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河股份,深度分析洋河當下面臨的7大致命問題

2020-12-19 新浪財經

來源:雪球

自2010年首次在營收上超越瀘州老窖進入國內白酒前三(第一茅臺、第二五糧液、第三洋河),洋河穩坐中國白酒第三名長達八年之久,不可謂不牛,可是今年從年初開始就有了減速的苗頭,中報確認了減速的事實,到了三季度報的時候大家發現洋河的盈利和利潤的減速呈加速狀,而且遠超所有人預期。對應的股票價格也從今年7月3日最高的138.5跌到了11月1日的97.94,最大回撤近30%,從目前看應該還沒有見底,除非洋河目前的幾個致命問題能夠得到比較本質的解決,否則陰跌和震蕩很有可能會持續要2020年上半年。

很多人和媒體都狠批洋河預收款低,毛利率變低,淨現金流下降的問題,可是這卻不是本質問題,這是由問題產生而帶來的表面結果。

預收款這個東西現在越來越沒有特別大的參考價值了,預收款更多的體現了公司的策略,公司可以要求這個月預收款增加或者減少,你經銷商難道敢不增加或者減少嗎?Q1-3銷售毛利率呢是有點下降,可是要是分開看Q1、Q2、Q3的單季度銷售毛利率同比來看,有增有減。銷售毛利率短期的變動很大一個程度也是公司的策略問題,比如這個季度公司促銷多,那麼銷售毛利率會有階段性的下降,但是後續促銷減少,又會回來,這個短期也不是大問題。淨現金流對於酒類行業來說更不是個問題,酒類行業幾乎都是提前收錢,對於淨現金流的變化其實有時候規律性不大,因為某個季度就是支出現金多,比如支出一次性的廣告費,支出獎金,或者退回押金;某個月就是收入現金多,比如收到更多預收款或者押金或者保證金或者銀行利息等。總之我認為預收款、毛利率、淨現金流等反映的都不是本質問題,而且有時候會迷惑我們,把這些作為參考即可。

要說從數值上來看,最核心的兩個指標其實就是最簡單的兩個指標也就是收入和歸母淨利,但是這兩個指標不能單獨來看,而是要和去年同期對比來看。Q2的營收和淨利的同比分別為2.1%和2.03%,考慮到從今年二季度國家還降了增值稅(從16%降到了13%),那麼實際上Q2已經就是不增長了,到了Q3就是嚴重的負增長,收入和歸母淨利同比為-20.61%和-23.07%。

那麼問題出現在什麼地方呢?公司給出來的答覆說實話我覺得很敷衍,原話是「主要系今年6月份開始進行主動調整,採取了控貨等政策」,那為什麼要控貨呢?而且還美其名曰主動控貨。一般來說沒啥大事企業都會持續以之前的邏輯發展下去,這也是最安全的,尤其對於職業經理團隊來講。那倘若要是主動進行一些改革,說明問題已經到了很嚴重,非解決不可,不解決可能要死的程度,因為所謂改革,就是利益的重新分配,就會有』流血『,現在進行主動的控貨,進行改革,說明洋河目前面臨的問題不小,而且這些問題都刀刀致命,不解決不行,不解決就會死。

客觀上講,洋河現在面臨了7大致命的問題,而且到了非解決不可的地步。

致命問題一:洋河戰略方向模糊。

洋河到底是什麼?現在讓人越來越迷惑。我們打開洋河的主站,看看洋河的產品介紹:

洋河是藍色經典?洋河是微分子?洋河是雙溝?洋河是葡萄酒?看起來感覺洋河什麼都是不是,給人感覺就是雜牌軍。而我們看茅臺、五糧液、瀘州老窖,都非常清晰。洋河在財報中講是白酒行業唯一擁有洋河、雙溝兩大中國名酒,兩個中華老字號,六枚中國馳名商標的企業。這種事情在財報裡給散戶吹吹牛就行了,千萬不能在現實中當真。雙溝這個品牌有什麼意義嗎?能夠同比哪怕是上市酒企墊底的酒鬼酒的品牌嗎?能同比還沒上市的郎酒和劍南春品牌嗎?完全不行!雙溝這個品牌基本上就是個雞肋。對於一個雞肋品牌,洋河今年居然還發布重點高端產品「蘇酒頭排酒」。。。

在今年5月10日的2018業績說明會上,作為一把手的王耀總講到:"蘇酒頭排酒是雙溝的高端主導產品,公司會作為雙溝高端品牌的培育,與公司戰略規劃方向一致"。從這裡就可以看出,對於一把手來說覺得一個公司同時運營兩個大品牌居然沒一點問題,而且這兩個大品牌不是互補的作用,而是相互競爭的作用。品牌是怎麼形成的?品牌是靠年復一年的巨額資金投入才形成的,我們看看水井坊,人家一年銷售費用佔比30%,銷售費用裡邊的80%都是廣告費用,這才好不容易把水井坊這個品牌逐漸做起來了,而對于洋河來講能同時做好兩個大品牌嗎?我覺得完全沒戲。如果真想做,那就拆分讓雙溝獨立上市,些許還有些可能。

另外一個搞笑的事情是,洋河居然生產葡萄酒。從這一點上感覺洋河內部可能沒一個真正懂品牌的人。品牌就是當人家談起你的時候,馬上認為你是什麼?白酒和紅酒一點都不搭,對于洋河品牌的稀釋來講,比做幾款劣質貼牌白酒的傷害更大。

洋河到底是什麼?這個問題需要董事會儘快回答清楚,這個問題不回答清楚,接下來情況只會越來越壞。

致命問題二:重營銷輕品牌。

洋河老是在財報中講"公司作為老八大名酒,是中國白酒行業擁有洋河、雙溝兩個中國名酒,兩個中華老字號,洋河、雙溝、藍色經典、珍寶坊、夢之藍、蘇等六枚中國馳名商標的唯一企業"可是現實當中卻不肯為這些品牌花錢。品牌就是錢燒出來的,不花錢怎麼做品牌呢?洋河的銷售費率近幾年一直在10%左右徘徊,看看瀘州老窖人家就是在20-25%之間,再看看新銳水井坊,更是持續在30%左右。(水井坊是個金礦,後續參照我公眾號的文章,我會詳細分析),而且水井坊人家就說了80%的銷售費用就是用來做廣告的。

洋河在2018財報中講2019年的核心1246工程中,首要第一個就是品牌。

可是現實很骨感,請看:

2019年7月19機構調研中是這麼回答的。

問:在品牌提升和渠道拓展方面的費用投放是怎麼分配的?

答:目前在渠道方面的投入多一些,但從長期來看,會更加重視品牌建設。

現在在消費升級的大環境中,沒有強有力的品牌你就賣不上價。一方面洋河自己有太多的品牌需要維護,一方面卻還對品牌方面的資金投入不夠,這就是目前的困境核心原因之一。

致命問題三:子品牌混亂不堪。

藍色經典是洋河的翻身之作,也是洋河現在的立命之本。從2018年三大品類的營收比例看,藍色經典佔營收的比例大約75%,海、天、夢的比例大約在37:26:37。海、天基本屬於大單品,目前收入不錯,但由於價格定位問題,不是面向未來的產品。能夠帶領洋河走向未來的目前看是夢系列,但是夢系列有一個致命問題就是子品牌混亂的問題。夢系列裡邊又分為M1、M3、M6、M9等。有時候我真是懷疑洋河的品牌負責人來自於之前諾基亞,特別喜歡用字母和數字來區分品牌。本來已經有海、天、夢了,現在夢裡邊又來一大推系列,反正我是暈了。有誰能講一下M1、M3、M6、M9有什麼區別嗎?

品牌混亂的問題歷史上在五糧液和瀘州老窖尤為嚴重,甚至都讓兩家差點致命,現在反而五糧液和瀘州老窖吸取教訓,大力砍掉各類子品牌,就是來做大單品。反觀洋河,沒有強有力的高端大單品,且在品牌混亂的路上越走越遠。今年還推出了什麼洋河微分子,這都是什麼鬼!!!

致命問題四:股權利益分配遺害。

2019年8月31日,一份舉報材料送到《證券市場周刊》,內容顯示:洋河股權內部存在人事糾葛、業務獨立性等問題,矛頭直指上一任董事長張雨柏和現任董事長王耀。這些小道消息咱們不評價其真實性,但是後邊我們卻看到了一種隱患,就是作為第一代「創始人」離開公司後持有上市公司5597.52萬股,而作為第二代「職業經理人」現任董事長王耀只有3萬股。

總的來講,第一代管理團體向第二代過度的時候,利益沒有設計好,估計也會帶來隨之而來的權利糾葛問題。洋河當年的一個核心競爭力就是早年間其分別通過兩次改制,最終實現國資與管理層共同持股的管理結構,從一個經營困境瀕臨破產的酒廠到了全國排名第三的大哥;可是現如今這個核心競爭力隨著第一代管理集體的謝幕,原有競爭力也變成了一個弱勢。

致命問題五:管理和渠道出現混亂。

洋河目前雖然排名全國第三,可是銷售員工人數卻是全國第一,人數超過了5000人,反觀收入第一的茅臺和第二的五糧液人數都不超過1000。銷售人員過會帶來很大的管理問題,如果管理問題解決不好,就會失控。另外目前的渠道策略也面臨著需要馬上調整的挑戰,在前幾年洋河的這種靠自己的銷售團隊強勢銷售是一個優勢,可是現在反而變成了一個劣勢,因為市場更加競爭充分,且更分散,未來洋河要是想再做一倍的收入是不是銷售團隊還要增加5000人?想一想就是非常恐怖的事情,當今社會已經沒有企業會這麼通過人力的線性增長來往上堆收入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洋河內部,尤其是銷售團隊內部管理應該是比較混亂和低效的,但是想調整不容易啊,畢竟涉及到這麼多人的核心利益,而且還需要部分洗牌,另外重新招聘以及重新進行到良好狀態都是需要比較長的時間的,這次深度調整的時間可能比大家預想的都會久,大家要做好長期準備。

致命的問題六:洋河的高層超級盲目的樂觀

看了酒行業所有的上市公司的財報和公開數據,就沒發現還有比洋河更加洋洋自得和盲目樂觀的。正所謂驕兵必敗,高層都這樣,那麼底下人估計就得飛揚跋扈了。

舉幾個我看到的覺得有點搞笑的地方:

2018年年報裡面:

這裡有兩點比較搞笑:

1.講道理廣告法裡邊現在都不讓用"最"這個字了,稍微明白點事理的誰還敢用「最」這個字,洋河厲害,不但用了,而且是一連6個最字。茅臺見了估計也要瑟瑟發抖。

2.洋河現在也就是國內第三,現在的目標不應該是超越五糧液至少混個老二的位置麼?如果現在就開始想基業長青了,說明也沒啥鬥志了,那就維穩算了。況且想想這天底下有基業長青的企業麼?

在年報中提出了2019年的目標是增長12%以上,如下年年報截圖:

可是到目前為止Q1-3的收入增長只有0.63%,考慮到Q2、Q3的增值稅收益已經從16%降低到了13%,那麼基本上到目前為止最好的情況就是和去年持平沒有增長。從目標是12%的增長到沒有增長這個無論怎麼講都說不過去吧。要嘛就是欺騙散戶,要嘛就是太盲目樂觀,不接地氣。

致命的問題七:洋河開始說一套做一套,不被信任初現

巴菲特講過信任這個話題,他投資的企業都是他非常信任的高管團隊。洋河現在開始出現了不被人信任的情況出現,而且經常是說一套做一套,這點讓人很費解。

比如年度增長目標12%的這個問題,我們看看洋河團隊什麼時候才讓我們這些散戶知道這個目標完不成。

①在今年2月15日公司接待了23名機構投資者時,關於年度目標是這麼說的:

問:春節期間夢系列結構變化及今年的目標?

答:「春節期間夢系列的銷售佔比較去年有所提升,預計今年夢系列仍能保持相對較快的增長」。

②在今年5月8日公司接待10名投資者時,關於年度目標是這麼說的:

答:「公司2019年的經營目標為:實現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2%以上,延續了公司穩健發展的總體思路,根據目前市場情況,對於實現該增長目標很有信心。」

③在2019年5月10日的2018年度業績網上說明會上,關於年度目標是這麼說:

問:請問王總,2019年、2020洋河的收入增速預期大概多少?

答:「尊敬的投資者,你好!根據公司2018年度報告披露,2019年營業收入增長目標為12%以上。2020年仍然會保持穩健增長。謝謝!」

④在2019年7月17日接待5名投資者時,涉及到年度目標相關的回答:

問:目前省內市場調整的怎麼樣了?

答:「針對江蘇市場的競爭,今年在組織架構、人事、渠道等方面採取了一些措施,目前效果有所顯現,但是還需要更長時間來驗證」。

問:最近營銷上的人事變動意圖?

答:「王耀董事長不再兼任營銷公司董事長,會把精力集中在股份公司層面,更多的在戰略層面謀劃全局;新聘任營銷公司董事長劉化霜先生原為營銷公司副董事長,多年來一直奮鬥在營銷一線,有著豐富的實戰經驗,此次屬於正常的人事變動」。

⑤在2019年7月19日接待7名投資者時,涉及到年度目標相關的回答:

問:今年以來在戰略上有哪些變化?未來幾年的規劃?

答:」在大的戰略方向上公司仍堅持聚焦酒類,具體到營銷策略等方面做了一些調整,如省內組織架構、人事、渠道等方面的變化,銷售考核方案的細化等,目前看效果有所顯現。未來公司仍會聚焦主業,以實現公司持續健康發展「。

⑥在2019年7月30日接待10名投資者時,涉及到年度目標相關的回答:

問:今年上半年的市場情況?

答:」上半年公司在營銷上做了一些調整,如針對省內競爭態勢對組織架構進行調整、主動採取控貨措施讓渠道庫存更合理等,目前來看調整效果有所顯現「。

看看,從年初2月15日到公司半年報期間,高達6次關於公司年度目標和發展速度的問題上邊,給大家的引導就是我們絕對沒問題,我們能完成,而實際結果呢?公司在這方面我覺得做的特別不地道,誤導了所有的投資者,但是機構投資者基本上在2019年7月17日那天就跑了,而苦了的是那些在7月份接盤的散戶。

另外洋河還有一大堆現實問題要解決,比如酒質的問題,定價的問題,人才結構不合理的問題等,但是這些問題目前還都不是致命問題,而以上7個問題,是致命的問題。任何一個解決的不好,對於公司的發展來說都是致命的,如果能夠都解決,我覺得洋河保住前三一點問題都沒有,而且還有可能衝刺一下第二呢,接下來就看高層的智慧和決心了,而唯一能夠確定的是,這次需要的時間會比較長,從今年6月開始調整至少1年起吧

作者:靳巖的投資思考連結:https://xueqiu.com/1434350382/135531950來源:雪球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洋河股份——濃香型白酒執牛耳者
    主營洋河藍色經典、洋河大麯、敦煌古釀等系列品牌濃香型白酒的生產、加工和銷售。  21日晚間,洋河股份三季報披露,今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89億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71.86億元。值得關注的是,前三季度的收入下滑幅度較半年報已明顯收窄,上半年營收下滑16%,前三季度僅下滑10.35%;同時淨利潤實現由負轉正,上半年淨利潤下滑3%,前三季度同比增長0.55%。
  • 洋河股份深度解析:渠道改革和產品升級將見成效
    2)1997-2002 年 業績低谷期:白酒行業受金融危機、供給端放開價格管制、假酒案爆發等影響,市場供大於求,行業面臨深度調整。公司內部競爭意識缺乏,產品缺乏創新,並面臨川酒、魯酒、徽酒等其他酒類侵佔江蘇市場的危機。
  • 洋河股份:A股市場飄起「綿柔藍」
    見習記者 臧曉松2009年,洋河股份登陸資本市場時全年營收40億元。2018年前三季度,洋河股份營收達到209.66億元,淨利潤超70億元。截至2019年1月15日,洋河股份市值接近1500億元,位列中國白酒行業前三,穩居「茅五洋」第一方陣。2003年,洋河打破白酒按香型分類的傳統,創造性地用一個陌生的詞重新定義洋河。這個詞,就叫做「綿柔」。這瓶酒,就是後來風靡全國的「洋河藍色經典」。
  • 洋河股份市值蒸發1200億 散酒門後淪為二線品牌
    中國經濟網北京12月16日訊(記者 臧允浩)1200多億市值煙消雲散,洋河股份用了16個月。  去年7月16日,洋河股份股價一度達到156.48元,市值高達1634億。但此後,洋河股份的股價便持續下跌,截止到今年10月29日,洋河股份盤中創39.40元新低,市值降至425億。
  • 白酒發展新標杆,夢之藍M6+背後的洋河股份
    在去年,洋河股份正式向市場推出了一款新酒,夢之藍M6+,這款酒的發布上市不僅讓廣大消費者,尤其是白酒愛好者們津津樂道,更在國內白酒市場和白酒行業產生了巨大影響。如今,時間已經過去了一年,當年作為試水之作的M6+,如今不僅經受住了市場的考驗,甚至一度成為新白酒的行業標杆。
  • 「報國報民報一方」 洋河股份不負新使命
    2月7日,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北京協和醫院、中南大學湘雅醫院等多批醫療隊會師武漢,奮戰在疫情第一線。目前,全國各地疫情的防控正處在關鍵節點上。  洋河股份全面落實總書記提出的「生命重於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積極投身到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戰役中。
  • 在火星寫下我們的名字,洋河股份「夢之藍M6+」掀起「航天熱」
    如今,洋河股份通過開啟"百萬航天合伙人計劃",拉近了平凡人與火箭之間的距離,與廣大網友共築中國夢、航天夢,掀起了一股前所未有的"航天熱"!今年年初,洋河股份全面啟動"百萬航天合伙人計劃",為中國航天事業傾情助力。據了解,每一瓶"夢之藍M6+"瓶體上均設有紅包二維碼,消費者每掃一個紅包,洋河股份就會按每瓶酒向航天基金會捐款5元。
  • 戰疫·奮進者——酒企抗疫:洋河股份,報國報民報一方
    報國報民報一方在大行業遭受衝擊的關頭,洋河股份依舊秉承著「報國報民報一方」的理念,為武漢、湖北送去關懷,共克時艱。 1月29日,洋河股份宣布捐贈2200萬元用於支援新型肺炎疫情防控。金融界了解到,洋河股份不僅向湖北省慈善總會捐款1500萬元,還向江蘇省宿遷市慈善總會捐獻了500萬元。另外,洋河股份還通過旗下全資子公司直接向疫情嚴重的湖北省十堰市慈善總會捐款200萬元。 不僅是捐錢,洋河股份還先後捐贈了五批物資給奮戰在抗疫一線的醫務工作者及學校的教師、學生。金融界了解到,五批物資共計包括19萬隻醫用口罩和2萬升醫用消毒液。
  • 掉隊跡象明顯,洋河的「藍色奇蹟」怎麼不靈了?
    營收增速放緩、競爭者雙賽道圍追堵截、管理和渠道問題未解背後,洋河的陣痛還在持續,穩定強勁勢能需更多底氣。爬滿蝨子:業績下行、競爭失速十年前,一路狂奔的洋河首次在營收上超越瀘州老窖進入國內白酒前三,此後其作為「茅五洋」第三的位置就一直被覬覦。不過,不同於前兩位大咖的穩如泰山,洋河的成績的確讓人感到焦慮。
  • 洋河股份「夢之藍水晶版」多重升級,晶彩上市
    2009年高端白酒業界標杆洋河股份發布夢之藍系列產品。經十一年的時間夢之藍系列以時尚優雅的外形外俘獲千萬粉絲,更是以其晶亮明澈的酒液,獨到醇厚的酒香久久留於消費者的唇齒之間,深深刻畫於消費者的心間上。這背後,既來自于洋河綿柔品質變革的創新,也是對消費者的回饋與厚贈。而全新升級的瓶體盡顯夢幻水晶般的高度美學處處彰顯洋河夢之藍的產品深厚的設計功底。當下,消費者對高品質生活細節的追求推動了「低調輕奢」、「時尚」等生活理念的興起。對於有質感,有品味,崇尚樂活輕奢產品已經成為消費者最受歡迎的選擇。
  • 洋河堅守品質為先 以綿柔力促長遠發展
    洋河股份董事長王耀曾在「精鑄至臻至強產品力」誓師大會上如是說。這樣擲地有聲的承諾背後,宣示著洋河將再次引領白酒品質升級的決心。在業內人士看來,洋河的2019「品質革命」將引領白酒行業由「速度時代」全面回歸「品質時代」。「作為綿柔型白酒的開創者和領軍者,我們希望看到一個新的白酒時代到來。」誓師大會上,王耀對未來許出了美好願景,一幅綿柔新藍圖也慢慢鋪陳開來。
  • 今世緣:「吾股」排名第34,稍遜于洋河股份的江蘇白酒老二
    公司的毛利率2017年之前高於可比公司洋河股份,但近年來被洋河股份步步緊追,兩者不相上下。(六)淨利率低于洋河股份公司2014年至2019年前三季度的淨利率分別為26.76%、28.15%、29.50%、30.33%、30.80%和31.47%,均處於30%附近,呈現出穩步上升的趨勢,說明公司的盈利能力在增強。
  • 洋河股份「夢之藍M6+」把握營銷新布局,白酒市場c位出道
    在當下的品類繁多的白酒市場上,洋河股份的"夢之藍M6+"延續著"夢之藍"系列的輝煌,再度以爆款單品的姿態成就新的傳奇。洋河"夢之藍M6+"之所以能夠在白酒市場上c位出道,除了離不開它品質與特質外,更離不開它的營銷方式。
  • 洋河:創新領跑「夢」時代
    時間往前推——在2020年10月21日晚間,洋河股份就發布2020年第三季度報告:公司前三季度實現營收189.14億元,淨利潤71.86億元。  不管從自身成長,或是行業比較,洋河的表現值得稱道。  比如,洋河營收與淨利潤的雙雙增長——其中,第三季度實現營收54.85億元,同比增長7.57%;淨利潤17.85億元,同比增長14.07%。
  • 洋河解析:中秋將適當控貨,夢6+計劃先穩價再放量
    而對於夢6+產品之後漲價與否的問題,洋河股份說,按照品牌的成長規律,一個產品投放市場後,首先要做的是市場放量達到一定規模,並讓消費者對這個產品抱有新的期待。夢6+剛投放市場不久,第一步還是要先把價格站穩,並實現逐步放量。
  • 洋河股份渠道信心恢復、夢6+銷售符合預期 嚴格執行限量促銷政策
    來源:五穀講壇雖然業績也在下滑,但是,洋河股份在疫情期間以及後疫情時代的表現,明顯優於行業平均水平,且渠道、產品調整已經接近尾聲,經銷商信心逐步恢復,機構認為洋河股份依然牢牢佔據中國白酒行業三強的位置。
  • 洋河大麯價格表
    ,洋河大麯青瓷52度綿柔型白酒480ml價格79元,洋河大麯是濃香型大麯酒,酒體清澈透明,酒香濃鬱典雅,入口清新甘甜,口感細膩悠長。陰涼、乾燥、避光保存生產廠家:江蘇洋河酒廠股份有限公司價格:79.00產品名稱:洋河大麯青瓷52度綿柔型白酒480ml生產原料:水、小麥、高粱、玉米、糯米、大米香型:濃香型酒精度數:52度容量:480ml包裝材質:單瓶規格:500ml*6原產地:江蘇省洋河鎮
  • 酒價:2021洋河酒品種及價格大全 洋河藍色系列價格一覽
    洋河藍色經典系列可謂是享譽全國的白酒了,可以這樣說喝過白酒的人都是知道洋河酒的。洋河,中國江蘇洋河酒廠股份有限公司商標。洋河酒歷史悠久,起源於隋唐,隆盛於明清,曾入選皇室貢酒,素有福泉酒海清香美,味佔江淮第一家的美譽。
  • 洋河股份以市場消費者為核心導向 夢之藍M6+緊跟時代腳步
    此時醬香茅臺,綿柔洋河的白酒市場格局已經鮮明,洋河股份於2009年選擇上市,當時僅有40億作為支點,時至2018年,洋河股份卻已經有了241.6億元收入。再至日前2020前三季度,公司營收189.14億元,淨利潤達71.86億元;第三季度營收同比增長7.6%至54.85億元。能夠擁有這樣的戰績,靠的是洋河股份在困境時堅持改革做出來的 。
  • 洋河股份:每一瓶「夢之藍M6+」都裝載著普通人的航天夢
    7月23日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中心,「夢之藍M6+」與「天問一號」這兩個關鍵詞一夜間成為很多平臺的熱搜話題,現場的「夢之藍航天合伙人」與億萬國人共同見證了執行我國首次火星探測計劃的「天問一號」的升空。對於普通人來說,想要親眼看到火箭升空是一件幾乎不可能實現的事情。