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的教育一定是思想與行動兼具丨孩子,願你一生勇敢,心中有光

2020-09-10 十裡荷塘秋水長

文丨十裡荷塘秋水長

牛頓是如何成為牛頓的?他試圖用數學解釋整個世界運動的原因。達爾文是如何成為達爾文的?他在紛繁複雜的動植物中找到共通的特徵。

埃隆馬斯克是如何成為馬斯克的?他不斷想探索新的交通方式,解決人類陸地交通、太空交通問題。他們要解決的,是屬於全人類的大問題。

獲得科幻小說雨果獎的郝景芳在自己的新書《孩子,願你一生勇敢心中有光》中這樣寫到,家長的認知高度,才是孩子真正的起跑線。

郝景芳一直以來就是我們說的那種傳說中的別人家的孩子,一路學習成績遙遙領先的學霸,然後在清華大學跨專業獲得了天體物理碩士和經濟學博士學位,閒暇時間寫了個科幻小說,就摘得了世界科幻大會的「雨果獎」,現在更是取得了更多的成就,身為哈佛大學甘迺迪政府學院訪問學者,她還成為了人們仰望的商界精英、世界青年領袖和「童行學院」的創始人,並且成為了兩個孩子的媽媽!

可以說郝景芳取得的任何一項成就都是我們普通的媽媽們感到佩服萬分的,可是她卻奇蹟般地將這些獎項和成績綜合在自己一個人身上,尤其這個人還是個看上去美麗的小姐姐,這不禁引發了很多人的思考和詢問,那就是郝景芳的成長環境究竟是怎樣的?她所接受的家庭教育又是什麼樣的?為什麼她能做出這麼多成績?

然而用郝景芳自己的話來說,偏偏她的家庭並沒有給她提供什麼特別的約束,有的是理解、自由和尊重,典型的散養過程中,爸爸媽媽不是對她的成長不聞不問,而是做出了很好的閱讀方面的引導,畢竟一個陷身在對圖書閱讀異常熱愛的孩子大概率上也不會差到哪裡去。果不其然,郝景芳一步一步成為了父母的驕傲。

01

我們需要教會孩子內心誠實敏感,找到自己一生所愛

清華大學的李健畢業後進入一家網絡公司成為網絡工程師,這就是標準的IT精英必經之路,但是李健自己知道特別厭煩這份工作,他喜歡的是音樂和歌唱事業,在青梅竹馬一起長大的妻子、清華博士孟小蓓的支持下,他辭職寫歌,蟄伏在家中一呆就是好幾年的時光,直到最後用熱愛成就了自己。

電影導演李安在事業發展過程中也有一段時間非常不順利,在家裡呆著做家務照顧孩子,然後就忙自己的電影拍攝計劃,可惜沒人投資,他就一天一天等待著機會。妻子覺得很正常啊,世界上又不缺少一個平庸的寫代碼的工程師,缺的是一個對電影發自內心熱愛的導演李安。為了心中的光,他們都足夠勇敢,最終才能獲得成功機會的青睞。

這些例子都告訴了我們,不要太著急太焦慮,對孩子的成長我們需要有信心,也需要給孩子足夠的空間,否則孩子的人生中如何會有光在指引呢?

比如真正熱愛數學的孩子,那些符號和數字就是他們眼中的星星。內心有光,發自內心地熱愛,才會指引著一個人走遠路,耐得下辛苦和寂寞。

02

快樂教育可不是讓孩子隨心所欲

郝博士說快樂教育,和有些家長的認知不同。快樂教育並不是讓孩子隨心所欲。前段時間的兩部熱播劇《隱秘的角落》《小歡喜》,都是關於孩子成長的電視劇,在劇中我們能看到不一樣的學霸,有滿腹心事的朱朝陽,有被功課追趕的喬英子,似乎要成為學霸就不能像方一凡那樣開心快樂,那樣的自由散漫。

快樂教育固然不是讓孩子隨心所欲,也不是讓孩子想做什麼就做什麼,但是我們依然提倡儘量讓孩子卸下身上的重負,輕鬆愉悅地去走完前面的路。

當然很多家長在分寸感的把握上還是有點兒不知所措。可是完全沒有必要這麼緊張,用郝景芳的話說,學習本身就是一個從茫然混亂到清澈的過程,是最符合人性的,也是最應該享受的人生樂趣。

郝景芳建議家長不要太焦慮,要給孩子空間,同時要引導孩子愛上閱讀,給孩子一個大概的上進前行的方向,剩下的就是服務陪伴,等待著孩子一點一點的長大。

對於人生來說,有些事情不能著急,也急不得。我們為孩子提供的就是一個穩定的大後方的環境,和願意等待他成長的耐心和愛。

這些就足夠了。願我們的孩子,這一生都敢於追求自己內心真正嚮往的東西,一生勇敢心中有光。(全文完)

相關焦點

  • 郝景芳:願你一生勇敢,心中有光
    大家可能讀過她的名篇《北京摺疊》,但可能不知道她也是一個兒童通識教育踐行者。她的教育新書《孩子,願你一生勇敢,心中有光》即將上市,在新書中,郝景芳將兒童心理發展、腦科學和教育理論,結合到自己的育兒經驗中,創作了大量理論和應用結合得恰到好處的文章。景芳作家的身份也使得她的育兒類文章寫作清新易懂、打動人心。這本書是一本深入介紹通識教育理念和方法的書籍。
  • 《孩子,願你一生勇敢心中有光》:養育越從容,孩子越優秀
    ,願你一生勇敢心中有光》。,是這個時代孩子最需要的一種教育方式呢?孩子需要將世界放入心中,將人類文明歷史放入心中。其實,問題並不在於快樂本身,難道讓孩子痛苦,就一定好了?並結合了自己養育兩個孩子的豐富經驗,以及用作家的敏銳眼光積累的鮮活案例,為中國家長總結出關於社會發展趨勢的分析,四種父母思維革新模型,五種孩子成長必備核心能力,幫你透過複雜的現象,抓住教育的本質,不走冤枉路。
  • 孩子,願你一生勇敢心中有光
    作者:郝景芳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團出版年:2020年5月頁數:216頁定價:59.80元世界科幻大獎「雨果獎」得主郝景芳,兼具科幻作家對未來的前瞻思維與經濟學家對社會的分析與洞見她閱讀學習了上百本經典的心理學和教育學書籍,對於兒童心理發展、腦科學和各流派教育理論都有深入研習,並向各領域專家學習實踐經驗。
  • 「六一」寄語 | 勇敢地長大,才能成為心中的童話
    孩子,希望你在老師和父母的教育培養下茁壯成長;希望未來的你是一個有理想、勇敢、正直且懂得感恩的人;
  • 學霸家長的大格局育兒經,「通識教育」讓人高瞻遠矚、擺脫焦慮
    珍視親子關係,就從重視孩子自身的成長開始。做孩子的支持者、引路人,在他人生的道路上,給予他力量,給予他愛的溫暖。正如郝景芳在《孩子,願你一生勇敢心中有光》中所寫的一樣,爸媽的養育越是從容,孩子的未來就越是優秀。
  • 願你,眼裡有星辰大海,心中有錦繡畫卷,生命中滿是美好丨瑪麗楊
    作者丨瑪麗楊(ID:MARYYOUNG-RD)還記得抖音上那個追無人機的小朋友嗎?小朋友為了看自己喜歡的無人機,騎車追了幾條田坎。在追上車子之後,有禮貌地問「給我看一下,你們的無人機可以嗎?」眼裡有光,心中有夢。我們仿佛可以看到十幾年後,曾經只為看一眼無人機的小朋友成為一位無人機設計師、無人機飛手,為中國無人機貢獻自己的力量。少年強則國強,中國少年強則中國更強。青少年是未來的重要組成部分,每一位青少年身上都背負著希望。
  • 願心中有光,願世間無恙
    後來,我明白了一件事:也許誰都沒有錯,只是不要在趨勢面前選擇閉眼,時代的洪流給你的不是熱吻,而是一個響亮的大耳刮子。我想起了我心心念念的心理諮詢師。因為30年前奶奶曾經說過電視上那麼多人怎麼沒有一個咱家的人,我堅持了20年,奶奶去世了22年,我用心理學的技術對自己進行了哀傷輔導和告別,終於做到了嘴上說著不要身體也擺了擺手,以某種慘烈的形式,如同重生。
  • 與其羨慕別人家的孩子,不如做好通識教育
    「別人家的孩子都那麼優秀,為什麼你就不能向他們學習一下」……生活中這樣的父母不在少數,他們擅長「比較」教育。認為通過比較,可以讓孩子更快的走上正軌。最近看的《孩子,願你一生勇敢,心中有光》一書中有這樣一段話:如果我們希望孩子始終有對未來的期望和人生理想,那麼最好的辦法絕不是拿孩子去跟「別人家的孩子」進行比較,而是帶他走入一片更廣闊的宇宙空間。
  • 郝景芳:願你一生勇敢,不負聰明
    在海澱區,有傳說中的八少八素和早培,有一秒刷爆的英國某英語考試網站,在順義區,有全世界送孩子參加的體育比賽,有每天放學後排滿的最優秀家教列表。無論在哪個區,都不缺少「樣板孩」,語數外成績頂尖且業餘愛好樣樣出色的孩子深深震撼著吃瓜父母。這兩個區的家庭,無論是從經濟條件、教育資源,還是從孩子的天生遺傳因素,都算是全國最好的家庭了。但她們的普遍焦慮情緒也遠遠高於全國普通家庭。
  • 清華博士忠告:想讓孩子擁有逆襲的人生,家長要先學會這樣思考
    作為兩個孩子的媽媽,她以作家的敏銳眼光積累案例,為中國家長帶來這本《孩子,願你一生勇敢心中有光》。在書中,她總結出關於社會發展趨勢的分析,四種父母思維革新模型,五種孩子成長核心能力以及家庭啟蒙的實用方法,幫家長們透過複雜的現象,抓住教育的本質,自信育兒,不走冤枉路。
  • 願你心中有夢,眼裡有光,腳下有路
    我們與孩子需要建立一個良好的、平等的溝通,面對考試的失利,孩子原本都非常傷心了,你還在一旁 嘮嘮叨叨、不斷數落,這不僅沒有任何作用,還會適得其反,這會讓孩子對學習更加厭倦。家是讓孩子感到溫暖的地方,孩子在外面遇到了挫折、受到了傷害,我們家長不是給她心靈的傷口上撒鹽,而是需要給她陪伴和溫暖,為她分析目前產生困局的原因,一起想方設法來面對這些問題,讓她能夠擁有戰勝困難的力量,繼續前行。
  • 清華博士告訴你,怎樣養出「別人家的孩子」
    直到最近看到了一本書《孩子,願你一生勇敢,心中有光》,才緩解了我的焦慮。這本書的作者是郝景芳,一個從小就是「別人家的孩子」,碩士、博士均畢業於清華大學,獲得第74屆世界科幻大會雨果獎。郝景芳結合她自身的成長經歷以及她對孩子的教育經歷,寫出的這本《孩子,願你一生勇敢,心中有光》帶給了我深深的共鳴和思考。
  • 被父母信任的孩子,心中有夢,眼裡有光
    這種事事包辦,過多擔心,不願放手,就是打心眼裡不信任孩子。哪怕沒有一句否定,孩子卻讀懂了言語下的潛臺詞:你能力不行,你學習不專注,你沒辦法照顧好自己。長此以往,自然是切斷了孩子試錯的機會,打壓了孩子學習的信心,阻礙了孩子獨立發展的能力。
  • 東辰「大師姐」尹姝姝丨願思想充盈,精神明亮,眼裡有愛,心中有光
    如馬寅初先生所言,北大之精神就是「服務於國家社會,不顧一己之私利,勇敢直前,以達其至高之鵠」的家國情懷。畢業多年後,雖然見識了生活的無奈與眼前的苟且,我仍慶幸自己及身邊一群朋友,依然有著「詩和遠方」。我深刻地記得本科第一堂專業英語課,我們的班主任老師選擇的不是專業領域的著作,而是《禮記·大學》。
  • 南京一中高考風波:素質教育VS應試教育,這麼做你的孩子永遠不慌
    矽谷著名投資人、計算機科學家吳軍,在談起自己對女兒的教育時,曾說過:教育中最可怕的事情就是用上一輩的思想,教育當下的人,去迎接20年後的未來。身為父母的終極目標,是拼盡全力把孩子送進名校,然後就大功告成了嗎?獲得好學歷,找到好工作,就能穩贏人生?現實真的是這樣嗎?很遺憾,這只是家長們的一廂情願,心願很美好,現實很殘酷。
  • 南京一中高考風波:素質教育VS應試教育,這麼做你的孩子永遠不慌
    孩子的比賽,父母的戰場今天當家長到底拼什麼?給孩子砸下最貴的教育,就是保障嗎?矽谷著名投資人、計算機科學家吳軍,在談起自己對女兒的教育時,曾說過:教育中最可怕的事情就是用上一輩的思想,教育當下的人,去迎接20年後的未來。
  • 繪本屆奧斯卡金獎作品《你好,燈塔》:願你守護孩子心中的燈塔
    孩子,願你心中有燈塔,未來有方向。——《你好,燈塔》(2019年繪本界的」奧斯卡「——凱迪克金獎繪本)每個孩子心中都有一座燈塔,等待著被點亮,而父母就是這座燈塔的守望者。家長必須清楚地認識到,原生家庭、童年時期的教育是會伴隨孩子一生的,父母如何守望孩子,孩子的人生就會朝著相應的、不同的方向發展。前不久,小編在地鐵上遇到這樣一件事:一個孩子在地鐵上不停地奔跑,他的爸爸很生氣,於是對著他大吼:你怎麼這麼不聽話,你再跑我要打你啦!說完,便舉起手,一個要打人的動作。
  • 致敬遼寧科技人丨我們與你在一起 願現實陰霾不掩心中陽光
    致敬遼寧科技人丨我們與你在一起 願現實陰霾不掩心中陽光 2020-05-26 02: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心中有光,身心健康——挫折教育
    惠濟區金窪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系列(二)  (楊傳旨 胡珂)挫折——是指人們為實現預定目標採取的行動受到阻礙而不能克服時,所產生的一種緊張心理和情緒反應。現在的孩子,大多都在「6+1」的環境下長大,他們備受家長關注與寵愛,因此受挫能力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