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壩鎮上馬村第一書記吳昊,用責任和擔當鋪就村民脫貧致富的道路,舍小家為大家,用奉獻、赤誠和行動譜寫著脫貧篇章。
2016年4月,吳昊由縣教育科技局選派到長壩鎮上馬村擔任第一書記。上馬村有建檔立卡貧困戶154戶、529人,屬一類貧困村。看著村子裡馬路破敗不堪,村民致富無門,吳昊深感肩上的責任重大而艱巨,要想富,先修路!下定決心後,他到政府部門爭取項目,到村轄區內金泰煤礦找資源,企業部門兩頭跑,終於鋪就了一條通往富裕的路,也得到了群眾的認可。
2016年下半年,吳昊帶領村幹部和金泰煤礦一起啟動建設鎮政府到村裡的馬路。2017年3月,馬路建設全面完工,硬化成了一條寬8米的柏油路。現在,從鎮政府到村裡只需要3分鐘。
「以前的路是一條爛泥巴路,後來打好了水泥路,現在通車了,我們出入都方便很多。」長壩鎮上馬村村民廖洪付高興地說。
路已經修通,但發展產業帶動群眾增收的問題迫在眉睫。吳昊結合上馬村實際情況,抓住全縣大力發展茶產業和蔬菜種植的契機,帶領群眾種植茶葉和蔬菜。
2016年9月,吳昊牽頭村支兩委的幹部,成立了金沙縣上馬農業專業合作社,以「三資促三變」的模式和貧困種植戶共同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
2019年,合作社出資、墊資引領群眾種植了488畝高粱、300餘畝蔬菜,積極幫助農戶打開銷路。至今,種植茶葉近3000畝,每畝300元的流轉費和360元的管護費加起來,為全村種植茶葉的農戶帶來每年將近200萬元收益。
村裡產業發展起來了,群眾有了增收渠道,生活條件也得到了改善。「因為我們村發展產業,我種了11畝多的茶葉,自家還進行管護,一年的收入有7000—8000元,特別高興。」長壩鎮上馬村村民池洪禮說。
在駐村工作期間,吳昊每天帶領村幹部開研判會,對村裡的工作安排調度,走家串戶,了解群眾心聲,村裡發生的,他都事無巨細寫進日記。晚上忙完後回到宿舍,還要抽出一個小時通過手機視頻來輔導女兒的英語,家人也從最初的不理解到現在的大力支持。
吳昊妻子楊慶莎說:「吳昊剛去駐村的時候,我也有過抱怨,但後來我到包保的貧困戶家走訪,看到他們的生產生活條件後,才真正理解吳昊為脫貧攻堅貢獻他自己的力量,是件值得驕傲的事。我會照顧好家裡和孩子,讓他沒有後顧之憂,用行動支持他。」
寒來暑往、冬去春來,吳昊駐村已經整整四年,四年裡,他始終踐行著初心使命,用行動和真情帶領群眾脫貧,為上馬村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作 者:梁雲喬
編 輯:苟 珊 責 編:李資葦
審 核:劉禹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