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嘍大家好,我是知美味!知美食享美味,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味調味劑,也是最重要的。作為地道的北方人,小編每天的主食就是以麵食為主,包子、饅頭、花卷,雜糧窩窩頭等等,各種各樣,豐富而又美味。有時候家裡吃剩下的大白菜或者是韭菜,為了不浪費剩下的白菜幫或者是空閒時間比較充裕的情況下,就會剁上點肉餡,和一盆麵包包子吃。山東人包包子最大的特點就是包子又大又香,特別是農村的地鍋大包子,一個包子能頂南方一屜小籠包,剛出鍋的包子,小編一口氣能吃三四個,非得吃的肚子圓圓。
北方人覺得蒸包子和南方蒸米飯一樣簡單, 畢竟是每天吃的主食,三天兩頭做一次,孰能生巧。包子就是餃子長大的版本,都是需要調餡的,只是調面和做法不一樣,一個發麵一個不發麵,一個蒸一個煮,都屬於飯菜都有了,不用每天為做什麼菜而發愁。在我們當地上班如果需要帶飯,10人有9人會每天帶包子,吃著方便營養豐富,換不同的餡包,怎麼吃也吃不膩,大家喜歡吃包子嗎?今天和大家分享下蒸包子的小技巧,學會這些小方法,保證蒸的包子不塌皮、不破皮、鬆軟可口。
蒸包子最關鍵的除了餡調的好吃以外,還需要發好面,如果面沒有發好的話,蒸出來的包子肯定不會鬆軟好吃,哪怕餡調的在好,蒸熟後吃著也不會太香。現在天氣越來越人了,發麵的時間也不會像冬天一樣耗時很久。首先酵母用溫水化開在倒入麵粉中,除了加酵母以外還可以加一小勺白糖,有促進加快發酵的作用,揉成麵團以後用保鮮膜包住放到稍微溫暖的地方醒發至兩倍大小,用手扒開有很多蜂窩狀,這樣就是面醒好了。撒點乾麵粉,在案板上反覆揉面,把裡面的空氣完全排出至麵團光滑,然後就可以切劑子、擀皮包包子了。
切好的面劑子很多人都會直接擀皮,這樣做是不正確的,我們要把每個面劑子在揉一遍然後在擀皮,這樣的麵皮才會更有筋性和彈性,包的餡在多也不會破皮。因為揉劑子的過程相當於又醒發了一次,發麵就是揉的時間越長越好吃。所以說把面劑子在揉一遍以後再擀皮,這一步是不能少的,這樣才能保證皮薄餡多。 我家經常包的包子就是上圖這種圓圓的有很多褶的這種,就是用左手託住麵皮,放上餡以後右手開始捏褶,一邊捏一邊轉圈,左手拇指收口,直至把口收緊,這樣一個包子就算完成了。造型好的包子都是在15個褶以上呢。
我們當地習慣把包好的包子順手墊上一張玉米葉子,代替屜布,也是為了防止粘連。鍋內加入足夠的水,把包子圍著圈放在篦子上,包子之間一定要記得留有空隙,因為發麵的包子還會變大,如果擺得太緊會粘連在一起。蒸包子最關鍵的另一點,千萬不要直接上鍋蒸,如果直接上鍋蒸包子皮肯定不會鬆軟,並且還會塌陷。包子放入鍋中以後蓋上鍋蓋,醒發15分鐘以後,看到包子比之前大了一圈,這樣就是醒發好了,這是在開火蒸,大火燒開蒸20分鐘就熟了,如果是肉餡的包子需要在延長10分鐘,這樣蒸出來的包子保證又鬆軟又好吃。
切記關火以後不要直接開蓋,要在悶五分鐘左右,這樣香噴噴的大包子就出鍋了。如果在就上一瓣蒜,那就更香了。
蒸包子的小技巧就分享到這了,我是知美味,愛美食愛生活的菇涼一枚。您的家鄉有什麼蒸包子的小竅門嗎?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留言交流一下。您的點讚、收藏、轉發是對小編最大的支持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