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與我之間》書摘|我的身體,我為你而悲傷

2020-12-20 澎湃新聞

【編者按】

美國當地時間11月18日,2015年度美國國家圖書獎揭曉,其中最佳非小說獎頒給了美國黑人作家塔那西斯·科茨的《在世界與我之間》。這部歐巴馬曾推薦過的、關於美國黑人問題的作品的英文版於2015年7月在美國出版,上海三聯書店預計在2016年6月出版中文版。現摘譯該書部分內容,提前領略科茨筆下有關黑人身體的歷史故事。

《在世界與我之間》

兒子:

上個星期天,一檔頗受歡迎的新聞節目的主持人問我:如果我失去了自己的身體,意味著什麼。主持人在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做節目,而我坐在遙遠的曼哈頓西區的一間演播室。衛星彌合了我們之間的距離,但沒有什麼機制可以彌合她的世界、與我感到自己必須為之發聲的那個世界之間的距離。當主持人問到我的身體,她的面孔從屏幕上淡出,取而代之的是我幾天前寫的話,在滾動條上顯示。

主持人為觀眾讀了這這段話,然後,又回到了「我的身體」這個話題,儘管她並沒有具體所指。但是,到了現在,我已經習慣了聽聰明人問及我的身體,而他們並未意識到問題的性質。具體來說,主持人希望知道:我為什麼會認為,美國白人的進步、或者說那些相信自己是白人的美國人的進步是建立在掠奪和暴力的基礎上。問題的答案在於相信者自己的歷史記錄。問題的答案就是美國史。

這種表述並無偏激之處。美國人奉民主為神明,雖然也隱隱認識到這樣可能會輕視上帝。民主是仁慈的上帝,同時美國的異端行為——酷刑、偷盜和奴役——在美國的每個個人和各民族之間也同樣司空見慣,沒有人可以聲稱那與己無關。事實上,美國人從未真正背叛過他們的「民主」上帝。當亞伯拉罕·林肯在1863年宣布,葛底斯堡戰役必須保障「民有、民治、民享之政府免於凋零」,他不僅僅是為了鼓舞人心;在內戰一開始,美國已是世界上投票率最高的國家之一。

問題不在於林肯所說的「民有政府」的真正含義,而在於,在我們國家的歷史上,「人民」這個政治術語的實際含義。1863年,在「人民」的含義中,不包括你的媽媽或你的外婆,也不包括你和我。那麼,美國的問題不是它對「民有政府」的背叛,而是「人民」獲得自己資格的方式。

運奴船

這就帶領我們走向另一個同等重要的觀念,一個美國人隱而不宣地接受的觀念。美國人認為,「種族」真實存在,這是自然界一個明確、不容置疑的特徵。種族主義——給一部分人強加上不可擺脫的特徵,然後羞辱、貶低並摧毀他們——不可避免地從這一不可改變的前提中衍生出來。通過這種方式,種族主義被描繪成大自然的天真女兒,人們得像研究地震、龍捲風或任何能被描述為自然力的現象一樣,去研究運送奴隸的大西洋中央航線(Middle Passage),還有血淚之路(Trail of Tears)。

但是,種族是種族主義的結果,而非原因。界分「人民」的過程從來不是看家譜或相貌,而是劃分社會等級。膚色和發色的差異古已有之。但相信膚色和發色具有優越性,據此可以很好地組織社會,並且它們意味著更深層的、不可磨滅的品質,這種觀念卻是全新的。基於這種觀念,「新的人民」在無望、悲慘和被欺騙的境遇下成長起來,卻相信自己是白人。

像「黑人」一樣, 「新的人民」也是現代的發明。但跟我們不一樣的是,他們的新名字只是罪犯的別稱。這些新的人民在變成白人以前,是其他人,他們曾是天主教徒、科西嘉人、威爾斯人、門諾派信徒,如果我們的整個民族希望得以實現的話,他們將不得不再成為其他人。或許,他們將會真正成為美國人,為他們不切實際的謊言修建一個更高貴的基礎。這些我不知道。

我所知道的,並且必須要說的是,把不同的部落「洗白」的過程、拔高身為白人的信念,不是通過遍地紅酒和冰淇淋的社交成就的,而是通過掠奪生命、自由、勞動和土地而實現的。鞭笞黑人;鎖住身體;殺死持異議者;摧毀家庭;強姦母親;出賣孩子,還有其他很多種方式,首要的目的在於拒絕給你和我權利,不許我們保護和管理我們自己的身體。

描繪「血淚之路」景象的藝術作品

在這方面,「新的人民」並非獨出機杼。在某個歷史時刻,某種強權的上位或許也離不開對其他人類身體的殘暴剝削。如果曾經有,我還得去找找看。但暴力的平庸性並不能為美國開脫,因為美國從來沒有聲稱自己是平庸的。美國相信自己是例外,是有史以來最偉大、最高貴的國家;美國認為,在白人的民主之城與恐怖分子、專制君主、野蠻人及其他文明之敵之間,自己才是孤獨的守護者。一個人不能既說自己是超人,又承認自己具有道德錯誤。

我建議,認真對待我們國人所主張的美國例外論,也就是說,我提議讓我們的國家置於一個例外的道德標準之下。這是很困難的,因為在我們身邊都有一個聲音,催促我們接受美國表面上的無辜,不要深究。別過臉去很容易,依靠我們的歷史成果而活、無視以我們所有人的名義所做的大惡也很容易。但你和我從來沒能真正享有那種奢侈。我想你是明白的。

埃裡克·加納案

在你15歲的時候,我寫信給你。我寫信給你,因為在今年,你看到了埃裡克·加納(Eric Garner)因為賣香菸而窒息身亡;因為你知道,瑞妮莎·麥克布萊德(Renisha McBride)在求助時被射殺,約翰·克勞福德(John Crawford)只是到一個百貨商店逛了逛就被槍殺。你看到,穿著制服的男人們開車撞倒並謀殺了泰米爾·萊斯(Tamir Rice)——他只有12歲,是他們宣誓要保護的對象。

你看到,穿著同樣制服的男人們在路邊不停地毆打祖母輩的瑪琳·平諾克(Marlene Pinnock)。如果你以前不知道的話,你現在知道了,你所在國家的警察局被授予了摧毀你身體的權力。這種摧毀是不是一場不幸過度反應的結果,並不重要。這種摧毀是不是源自一個愚不可及的政策,也不重要。

如果未經正當授權去賣香菸,你的身體就可能被摧毀。對試圖誘捕的人表示憤怒,你的身體也可能被摧毀。走到一個黑暗的樓梯井,你的身體可能被摧毀。這些毀滅者很少會承擔責任。他們在大多數情況下會安然幹到退休。摧毀不外乎是最高形式的控制,它的特權包括搜身、拘押、毆打和羞辱。所有這一切對黑人來說都很常見。所有這一切,黑人已承受很久。沒有人對此負責。

瑪琳·平諾克被毆打

這些毀滅者身上並不存在什麼獨特的惡,哪怕在這個時刻來說。這些毀滅者僅僅是在執行美國的奇思異想,正確地闡釋它的傳統和遺產。這讓人很難面對。但是我們所有的說法——種族關係、種族差異、種族公正、種族化犯罪推定(racial profiling)——都在隱藏「種族主義是深植內心的體驗」這一事實,而種族主義做了什麼,它取出大腦、鎖住呼吸道、撕裂肌肉、取出器官、粉碎骨頭、打落牙齒。你不能別過臉去。你必須一直記住這種社會學、這段歷史、這種經濟學、這些畫面、這些圖表、這種全面的倒退,它們伴隨著殘酷的暴力,對身體的暴力。

那個星期天,在那檔新聞節目上,我試圖在規定時間裡向主持人盡我所能解釋這些。但在片子的最後,主持人插入了一張廣為流傳的圖片:一個11歲大的黑人男孩流著淚抱住一名白人警官。然後,她向我提問關於「希望」的問題。那時候,我知道我失敗了。我記得我預計到自己會失敗。我又一次困惑於自己內心湧現的悲傷。我到底在為什麼而悲傷?我走出了演播室,散了一會步。那是12月一個平靜的日子。那些自詡白人的家庭正在街上閒逛。那些被當作白人養育的嬰兒正坐在他們的手推車裡。

我為這些人感到悲傷,也為主持人和所有在那裡觀看、對似是而非的希望若有所思的人感到悲傷。我那時明白了自己為何悲傷。當記者問及我的身體時,似乎她在邀請我把她從華美的夢中喚醒。我一路走來,一直凝望著那個夢。那個夢是有著漂亮草坪的完美別墅。它是陣亡將士紀念日的野餐郊遊、街區居民協會和車道。它是樹屋和童子軍俱樂部。那個夢聞起來有薄荷味,嘗起來像草莓鬆脆餅。

這麼久以來,我一直想逃到那個夢裡去,像展開一張毯子一樣用我的國家蒙住我的頭大睡。但這從來不是我們的選項,因為那個夢築在我們的脊背上,那張床是用我們的身體做成。知道了這一點,知道了那個夢是靠與已知的世界作戰而存在,我為那個主持人而悲傷,我為那些家庭而悲傷,我為自己的國家而悲傷,但在那個時刻,最重要的是,我為你而悲傷。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我想你!我喜歡你!但我更希望你快樂!
    這部電影讓我想起來大學時追的一部劇《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表現手法有很多類似。時過境遷,不知道再回去看那部電視劇會是什麼感覺了,當然這並非重點,因為今天我們的重點要聊的這部電影是《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由元泰延執導,由權相佑(飾 K)、李寶英(飾 Cream)主演的一部韓國愛情電影。該片講述了一段有緣無份的愛情悲劇,結局卻非常感人。男主角為使女主角幸福,給女主角與男二號製造機會,但事實,故事遠比這悲傷、感人。
  •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我如此愛你,我怎能忘記
    愛而不得,才是最大的悲傷。「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是你的名字停留在我的過往裡,到後來你只是合照一張。」宋媛媛和張哲凱16歲那年第一次相見,他們陪伴彼此,從少年到青年。在雨天一起吃冰,在深夜共享一碗泡麵,睡一間房。他們同居卻不交往,相愛卻不表白。
  • 《我的心只悲傷七次》
    【書摘】  《沙與沫》  我永遠在沙岸上行走,  在沙土和泡沫的中間。  高潮會抹去我的腳印,  風也會把泡沫吹走。  但是海洋和沙岸  卻將永遠存在。  我曾抓起一把煙霧。  然後我伸掌一看,哎喲,煙霧變成一個蟲子。  我把手握起再伸開一看,手裡卻是一隻鳥。  我再把手握起又伸開,在掌心裡站著一個容顏憂鬱,向天仰首的人。  我又把手握起,當我伸掌的時候,除了煙霧以外,一無所有。  但是我聽到了一支絕頂甜柔的歌曲。  僅僅在昨天,我認為我自己只是一個碎片,無韻律地在生命的穹蒼中顫抖。
  •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我愛你是真的可我不能阻止你奔向比我更好的人
    孫中山自己曾說「自己所愛的女人不能接受這樣的地位,自己又離不開她所以選擇離婚」,他在給盧夫人的信中表明他想離婚的念頭,在回信中她只寫了一個字「可」,當時雖然有人反對,但是盧夫人卻說「孫先生為了革命遠赴海外,過著流亡的生活,現在有人照顧他,我願意成全他們,與孫先生離婚」。這段愛情是悲傷的,她成全了他的成全。
  • 我來,我見,我徵服!我無法打敗你,那就讓你自己,打敗你自己
    下面小編接著為大家帶來精彩小說!《照亮大千世界》——作者:鼠嘴吐象牙【簡介】大千世界有我照亮!我來,我見,我徵服!我無法打敗你,那就讓你自己,打敗你自己!【書摘】電光火石之間,他笑逐顏開誇張的說道:「怪我,怪我,聽到大生意,就忘乎所以,贖罪,贖罪!」說著側身伸手虛引:「照兄弟,樓上請!」
  • 浮生若夢:我只要你快樂,沒有悲傷
    我只要你快樂,沒有悲傷。處在戀愛中的人兒,聽到這麼一句,或許會感動涕零,而不會去分辨到底是現實還是虛無。熱戀中,總覺得對方每一處都是美好的,空氣也是甜的,萬一天塌了,總還有他給你頂著,自己呢,偶爾在他面前耍個小性子調皮一下,他也會寵溺看著你或者摸著你的頭。但生活,總抵不過油鹽醬醋茶的每天磨礪,某些原因到了經濟見肘時,一切的甜蜜或許會日漸消散,更多的可能是轉化為抱怨,然後互相指責,再到某些時候的大打出手。
  • 每日書摘,我與春風皆過客,你攜秋水攬星河
    ,請別推醒裝睡的我,這樣我可以沉睡到終點,假裝不知道你已經離開。」——《從你的全世界路過》「世事如書,我偏愛你這一句,願做個逗號,待在你腳邊。 但你有自己的朗讀者,而我只是只是個擺渡人。」——《從你的全世界路過》「你看見雲沒有?那些都是天空的翅膀啊。」——《雲邊有個小賣部》「人和人之間舒服的關係,是可以一直不說話,也可以隨時說話。」
  • 我是怎麼搞定圖片書摘、掃描版文件的?
    從日常聊天、書摘整理再到文章寫作,我們發現自己和 OCR 的距離越來越近。但海量 OCR 工具顯然也是讓我們頭疼的,就拿筆者來說,過去自己就體驗並推薦過多款 OCR 工具, 當然現在留下且還在用的不過寥寥1-2款罷了。今天就給大家推薦我最推薦的 OCR 產品——白描。
  • 《悲傷逆流成河》影評:我想給你對世界說不的勇氣
    今天要為大家帶來的是落落根據郭敬明小說改編成的校園欺凌超現實題材電影《悲傷逆流成河》。這部電影怎麼說呢,網上有很多人抨擊啊它是披著「校園霸凌」外皮,事實上還是在無病呻吟的文藝片。可是當我真的坐在電影院,被它感動到的時候,才發現電影的力量。
  • A-Lin《有一種悲傷》:有一種悲傷,是你的名字停留在我的過往
    其實不難發現,在很多的細節中都為宋媛媛早知道真相而做了鋪墊的,比如拿錄音機錄下他的聲音;問一些本應該情侶間問的問題;為了他的心願可以去做違背自己心願的事,其實都是想他能奮不顧身來愛她。同在屋簷下的兩個人,在很多的默契中也隨著時間生出的深入骨髓的愛讓人看著心生溫暖,尤其是猶如吃飯、洗衣、討論歌詞等等的日常瑣事,不像真戀人之間那麼甜膩,卻淡淡又美好到把心融化。所以,有一種悲傷,是你的名字停留在我的過往。
  •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說我喜歡你,有那麼難麼?
    你你們最近看了《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了嗎?根據朋友圈看過電影的小夥伴們的反饋,這是一個跟名字名副其實的關於悲傷的愛情電影,去看電影之前,請自備好紙巾!因為好多人看了這部電影是梨花帶雨的悲傷痛哭啊!我就在想什麼電影劇情能讓你們這般傷心呢?
  • 感謝你曾出現在我的世界裡,帶來過歡笑,也帶來過悲傷!
    感謝你曾出現在我的世界裡,帶來過歡笑,也帶來過悲傷不要輕易放棄一個每天都會想念的人。這樣的人,一輩子也不會遇到幾個。即便在一起要吃很多苦頭,咬咬牙也就過去了。生活的苦,會隨光陰淡去。但失去摯愛的疼痛,時間也無法洗滌。多年後仍能讓你心痛的,是當年輕易放棄的真愛。
  •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你是我唯一的親人,所以我願一直追隨你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是最近刷爆朋友圈的一部電影,跟風之舉我也成為了觀影的觀眾之一,一直以來,我對自己的承受能力無比自信,但眼淚卻在電影未結束之時,便不由自主地衝出眼眶,那一刻,無限的思考與不爭氣的淚水一同而生,讓我對愛情、對生活甚至對死亡有了更深的認識。
  • 比起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來說,我更喜歡想見你
    你說喜歡一個人是什麼感覺?有人說喜歡是,乍見心歡,小別思戀,久處仍怦然。但我卻覺得,喜歡一個人的最直接反應,就是想見她。於是這些天的我從頭到尾地追完了《想見你》老實說每個犯二的青春都會有想見的人,在這青春裡也曾留下了你最深的記憶。
  • 《C語言修.仙》:你熱愛世界,我熱愛你
    【這個光怪陸離的世界,是真的還是假的,「我」是我嗎?為什麼我和他才認識不久,他就那麼喜歡我,每次看我的時候,他的眼睛告訴我,就好像,好像他愛了我很久很久,而奇怪的是,我也好喜歡他,你是誰?我的東君。】一場大霧般的介紹,劇透了再看會影響個人的體會,就自己看吧。小十四的文看完讓我思考的並不是關於愛情的問題,更多的是哲學問題。
  • 朋友圈33條傷感說說:在我的世界你是唯一,在你的世界我只是之一
    我覺得你不會走,可是你連來都沒有來。6. 看著窗外飄零的梧桐葉,我的眼眶竟情不自禁的泛了紅。7. 真正釋懷的那天晚上沒有爭吵,沒有喧囂,極其安靜。8. 這麼長時間接觸下來,我們沒有未來,各走各路吧。9.
  • 「我為自己的悲傷感到恥辱」:接納不想要的情緒
    在這種情況下,他開始慢慢認為,「悲傷」意味著一個人是軟弱的、不爭氣的,每一次感受到悲傷,他都覺得自己很糟糕,並感到非常羞愧。這時,他開始絞盡腦汁想我怎麼會這樣呢,我應該怎麼消除它呢,他甚至會開始懷疑,為什麼其他人都可以很快樂,而自己卻是這個樣子。
  • 《要下雨了》:你會一直陪我嗎?
    「如果世界上沒有童話,那我就給你寫一本。」】他們相遇在一個下雨天,晏朝雨把傘留給了江渝夏;第二次遇見,晏朝雨給渝夏點了一杯牛奶,附贈一張名片;第三次,是渝夏被老師要求請家長,但渝夏把電話打給了朝雨。從此,兩個人便成了對方特別的朋友。
  • 少年偶獲吞噬神魔傳承,惹我者,死,觸我逆鱗者,生不如死!
    下面小編就為大家帶來幾部精彩小說!少年偶獲吞噬神魔傳承,惹我者,死,觸我逆鱗者,生不如死!《鴻天神尊》——作者:徐三甲【簡介】他曾經被父親打成廢物逐出家門,卻是史上最牛逼的天才。神界女帝?那是我的女人!魔界大尊?那是我徒弟!妖界龍神?那是我坐騎!惹我徐年者,死!觸我徐年逆鱗者,生不如死!【書摘】秦年重重的摔倒在地,口中吐出一口鮮血。
  • 人世間最悲傷的話語,莫過於我喜歡你,而你決絕的說:我不喜歡你
    我覺得在我喜歡你加一個字,最悲傷的是:我不喜歡你。當你向一個人告白的時候說我喜歡你,然後對方只加了一個字,那就是:我不喜歡你。瞬間就是一盆涼水潑下來,沒有比這個時候更悲傷的事情了。我喜歡你是我自己的事情,但是我還是希望能得到你的回覆,當對方明確的說出我不喜歡你的時候,自己的內心是一種深深的悽涼之感。我不喜歡你,一句讓人心痛的悲傷話語我曾經喜歡過一個女生,她的容顏並不是特別的漂亮,但是性格非常好,善良可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