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民宿,讓農家的精緻小屋和美麗風景融為一體,讓遊人在綠水青山中享受寧靜,在藍天白雲下行走呼吸,在鄉土文化中領略民俗。民宿經濟,是融合農村一二三產業發展的切入點,整合鄉村資源的「牛鼻子」,給廣闊農村帶來了一抺美麗亮色,帶來了一股清新活力,帶來了一種深遠影響……
12月11日,記者驅車從宿松縣城出發,經過40多公裡的崎嶇山道,來到海拔600米的柳坪鄉邱山村羅漢尖山上,天街漫行山莊映入眼帘。「山莊是由40多位村民利用自家房屋改造升級後,組建的民宿。」天街旅遊產業協會會長吳澤虎說,每年接待遊客達2萬人次,年營業收入150萬元。同時,民宿帶動周邊鄉親擴大蔬菜、茶葉等種植,讓貧困戶成為當地特產「供貨商」,直接帶動160多戶貧困戶農產品銷售收入120萬元。
潛山市天柱山風景區一家民宿。 通訊員 仰燾 攝
催生「美麗經濟」
助推脫貧攻堅
民宿經濟讓更多農民,成為市場主體。說起山莊,40多歲的貧困戶吳景龍深有感觸。「我是一名殘疾人,家裡房屋破舊,生活貧困。2014年,我依靠扶貧政策,享受小額貸款,按照設計要求,將房屋裝修一新,當年就接待不少遊客,2015年就脫貧了。」
海拔960米的嶽西縣巍嶺鄉夾河村金榜組,前有梯田,背靠大山,小溪穿村而過,十來戶農家依山而居,這裡便是「金榜鄉村」,一處寧靜的鄉村休閒好去處。大學畢業的儲傑依託當地自然資源,創建「金榜鄉村」旅遊品牌,帶動周邊農戶發展民宿經濟。儲傑說,今年接待外來遊客近萬人次,創旅遊收入100多萬元。
「現在家門口民宿經濟發展得好,咱也順利就業,賺錢顧家兩不誤。」12月13日,在夾河村「金榜鄉村」接待旅客的村民儲茂焰、儲海霞露出喜悅的笑容。「我們常年接待來自全國各地的遊客,現在可不愁沒有人來。」
12月14日,望江縣高士鎮毛安村建檔立卡貧困戶金根如在武昌湖溼地小鎮蘆葦花民宿忙活著。「以前,我由於身體不好,不能外出務工,一年下來掙的錢剛剛夠生活所需,沒有餘存。自從來到這裡工作,每年收入有2萬多元,2018年脫貧摘帽了。」金根如說,這真的是家門口的幸福產業。
目前高士鎮共規劃建設民宿項目5個,已建成民宿項目雷池溼地小鎮蘆葦花民宿、衛山農莊民宿、九裡山莊民宿3個。其中,武昌湖溼地小鎮蘆葦花民宿2019年被評為安慶市10家三星級民宿,2019年通過股份分紅,帶動了185人脫貧摘帽。
發展民宿已經成為我市鄉村旅遊經濟的新引擎、農民增收的新亮點。目前我市有50多家民宿,帶動數千戶脫貧。
改善鄉村面貌
賦能鄉村振興
河流溪水,清澈見底;旅遊步道環繞,山林蔥蘢碧綠。12月15日中午,在嶽西縣白帽鎮江河村,52歲的村民查傳容介紹,星馬河橫穿夾石溝,全長近3公裡。
「以前這條大溝汙泥沉積,生活垃圾多,溝堤破損嚴重,每到炎熱夏季,不僅會散發出難聞的氣味,而且還會滋生蚊蟲,影響周邊村民的生活。」查傳容說,後來,江河村發展夾石溝民宿,建起了採摘園,實施星馬河漂流項目建設。如今這條大溝髒亂差的現象已經不復存在,城裡人紛至沓來,遊覽美麗山水。
行走在夾石溝岸邊,看不到一點垃圾;進入民宿,房間全是賓館標準配置;站在三樓寬敞的平臺上,一幅流動的美麗畫卷呈現在記者面前。
「村莊變景區,農民當起了職員。在公司上班,收入穩定,生活也更有保障。」查傳容說,他在景區上班,收入穩定,生活也更有保障,還能照顧家人。
地處明堂山腳下的嶽西縣河圖鎮河圖村,一年四季青山綠水、炊煙嫋嫋。山水間,富有地方特色的民宿坐落其中,景觀別致,遠離塵世喧囂,閒適恬靜。近年來,該村發展民宿,不搞大拆大建,依託原有基礎設施,對中心村莊進行提檔升級,將原來的臭水塘改建成景觀塘,建設休閒廣場,河道也被整治得十分清澈。
「自從村裡有了民宿,不僅村莊變美了,也帶動了村裡經濟的發展,每到旅遊旺季,來我們這的遊客絡繹不絕。」河圖村第一書記餘建平說,民宿的發展不僅鞏固了脫貧的成果,享受到發展紅利的村民積極性也被激活,他們拆除自家原有的旱廁、豬圈、牛欄,將門前屋後打扮得漂漂亮亮的,紛紛建起了農家樂,端起了旅遊「金飯碗」。
昔日的嶽西縣主簿鎮大歇村地廣人稀,交通閉塞,是全省重點貧困監測點。全村211戶810人,最多的時候有200多人在外務工。
炊煙起,遊子歸。大歇村藉助發展民宿走上了「蝶變之路」,村民的幸福感大幅提升,也吸引了在外工作的大歇人回到故鄉。「父母原來也在外打工,是他們先回來的。我其實也特別想為家鄉發展出點力。」「90後」儲安陽原本在浙江工作,看到大歇村的民宿發展日漸紅火,去年回到家鄉,在村裡的旅遊公司幹策劃和調度工作。
小山村有了人氣,很多村民紛紛辦起了農家樂。村民劉豔的丈夫智力有障礙,原先是村裡的建檔立卡貧困戶。2018年趁著村裡旅遊發展的勢頭,她也辦起了農家樂,因為房屋坐落在105國道旁,交通優勢明顯,光顧的客人很多。劉豔一家僅用了半年時間就實現脫貧,現在經營農家樂每年有十多萬元的收入。
「村裡的人做夢都沒想過我們這樣的小山村還能搞民宿旅遊。過去外面的人不知道大歇村,今天我們要用自己的努力,讓綠水青山留住遠方的客人。」大歇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汪品峰說,旅遊業態要不斷與時代同步,大歇村未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汪品峰介紹,以往農村一到晚上遊客便無處可去。現在他們已經著手開發夜遊項目,通過篝火晚會、民俗表演、鄉村夜市等活動,提升遊客參與度,給遊客帶來不同於都市的夜間旅遊體驗。「明年即將落成的大歇村遊客接待中心,將串聯起全村民宿資源,進一步提升旅遊接待能力和服務水平。」
主簿鎮黨委副書記林前進說,在大歇村的輻射帶動下,主簿鎮的其他鄉村也開始吃上了「旅遊飯」,「老百姓富了,鄉村因為做民宿變得更美了。下一步我們要做好遊購吃住娛等各方面的服務,打響我們的民宿品牌,促進農民持續增收,賦能鄉村振興。」
強化規劃引領
打造民宿集群
市文化和旅遊局有關人員介紹,目前我市民宿存在發展鬆散化、缺乏頂層設計等問題,發展呈現市場化、自主型、分散性特點。「鄉村民宿外部連接道路和交通換乘不夠便利,停車場、引導標識、智慧旅遊等公共設施配套不夠完善,鄉村環境有待進一步提升。」產品同質化問題也同時存在。我市民宿雖然有品牌意識,但同質化現象依然嚴重,民宿的地方特色不濃,鄉土味道不足,文化韻味不夠。「另外有的民宿停留在農家樂水平,缺乏文化內涵和底蘊,服務質量不高,難以提升檔次、形成品牌。」
如何做大「美麗經濟」,把民宿經濟作為鄉村振興的新引擎?近期,我市相關部門開展集中調研,著力打造「雙循環」新格局下的民宿型旅遊目的地。這包括五方面,即加強標準化建設、提供標準化服務;規模化布局,選擇合適的地方打造民宿集群;美化民宿提升口碑,實現「來了不想走、走了還想來」;特色化黏度,依靠特色化增加黏性、增強黏度,提升號召力;全鏈化衍生,全產業鏈條都要有衍生產品。
目前,我市與一家旅遊集團開展民宿產業戰略合作。
民宿發展離不開標準建設。近日,參考國家旅遊民宿評定標準制定的《民宿通用要求與等級評定》,安慶市地方標準初稿出爐,將進一步明確民宿在選址、建設、餐飲、服務等方面的具體行業標準,使品質提升有標準,民宿發展有目標,遊客選擇有依據。同時我市將與旅遊集團共同設立民宿產業發展基金,打通民宿項目建設的投融資通道。
打造精品民宿,行業監管須跟上。我市將圍繞遊客「吃得放心、住得安心、玩得開心」,實行部門指導、行業監管,鼓勵「統一管理、統一標準、統一營銷」的經營運行機制,有效整合民宿資源,形成有競爭力的多樣化民宿集群,避免出現同質化的內部無序競爭。同時,完善品牌民宿評定機制,建立品牌民宿退出機制,通過「倒逼淘汰一批、改造提升一批、招引培育一批」的思路,打通進出口環節,激發其內在發展潛能和活力。
另外,我市將圍繞精品民宿,全域布局,集中發展一批民宿旅遊村、民宿度假區,成為民宿發展的主陣地,以點連線,以片帶面帶動全市域民宿產業發展;深度結合地方優勢產業及潛力產業,圍繞民宿經濟拓展產業鏈條,將民宿培育成拉動鄉旅經濟,展銷本地特產、促進城鄉互動的重要平臺。
相關連結:
民宿:利用當地閒置資源,民宿主人參與接待,為遊客提供體驗當地自然、文化與生產生活方式的小型住宿設施。
去年以來,我市相關部門將民宿作為重點議題,多次開會磋商,高位調度全市民宿規劃發展。市文化和旅遊局對全市鄉村民宿進行資源梳理,根據國家標準評選出了一批三星級旅遊民宿,其中6家民宿入選安徽省百家精品旅遊民宿。潛山市海心谷、一品峰、陋室邂逅民宿;嶽西縣清溪行館、半山居;太湖縣桃源裡民宿、豬痴民宿等一批精品民宿悄然興起。海心谷民宿入選中國十大新銳民宿品牌。
(全媒體記者 汪秀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