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特產:茶葉網銷全國,小夥實現自己的創業夢

2020-12-25 百家號

肖森舟,福建泉州人,1981年出生的,他從上學、當兵、退伍到進機關,一路順風順水。年輕氣盛的他並不滿足,一直覺得需要一個舞臺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肖森舟2006年退伍,被分配到離老家不遠一個縣城的政府機關工作,過起了「朝九晚五」的生活。下班後,他經常上網打打遊戲,聊聊天。3月初,肖森舟在網上和一個朋友聊天,朋友告訴他認識的一個人在網上賣東西賺了錢。

肖森舟覺得很好奇,網上也能賣東西?他立刻上網查了查,最先找到的是易趣,一看要交錢,就放棄了。後來他發現淘寶免費,隨手就註冊了一個店。網上賣鐵觀音,價格可便宜一半

網上銷售什麼?肖森舟的第一反應是鐵觀音。網上賣鐵觀音,價格可便宜一半,肖森舟是泉州人,家族世代都是茶農,家裡每年能生產1萬多斤茶葉。幾年前,家裡還開了個店,做茶葉批發生意,主要由母親和哥哥打理

從小他生活的一部分就和種茶、喝茶有關,茶農的艱辛和不易,他有切身體驗。肖森舟每次回家,看到老鄉們辛苦種茶、炒茶,結果卻賺不了多少錢,心裡很著急。肖森舟在心裡小算了一下,通過網店直銷,茶葉價格可以比市場價便宜50%,越貴的茶,降價幅度就越大,而他還有15%的利潤可賺。肖森舟相信網上賣茶一定會有市場。

網店新開,沒有廣告也沒有推薦,怎麼打開銷路?肖森舟換位思考尋找突破口。他假設自己是顧客,如果點開一家新店鋪,自然不會買很貴的東西,等到發現店裡東西好、可信度高,才會購買一些價位較高的產品並經常光顧。

肖森舟建立了「一元特價區」,他把茶葉分裝成小包,每包1元。顧客還可以選擇試喝,只付郵費,茶葉免費,先喝茶再付款,茶不好喝就不要錢。

這一招果然見效,很多顧客不但對他的茶留下了深刻印象,還喜歡上了他豪爽的為人性格。肖森舟的店裡至今仍保留著「一元特價區」,以吸引新顧客。生意慢慢好起來,回頭客越來越多,肖森舟也漸漸忙起來了。

肖森舟的網店,賣的是自己家鄉的特產,把自己家鄉的寶貝,有著兩百多年歷史的鐵觀音賣到了全國各地,肖森舟覺得實現了自我價值。在實現自我價值的同時,肖森舟創造的經濟價值也不容忽視:茶葉銷量,2006年1000斤,2007年1萬多斤;銷售額,2006年20多萬元,2008年前八個月200多萬元。

本文來自生意我最行,創業家系授權發布,略經編輯修改,版權歸作者所有,內容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

相關焦點

  • 把家鄉特產推向全國——「老師姐」林冬蘭的創業故事
    「最近,好多大學生拋來創業的問題。」她說,這些年越來越多走出校門的大學生願意回到農村創業,「但創業並非像田園詩一般美好,我希望幫助他們少走些彎路」。創業十年,「老師姐」林冬蘭並未過氣。隨著鄉村振興戰略深入實施,她的人氣更高了。近日,記者跟隨林冬蘭的腳步,回溯她的創業故事。
  • 蕪湖小夥網上創業賣茶葉 銷售額已近2000萬
    土生土長的峨橋人王家發慧眼如炬,幾年前就盯上電子商務,同時利用家鄉茶市的優勢和便利,在天貓開了主打銷售各種花草及養生茶的店鋪,銷售收入急速翻倍。這位「85後」小夥的網際網路思維正是目前茶市發展的一個新方向,當地多家茶葉經營企業或個體戶都開了自己的網店,或將為茶市發展瓶頸帶來新突破。
  • 淘寶店鋪全國排名第一!兗州小夥自創品牌紅遍全國
    別小看這家面積不大的加工廠,它在淘寶上可是赫赫有名:2017年9月以來全國生鮮蔬菜行業排名前十,番薯類全國排名前五,淘寶店鋪全國排名第一,「袁小胖」紅薯品牌在業內成為了響噹噹的品牌。說到這,就不得不提一個人,他就是87年出生的兗州小夥袁蒙。「後來長大離家,不見鄉情,無歸的心,飄無所依。後來歸鄉,雙手耕種,重拾鄉情,做一個賣紅薯的人。」
  • 把家鄉好產品賣出去!土特產「觸電」成香餑餑
    「再過一段時間,我們這裡的紅小豆、黑豆以及一些水產品就要收穫了,所以這幾天,我一直在忙著籌劃這些土特產網銷事宜,產品包裝、營銷策劃等等都要提前謀劃,才能賣個好價錢。 」  「去年,我們在京東開了沱湖旗艦店,目前銷售額已經超過百萬元。今年又在天貓、蘇寧、郵樂農品以及聚農e購等電商平臺開了旗艦店,就是希望能把家鄉優質產品賣到全國市場。
  • 盲人小夥靠唱歌走紅 直播帶貨助家鄉土特產遠銷全國
    【小康中國】盲人小夥靠唱歌走紅 直播帶貨助家鄉土特產遠銷全國【解說】「直播帶貨」成為網絡平臺銷售的新時尚。近日,在重慶銅梁區,有這樣一位「網紅」,他雙目失明,平臺粉絲卻有90多萬人。他喜歡唱歌,喜歡秀家鄉的農特產,通過「直播帶貨」,讓家鄉的農特產品遠銷全國各地。
  • 為家鄉蜜蜂銷售開新路!他說自己的「中國夢」正在實現
    從農家大山走出去,學成後又回到家鄉,把「網際網路+」思維注入養蜂業,為小山村蜂農的蜂蜜銷售打開一條新路。在松陽縣,這位「蜂王」不僅讓自家脫貧致富,還帶動了周邊村民。「一個人的力量總是有限的,我希望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帶動鄉親一同致富。」麻功佐說,這是他正在實現的「中國夢」。
  • 我愛家鄉的特產作文(精選三篇)
    篇一:我愛家鄉的特產作文  我的家鄉——溫州,是個美麗而富饒的地方。
  • 只是實現創業夢
    只是實現創業夢逃離北上廣,已經成為一個千年老梗。每隔幾個月,就會爆發出新一輪的逃離。但是,人們對於逃離北上廣的疑問,已經由「TA為什麼選擇逃離?」,變成現在「TA什麼時候又逃回來?」。對於很多人來說,逃離北上廣,已經成為重壓之下的口頭宣洩,或者是一次次逃離的閃念。所以,當筆者得知李想已經付諸行動,從北京回到家鄉,加盟少兒英語培訓品牌優瑞英語的時候,很是驚訝。
  • 新化堂客一張名片「釣」來哈佛大學小夥推銷茶葉
    陳君碩先生來對鍾涓大嫂家看茶葉,並與其合影。  紅網新化站8月12日訊(通訊員 蔡漢平)8月11日,新化縣奉家鎮大橋村婦女鍾涓來電,她的一張載有英文的名片,「釣」來了英國帥小夥陳君碩幫其推銷自己家鄉產的茶葉,此事在當地傳為美談。  據悉,22歲的陳君碩先生是英國籍混血兒,從美國哈佛大學畢業後,到中國找了一位懂英語的太極拳教練學習中國拳術。今年4月來紫鵲界旅遊觀光,被這裡的美景迷住。
  • 「御芽天嬌」茶葉榮膺 「中華國寶級名優特產」稱號
    首頁 > 專題 > 「御芽天嬌」茶葉榮膺 「中華國寶級名優特產」稱號 > 正文 「御芽天嬌」茶葉榮膺 「中華國寶級名優特產」稱號 時間:2015-04-08 11:21:07
  • 海南白沙「80後」小夥返鄉創業 帶領黎族鄉親圓「咖啡夢」
    農戶採摘咖啡豆2014年春節,「80後」白沙小夥成宗培返鄉探親期間得知了父親及其他咖啡種植戶的咖啡果銷售難問題,看著老父親的愁容和他滿樹的咖啡果,成宗培有了一些擔心和思考。在外務工的成宗培決定返鄉創業,推廣家鄉的咖啡。
  • 代表各省市好喝的茶葉,有沒有你家鄉特產,你覺得哪裡的最好喝
    茶葉原產於我國,距今已有6000多年的歷史,浙江餘姚的田螺山遺址是人類已知最早種植茶葉的地方,茶樹最早出現於我國西南部的雲貴高原、西雙版納地區。因此我國也被稱為茶的故鄉,很多學者說中國英文翻譯的China就源於茶的異音。
  • 第十屆全國十大牛商成都路演:開啟網銷,共贏未來
    來自成都賽區的企業家們的表現都十分出色,他們將代表成都角逐全國牛商稱號。  雖然初期的團隊建設相對困難,但在單仁資訊源源不斷的輸入新的網絡思維方式之外,什木坊網銷團隊也在積極摸索,希望走出一條自己的路子來。
  • 【燕趙好網民】黃驊「袖珍女」趙重雪將家鄉特產賣向全國
    【燕趙好網民】黃驊「袖珍女」趙重雪將家鄉特產賣向全國 2020-06-02 04: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創業錄丨科學城助力,農村小夥「烘烤」出智慧大產業
    一個在重慶創業的甘肅小夥。5年前,拿著僅有的15萬元註冊公司,如今,公司註冊資本已變更為500萬,預計今年產值超過500萬元。而他的創業路,就是那一顆枸杞開始的。望「雨」興嘆一顆枸杞引發「烘烤」夢劉懷旭的家鄉,在甘肅和寧夏的交界處,一個把枸杞當作大產業的地方。村民們採用傳統方式在地面上晾曬枸杞,若遇到陰雨天氣,枸杞容易發黴變質,一年的忙碌打了水漂。
  • 吉林小夥北京創業獲捐龜博士汽車服務店
    公益捐助:龜博士汽車服務店開業       「創業並不難,只要你有夢。」9月23日對於吉林小夥戰俊來說是個不尋常的日子,因為今天是他參加CCTV-7《陽光大道》創業節目贏得20萬創業項目——龜博士汽車美容裝飾快修公益品牌示範店開業的第一天。他的店位於朝陽區立湯路218號立水橋北500米路東(明天鬱金香門前)。       「從今以後,我就有自己的汽車美容裝飾快修店啦,我一定要努力工作,儘快創富,不辜負各位專家和領導們的期望。
  • ...天價茶葉……今年上半年,全國365人因違規收送名貴特產被處理
    今年上半年的全國查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數據顯示,違規收送名貴特產類禮品一項,查處問題323起,處理365人,給予黨紀政務處分271人。從近期各地通報的案例來看,名貴特產不僅有高檔菸酒,還包括珍稀藥材、天價茶葉、名貴木材、珠寶玉石、名瓷名畫等。
  • 吐魯番小夥返鄉創業:直播帶貨為家鄉發展盡力
    來源:天山網 天山網訊(記者秦金俐報導)「這是我家鄉的無核白,這個種葡萄的大叔是我父母幾十年的老鄰居……」9月15日晚,艾貝都拉 · 吾木爾在辦公室進行著一場銷售家鄉葡萄的直播。他手裡拿著一串晶瑩飽滿的葡萄,邊品嘗邊對著鏡頭說著感受,吸引了近萬名粉絲觀看。
  • 萬寧小夥心勵志打造港北海鮮電商+品牌
    港北小夥莫澤錦發現了港北海產品的商機,憑藉著年輕人的闖勁與進取心,從深圳回鄉創業,為家鄉的「好貨」插上了電商的「翅膀」,勵志打造萬寧港北海鮮產品的品牌。   忘不掉的家鄉味道發現商機回鄉創業 在繁忙的工作之餘,莫澤錦最懷念的就是家鄉海鮮的味道。「每次節假日回家裡,工作行李箱都會塞滿海鮮乾貨,平時父母出海回來也會用快遞打包寄給我。」莫澤錦說,他將自己帶的港北海鮮產品分給同事朋友們吃的時候,大家都對這些海貨讚不絕口,有些甚至在吃完後經常找他幫忙從家裡買。從那時起他就隱約認識到,港北海鮮的產品質量好,受人喜愛,家鄉的特產是一個商機。
  • 銅梁盲人小夥直播唱歌吸粉近百萬 成家鄉特產帶貨達人
    相較於一些忙著秀顏值、秀才藝的網絡主播來說,如今,他更願意秀家鄉的特產。羅昌偉出生在一個農村家庭,爸爸是一名泥瓦工人,媽媽在家務農。「他從小就喜歡唱歌,小的時候經常聽歌,跟著電視裡的片頭、片尾曲一起哼唱。」羅昌偉的媽媽李克蘭說,兒子先天失明,但對音樂非常敏感,經常聽著電視學唱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