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領群眾脫貧致富的領頭人——記長壩鎮上馬村第一書記吳昊

2020-12-27 天眼新聞

長壩鎮上馬村第一書記吳昊,用責任和擔當鋪就村民脫貧致富的道路,舍小家為大家,用奉獻、赤誠和行動譜寫著脫貧篇章。

2016年4月,吳昊由縣教育科技局選派到長壩鎮上馬村擔任第一書記。上馬村有建檔立卡貧困戶154戶、529人,屬一類貧困村。看著村子裡馬路破敗不堪,村民致富無門,吳昊深感肩上的責任重大而艱巨,要想富,先修路!下定決心後,他到政府部門爭取項目,到村轄區內金泰煤礦找資源,企業部門兩頭跑,終於鋪就了一條通往富裕的路,也得到了群眾的認可。

2016年下半年,吳昊帶領村幹部和金泰煤礦一起啟動建設鎮政府到村裡的馬路。2017年3月,馬路建設全面完工,硬化成了一條寬8米的柏油路。現在,從鎮政府到村裡只需要3分鐘。

「以前的路是一條爛泥巴路,後來打好了水泥路,現在通車了,我們出入都方便很多。」長壩鎮上馬村村民廖洪付高興地說。

路已經修通,但發展產業帶動群眾增收的問題迫在眉睫。吳昊結合上馬村實際情況,抓住全縣大力發展茶產業和蔬菜種植的契機,帶領群眾種植茶葉和蔬菜。

2016年9月,吳昊牽頭村支兩委的幹部,成立了金沙縣上馬農業專業合作社,以「三資促三變」的模式和貧困種植戶共同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

2019年,合作社出資、墊資引領群眾種植了488畝高粱、300餘畝蔬菜,積極幫助農戶打開銷路。至今,種植茶葉近3000畝,每畝300元的流轉費和360元的管護費加起來,為全村種植茶葉的農戶帶來每年將近200萬元收益。

村裡產業發展起來了,群眾有了增收渠道,生活條件也得到了改善。「因為我們村發展產業,我種了11畝多的茶葉,自家還進行管護,一年的收入有7000—8000元,特別高興。」長壩鎮上馬村村民池洪禮說。

在駐村工作期間,吳昊每天帶領村幹部開研判會,對村裡的工作安排調度,走家串戶,了解群眾心聲,村裡發生的,他都事無巨細寫進日記。晚上忙完後回到宿舍,還要抽出一個小時通過手機視頻來輔導女兒的英語,家人也從最初的不理解到現在的大力支持。

吳昊妻子楊慶莎說:「吳昊剛去駐村的時候,我也有過抱怨,但後來我到包保的貧困戶家走訪,看到他們的生產生活條件後,才真正理解吳昊為脫貧攻堅貢獻他自己的力量,是件值得驕傲的事。我會照顧好家裡和孩子,讓他沒有後顧之憂,用行動支持他。」

寒來暑往、冬去春來,吳昊駐村已經整整四年,四年裡,他始終踐行著初心使命,用行動和真情帶領群眾脫貧,為上馬村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作 者:梁雲喬

編 輯:苟 珊 責 編:李資葦

審 核:劉禹沙

相關焦點

  • 我的扶貧故事 | 劉守寬:帶領群眾脫貧致富是我的職責
    我的扶貧故事 | 劉守寬:帶領群眾脫貧致富是我的職責 2020-12-11 21: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蒙期英:公社裡的「女人婆」,帶領群眾脫貧致富
    蒙期英:公社裡的「女人婆」,帶領群眾脫貧致富 2020-08-31 16:3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夕陽輝映脫貧路——記退休幹部、禹州市萇莊鎮五坪村黨支部書記馮...
    2018年村「兩委」換屆開始,由於多種原因,黨支部書記一直沒有合適人選,空缺長達近一年。支部缺了領頭人,人心渙散沒了魂,各項工作被動,處於混亂狀態。現年63歲的馮學義是土生土長的萇莊鎮五坪村人,曾在萇莊鎮擔任副書記職務,後調入禹州市煤炭局工作。由於他為人處事腳踏實地,2017年退休後被鄭州市一家企業聘任為辦公室主任。
  • ...第一書記當先鋒——記汶川縣映秀鎮一碗水村第一書記易磊
    面對黨與國家的鄭重囑託,面對時代賦予的新使命,面對人民百姓追求幸福生活的熱切願望,他們在脫貧前線爭分奪秒,用不懈的鬥志和智慧魄力,深入貧困村寨,披荊斬棘,帶領群眾戰勝困難,奔上脫貧致富的康莊大道。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映秀鎮一碗水村,了解第一書記易磊的扶貧事跡。
  • 「我的扶貧故事」帶領群眾脫貧致富是我的使命丨赤水市寶源鄉聯奉...
    如今的寶源鄉,鮮切花和生態魚成了群眾脫貧致富的「寶貝」。 我叫王陳,是寶源鄉聯奉村黨支部書記,一心想為村裡做點事兒。2016年12月,我當選為聯奉村村委會主任,扛起村裡的工作重擔。2019年8月,聯奉村實施黨支部書記和村委會主任一肩挑工作,受村民厚愛,我擔任聯奉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肩上的擔子更重了,我幹得更起勁了。
  • 處處為群眾著想的好支書——舞陽縣九街鎮大楊村黨支部書記李雪
    李雪,2018年4月開始任九街鎮大楊村黨支部書記,她身體力行堅持黨性原則,想方設法解百姓之憂,引導全村黨員幹群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帶領大家在脫貧致富奔小康的路上闊步前行。大楊村長期以來,由於農業基礎設施薄弱,群眾思想落後等原因,村民們長期延續著傳統的種植方式,生產效率極低,守著一畝三分地,過著貧困的苦日子,想要解決這一困境,首先要明確發展才是硬道理。
  • 人社扶貧面對面(10)| 蘇文軍:把職責扛在肩上,把幫扶群眾脫貧致富...
    「我把第一書記的職責扛在肩上,幫扶村裡群眾脫貧致富的宗旨記在心上,立志打贏脫貧攻堅戰」Q您是什麼時候到的董家口村?當時村裡是什麼樣的狀況?A2016年2月,我被縣委組織部選派到王琳口鎮董家口村任第一書記,從一名機關的副科幹部轉變為貧困村的第一書記,雖然工作性質、工作對象、工作內容發生了根本變化,但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沒有變,我堅持幹一行、愛一行,盡責任,踐初心,儘快適應工作轉變。
  • 「我的扶貧故事」群眾脫貧致富 我比什麼都高興|播州區茅慄鎮金山...
    我叫朱顯飛,是遵義市播州區中醫院派駐播州區茅慄鎮金山村駐村第一書記。今年3月份,我正式開啟了這段平凡卻意義非凡的駐村生涯。9個多月的時間裡,有感動,也有收穫。。  還記得初到金山村時的場景,內心忐忑不安,腦海中盤旋過無數念頭,我將如何開展駐村工作,我要如何帶領這一方百姓脫貧致富奔小康……   困難在所難免,但工作還是要全力去做。到村裡後,我第一件事就是走訪入戶,採集基礎數據、收集信息資料,找準「窮根」。與村幹部、村民拉家常、謀發展。
  • 記全州脫貧攻堅先進個人、折橋鎮後古村黨支部書記陶國榮先進事跡
    記全州脫貧攻堅先進個人、折橋鎮後古村黨支部書記陶國榮先進事跡 2020-11-08 10: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第一書記」徵稿選登111】1200米海拔落差換群眾幸福生活
    【「第一書記」徵稿選登111】1200米海拔落差換群眾幸福生活 2020-07-28 13: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一首《天之大》,唱哭「第一書記」!
    ◆一首《天之大》,唱哭 「第一書記」晚會將對我省扶貧攻堅一線的優秀個人和團體進行表彰,他們有艱苦奮鬥脫貧群眾先進代表,有致富帶頭典型代表,更有駐村幹部、第一書記的先進代表。這些「領路人」在自己的崗位上不辭辛苦、兢兢業業,帶領一方鄉親致富;他們總沒時間陪伴家人,卻總在第一時間出現在貧困群眾身旁;他們的身板也很瘦弱,卻總衝在找項目、拉投資、建道路的第一線……陳召起是上蔡縣五龍鎮高白玉村第一書記
  • 茂南區山閣鎮燒酒村「第一書記」吳宜紘 「我們村的小吳書記」
    吳宜紘是珠海市西部城區開發建設局派駐茂南區山閣鎮燒酒村的「第一書記」,脫貧攻堅工作中,他牢記囑託、紮根基層、深入群眾,以初心踐行使命、以行動詮釋忠誠,用心用情投入掛點村幫扶工作,根據當地的革命老區紅色資源和農業資源優勢,傳承紅色基因,和幹群合力發展特色產業,帶動貧困群眾走出一條參與產業、分享收益、脫貧致富的新路。
  • 用腳步丈量民情——記東溝村第一書記許競
    用腳步丈量民情——記東溝村第一書記許競時間:2016-11-16 15:58:35來源:西部網-陝西新聞網作者:楊寧 黨欣春編輯:一轉眼她在東溝村任第一書記已經11個月了。    作為一名駐村扶貧工作者,她克服重重困難,吃住在村上,與東溝村的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與廣大群眾建立了深厚的友誼,幫助和引導廣大群眾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他用腳步丈量民情,用心體驗冷暖,用行動踐行了一名黨員領導幹部一心為民的責任擔當,履行了駐村第一書記的神聖使命。
  • ...工作」——記天河區教育局派駐興寧市永和鎮林場村第一書記吳小帥
    小帥書記,我家的水稻再過十天要收割了,您有時間就過來幫幫忙唄;小帥書記,你那麼忙還過來醫院看我……村民們口中親切的「小帥書記」,就是廣州市天河區教育局派駐興寧市永和鎮林場村第一書記吳小帥。(受訪者供圖)  把村民當朋友  與群眾心貼心  從繁華都市到邊遠山區,從人民教師到駐村幹部,這些變化對吳小帥來說都是全新的挑戰。初來乍到,當地幹部和群眾都在觀望甚至質疑這位年輕的「80後」第一書記是否能夠勝任這份工作。
  • 河南蘭考代玉建:帶領村民脫貧致富 讓黃河古道淌出「黃金」
    「30年前,紅薯是代莊村人最為熟悉的一種口糧;30年後,紅薯是帶領代莊村人脫貧攻堅的寶物。」河南省開封市蘭考縣代莊村,是遠近聞名的「明星村」。
  • 「我的扶貧故事」一心只為群眾幹實事丨鎮遠縣金堡鎮黨委書記駱紹勇
    在苗鄉侗寨的深山中,在崎嶇陡峭的山路上,在農戶紅通通的爐火旁,群眾總能看見我忙碌的身影。  我叫駱紹勇,從2016年8月任黔東南州鎮遠縣金堡鎮黨委書記至今。  自任金堡鎮黨委書記以來,我認真履行黨建工作「第一責任人」的職責,健全各項工作制度是我鎮黨建創優工作順利開展的根本保證,落實責任是搞好黨建工作的重中之重。為此,我將基層黨建作為工作重點,列入重要議事日程,把黨建目標進一步明確,任務進一步細化、量化,並就黨建工作履行情況做出承諾,廣泛接受監督。
  • 河南理工大學駐博愛縣南朱營村第一書記楊波:
    因孩子上學致貧的84戶家庭,享受到教育扶貧政策,領取65500元資助金;因病致貧的群眾,全部納入新農合醫保,大病報銷比例超過90%,並領到救助金30500元……  「困擾群眾多年的『看病難』『上學難』等一系列『老大難』問題解決了,我們最感謝的就是楊書記!」近日,一見到記者,河南博愛縣南朱營村黨支部書記餘愛理就高興地說。
  • 讓愛在扶貧一線傳遞——記赫章縣雙坪鄉刺竹村黨支部書記夏鵬
    「庚子之年春意新,養雞農場建我村,村支兩委帶頭幹,脫貧致富謝黨恩。」在赫章縣雙坪鄉刺竹村綠油油的土地上,勤勞樸實的村民們正用歌聲歌唱新生活、歌頌黨。這首歌,傳遞著支部書記夏鵬與刺竹村民結下的深厚情誼。自然環境惡劣,村民發展動力不足,為了讓群眾早日脫貧,夏書記是下了大功夫的!」村第一書記閔榮昌說。艱苦換來的是百姓富如何讓刺竹村的老百姓脫貧致富,是夏鵬最關注的問題。駐村後,他很快走訪調研了刺竹村所有村民組,並對各個組的情況進行詳細記錄分析,擬定脫貧思路。
  • 臨翔馬臺村:農家書屋成為群眾脫貧致富的助推器
    扶貧先扶志,治貧先治愚,馬臺村結合群眾實際,把農家書屋作為群眾脫貧致富的助推器和有效陣地,村民依託農家書屋學到很多知識和技能,有效推動脫貧攻堅的步伐,就連在脫貧攻堅工作中,他家不等不靠不要,通過養豬、種茶和在外務工等收入脫貧致富,蓋起了新房子,一家人過著其樂融融的生活。同時,愛看書的唐玉榮老人還帶動其他農戶通過農家書屋的書籍和碟片,學到很多脫貧致富的知識和技能,有效助推了脫貧攻堅的步伐。
  • 「玉樹人民不會忘記」 ——記第一書記弋肖鋒生命的最後時刻
    11月27日與弋肖鋒同去扶貧點的高強村第一書記桑傑加和白瑪村第一書記諾洋說:「我們三個第一書記幫扶的村是相鄰的。弋肖鋒26日打電話對我們說坐他的私家車去,這樣可以節省費用。據他說他此行的目的是查實上個月動員三戶牧民送孩子上學的落實情況。他說『控輟保學是精準扶貧的一項重要內容,不敢有一絲馬虎。僅有在校證明是不夠的,他必須走訪牧民家和學校加以確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