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報記者 沈靚 實習生 鄧亦彤
繼「泡麵質量門」後,臺灣媒體近日又曝出「鮮乳質量門」。臺灣《商業周刊》20日公布調查顯示,針對臺灣市售9款乳品進行脂溶性物質分析後發現,市場佔有率前四大合計超過七成的鮮乳,竟含有害人體的抗生素、抗抑鬱劑、避孕藥、塑化劑,甚至有雌激素等成分。
臺灣《商業周刊》委託檢測專家、銘傳大學生物科技學系副教授陳良宇檢測5款鮮乳品牌包括統一、統一瑞穗、味全、光泉及乳香世家。另檢測4款調味乳品牌包括統一瑞穗、味全、比菲多及光泉,均檢測出抗生素代謝物嘧啶氮雜,研判殘留抗生素、麻醉劑等來自乳牛治療用藥劑。
此外,9款乳品均驗出微量塑化劑。統一瑞穗巧克力調味乳和光泉全脂鮮乳有人工雌激素與避孕藥代謝物。比菲多驗出抗抑鬱及止痛劑藥物代謝物氯米帕明;統一Dr.Milker極鮮乳全脂有抗抑鬱及止痛劑藥物代謝物去氫氧長春蔓汀。
而味全公關主任翁肇佑表示,對此事一無所悉,需要時間再去深入了解;統一發言人塗忠正則表示,此次報告上所檢驗的抗生素、塑化劑、雌激素、鎮定劑等成分,因非臺灣法定用藥,因此無標準方法可進行檢驗。
昨日,早報記者走訪滬上銷售進口產品的超市看到,貨架上擺放著味全嚴選鮮牛奶產品,不過包裝上顯示產地為浙江省杭州市,並非臺灣生產。據了解,長期喝到有動物用抗生素殘留的牛奶,可能會誘發過敏反應等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