就是這所全縣最偏遠鄉村學校的教育教學必備「三大件」。深山學子們就是在這樣簡陋落後的學習條件下,重複著「三點一線」的求知路徑。教育教學硬體設施的簡陋落後和教育「家底」的乏善可陳,嚴重桎梏著學校的內涵發展,更成為制約教育教學質量提升的瓶頸。
「學校的發展遭遇『圍城』。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沒有完善的教學硬體設施,提升教學質量就是紙上談兵。如果說,優秀樂教的師資隊伍和開拓創新的教研教改是學校內涵發展的『軟實力』,那麼,教育教學設施的改善就是增強學校外在顏值的『硬實力』表現,更是學校提升質量、實現內涵發展的『強筋健骨』之舉措。」該校校長姜仁寅表示,謀事在人,成事在「添」。增添教育教學設施和改善辦學條件,已經迫在眉睫。念好「添」字決,增強學校內涵發展的「硬實力」,進而積澱質變的「底氣」,鄉村教育發展才會實現「硬」突圍。
兩項督導評估和義教均衡發展的「雙輪」驅動效應,使鄉村偏遠薄弱學校的基礎教育設施建設和維修改造駛入了快車道。該校抓住機遇,積極爭取上級黨政重視和多方籌措資金,想盡一切辦法為學校增「顏值」、強「筋骨」。2017年,可以容納 40人入住的教工宿舍建成並交付使用,該校7位外籍特崗教師把「家」安在了風景秀美的石牛寨景區旁邊,實現了育人觀景兩相宜、安居樂教兩不誤。2019年上期,高大氣派的教學綜合樓拔地而起,全校學生在寬敞明亮的教室裡開啟幸福學習的求知人生。2019年秋季,投資180萬元的的田徑運動場和新校門竣工並交付使用,學生們擁有一個強身健體的運動場所已不再是夢想。教學硬體設施的逐步增添和改善,使學校的「顏值」進一步提升,育人功能進一步強化,偏遠鄉村學校「以質取勝」的教育發展願景,在勤練「硬」功的突圍中蝶變成美。
「我們學校現在是要顏值有顏值,要分數有分數。今年全縣中考成績總分達到900分以上的,我校有6人。打鐵還需自身硬,底氣得靠硬氣撐。」該校教建負責人表示,今後會繼續加大學校建設力度,練好「硬」功夫,促進教學質量提升,引領鄉村教育發展行穩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