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孩子偷東西怎麼辦?打罵是最差的教育方式,聰明媽媽都這樣做

2020-12-26 阿福媽媽

小時候家長常說:「小時偷針,長大偷金」,也就是指不要讓孩子養成偷東西的習慣,要不然小的時候偷小東西,長大就會頭價值更大的物品,犯的錯誤也就更大。


所以很多家長在知道孩子偷拿家裡或者其他人的物品時,都會暴怒,覺得是自己孩子的道德品德出現問題,對孩子的懲罰非常嚴厲。但其實這打罵是最無效的教育方式,而家長最好的做法在這裡!

不要冠以「偷」的罪名

首先家長不要盲給孩子定下「偷東西」的罪名,怎麼說呢,孩子喜歡偷拿別人的東西是佔有欲在作祟,別人的東西好看,但是自己沒有就拿來,這是無意識的行為,並不是在「偷」東西,甚至不能認識到自己的做法是錯誤的。


所以家長不要一上來就給他們定下偷東西的罪名,父母要運用自己的智慧去引導他們,而不是給他們貼上「小偷」的標籤,讓他們感到自卑和委屈。

詢問緣由而非審問

當孩子出現不好的行為,家長肯定是要去了解緣由過程的,但是此時很多家長被憤怒衝昏頭腦,對孩子嚴加訓斥,用審問的方式讓他交代事情始末,但是這樣會為他們帶來巨大的心理壓力,孩子們因為害怕而被迫說謊或者大哭。


所以家長要控制自己的情緒,用溫和的語氣詢問,了解孩子真實想法、然後再解決問題或者教育孩子。

樹立孩子物權意識

孩子喜歡偷拿別人的東西,是因為他們根本不知道自己東西和別人東西的區別,沒有物權意識。所以家長要明確告知他們;每個人的物品都是他們自己的,別人沒有幹涉、拿取的權利,就像玩具,他可以給你玩,也可以不給你玩,你自己的玩具也是這樣。


家長們也可以用換位思考的方式,讓他們感受自己喜歡的東西丟失的難過與傷心,以此來引發孩子心中的愧疚心和同理心,改掉偷拿別人東西的壞習慣!

鼓勵孩子承擔責任

有些家長將打罵作為常用的教育手段,打完之後就沒有下文了,其實這樣並不能讓孩子真正認識到他們的錯誤行為。


當家長第一次發現孩子偷東西,就必須要求孩子歸還物品並道歉,如果物品已經損壞,孩子也要承擔起賠償責任,讓他們知道自己必須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家長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除了讓他們知道是非對錯之外,還要讓他們清楚事情的後果與處理結果。

孩子就像是一張白紙,父母需要在這張白紙上繪出善的一面,擦去惡的一面,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也在幫助父母們成為更好更善良的人!

相關焦點

  • 孩子愛撒謊怎麼辦?聰明媽媽這樣做,比任何批評打罵都管用!
    孩子愛撒謊怎麼辦?聰明媽媽這樣做,比任何批評打罵都管用!昨晚,有位媽媽在群裡訴說了自己這兩天的煩惱。6月2號,全市幼兒園都開了學,家裡的二寶也送進了幼兒園。前兩天,接他回家之後,會發現他書包裡總是會莫名其妙多一些玩具,問他,他會說是媽媽買的、爸爸買的、奶奶買的,這在我們大人看來,很明顯孩子在說謊。細問之下,孩子才說出是從幼兒園拿回來的。當時我真的很生氣,他不僅隨便亂拿東西,還學會了說謊。但我還是忍下了,耐心跟他講:明天就把東西還回去,跟老師主動承認錯誤,告訴他不能說謊。
  • 孩子愛偷東西,怎麼辦?
    孩子愛偷東西,怎麼辦?第七期■孩子愛偷東西,怎麼辦?有一天體育時,同學們都到操場上課去了,只有小林因為肚子痛一個人呆在教室休息。下課後,同學們回到教室,有幾位同學發現自己帶來的蠶不見了。科學課上,同學們發現小林多了好幾條蠶,但是他不承認自己偷了別人的東西,而且還編謊話來欺騙同學。後來,在班主任的教育引導下,他才承認自己借體育課裝病偷拿了同學的蠶。
  • 發現孩子偷東西怎麼辦?家長別急著訓斥,三招幫助孩子改正錯誤
    如果父母在孩子偷拿其他人的東西之後就給他們貼上小偷的標籤,那麼就會讓孩子覺得特別自卑,甚至會影響到他們的一生。3.打罵孩子對於一些不知道怎麼樣教育孩子的父母來說,打罵是最常用的一種教育方法。但是如果經常使用這種方式很容易激化父母和孩子之間的矛盾,同時還容易導致孩子產生逆反心理。這樣不僅不能夠幫助他們改正缺點,反而容易讓他們為了和父母對著幹故意偷拿東西。
  • 孩子「偷東西」先別打罵,這其實是正常的,看看心理學家怎麼說
    爸爸媽媽看在眼裡急在心裡,真的不知道怎麼辦才好,這麼小就開始偷東西了長大以後該怎麼辦。在父母的觀念中,偷盜是及其不可以原諒的,有時候很多案件都是由偷盜演變而來的,甚至上升到了孩子道德的問題。而且其實很多小孩小時候都有偷東西的情況,比如在超市拿走一顆糖果,在朋友家看見喜歡的玩具就拿走。這其實並不是孩子在故意實施偷竊,而是不知道這樣做是不對的。那麼孩子在偷竊的背後到底有什麼原因呢?1.
  • 發現孩子「偷錢」怎麼辦?愚蠢的家長打孩子,聰明的家長這麼做
    (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偷東西的孩子在家長心中會被烙印「小偷」兩個字,也是孩子一生走不出去的陰影。相信大家一定聽說過這樣一則故事。手機用戶3:我發現兒子偷拿錢花沒打他說要有下次狠狠打,今發現他又偷拿狠狠打了,道裡講了不少他說以後不會了,我該怎麼辦一個人帶孩子有時真的好無助啊,誰能理解這種痛啊這種苦啊!當大多數父母發現孩子偷錢的時候,內心基本上都非常慌亂,害怕孩子養成習慣,害怕孩子偷到別人家,害怕孩子….
  • 對於偷偷拿父母錢的孩子,是體罰還是教育?聰明的父母這樣做
    每一個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總會有那麼一段時間因為對錢認識不足而發生一些很不愉快的事情,比如向同學借錢或者是偷偷的拿家裡的錢.老祖宗留下來的祖訓是;「從小偷針,長大偷金」,所以當父母的發現孩子「偷東西」,就會覺得很氣憤和擔心,越是父母就會加以斥責,重則打罵,生怕孩子會不小心走上彎路。
  • 孩子第一次偷東西 父母馬上要做這3件事
    我時常在想,如果他媽媽當時在小商店門前不是打罵羞辱,而是跟他說「媽媽相信你下次不會偷」,或許他的命運就會不一樣,因為他那時候學習成績非常好,人也聰明,他還經常幫我解數學題。其實大多數人在幼年時期都有過偷竊的欲望或行為,所以父母們不應該因為孩子的第一次偷竊就認定孩子的品格變壞,然而不少父母仍舊這樣做。
  • 發現孩子偷東西怎麼辦?為什麼孩子會偷東西?家長如何引導?
    文 | 朗朗育兒課堂(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偷東西可不是好行為,家長們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染上這樣的「惡習」,第一次發現孩子偷東西時家長們的態度對孩子可能會產生深遠的影響。
  • 孩子做錯事怎麼辦?聰明的父母都知道這樣做,讓孩子未來更優秀
    導語:朋友給我講過這樣一件趣事,他說他小的時候家庭生活條件並不是很寬裕,有一次他特別想吃瓜子,於是鬼使神差的去媽媽的錢包裡拿了一塊錢去小賣部買了一包瓜子,自己偷偷去小樹林把瓜子吃完後,看著手裡剩下的八毛錢越想越害怕,就回到家把剩下的錢交給了媽媽,說是在路上撿的。
  • 孩子發脾氣愛摔東西,打罵不管用,聰明媽媽這麼做一招「治服」
    網上看到一個視頻,一位媽媽說自己 兒子用手機玩手機的時候,因為一關總是打不過去,脾氣上來一把將手機狠狠地摔在地上,結果手機屏幕被摔得稀碎。面對這種情況,如果你是家長會怎麼做呢?相信大部分家長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訓斥孩子,輕則教育一通,重則打一頓,以此懲罰孩子犯下的錯誤。
  • 孩子偷東西,你會怎麼做?愚蠢的父母用錯誤的教育傷害孩子一生
    一個7歲的小女孩在商場偷了幾個玩具,媽媽和店員怎麼問她都不承認。媽媽為了給孩子一個教訓,當場報警,孩子向警察叔叔說家裡經濟條件不好,不敢開口向媽媽要,所以才偷幾個玩具……這是前二天發生在廣東南海的一個真實事件,不少網友點讚媽媽的做法正能量。但我對這位媽媽的做法真的不敢苟同。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偷東西,可以肯定地說是家庭教育出了問題。
  • 為何孩子會「偷東西」,這些原因你可能真不知道,別盲目打罵了
    教育孩子是一件大事,在這個過程中可能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比如說孩子可能對其他小朋友的東西非常感興趣,因此還有可能直接偷過來。這時候被父母發現之後,一般都會被嚴厲訓斥,甚至還會打罵。因此在平時生活的過程中,媽媽要及時對孩子進行開導和教育,讓孩子形成一種物權意識,不是自己的東西是不能亂拿的,否則就要付出代價,承擔很嚴重的後果。
  • 孩子喜歡拿別人東西怎麼辦?別再說他是「偷」,睿智的父母這樣做
    玲玲今年三歲,剛上幼兒園沒多久,最近玲玲媽媽發現玲玲書包裡總有一些不是自己的玩具,媽媽問玲玲這些玩具是哪來的,玲玲回答說是幼兒園的,因為很喜歡,所以拿回家來玩。媽媽問玲玲有沒有經過老師的允許,玲玲就開始吱吱唔唔起來,媽媽告訴玲玲,如果不經過別人允許就拿別人的東西,那這種行為就叫「偷」,偷東西是非常不好的事情,明天去把玩具還給老師,以後不要再拿了。玲玲答應了。
  • 孩子偷錢,媽媽竟這樣做,比打罵更有效的教育!
    很多孩子都曾偷偷地拿過家裡的錢,即使是最聽話的孩子也可能做過這樣的事情。孩子這種行為的背後,體現著「所有權」概念的缺乏。當爸爸媽媽發現孩子偷錢之後該怎麼處理,這篇文章或許能給你一點啟發。
  • 發現孩子偷東西、偷錢,怎麼辦? | DrMommy聊科學養育
    我家孩子偷東西,怎麼辦?親戚家孩子偷我錢,怎麼辦?A:打一頓,把犯罪的小火苗掐死在搖籃裡;B:冷處理,孩子還小,不管ta,長大就好了。 可是,這並不妥。A面和B面都是走了極端。所謂中庸之道,就是咱們在合適的時候,做合適的事情,然後把合適做到極致。 怎麼解這道題?
  • 孩子弄壞別人的東西,笨家長才會賠錢打罵,聰明父母都這樣做
    人生在世,一切都是需要章法制度的,要想讓社會更加有秩序,就需要我們人人都遵守規則。所以從小培養孩子的規則意識是很重要的。比如在過馬路的時候要告訴孩子應該遵守交通規則;在學校的時候要遵守校規,社會上要做一個遵紀守法的好公民。很多家長得知孩子破壞了別人的東西時,都會趕緊賠錢並且訓斥孩子,這看似正確的處理方式其實並不恰當,會對孩子幼小的心靈造成很大的傷害。
  • 孩子偷了別人的東西,父母應該怎麼處置?打罵都不對
    須知,他們還只是孩子啊!首先,我們萬萬不可打罵。剛才已經說了,他們還是孩子。我們應該從孩子的角度去看待問題。孩子為什麼拿別人的東西?那是因為他們思維裡還沒有完善的權屬意識,自然也就不存在「偷」這一概念。接著,我們再問清緣由。
  • 發現孩子偷東西後,家長應該怎麼辦才好?
    她又該怎麼辦呢?拿不等於偷心理學家認為,孩子做出偷拿舉動是和「紫格尼克效應」息息相關。這個效應指的就是一個人為了達成願望,在內心產生動力驅使自己去完成某一個行為,比如解答一道難題、搭好積木、把一本書看完等。
  • 孩子偷了東西,父母應該怎麼辦?
    我們不僅僅是要讓孩子了解偷東西是不對的,更應該弄明白這一行為背後潛藏的深層次原因。而把對這些問題的探究都丟給警察來做,並不現實。偷東西固然有錯,但對於一個七歲的孩子來說,還有沒有比報警更好的方法呢?在大庭廣眾之下,把孩子當做小偷來對待,這樣的教育是不是又有一些過度和過激呢?
  • 最容易毀掉孩子的,不是打罵和離婚?而是父母這樣的教育方式
    最容易毀掉孩子的「毒藥」是打罵和離婚?曾經有人討論過關於「什麼是毀掉孩子的罪魁禍首?」有人說是打罵式教育,說棍棒教育之下對於孩子的影響會讓他們缺乏自信心,會讓孩子的情緒變得比較極端,甚至不容易控制情緒,之後相處也成問題。也有人說是家庭破裂也就是父母離婚,離婚會導致孩子缺乏安全感。在和他人交流之時,總是展現出來不信任的狀態、團隊協作能力差。確實,這兩種行為對於孩子的傷害是非常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