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十裡荷塘秋水長
牛頓是如何成為牛頓的?他試圖用數學解釋整個世界運動的原因。達爾文是如何成為達爾文的?他在紛繁複雜的動植物中找到共通的特徵。
埃隆馬斯克是如何成為馬斯克的?他不斷想探索新的交通方式,解決人類陸地交通、太空交通問題。他們要解決的,是屬於全人類的大問題。
獲得科幻小說雨果獎的郝景芳在自己的新書《孩子,願你一生勇敢心中有光》中這樣寫到,家長的認知高度,才是孩子真正的起跑線。
郝景芳一直以來就是我們說的那種傳說中的別人家的孩子,一路學習成績遙遙領先的學霸,然後在清華大學跨專業獲得了天體物理碩士和經濟學博士學位,閒暇時間寫了個科幻小說,就摘得了世界科幻大會的「雨果獎」,現在更是取得了更多的成就,身為哈佛大學甘迺迪政府學院訪問學者,她還成為了人們仰望的商界精英、世界青年領袖和「童行學院」的創始人,並且成為了兩個孩子的媽媽!
可以說郝景芳取得的任何一項成就都是我們普通的媽媽們感到佩服萬分的,可是她卻奇蹟般地將這些獎項和成績綜合在自己一個人身上,尤其這個人還是個看上去美麗的小姐姐,這不禁引發了很多人的思考和詢問,那就是郝景芳的成長環境究竟是怎樣的?她所接受的家庭教育又是什麼樣的?為什麼她能做出這麼多成績?
然而用郝景芳自己的話來說,偏偏她的家庭並沒有給她提供什麼特別的約束,有的是理解、自由和尊重,典型的散養過程中,爸爸媽媽不是對她的成長不聞不問,而是做出了很好的閱讀方面的引導,畢竟一個陷身在對圖書閱讀異常熱愛的孩子大概率上也不會差到哪裡去。果不其然,郝景芳一步一步成為了父母的驕傲。
清華大學的李健畢業後進入一家網絡公司成為網絡工程師,這就是標準的IT精英必經之路,但是李健自己知道特別厭煩這份工作,他喜歡的是音樂和歌唱事業,在青梅竹馬一起長大的妻子、清華博士孟小蓓的支持下,他辭職寫歌,蟄伏在家中一呆就是好幾年的時光,直到最後用熱愛成就了自己。
電影導演李安在事業發展過程中也有一段時間非常不順利,在家裡呆著做家務照顧孩子,然後就忙自己的電影拍攝計劃,可惜沒人投資,他就一天一天等待著機會。妻子覺得很正常啊,世界上又不缺少一個平庸的寫代碼的工程師,缺的是一個對電影發自內心熱愛的導演李安。為了心中的光,他們都足夠勇敢,最終才能獲得成功機會的青睞。
這些例子都告訴了我們,不要太著急太焦慮,對孩子的成長我們需要有信心,也需要給孩子足夠的空間,否則孩子的人生中如何會有光在指引呢?
比如真正熱愛數學的孩子,那些符號和數字就是他們眼中的星星。內心有光,發自內心地熱愛,才會指引著一個人走遠路,耐得下辛苦和寂寞。
郝博士說快樂教育,和有些家長的認知不同。快樂教育並不是讓孩子隨心所欲。前段時間的兩部熱播劇《隱秘的角落》《小歡喜》,都是關於孩子成長的電視劇,在劇中我們能看到不一樣的學霸,有滿腹心事的朱朝陽,有被功課追趕的喬英子,似乎要成為學霸就不能像方一凡那樣開心快樂,那樣的自由散漫。
快樂教育固然不是讓孩子隨心所欲,也不是讓孩子想做什麼就做什麼,但是我們依然提倡儘量讓孩子卸下身上的重負,輕鬆愉悅地去走完前面的路。
當然很多家長在分寸感的把握上還是有點兒不知所措。可是完全沒有必要這麼緊張,用郝景芳的話說,學習本身就是一個從茫然混亂到清澈的過程,是最符合人性的,也是最應該享受的人生樂趣。
郝景芳建議家長不要太焦慮,要給孩子空間,同時要引導孩子愛上閱讀,給孩子一個大概的上進前行的方向,剩下的就是服務陪伴,等待著孩子一點一點的長大。
對於人生來說,有些事情不能著急,也急不得。我們為孩子提供的就是一個穩定的大後方的環境,和願意等待他成長的耐心和愛。
這些就足夠了。願我們的孩子,這一生都敢於追求自己內心真正嚮往的東西,一生勇敢心中有光。(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