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1999年上市以來,生物製劑已成為治療強直性脊柱炎的又一把「利器」。
與傳統治療方法相比,它具有「起效快速、療效確切、安全性好」等優點,使數萬強直病友的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
那麼治療強直性脊柱炎的生物製劑都有哪些?是不是越早使用越好呢?
今天,小募就來跟大家聊聊使用生物製劑治療強直性脊柱炎的二三事~
治療強直的生物製劑都有哪些?
治療強直性脊柱炎的生物製劑主要有兩大類:
TNF-α抑制劑
這是最早用於治療強直性脊柱炎的生物製劑,目前已經獲批上市的TNF-α抑制劑主要有英夫利昔單抗、阿達木單抗、依那西普、賽妥珠單抗和戈利木單抗這幾種。
TNF是最重要的促炎性細胞因子之一,可直接導致關節滑膜炎症,活化破骨細胞造成骨破壞和關節畸形。
而TNF抑制劑可特異地阻斷TNF的破壞作用,減輕炎性疼痛及肌肉僵硬度,改善功能,增加活動度,提高患者生活質量,總有效率可達50%~75%。
IL-17抑制劑
隨著人們對強直性脊柱炎發病機制的不斷深入研究和探索,發現白介素-17(IL-17)在強直性脊柱炎的發生上也扮演著關鍵角色。
研究發現,它是促進炎症級聯反應、新骨生成、最終導致骨融合和完全強直的重要介質。
而IL-17A抑制劑可特異性阻斷任何來源的IL-17A,有效控制炎症並抑制新骨形成,多層調控病理進展,目前在國內上市的只有司庫奇尤單抗一種。
看到這裡,有的患者可能會問了,這兩類生物製劑,誰治療強直性脊柱炎的效果更好呢?
如果不考慮經濟因素的話,還是建議大家選擇IL-17抑制劑。
與TNF-α抑制劑相比,它有著更低的結核及嚴重感染風險,更強的抑制骨質異常增生的能力,對影像學進展的延緩效果更佳。
目前國內有兩款IL-17抑制劑正在開展臨床研究,只要符合條件就可以免費用藥,來看看有適合你的沒~
項目名稱1:GR1501注射液對中軸型脊柱關節炎患者的臨床研究
藥物名稱:GR1501注射液(白介素17A抑制劑)
適合對象:活動性中軸型脊柱關節炎
項目名稱2:Ixekizumab治療放射學陽性中軸型脊柱關節炎研究及長期擴展研究
藥物名稱:Ixekizumab注射劑(白介素17A抑制劑)
適合對象:中軸型脊柱關節炎
生物製劑越早用越好嗎?
雖然總有效率大於傳統藥物,但並不是一診斷為強直性脊柱炎就要使用生物製劑。
強直性脊柱炎治療指南強烈推薦,當有以下情況時,強直病友需要儘早使用生物製劑:
傳統治療效果不佳
1個月內對至少2種非甾體類消炎藥(如西樂葆、美洛昔康、依託考昔等)無反應;2個月內對至少2種非甾體類消炎藥無完全的反應;使用傳統治療後,出現了肝功能損害、白細胞降低、肺纖維化等不良反應,無法繼續接受傳統藥物治療;病情比較嚴重
強直性脊柱炎伴發熱(炎症風暴)的;患者存在髖關節等外周關節受累的情況,這會直接影響到今後行走;出現關節外的表現,比如跟腱炎、虹膜炎等等;
如果你屬於以上這些情況,就需要儘早使用生物製劑來治療了。
那麼多久用一次,要用多久呢?
這主要取決於所用的藥物。大多數類型的生物製劑是通過靜脈注射,注射頻率可能是每周,每兩周或者每月一次,所以,一定與主治醫生確認的具體治療方案的詳細信息。
最後還要告訴你的是,生物製劑雖然具有「精確」、「高效」、「副作用低」等優勢,能解決很多傳統藥物解決不了的問題,但這不是說傳統藥物就沒了用武之地,它們都是風溼科醫生手中的武器,都在對抗疾病的戰爭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並且不能相互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